书城文学磐石文葩(康式昭文学奖获奖作品集)
22588700000026

第26章 骆成骧的遗卷遗匾遗联

杨祖垲

骆成骧,字公骕,生于清同治乙丑四年(1865)。幼时,家境贫寒。受教于父,发奋攻读,14岁(1879)参加资州州试考秀才,得第一名。州牧高培谷喜爱他的文学,保送他去成都尊经书院深造。1883年中举人获第三名“经魁”;1895年殿试,他以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切贴时政要害的制策——朝卷,受光绪皇帝的赏识,被钦点为一甲状元。

骆成骧成长在国家民族内外交困时期,虽受时代背景的局限,有感恩报德光绪皇帝知遇之情,但他也极为拥护变法维新。致力拯救国家民族。民国建立,拥护孙中山民主共和;袁世凯篡国称帝,骆成骧不为高官厚禄所诱,唾叱权奸。袁派亲信陈宦来川督政,为他效忠。陈宦是骆成骧的学生,骆成骧便竭力劝陈倒戈反袁。袁世凯气急毙命。骆闻袁气死,遂作《咏剑》诗:“聊凭掣电飞三剑,斩取长鲸海不波。”后来军阀纷争,骆成骧深恶痛绝。对时局无限感叹道:“异党未消同党裂,外忧方起内忧深。”

骆成骧毕生精力重教兴学,发展教育。先后创办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桂林法政学校,四川大(高等)学堂(今川大),任过山西学司。

骆成骧也很重视武学体育运动,力倡“强国强种”。在成都少城公园(今人民公园)创办“射德会”,并任武士会会长。他自身爱好射箭,常言:“射以观德。不仅止于御敌强身也。”时任省长邓锡侯书匾“射以观德”相赠。

骆成骧一生清廉自守。金榜题名后,地方州府绅士欲为他筹建状元府,骆不愿为此占用田地、劳民伤财,便婉言谢绝。骆在成都川督陈宦离去时,以办学生军名义的存款四千银圆相赠,骆成骧全部献出筹办四川大(高等)学堂。辛亥革命后,历任省议会会长、都督府顾问、四川筹账局督办等职,他廉洁奉公,家无恒产,称“穷状元”。

骆成骧后定居成都文庙街,是省城很有名望的“五老七贤”之一。1926年被西康节度使刘成勋聘任为文科考试主考官去雅安,考毕经蒙山返回时病逝,享年61岁,归葬老家七里沟。

骆成骧的遗物流散四面八方。除他的遗著《清漪楼诗文集》五卷行世外,在四川大学保存有手书朝卷对策。这份状元的考卷,是他创办四川大(高等)学堂时精心照原卷复写的,很有文物价值;其次是遗存的“经魁”、“状元”匾。骆成骧中举、登科后都手书匾牌赠给外祖父舅家,也书赠今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同姓的“骆氏宗祠”,以示亲情关系,门庭风采。有年舅家失火,恰巧挂状元匾的堂屋未被烧着,故以为它能避水火,一直珍藏。1988年县文管所收集文物,会同有关方面前往铧头乡其舅家征集,他们乐于献交文物,予以奖励外并协商以新换旧,将原匾收藏县博物馆。另外,骆成骧的手书、对联,不少流散民间县内外。他给泗滨舅父书联:“世间惟有读书乐,天下无如吃饭难。”又写给为他看过病的朱医生一副宽对:“先生抱才终大用,男儿立身须自强。”从他的书法、联语字里行间中,反映出骆成骧一身正气、刻苦、自强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