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姜椿芳文集(第六卷)
22582300000028

第28章 给初古诺夫的信

斯大林

复信过分迟缓了。请原谅。

一、列宁在一九一二年对孙逸仙所作的批评当然,并没有陈旧而且继续有效。但是这批评是关于旧的孙逸仙。孙逸仙并不是所有的时间都老站在一点上的呀。他已向前发展,正像世界上的一切都在发展着一样。在十月革命之后,特别是在一九二○~二一年,列宁对于孙逸仙是怀着极大敬意的,主要是因为孙逸仙开始和中国共产党人接近而且合作了。在说到列宁和孙逸仙主义的时候,应该顾到这一情形。这是不是就是说,孙逸仙已经是共产主义者了呢?不,不是这样说的。在孙逸仙主义和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差别是仍旧有的。何况,假使中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人在一个政党里、在国民党里合作,那么,这原因是为了孙逸仙的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在中国革命发展的现阶段中,对于共产党人和孙逸仙主义者在国民党里共同工作是十分适合的基础。

说什么俄国也会有一个时期站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面前,而且,共产党人和社会革命党人那时并没有加入一个共同的政党,——这些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问题是在于俄国那时在民族方面并不是一个被压迫的国家(它自己就不辞压迫其他民族)?因此在俄国也就没有强大的民族要素,要把国内的一切革命力量都拉到统一的阵营里去,可是在现在的中国,不仅存在民族的要素,并且还是占优势的要素(对帝国主义压迫者的斗争),确定出国民党内部中国革命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二、我在第十四届大会的报告里一句话也没有说到“日本的让步”,更没有说到“借牺牲中国”来作的让步。这不严肃,初古诺夫同志。我的报告里只说到对日本的友好关系。从外交的观点来说,什么叫做友好关系呢?这就是说,我们不愿意和日本打仗,我们赞成和平政策。

三、至于说到北美的两面政策,那么这个两面性是这样清楚和无疑,简直无需解释。此致

共产主义敬礼!

斯大林

一九二七年四月九日

原载《时代》周刊第20期,1949年7月1日

曾收入《斯大林论中国革命问题》,时代出版社1949年版

署名: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