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白话夜雨秋灯录4
22548900000027

第27章 红蕤

有个书生,叫安凤巢,年少貌美,风流倜傥,平时很注意自己的仪容修饰,而且身怀绝技,文章锦绣,一片雅情高致,和李商隐、潘安是一类人物。他曾应地方长官之聘作幕僚,到中州做客。闲暇时,喝酒畅饮,看着美丽的春色不禁感到惆怅,春情暗暗滋长。一次,他靠在窗口,看见一只很大的蝴蝶飞来,停在几案上,之后又飞到花瓶上去吸吮花露。安风巢好奇地去招引它,那蝴蝶竟然好像能读懂人意,无比温顺。他不忍心伤它性命,就好玩地用蝇头小楷在薄纸上写了一首小词,署上自己的名字,并用头发丝把纸片系在蝴蝶的腿上,放它飞走了。

第二天又见那只大蝴蝶飞了回来,小纸片还在那儿,安凤巢用团扇稍稍一扑,蝴蝶就落在他的手掌心,可发现那小词已经不是自己写的那一首,只见字迹娟秀,词意清新,是出自女子的手笔。纸片尾端还盖着一方小印,写着“红蕤倚声”四个字。安凤巢把纸片取下,放走了蝴蝶,并朝着蝴蝶拜了拜说:“如果真有那么一位佳人,可要劳烦你做媒人了,我可真要好好谢谢你!”从此他将那首词日夜吟诵,梦中都在不自觉地吟诵,喜不胜收。

过了一个多月,安凤巢突然生起病来,主人请来医生给他治病,医生问了症状后反而很吃惊地说:“你就是凤巢词人吗?”安生说:“是的。”医生叹气地说:“这可真是冤孽啊!你是否曾把一首小词系在蝴蝶腿上?”安生说:“是有这么一回事,是因为客中无聊才闹着玩的,先生怎么知道此事?”医生说:“或许你是在闹着玩,但却因此要把一位佳人断送了。”安生赶紧问其缘由。医生说:“我有个姐姐,生有一女,姓叶,小名红蕤,劳龄十七,还没有许配人家。平时爱读苏东坡、辛弃疾的小词,也会模仿着写写,还算有才情。有一天,她扑到一只蝴蝶,在蝶身上读到一首小词,读后称赞不已,高兴地以为是大词人柳永复活了。四处打听这词的作者凤巢,但没打听到消息。从此日久思念,竟生了相思病,近来已经卧病在床,桃腮消减,瘦的只剩下一把病骨了。”安生听后一骨碌坐起身说:“难道真有红蕤这个人吗?我还以为是才子的化名,来引我陷入邪魔的呢。没想到红蕤如此看得起我,我该如何是好呢?”医生说:“那只有请你过去,没有比你这位诗人更好的灵丹妙药了,你去了,管保红蕤的病一下子就好了。”安凤巢欣然表示愿意和医生一同前往。

到了红蕤的家,只见庭院曲径通幽,花竹茂盛,墙用各种山石砌成,爬满了翠绿的藤蔓,一只小狗叫着出来迎接客人。医生先走进屋内,和一个小丫头低声说了好一会儿话,接着一个老婆婆出来,让安生入内坐下。医生介绍说:“她就是红蕤的母亲,只有这一个娇女,疼爱如同掌上明珠一样。”安生看老婆婆穿着十分整洁大方,就向她作了一揖,称她阿姆。老婆婆进入闺房稍稍整理一下,就出来邀请安生说:“小女听说您来了,就要起身,我怕她受不了这么折腾,就想请您屈尊俯就,当面赐教,我将无限感激。”安生谦虚了几句,就跟着医生进入闺房看望。

只见闺房内纱帐高挂,一位美丽的姑娘靠着枕头斜躺在床上,眼含泪花,虽然鬓发蓬乱,玉钗歪斜,肌肤消瘦,但仍是楚楚动人,像一个病美人。安生红着脸上前安慰了几句,红蕤很热情地对答,两人相互倾诉了敬慕之情。但是碍于红蕤的母亲和医生,没敢说一句相思爱恋的话语。小丫头送茶进来,安生呷了口茶就起身离去,临别时只是关照保重身体,以后会有作诗唱和的日子这几句话。

第二天,安生作了一首小词,把它秘密地藏在蜡丸中,派仆人给红蕤送去,谎称这是丸药。这时红蕤的病已好了,读了安生的词后,知道他有结为婚姻的意思,就画了一幅海棠花在扇面上,也写了首词,说是要请安生酬和一首,托安生的仆人带给主人,算是回报。安生拿到扇子看后,更是对红蕤无限思念,从此就时常去红蕤家看她。但是红蕤的母亲老是待在他俩身边,寸步不离。安生送她们钱财,她母亲就大怒说:“虽然我们穷,但还不至于靠别人施舍,这可不是倚门卖笑的妓院。郎君只可以和我女儿做个诗友,不能做花前月下的情人,别痴心妄想幽会密约,乱撒金钱。我女儿如果拿了你的钱,岂不是受了大侮辱?”安生听后很是羞愧,向红蕤和红蕤的母亲道歉。但是两人吟风弄月,研粉调墨,耳鬓厮磨,诗歌赠答那种旖旎风光和夫妻也没什么不同了。

红蕤等到一个机会就对安生说:“郎君你赶快请一个媒人来,这次我母亲一定不会反对的。”安生回来后,就请医生为媒,两头奔波了好几次,但是还是没把亲事商量下来。因为起先,红蕤母亲同意了婚事,但要招安生为上门女婿,以便老了有靠,不容许安生把红蕤娶回家;安生同意之后,她又忽然反悔,说:“那小子是个漂泊江湖的子弟,他现在含含糊糊地答应我,到结婚之后,谁能禁得住他不回乡呢?到时我就人财两空了。倒不如我现在背上个卖女儿的恶名,让他拿出钱财,之后随他去留,我还能安度晚年,省得老时去讨饭。”医生就问她:“要多少身价?”她说:“凭我女儿的漂亮和文采,即使是花一千两银子也不算贵,就让这位穷书生拿出五百两银子就可以了。”医生知道她是奇货可居,心中愤愤不平,但还是把这情况告诉了安生。安生是个为人作嫁的幕僚,本就囊中空空,一时间又到哪去凑齐五百两银子呢?只好厚着脸皮四处向友人告借,但那些人都很忌妒他,对他冷言冷语的,面若冰霜,过了三个月没有任何进展。

这时盗匪要来侵扰,形势十分紧张,中州一带的官吏纷纷外逃。安生整理一下琴书行装,也带了仆人往别处逃窜。经过红蕤家门时,见她家大门紧闭,向邻家女子一打听,才知她们在前一天就搬走了,无法再找到她们的行迹了。安生控制不住,放声大哭。邻家女子见状不忍心,就拿出一幅肖像递给安生说:“这是红蕤的自画像,叫我捎给你的,还托我向你传话说,希望你能努力争取团圆结合,别耽搁、辜负了画中人。”安生把红蕤肖像放进包袱中,带着它四处辗转奔波,后来进入军队主管起草公文,和上将军平起平坐。路过保定时,安生偶然去逛妓院,看到一名弹筝的小妓女,觉得好像在哪见过。一打听,原来是红蕤身边的小丫头被卖在妓院中。安生赶紧向她打听红蕤的消息,小丫头说:“红蕤姑娘本来就不是那老婆婆生的,是自小买来养为义女,之后找人教她填词作赋,希望把她培养成招引客人的摇钱树。她知道您很穷,所以就没同意婚事。上次避乱时,她带着我们到这里,就先把我卖了。之后听说她去了大同,也把红蕤姑娘卖给了某总兵做小妾。”安生听了,十分伤心沮丧地回去了。

第二天中午,安生觉得困倦,打算放下帐子安睡,忽然从外飞来一只绿色蝴蝶,停在了书桌上,用嘴衔了砚池中的墨汁,在一张绿色笺纸上盘旋爬动,吐出墨汁,成了这样几个字:

我就是红蕤,红蕤就是我。一点精魂,寻你数月。请别害我性命,别伤我的心。请通过扶乩,我和你交谈。

安生见了又是惊奇,又是伤心,就把这只绿蝴蝶供养在房中,并挂起红蕤的画像,拜了拜说道:“你是我情人吗?是小姐吗?是我知心人红蕤吗?”蝴蝶都点点头,飞翔舞蹈,好像听懂了他的话。当夜,安生焚起香,摆设了果品,准备了扶乩的盘,只见木笔飞动,写了些话语,大意是女子诉说她被义母卖到总兵家中,逼她充当小妾,可不能被大老婆相容,遭到凌辱和逼迫,已在七月七日前两天上吊自杀了。之后化作蝴蝶来寻找安生,一吐衷情。如今人鬼殊途,阴阳两隔,不知什么时候能再相见,说来也真是让人痛苦伤心。通过扶乩,红蕤的魂魄又和安生作词唱和,积有几十首小词,最后编成一集,题作《蕤巢合稿》。可是蝴蝶在房中待了几天后就飞往别处去了,扶乩也从此失了灵验。

后来因军务上的事,安生前往大同,找到了红蕤的坟墓,只有一抔黄土,孤单凄凉。他触景生情,悲痛万分,用明代诗人高启《梅花》诗韵,作了九首《悼红词》,来哭祭红蕤。诗是这样写的:

留仙曾筑避风台,十里芙蓉面面栽。劫遇红羊羞独活,信传青鸟望重来。

离情珍重门前柳,艳句模糊壁上苔。一自琵琶北去后,金尊怕对晚凉开。

银蟾似永谪飞仙,偎倚文箫信宿缘。一树棠梨微带雨,三春芍药嫩笼烟。

唾绒误点鸳鸯畔,眉语潜通鹦鹉前。船到神山风引去,人间竟有奈何天。

一丝幽恨锁眉头,钗挂臣冠未忍收。桃叶歌残金缕曲,柳枝绾住木兰舟。

怕窥宝月三生影,难卸春风一斛愁。憎煞比邻小儿女,踏青只解约嬉游。

红渍灵芸枕畔痕,薰笼斜倚几曾温。使君有妇山前石,居处无郎海上村。

早印丹砂甘薄命,愿生彩翼逐吟魂。萧萧风引娇聪别,掩断枇杷白板门。

红稀绿惨渐成尘,犹卜灯花忆远人。云外红墙如许隔,竹边翠袖不知春。

枕留琥珀伤心惯,笔搦珊瑚写照频。百种凄凉千懊恼,披图忍泪唤真真。

崔徽一卷尚依依,紫玉成烟损旧辉。天上牵牛常北望,人间孔雀竟南飞。

身归叱利门难入,手语昆仑事已违。早识彩云容易散,当年悔不寄当归。

茫茫心绪入斜阳,菊婢重逢又客乡。蝶为传书甘化玉,麝虽经死苦留香。

旌旗有影摇春梦,环佩无声返大荒。揽镜自知悭艳福,幽兰怎受五更霜。

碧落黄泉总不知,迢迢千里送琼枝。冰弦三弄无家别,瑶瑟双声有所思。

蔡女魂归应夜月,韩凭香蜕记当时。征衣须索珍藏好,怕有回文锦字诗。

青溪一曲裹花宫,楼阁除非燕子通。人面桃花成宿谶,前身柳絮悟真空。

拼投精卫冤波侧,已堕鸩媒术网中。我欲司天台上问,蛾眉何事掷蚕丛。

三年后,安生因功被荐,授职同知,以太守的身份前去任职。有一天晚上,庭院中忽然飞进几百只五彩蝴蝶,安生见状赶紧请了乩仙,询问是什么道理,但没有任何回应,不禁失望。到夜里,红蕤托梦告诉安生说:“郎君的深情,我很是感激并铭刻在心。承蒙上天恩惠,我已被封为阆苑花神。你阳寿已尽,到七月七日后两天,我会来接引你归天,我们就可以做神仙眷侣,从此幸福快乐地在一起。”安生醒来后就把家事都料理好。到了那天,他洗澡净身,穿戴好衣冠,安睡死去了。遗嘱中只是关照家人把红蕤的肖像做他的殉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