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自己的观音
22541400000006

第6章 把生命扛上肩膀(2)

这是一个不值得惊奇的事实。我惊奇的只是事实背后的对照:婴儿无牙让人觉得有趣和喜悦,老人无牙让人觉得迷茫而伤感。因为,婴儿虽然暂时没有牙,但是充满了萌生的希望,而老人的无牙,却充满了逝者如斯的苍凉。

时间常常傲慢地主宰着命运的游戏。

人生许多雷同

在没有当母亲之前,见到别人的小孩子,总会故作亲热地逗一逗。与其说是喜欢孩子,不如说是为了讨大人的开心,心里还暗暗嘲弄当爹娘的可笑。

及至自己有了孩子,逢到别人逗他时,不论人家是真情还是假意,心里居然也不由自主地陶醉得很。这才明白为什么人们会写出“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句子,也方明白什么叫做自欺欺人和自得其乐。

“你说,许多人逗孩子时为什么喜欢把孩子扛到肩膀上去?”一天,正痴迷心理学的丈夫突然问我。

“喜欢孩子呗。爱孩子呗。要把孩子宠得高髙在上呗”。

“太肤浅了,”他摇头叹道,“这其实是一种深刻的象征。”

我惊奇地看着他。

“这意味着父母如果真的爱孩子,就应当这样视野开阔地去爱,髙瞻远瞩地去爱。这样才能爱得有收获,爱得有前途。”

我笑而不语,但是在心里,我对他的话却充满了由衷的信服和赞叹。难道不是吗?如果每一个身为父母的人都能这样珍重地把上天赐予自己的生命扛上自己坚实的肩膀,任何一个平凡的孩子都会像真正的天使一样在湛蓝的天空里展翅翱翔。

创造浪漫

生过孩子之后,他和她开始了分床而居的生活。白天对工作疲惫而紧张的招架,晚上对孩子单调而忙乱的操劳,使二人之间的话越来越少。“我有个郑重的要求。”女人首先意识到了他们之间潜伏的危机,一天,她对男人说。

“什么要求?”男人漫不经心地问。

“每天抱我一分钟。”

男人看了女人一眼,笑了:“有必要吗?”

“我提出了这个要求,就证明十分有必要。你发出了这个疑问,就证明更有必要。”

“情在心里,何必表达?”

“当初你要是不表达,我们就不可能结婚。”

“当初是当初,现在不是更深沉了吗?”

“不表达未必就深沉,表达了未必就是矫饰。”

两人吵了起来。最后,为了能早点儿平息战争上床安歇,男人妥协了。他走到床边,抱了女人一分钟,笑道:“你这个虚荣的家伙!”

“每个女人都会对爱情虚荣。”她说。

此后,每一天,他都会抽个时间抱她一会儿,有时是1分钟,有时是10分钟,有时甚至是一个或几个小时。每次抱过她后,他都会开玩笑道我又完成今天的任务了。”

“爱的任务是幸福的任务,总有一天你会明白。”女人说。

渐渐地,两人的关系充满了一种新鲜的和谐。在每天拥抱的时候,虽然两人常常什么也不说,但这种沉默与未拥抱时的沉默在情境与意味上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终于有一天,女人要到一个很远的地方去长期进修。临上火车前,她对他说:“你终于暂时解脱这个任务了。”“我怕我会想念这个任务呢。”男人笑道。

果然,她到学院的第二天就接到了他的电话爱的任务是幸福的任务,我明白了。”男人的声音在电话里异常温存。“每天我都要打一个一分钟的电话给你,就像我每天一分钟的拥抱。你可以接,也可以不接,只要你听到那铃声,想到我,我就满意了。”

女人的眼睛顿时溢成了两汪深深的泉水。

“你们真浪漫呀!”“每天一分钟”的电话拥抱很快被同学们传为美谈,大家纷纷羡慕地对她感慨,之后又疑问结婚这么多年了,怎么可能还这么热?”

“壶里的水热不热只和炉里的煤存得是不是足火燃得是不是旺有关系,和时间反而没有什么绝对的关系,只要煤足火旺,时间越长越会是一种有效的催热剂。”女人道,“当然,还看烧水的人是不是在用心烧这一壶浪漫的水女人的话很平常,这也确实是一个平常的故事,但是故事的回声并不一定都这么美好。更多的尾章黯淡无比,激情飞越的碰撞之后,婚姻质朴得如一位村姑。人们常常以“平淡是真”为借口,逃避对长久拥有的那份感情的麻木和粗糙,却不明白,如果我们像习惯于一天天去遗落爱情那样习惯一天天地去经营爱情,那么,放在我们掌心和胸口的爱情就绝对不会冰冷。

如何经营?吃饭是一种经营,育子是一种经营,同甘共苦是一种经营,倾诉和表达也是一种经营。我从不否认有积蕴深久而不需表达的爱情,但是,对我们这些心性浮躁的凡夫俗子来说,爱情,尤其是婚姻中的爱情更需要去虔诚地保持和刻意地维护。所以,女人会说,不表达未必就是深沉——也许根本就是没有;表达了未必就是矫饰——也许这正是另一种形式的深沉。

恋爱时,我们寻求浪漫。蜜月时,我们享受浪漫;但是,今天携手并肩的茫茫风雨中,我们却需要创造浪漫。因为只有创造浪漫,我们才有可能从始至终去享受真正的心的浪漫。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是一则真实的提示。因为,那个男人,就是我的丈夫。那个女人,就是我。

天湿了,天干

“文革”后期,我才几岁。但是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当时家里缺粮的情形。5个孩子,3个大人,生产队里分得的那一点点麦粒根本就不足以煳口。于是,妈妈偷偷地给别人绣花换点儿粮食,爸爸从机关给的口食中千方百计省出一些,奶奶绞尽脑汁用春天的柳芽、槐花、杨叶和榆钱为我们做出各种能够替代粮食的美味……当我们终于分到田地,可以放开胆子把肚子填饱的时候,奶奶笑道:“天湿了,天干哥哥考大学的时候,第一年以3分之差落榜。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第二年他决定躲在家里自学。于是,无论是白天黑夜还是严寒酷暑,哥哥的小土屋总是亮着灯,关着门,里面静悄悄的,恍若无人。第二次参加髙考,他差了两分。第三年,他终于像一只蛾飞出了茧——他考上了。奶奶做葱油饼和长擀面为他送行,看着哥哥呼呼噜噜吃下去,红着眼圈道天湿了,天干。”

长大后,我选择了写作,睡思梦想都是发表文章。可是每一次寄出的稿件皆是石沉大海。在许多瞬间,我都绝望得想要放弃,真要放弃时,却又是满怀的不舍,然而继续前行又缺乏足够的动力。彼时的我,仿佛进人了一条古怪的遂道,不肯后退,也看不到前方的亮光,只能摸着冰凉的石壁,徒然地踌躇、犹豫和叹息。一个黄昏,正在做饭的奶奶突然说出了那句让我久违了的话粥不熬不香甜,人不熬不成材,只要熬够了,都会有出头之日。天湿了,天干!”

我豁然开朗。一年后,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

天湿了,天干。一切风暴都会平息,一切霜雪都会融化。没有永远封冻的河流,也没有永远干枯的树木。面对灾难,面对痛楚,如果我实在没有能力去抵抗、拒绝和改变,那么我们最需要付出的就是柔韧的等待和心灵的坚持,这是我们最平静最有力的方式。

天湿了,天干。如果认定你想要做、喜欢做、适合做也应该做的事情,那就千万不要半途而废。不要被短暂的泥泞缠住了脚步,否则你不仅会失去整个蔚蓝的天空,还会失去那道通向幸福和理想之境的如桥彩虹。

天湿了,天干。在最漫长的黑夜中,在最艰辛的挫磨下,在最苦涩的滋味里,做最沉闷的事情时,如果你实践了这句话,你就终会明白:湿的只是眼里浅浅的泪水,干的却是永远深情的笑容。

时间往往证明:命运是爱我们的。

天湿了,天干。

坚持的力量

凜凜的冬天,我和朋友相约去看刚刚上映的《花样年华》,她属于“北漂族”,即没有北京户口没有固定职业漂流在北京的人。且漂得有些年头了。我常说她漂得没有多大意思,不如回去。她却总是笑而不答。

《花样年华》是新获戛纳电影节大奖的影片。王家卫导演,张曼玉和梁朝伟主演。据说非常好看,等到开始看时才发觉:好看归好看,整体风格却是非常压抑的。

故事发生在1962年的香港,报社编辑周慕云和邻居苏丽珍发现他们的爱人相互偷情,两人在交往中也渐生情愫,但都没有跨出那一步。后来周去异国。1966年周回港,终未能与苏再遇,独自一人对着吴哥窟倾诉心声。

梁朝伟因这部影片而获得了戛纳节的影帝桂冠,但是作为女人,我更认同和喜欢张曼玉的表演。她演得是那样的认真,那样的好!——我甚至找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来形容她。有人干脆在报上呼吁说这部电影应当作为中国女演员的必修课。

是的,张曼玉是演透了这个女人。她原本是个平凡平安的女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平凡平安到底。可是她没有想到:在婚姻生活中,仅有一个人做好是远远不够的。她发现了那个秘密,凭着敏感与直觉。她隐忍着那个秘密,承受着悲伤和沉郁。在昏暗中,她寻找着惺惺相惜的人。他们约会了,其实不是为了证实他们早已发现的事实,而是互相寻找一种同情,甚至同谋的报复。至此,一个女人的体贴、幸福、婉约、寂寥、愁怨、委屈、惆怅、怀念,甚至轻佻的怀春,娇媚的自恃,全都有了。淋漓尽致。

但是,她也有她的原则。

有一个细节,是周慕云对苏丽珍说:“今晚别回去了。”那样英俊温和的面目,那样富有磁性的声音,那样深切的相知和相暖,共同构成一种巨大的诱惑。她动摇着,犹豫着,终于还是走开了,说我先生是不会这么说的。”这么拒绝着,她对自己是不满意的,也是不甘心的。于是影片又虚拟了一个情节。这次是她先开口说今晚别回去了。”她一边说一边用手划着这个不是自己先生的男人的领带,充满了挑逗和暗示。但她很快就收回了自己的举动,让情绪又落到了原处。这两种开局,引导的结果都不是放纵。她不是不会,而是没有。因为,他们不会像别人那样。“我们跟他们不一样。”他们经常这么说。于是,他们在整个戏中都只是处于临界状态,没有接吻,没有床戏。他们跟欲望保持着距离。他们压抑着彼此的激情。演到最后,他们的坚持仿佛就成了他们的最后意义。

影片接近尾声时,男子坦白说我以为我们会和别人不同。但其实并没有。”他指的是他们彼此倾慕得世俗。他们是俗人,当然会世俗。但是,惟其对世俗,坚持才会显得更有意义。——神仙往往不需要坚持什么,他们无欲则刚,有足够的能力去抵挡。而俗人正因为俗,才会去爱。

一样都是俗。然而,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跟其他的俗人不太一样。因为,他们在坚持。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曾经有人说过一句非常精彩的话飞着的天鹅一定是天鹅,伤了残了落了地的天鹅也还是天鹅,而一旦做成菜吃下去,无论什么都已成粪土了。”他们就是飞着的天鹅,有一度几乎落了地,但还是飞起来了。他们越往下坚持,就越无法不坚持。有人认为这坚持辜负了“花样年华”,没什么意义和必要,但若不坚持,这一切就只是一个临如粪土的故事,不是更没有意义和必要吗?

斗争是沉默的、寂静的,挣扎是复杂的、酸楚的,他们在进退中张弛,低悬而未落,坚持就是内心原则的主题。

也许正是这种坚持,使阴暗脆弱的人生呈现出了丰腴的意义。

影片名字《花样年华》,原来我只以为取于一首哀艳的老歌。后来才明白它的寓意早已髙过了那首老歌。“花样年华”是“美好的时光”。是的,是美好的时光。凡是用内心的岁月,无论当时多么痛楚、遗憾和伤感,过后回味起来的时候,感觉都一定是充实的、坦然的,美好的,值得的。

余韵悠长的还有张曼玉的服装。她从头到尾穿的都是旗袍。共有20多件,样式一模一样,领子高高的,如盔甲一样。身边不断地有观众议论说太单调了,不明白为什么。我知道我明白,那意味的不仅是传统的维护,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坚持。这已经不仅仅是一部怀旧的电影,它更是一部孤独的电影。如果研究它获奖的理由,我深信,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它凭借着强大的内心的力量取胜。

回去的路上,我和朋友久久没有说话。我忽然决定以后再也不劝她回去了。她坚持流浪肯定有她自己的感受和理由。我尊重她。当然不仅仅是她,从某种意义上讲,也许还有太多坚持的事物都得我去深深地欣赏和由衷地尊重。

爱情的底片

他是一个优秀的男人,硕士毕业后留校任教。女友漂亮聪慧,在一家出版社当编辑。

两人中规中矩地相识了一年多,眼看谈婚论嫁就要摆上议事日程,忽然间,女友提出分手。

“为什么?”他一遍遍地问,好奇大于生气你究竟对我什么不满意?工作、学历还是家庭?或者是我的处世态度和生活作风有什么问题?”

“都不是。”女友说,“只是因为那张照片。”

他的心不禁一颤。

那是一张极普通的照片。是他与一位女学生的合影。他常去一家成人进修学院讲课,每次讲课时,那个女学生都会坐在教室的最前排,全神贯注地盯着他看。下课了就给他端一杯水,然后和一大帮同学围着他聊东聊西。他对她印象不错,和她在一起时也挺舒服。但也仅此而已。

“她端水给你时,你有什么感觉?”女友追问。

“学生给老师端水不是很正常吗?”

“那她盯着你看时呢?”

“也很自然啊。老师怎么能怕学生看。”

“那我盯你看看试试。”女友道。然后便死死地盯住他。有几分试探,又有几分认真。

“开什么玩笑。”他却觉得浑身不自在了,忙拿话题岔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