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自己的观音
22541400000016

第16章 天堂伞(2)

在歇息的时候,我无数次地闭上了眼睛,默默地感受着太阳的光流。秋天的阳光既不灼热,也不缠绵,仿佛一位智慧灵秀的女子,用特有的指温划过我的每一寸肌肤,让我久久不愿醒来。——然而,终得醒来。最后,当我们依依不舍走下山去时,我清晰地记得:蔚蓝色的天空衬着满山秋叶,仿佛是炭火和青烟的巨版油画,奇丽得让我不敢回首。

那天同游的几位朋友,至今联系也很少,但想起来便感觉安稳。如同那年的秋天,虽然只在记忆里体现了一天,却涵盖了整个季节的光芒。那一天让我明白:只要能够去纯粹地用心去经营某一件事情,就一定能得到相应的幸福。

“网”中笔记

一天,我路过电信局门口,忽然看见“免费网吧,欢迎光临”的巨幅广告挂在门前,忙下车细问。原来是电信局开设的,暂时免费,为的是吸引诸多的电脑用户上网。我刚刚购得一台电脑,自认为也属于潜在用户之列,便大摇大摆地走进了网吧。

一、网友

在聊天室首先欣赏到了许多千姿百态的网名,粗犷型的,如“三七二十一”、“黑客”、“玩命”、“大侠”、“东方不败”、“武二郎”等等,似为男性。婉约型的,如“小昭”、“阿紫”、“细细”、“思思”、“玩固玫瑰”、“潇湘妃子”等等,似为女性。也有一些分不出性别的,如“氷失我爱”、“理想天堂”、“灰鼠”、“迷失者”、“无限风光”、“摇桨人”等等。还有一些让人大跌眼镜的,如“裸者”、“和我同居”、“吻不够”、“一夜情”等等。诚如一些网上故事所演绎的那样,看似男性的千万别以为就一定是“须眉”,看似女性的千万别以为就一定是“红粉”,那些名字怪怪的也千万别以为他就长着三头六臂。

网友之间的交往在许多方面极似现代的战争,只闻炮声,不见人影。除了语言的撞击之外,具体的接触是空对空。

我曾和一位网友谈得热火朝天,但彼此从不要求见面。后来他忽然不见了,再无踪影。心中虽然有些恋恋不舍,但也很轻松,甚至有些自私地想:这样其实蛮好的,我可以尽情享受他呈现给我的快乐情谊与心灵精华,而不必在意他是不是我那个喜欢把臭脚丫子跷到办公桌上的同事!“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用这两句话形容网友,挺合适。

二、网德

德,一向是个看不见摸不着只可以去感觉的东西,而网德,连“感觉”这两个字也变得很奢侈——面对一个仅有一个名字的虚体(甚至连仅有的名字也是假的),德能张扬什么?又能束缚什么?曾有一位网友,出了一个谜语,用“土豆腐竹笋瓜”6个字打5个菜名,谜底是“土豆、豆腐、腐竹、竹笋、笋瓜”,凤尾串珠的手法,充满了小家碧玉的情趣。还有一位网友,宣称自己就是北约,要求大家往他身上丢炸弹,稍作泄愤,虽有些“阿Q”的无奈,不过也颇具“舍身取义”的精神。其他网友,有爱说笑话的,有爱讲故事的,有爱抬杠的,只要不伤及大雅,都算有德。

无德的是那些说下流话的人,在吐出一连串让人不堪忍受的脏字之后便会突然消失——八成是躲在一边哈哈大笑。接下来呢?谁知道刚进聊天室的那个乖巧可爱的新网友是不是改头换面的他?然而,无根可究,无据可。

三、电子邮件的悲哀

上网第一天,我就给远在日本的好友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一来是体验一下电子邮件的快捷,二来是实在想念她。

很快就收到了回音,不过她的邮件是英文。勉强读完她的信才得知,由于种种原因,她现在只能使用英文。

和朋友认识已经6年了,在北京、沈阳、大连都一起玩过。她的气质、人品与才学都极好,因丈夫在日本搞学术研究,她只好伴丈夫东渡。相逢时,是笑脸,分手后,是信件,而现在,屏幕上闪烁的是连汉字都没有一个的英文。那上面,能传递来朋友的温暖和清香吗?那没有任何特征的字母背后,是我生动美丽的朋友吗?我不敢否定,但是,我又真的很困惑。据说,在未来的电脑时代,人们无法逃避电脑就像现在无法离弃书本一样。而到那时,书本的质朴、优雅和芬芳对更多的人来说是否只是充满了一种无法理解的奇特、新鲜和神秘,一如现在的电脑?我不知道,我只是觉得科技在进步,人类在电脑的推动下飞跃,但也确实有一些异化的可怕。举手之劳之下,是无法印证的真实:一触即发的错误、不容拒绝的病毒,在越来越精彩的世界之中,实则隐藏着越来越孤僻的个体空间。我不能这么设想,我无法这么设想,我不喜欢这么设想。但是,这设想正在一点一滴地包围着我,于是,我开始珍视人与人交往的气息——那种全面、真实、自然、微妙而复杂的人气儿。因为我知道,这种人气儿是电脑所设置不了的!

和陌生人过街

我从小就怕车。听妈妈说,我刚知道什么是车就开始害怕,只要看到有车开过来,哪怕离我有一两里远,我都会拼命地躲开。

长大了依然怕,每次过街都小心翼翼,左看右看,只有等完全肯定车的距离对我足够安全之后,才肯飞跑过去。

那一天,在美术馆看过画展,想要到对面的书店去。车非常多,我久久不敢迈步。正在迟疑,忽然看见有一个中年男子也要过街,便走到他的身边,想要和他一起过——这样能壮一壮胆。

“害怕吗?”他笑着问。他穿着一件方格子衬衫,相貌平凡,身材偏髙。

我点点头。

“没关系,跟着我就好了。”他说。然后很自然地挽住我的手。我有些窘,偷偷看着他,他却正专注地看着车,仿佛我是他从小带大的妹妹,或者是孩子。

“走。”他说。在车流的空隙中,我们几步便站在了路中央的黄线上。“过马路时有两点要记住,一是不要犹豫,二是不要紧张。”他说。又一个空隙出现,他拉着我紧赶几步,这一次,我们过了街。

“谢谢。”我说。

“不客气。”他说。我们互道了再见,我目睹着他的背影消失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

后来,我把这件事情讲给一位朋友听,她不屑地撇了撇嘴,开玩笑道谁知道他倒底安的什么心?为什么他不拉别人的手,偏偏拉你这个女孩子的手?”

“是我先走到他身边的。要照你的逻辑,他倒应该先寻思我是不是在勾引他才对。”我说,“但是,其实当时我相信我们什么都没有想,心中惟一的念头就是要好好过街。”

“你可别抨击我,可不是我一个人这么想,十有八九的人都会这么想。”朋友笑道。

我无语。也许她说的是真的。——这更可怕。

很长时间过去了,我依然常常温暖地怀想起那个牵着我的手过街的中年男子。我深信在那一刻他之所以挽住我的手,绝非是出于什么邪恶的动机。在他眼里,那时我的手不过是生命的纤绳,必须由他拉着才可以平安地抵达彼岸。可怕的倒是人与人之间充斥的怀疑和不信任,这种怀疑和不信任如小小的虫卵,可以悄悄地蛀破所有纯净美丽的衣裳。

瞬间的爱情

有谁知道,在人们心中,还藏着多少爱情呢?

这些爱情,甚至是在拥有固定的恋人和安稳的婚姻之后又萌生出的枝叉。有一天,你见到了这么一个人,有了这样一种感觉:你们彼此质疑,不敢靠近,靠近之后,不敢面对,面对之后,不敢正视。可你知道这也是爱情——一种并不邪恶也并不犯罪的爱情。只是,你也知道:爱着,但是什么也不要说。

因为,这种爱情往往只有一瞬间。

因为只有一瞬间,所以就来不及海誓山盟,来不及轰轰烈烈,“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即使是真的有千树万树的繁花在一瞬间把我们的心照得夜如白昼,也不过是静静的,不闻半点声响。等到黎明的露水一降下,一切便都烟消云散。

是的,总会有这样一些游移,总会有这样一种神离。土地滋养了一棵树的根,这棵树便有了一个自然而然的主干,但是,随之而来的必会有其他的斜逸旁出。他们一样因这根而生,一样长满了纯粹的绿叶,他们甚至会与这树同生共死。并不腐败,也不委琐。然而就因为她们不是主干,就应该肥到谴责吗?正如我们最爱的人也无法凝聚世界上所有的光辉,如果我们被其他的光辉所吸引,并且对这些光辉偶尔心仪倾慕,那一定就是背叛吗?

我无法表述。我不想让美好的感觉陷于道德的泥潭。“即使是最深刻的爱情也只存于瞬间。”有人如是说。那么,把每一个瞬间延伸下去,都有可能是真实的婚姻和具体的家庭。我们终止了这种可能,但是我们终止不了这种可能所饱蘸的温暖含义和亲切意味。亦如这些瞬间的爱情,长在固定的篱笆之内,却也长在我们必经的路旁。我们可以拒绝采摘的诱惑,却无法拒绝沁入肺腑的清香。

这就是瞬间的爱情。不一定要结出丰硕的果,不一定要酿出甜润的蜜。她只随风而来,由心开败。开时不要惊艳绝伦的传奇,败时不是零落成泥的不堪。

这就是瞬间的爱情。所有的过程都没有一丝痕迹。只需要去为感觉负责。只需要保持灵动的微妙和轻松的敏感。只需要带着深切的眷恋和真诚的怀念。

无辜的邮票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常常会收到许多读者来信,信封上总是贴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邮票。“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便开始收集邮票。但是,我也慢慢注意到:编务有时剪信封却不怎么留神,常把邮票的边角剪掉,这样的邮票无论多么精美,都只有扔掉。

“为什么不要它们?多漂亮啊。”一次,一位不集邮的同事问。

“再漂亮也没有什么价值了。”

“为什么?”

“因为它们的品相破了,就像女孩子被毁了容一样。”“可毕竟还是和毁容的性质不同啊。不过是失去了一点儿边角而已,又没有把主画面破坏掉。”

“但是收藏邮票讲究的就是完美。完美才有价值。”我暗自笑她外行。

“你一直强调价值。什么是价值?你是说它不值钱了吧。”她拿起那些破损的邮票仔细端详着,”然而,它们的构图智慧、色彩魅力、表达功能和内涵语言并没有因此而削减丝毫。这还不够有意义吗?难道,真的只有金钱才是它惟一的意义吗?”

沉默了许久,我不知道说些什么。是的,她无疑是正确的。这些邮票最重要的主体是画面,而不是那些边角。只要画面还在,邮票就没有失去它自己的存在价值。他惟一的缺憾就是——在市场上卖不出钱而已。而我,却把这看作了它存在的全部理由。也许,正如现在的社会舆论评价人们的普遍的成功标尺:金钱,或者是金钱的变相体和滋生体。保险、汽车、出版、化妆、建筑、电子、计算机软件,网络……千姿百态的行业里,在促进文明发达和人类进步的虚华目的下,最真实的永远是保险额的增加数,汽车投放市场的总辆数,某本畅销书的发行数,网民对某网站的点击数……占据金钱和创造金钱似乎巳经成为每个现代人都必须拥有或梦想拥有的能力。虽然人们曾经口口声声地说:金钱是为了让生活更舒适、感情更雅致、心灵更髙洁、世界更美好。但是,在金钱命题的循环论证和重重压迫下,人们看到的似乎却是截然相反的一面,环境更险恶、节奏更紧张、抗争更激烈、灵魂更粗俗……

也许,已经有太多都在远离本质。也许,已经有太多都在违背初衷。包括那些看起来或说起来都是最纯洁最浪漫的事物。

后来,我也开始收集那些破了相的邮票,并且把它们放在一个特别的盒子里。因为,我终于懂得:邮票其实并没有破相,破相的其实是另外的一些什么。而这些邮票,其实是那么那么无辜,那么那么完整。它们和世界上的某些东西一样,因为和金钱无关,所以也就根本无法用金钱去衡量和比较。

育儿二章

吃剩饭

儿子5个月之后,看见碗就发慌,于是,我便喂他吃粥。但是,他显然不知道什么是吃,只是一味地吮吸。一勺子喂下来,“功夫在诗外”被他演绎成了“饭食在嘴外”,粥全粘在两腮上了,饭也被搅得一塌糊涂,吃剩饭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其实完全可以把剩饭倒掉,只是有了儿子之后,蓦然懂得了节俭度日,也彻底领悟并实践了《增广贤文》里的话:“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髙;持家要学小,莫学大,门面一摆阔了,后来难乎其继。”既然持家要小,那么剩饭理所当然也是“小”中的一项,于是,我便不舍得倒掉了。

但是奇怪的是,我吃剩饭的对象仅限于儿子。思忖良久,方才明白,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把儿子看作是身外之人。在我的意识里,儿子是我的一部分,即使将来他长大了,独立了,我也会一相情愿地把他留在我的情感领域里。想想似乎挺没出息,不过再想想,哪个母亲不是这样?

儿子的痛

一天晚上,儿子睡觉时把身上的毛巾掀到了一边,我要给他盖,丈夫道:“没事儿,让他凉快会儿吧。”第二天,儿子趴在我肩头直闹腾,一量体温,38℃,我赶紧带他去找医生。半夜,儿子又烧到了39℃,于是,我和丈夫带着儿子上医院,忙活了一夜没睡。天亮了,我一量儿子的体温,36. 4℃,心才算落了地。

“都是你不好。”我埋怨丈夫。“我不对,我有罪。”丈夫笑道,调侃里又充满了认真,“看儿子打针那会儿,我心里真恨自己,要是能替,我真想去替他。”

“你还看呢,我连看也不敢看。说真的,只要儿子需要,割我一块肉给他,我眉头都不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