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培养青少年受益一生的好习惯
22534300000062

第62章 乐于助人

****,我们学习的榜样,提到****,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特点。

“助人为乐”这四个字,蕴涵着人世间最真最美的意义。“助人”为什么会快乐呢?因为可以从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生存价值。由于你的帮助和付出,使别人的困难得到解决,把别人的不方便变成了方便。这是一种成功的体验,你一定觉得自己“还有点用呢”!正像大文学家歌德所说的那样:“你若要喜爱你的价值,你就得给人创造价值。”

“助人为乐”说起来简单,但要体味到“乐”却并不容易。这种习惯要从小培养,这种心态也要从小体会。

人们常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你心灵这片土地上,从小播下“助人为乐”的种子,长大后,就会关心别人的疾苦,多为他人办好事,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如果种下“自私自利”的种子,长大后只会注意自己的事,怎么能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又怎么能获得快乐呢?

乐于助人不仅是一种做人的美德,也能为你赢得好人缘,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当别人有困难时,尽力地帮助他,这样当你有事相求时,他就会竭力帮你。中国有句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处世为人,要求谨慎持守道德。舍己为人,亏己利人,薄己厚人,损已益人,把持着这四项基本观念,人们就会心悦诚服。

要关心他人的境遇和需求。有时别人有困难,又不好意思直说,如果你能善解人意,设身处地地为他想一想,尽可能地主动帮他解决难题,那对方一定感激不尽,并把你当成知心朋友而铭记不忘。

老子说:“尽力照顾别人,我自己也就更加充实;尽力给予别人,我自己反而更加丰富。”这就需要至诚,以最完美的德来辅佐这个最崇高的诚,使它感人至深。他人有恩德于我,虽是一碗饭的施舍,也不能忘记;我有恩德于他人,虽是救死之恩也不能企望报答,也不能向他人提及,也不希望回报。这也就是古代圣人所说的“施恩德于人不望回报,受到他人施的恩惠千万不能忘记”的道理。

比如:你发现同学、朋友一时情绪低落,就应主动关心、了解情况,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给以安慰、开导,让他说说心里的事情,使之振作起来。这样对人乐善好施,有时也许就是举手之劳的事,但往往能换来长久的友谊。

我们总会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遇到一些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这时候如果我们得到别人的帮助,我们就会永远的铭记在心,内心感激不尽,甚至终生不忘。濒临饿死时送一个萝卜和富贵时送一座金山,就其内心感受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在别人富有时送他一座金山,而是在他落难时,送他一碗面,一盆火,一碗水。雪中送炭,才能显出人性的伟大,才能显示友谊的深厚。

世事无常,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我们要努力去帮助别人,记得在别人落难的时候拉人一把,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

在别人最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胜于你在别人富裕时送给他一座金山。人类在互相支持之下发展到了现在的这个时代。

也许在你无意间帮助一个人时,你或许没有想什么,可是对于这个人来说,有可能是影响他一生的一件事情。

记得看过一本书,有一个年轻人跪在大街上跟过路人要钱,可是由于他很年轻,因此给他钱的人很少,这时过来一个老人,他叫年轻人站起来,说到:“我从来不给别人钱,只借钱给人,你拿着,以后还我。”年轻人似乎很受启发。过了几年之后,年轻人敲开了一家的大门,他手里拿着要还的钱,如今他已成一家公司的老总。

也许当这位老人借给年轻人钱的时候,他从来就没有想过要他还给自己,但是他这种方法,无意中却让一个人有很大的转变,如果他也像其他人一样,扔给年轻人一点钱,也许那个人还是一事无成。老人无意中的帮助,叫年轻人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

因此,平时多做善事,不但利人而且利己。

经典案例一

赵小军长着一个大大的脑瓜,耳朵和嘴巴也是大大的,看上去一副憨憨实实的样子,他对人、对事、对学习也确实有那么一股实在劲儿。“我能行!”,“我来干!”,“我帮你!”这些话他常常挂在嘴边。

班里总有一些爱丢三落四的同学,不是今天忘了带这个,就是明天忘了带那个,十分影响学习。起初,好心又细心的小军常多带上几件同学们经常忘带的东西,借给他们用。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赵小军做了一个“小军万能袋”,放上同学们常用的钢笔、铅笔、橡皮、尺子、毛巾等,真是应有尽有,为同学们解决了不少问题呢!为了让那些爱忘事的同学也养成好习惯,小军在每件东西上都要写上一些“你又忘了,刮你鼻子”“下次要记得带上哟”等非常有意思的忠告,慢慢地,同学们也就记住了,丢三落四的毛病也改了。

赵小军最爱干的活是午饭时为同学们分饭菜。热腾腾的饭菜一端进教室,小军就拿着饭勺,你一勺他一勺地分起来。看到同学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香喷喷的饭菜。小军心里甜滋滋的。可是,轮到小军吃的时候,饭菜早就凉了。有一次午饭吃的是红烧排骨,一人一块。班里有个挺能吃的同学,几口就把自己分得的那块吞了下去。接着,他又眼巴巴地看着菜盆里剩下的排骨。可是,莱盆里只剩下一块排骨了,那是属于小军的。“给,这儿还有一块!”小军看到这个同学还想吃,就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那块排骨也让了出去。虽然小军没有吃到香喷啧的排骨,只能一个劲儿地咽口水。但他心里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高兴。

赵小军同学把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当成自己的快乐,所以他就比别人更快乐。同学们喜欢赵小军,选他当上了“十佳少先队员”。

习惯悟语

赵小军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你把最好的给了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回报。你帮助的人越多,你得到的也会越多;你越小气,就越一无所有。

经典案例二

人对雪中送炭之人总是怀有特殊的好感。三国争霸之前,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为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居巢的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活活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

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有人前来献计,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直接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哈哈大笑说:“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给你好了。”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荒之年,粮食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周瑜发达了,当上了将军,他牢记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习惯悟语

世事无常,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我们要记得帮助别人,记得在别人落难的时候拉人一把。因为说不定哪天我们也会落难,也会需要帮助,如果我们对别人的事情不闻不问,那我们还能要求帮助我们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俗语虽然有些宿命论的色彩,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它的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