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动学生的名人奋斗故事
22523800000016

第16章 立志卫国的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提起这首脍炙人口的词,大家都会不约而同想起它的作者,南宋著名的词人辛弃疾。辛弃疾是开一代词风的伟大词人,他的词作“大声镗鞳,小声铿,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所未见”,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他也是一位能征善战、熟稔军事的民族英雄,他将洗雪国耻、收复失地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20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二十八日,辛弃疾出生于山东历城四风闸,当时中原沦陷已经13年了。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因病去世,辛弃疾从小就跟着祖父长大。他的祖父辛赞为了养家糊口,曾在金朝做官,任亳州县令。他经常带着辛弃疾登上高山,眺望祖国的大好河山,给他讲北宋灭亡的惨痛历史。受祖父的影响,辛弃疾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

辛弃疾小时候听祖父讲过“飞毛腿”的故事。“飞毛腿”为了锻炼腿力,就在腿肚子上绑个沙袋子,走路、跑步都带着它,而且还逐渐增加沙袋的重量。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之后,解下沙袋走路便能快步如飞。听了祖父讲的故事后,辛弃疾就把这事悄悄地搁心里了。他模仿“飞毛腿”的办法,自己用布缝了个大沙袋,还想办法在袋子的上面和侧面缝上背带。这样就既能背着沙袋登山,还能提拉和举起,用来锻炼臂力。从此,辛弃疾每天都用这个大沙袋刻苦锻炼,他有时背着沙袋跑步、登山来锻炼腿力,有时高举沙袋来锻炼臂力,从不间断。就这样坚持了很久,辛弃疾的身体锻炼得越来越强壮。

有一次辛弃疾像往常一样,背着沙袋登山锻炼,回来时累得满头大汗。有个朋友见他背着个大袋子,累得气喘吁吁,连忙上前要帮他搬袋子,一试却没搬动,努力使了很大劲,这才勉强将辛弃疾背上的袋子搬下来,放在了地上。他好奇地去解开袋子,说:“你背的什么好东西啊?这么沉!”解开了袋子,见到袋子里居然是一袋沙,这位朋友十分惊奇地说:“你疯了!看你这个样子,哪像个读书人,怎么背起沙子来了?”辛弃疾忍不住大笑起来:“我这是锻炼身体呐,不然手无缚鸡之力,将来怎么能为国出力呢?”

有一次先生询问学生们长大后的志向,当问到辛弃疾时,辛弃疾立下了这样的豪言壮语:“我既要习文填词,严辞骂尽天下的奸贼,又要练好身体,演习武艺,用利剑杀尽天下的豺狼。”正是抱着如此的壮志,辛弃疾坚持强身健体,练习武艺。后来金兵入侵,他参加了反抗金兵的斗争,屡建战功,成了文武双全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