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用爱安顿心灵
22520200000004

第4章 让生活成为一首歌

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将变成黑夜。——罗曼·罗兰

在纽约圣安德鲁斯卫理公会教会的一次研讨会上,牧师向大家征询预防城市各种诱惑的最好办法。在众多名人写的答案中,亨利艾塔·克罗斯曼给出了最佳答案——“承认上帝作为随时的实用的帮助。”

“亨利艾塔·克罗斯曼说得很好,”牧师说,“她提到在我们的一切事情上承认上帝的存在。”换句话说,在我们的一切事情上承认上帝,也就是爱,我们的生活就有稳定和力量;我们就得到了保护,就能抵挡邪恶,还具有某种磁力,能吸引一切好的东西到我们身边来。

我们中有很多人整天生活在痛苦之中,不停地抱怨环境、工作、邻居和各种状况,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在一切事情上承认上帝的存在!如果克罗斯曼小姐的建议被采纳,被那些在大城市的诱惑中挣扎的年轻人,或无论男女老少所接受,那将避免多少痛苦!我们将多么幸福啊!

很多人总是与周围环境难以协调,因为他们没有在一切事情上承认上帝的存在。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自寻烦恼,做毫无意义的抵抗,而不是用来改善环境。我认识一个女人,她总是诋毁她住的小镇和镇上的人们。她从不与他们为伍,她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她总觉得与周围的环境难以调和,她说她不得不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堕落的人群,没有任何理想的地方抚养孩子是她的耻辱。当然,她过得不满足、不幸福。

其实,问题不在镇子,而在这个女人。她对待邻居的心态不正确。她没有爱心。她以前住过的几个地方,居民都觉得很好,但她仍然跟现在一样不快乐。

和许多人一样,这个女人不满的根源在于她小小的野心。她总想着如何钻进上流社会,在那里,那些人拥有比她多得多的金钱,因为她永远也赶不上他们,于是她就怨恨这个地方和她同阶级的人,弄得自己和家人都非常痛苦。她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而我们都知道一个高傲的女人会受到邻居的何种待遇。邻居们自然都不喜欢她,并用各种不愉快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厌恶。

无论我们呆在什么样的环境里,我们都该努力使自己与环境和谐起来,以便能够顺畅地工作,不让摩擦把自己搞得精疲力尽。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就像精密机器里渗进了沙子,它使机器的磨损度比在正常使用下大大地增加了。

如果你是一个烦躁而容易忧愁的人,一个悲观主义者,你就是屈从于不幸的环境,成了这个世界上无足轻重的人。如果你身处艰苦环境依然兴致勃勃,充满希望和乐观精神,无论环境多恶劣,你都不会失败。承认上帝在你心里,承认周围环境的客观存在,你就已经是赢家了。

怀着对立和悲观的心态,谁也不会幸福或做好工作。悲观主义者就是吹毛求疵的人,吹毛求疵的人总是破坏者,不是建设者。唯有乐观主义者才是怀有正确态度的建设者,乐观的心态有助于改善环境,吸引别人的同情和帮助。

如果你觉得工作或环境不如意,就请立刻着手改变,找一个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或更好的环境。对立、担忧、吹毛求疵只会令情况更糟。你可能连现有的都保不住,反而被降到更低贱、更不愉快的环境中去。

如果你在烦躁不安、怒气冲冲,对环境、邻居、工作吹毛求疵中度过一生,那你就是在推开你想要吸引的东西。改变环境的做法就是与之交朋友。要知道,不抵抗原则有助于节约生命力,保存能量储备。所以请你不要轻易浪费它们。此外,不抵抗原则还有助于做你想做的事,因为不抵抗就是与上帝合作,不抵抗就是在一切事情上承认上帝的存在。

我最近在某个地方看到下面的两行诗句,令我印象深刻:

“我的生活不是一场战斗,我的生活是一首歌。”

这两行诗表现了两种生活态度的巨大差别。一种人嫌恶生活,总是抱怨命运,视工作为苦役;另一种人无论发生了什么,都唱着歌,乐观地对待生活,在工作中发现快乐。

乐观主义者让生活成为一首诗、一支歌,悲观主义者在同样的物质条件下,让生活变得像一篇枯燥乏味的杂文。

我们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生活。我们的心态决定了我们是快乐还是痛苦,是把生活变成了乐曲还是悲歌。

有些人总是按在错误的键上,用最好的乐器也只能弹出哀歌。他们弹出的所有曲子都是阴沉的小调。他们所有的画面都以阴影为主色调。在他们身上找不到轻松、明快和美

好。他们的外表总是阴沉沉的;世道总是很艰难;钱总不够花。生活中一切都在收缩,没有什么不断发展并成长壮大。

而对另一些人来说,事情正好相反。他们不是投下阴影,而是向四周辐射阳光。他们触摸的每一朵花蕾都舒展花瓣,尽情绽放出芳香与美丽。他们每次接近你,无不使你欢喜;他们每次与你讲话,无不给你激励。他们一路走,一路播撒鲜花。他们有神奇的炼金术,把散文变成诗歌,把丑陋变得美丽。把不和谐的音符变成优美的旋律。他们看见别人最好的一面,说着对人有益,令人愉快的话语。

有的人把灵魂投入到最平凡的工作中,由于有了灵魂的参与,最平凡的工作也得到提升,变得体面而有尊严,并散发着美丽。而有的人则把最崇高、最体面的职业变成了苦役,令最伟大的事业都显得了无生趣。

有些女人尽管家徒四壁,但由于她浑身散发着如此的喜悦,慰藉与美丽使她的家变成了宫殿。她们以从未见过的光芒,照亮这个贫穷的家,使它闪闪发光。她们用爱的甜蜜之光转变着,装饰着最卑微和平凡的环境。而另一些女人,即使给她一百万,也打造不出一个令人愉快的家。在那精美的挂毯和昂贵的艺术品之间,弥漫着不和谐的气氛,缺少明快与愉悦,而这明快与愉悦是来自一种优雅品味,一种与万物的合宜之感,一颗因爱而温暖跳动的心。

一个以正确的态度面对生活,一个乐观、充满希望,由于对父神的信念而总是期待最好的事情发生在他的身上的人,他的能力将得到极大的增强,他的心态将使他的聪明才智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悲观主义者却封闭了天性,而不是让它尽情释放。他的消极心态极大地降低了他的创造力。只要我们发挥作为全能父神的孩子本应具有的积极乐观的精神,我们将会百倍地增加效率,把生活中的不愉快降到最低。

这就是说如果心态端正,最琐碎的事情,最简单的行为和责任都会变得美丽,如果心态不对,生活中就没有什么真实、美好或令人振奋的事情了。

我们一半的困苦来自于我们阴郁的外表,来自于忧虑不好的事情发生。我们遇到的百分之九十的人看起来好像他们正从葬礼归来,而不是正奔向人生的喜乐盛宴。忧虑惧怕、杞人忧天的习惯摧毁了我们心态的平和,从而毁坏了我们的健康和效率。这种做法说明我们没有在一切事情上承认上帝的存在,而是认同了某种恶的势力强于上帝。

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你一天之中使用多少次“我恐怕”、“我担心”这样的字眼?我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了说这种话,他们从未意识到这种话对心灵的伤害。我曾试图记下我的一个有些悲观的朋友一天之中说这话的次数。我并没有跟他一整天,但却记录下来这么多的例子:早晨见到他的时候,他说:“你知道吗?恐怕今年冬天会很冷,我担心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意。”过了一会儿,他又说:“恐怕我们与墨西哥会有大麻烦。”转到家庭话题的时候,他又说:“我担心我那在外上学的儿子要学坏,恐怕我的孩子们都要出问题。”

那天我和他一起吃午饭,他坐下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怕吃这些东西,我有消化不良症。事实上,我觉得糟透了。我都几乎不敢吃任何东西了。”在整个吃饭过程中他不停地诉说着这样那样的恐惧。那天就我听到的他说“我恐怕”不下二十五次。

这样或那样悲观的话语,几乎没有一个人不在一天之中说上两三次,也许更多。但没有几个人意识到每次我们说“我恐怕”的时候,都是在暗示对自己缺乏信心,在削弱我们对战胜我们所惧怕的事情的能力。每次我们说害怕贫穷,害怕疾病,害怕环境,害怕这个害怕那个,我们都是在破坏我们的自信心,破坏我们抵抗疾病的力量。我们都是在给心智注入一种毒药,它会影响我们的健康和效率。

让我们放弃做那些明知道会伤害我们的事情;让我们放弃惧怕,放弃悲观,不再做一个认为人生之路通向荆棘丛林的悲观主义者;让我们以乐观主义者的态度看待生活,把生活看成通向天堂般的上帝应许之地;让我们在一切事情中承认上帝的存在,并说:“我的生活不是一场战斗,我的生活是一首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