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落雪有声
22516300000023

第23章 时代的回声——《落雪有声》后记(1)

读者朋友:

您好!非常感谢天涯共此时,惜《落雪有声》,文字之缘。

“感谢”一词很俗,可它却又恰切得无法置换。

首先,我要感谢为我写序作评的各位尊敬的资源学者、诗人、评论家;

感谢多年关注我创作、工作、生活的好友;

感谢邀约发表我诗歌的那些朋友;

感谢四川文艺出版社的各位领导和编辑以及照排、校对人员;

感谢为我承担印刷的优质企业诚信经营。

人在西南,故土情深。今天,东北、华北的朋友又何尝游离于心?

因此,还要感谢二十世纪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等单位及辽宁等地举办的各种重大文学评奖活动,感谢那些评审专家,因为你们,我获得很多奖项:1998、1999两年连续获得两届中国“大地之光”报告文学征文一、二等奖;2000年一届获得海内外“世纪之光”纪实文学奖等。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唯物主义研究院等单位的评奖,我的作品《来自社会的报告——苍穹下的阴云》曾获得全国征文二等奖,这些成果引起《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战线》关注,“知名记者”专栏同时刊发我的论文和随笔照片简介。

为这些深思熟虑的作品问世,不知我冒着风险在辽沈大地洒下多少汗水和泪水。感谢《辽宁日报》以至辽宁新闻界多家媒体对我的认可报道。我的执着和坚定化作独到优势,以“新闻文学两栖人”的特质(以及再加上播音主持、配音等“三栖人”),成就着新闻学术能力和文学创作特色。感谢辽宁省报告文学学会、作家协会、社会科学院、新诗学会、儿童文学学会、纪实文学学会等评奖,我不但多次获得单篇(首)作品奖,而且新诗集《梦雨情丝》获得新中国成立以来辽宁省新诗专集一等奖;报告文学专集《青山遮不住》获得1989—1999十年优秀报告文学专集二等奖。

感谢《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文学》《中华儿女》《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国”字号新闻文艺媒体发表我不计其数的作品。

感谢《四川日报》曾经一路走来的同人、领导,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的信任、尊重、支持。

感谢新华社多省网络平台发表我数不清的通讯、特写、随笔、评论、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

感谢中国作家网、中国诗歌网、新浪网、网络诗选辛勤发表我作品的朋友们。

感谢本世纪我出席的第三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第四届绵阳中国诗歌节、感谢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等单位组织的“天佑德杯·中国梦”全国诗歌大赛,我创作的组诗《我痴迷在梦幻中穿越》获得了全国诗歌征文大赛二等奖;感谢第三届中国校园诗歌大赛;感谢《大河》诗歌诸多专家的评奖,你们让我抱奖而归;感谢还在路上向我走来的获奖证书……

感谢中国诗人二十五周年纪念大会;感谢第五届罗江诗歌节,你给我灵感,让我当即创作并发表数首新诗;感谢青海大昆仑文化研讨会;感谢同时出席这些活动的诗友们:交流、借鉴、提携让我得到提升。

感谢四川传媒学院,让我看到一个辉煌宏伟、蓬勃发展的教育产业人才蓄水池;这里为中国传媒产业提供的发展动力、非凡成果我有多篇文章佐证。

尤其要感谢我的亲人,他们承担了很多,对我关照了很多,也让我学到很多,血缘之爱,情爱友爱都是生命之源。因此,以至于从上世纪的多部诗集中都有直接或间接写他们的作品,这一直是我思维指向和情感构成的一部分。

之于诗歌创作,我如此期待:打开《落雪有声》,有一种鲜明的时代感扑入眼帘,它会让你顿悟身处何时,心在何方;时空在怎样的交会处发生过哪些重大社会事件;情感际遇及诗人关注社会的血性在怎样突奔;我们的祖国和人民在我眼中有着怎样的伟大、可爱……

我是出生于大中国的一介苍生小民,我每天被她的阳光爱抚,被她的气息拥抱,被她的前行激励。因此,我要感谢词语,不仅仅是主语谓语宾语,还有那些无可或缺的补语定语状语,包括有时被诗歌草率遗弃的标点符号以及化作声音的文字家族。

中国汉字美丽的方块儿饱蘸我的诗意,它们在轻重缓急中敏感着,温热着,深邃着,坦荡而光明;通过《落雪有声》您可以看到时代挺进的身影,听到中国摧枯拉朽的大吕黄钟;感受振聋发聩的世纪壮举;同时也能看到我们民族的丑陋伤疤,无奈的叹息。《落雪有声》的语言文字很有道义感,它们会让读者朋友从中发现今夕何夕,世事变化;它们真诚地敞开胸襟,呈现我诗歌创作的价值取向。

我不想让我的心我的情死水微澜,锈迹斑斑;更不想让这些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中国文字仿佛被我的指尖作旧一般死气沉沉,遗失了时代的脉象。

我匍匐在中国的大地上感受赤橙黄绿,我仰望浩瀚的天空澄澈内心事物;也许我羸弱得如一个气泡,渺小得如一粒尘埃,但我组合的词语如宫殿般神圣而庄严,我没有游离于时代去卖弄意念、玄虚技巧,更没有强奸文字;我永远不会强扭它们去造作词语;我永远不会无视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去玩世不恭地嘻哈作乐游戏诗歌!何故?请看《诗人之辈》《我的羽毛》……

我脚踏实地,因我行走在天地间,汶川“5·12”特大地震我不但在山摇地动中坚持本职工作——当时正在担任值班阅评员,阅评《四川日报》整个报业集团的报刊质量,重点报道的看点、特色、报道力度、延伸角度、社会价值等。经历过汶川“5·12”特大地震那场大灾的人都会记得主震之后数日不断的余震多么频繁而猛烈。(其后,又应四川作家协会和四川电力系统之邀,前往重灾区,采写出报告文学和纪实散文并已经出书:一套四种体裁四本书。我创作的激励歌颂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抗震救灾精神的诗歌《祖国母亲大爱无疆》长诗被四川省委汇集的诗歌专集收入并出版,它们为四川抗震救灾那可歌可泣的大事件留下浓墨重彩。当时全社会井喷般的诗歌纷纷问世无处不在,一夜间如奔腾的海洋沸腾激荡漫延并烫热了华夏大地。我应邀参加辽宁诗歌创作朗诵会、大学诗歌朗诵会以及四川举办的“这里是四川”专题朗诵会,同来自北京的影视工作者同台朗诵;应邀在成都广播电视台配乐朗诵创作的组诗,应点播多次播出。

由北到南。入川十五年来,我先后在四川、辽宁有些行业和单位承担了推广培训说普通话、使用规范汉字、创作朗读朗诵工作;曾担任四川广播电视台、西藏广播电视台、成都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广播电视台播音员主持人播音主持和新闻专题策划播报等业务指导;为多家媒体讲授新闻思维、新闻策划、深度拓展能力培养等;为四川省多个系统担任了大型专题活动的评委和点评专家,完成了有关部门和期刊媒体需要我协助完成的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