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落雪有声
22516300000001

第1章 五彩纷呈的心理图像——序《落雪有声》

张同吾

我因年老迟滞孤陋寡闻,此前并不知刘燕芳名,去年九月在沈阳参加《中国诗人》举办的活动时,方得与之匆匆一晤。她给我的印象是心直口快、热情洋溢、娴于辞令,滔滔不绝,自信之意溢于言表,在我相识的女性诗人和作家中很少见。得知她侧重写诗歌、散文、报告文学,曾经是播音员、主持人、记者编辑、四川传媒学院教授,新闻文学作品多次获奖,看来真是多才多艺。我总以为有所失才有所得,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焉可样样精通且又成就斐然?看来还是我之愚钝,而世间确有通才。前些时日她寄来厚厚一沓诗集书稿,书名《落雪有声》相邀撰写序言,时值盛夏酷暑,岂能承此重任?但蒙信赖,却之不恭,匆匆阅读,谨以短语相赠,以表道贺。

刘燕交游甚广、视野开阔、才思敏捷,她的诗既有历史感悟,又有文化钩沉;既有时事政治,又有缅怀亲人;既有人生际遇,又有歌吟自然。其中较有分量的是几首长篇抒情诗,《我痴迷在梦幻中穿行》(组诗四首),可谓之情思浩荡、云蒸霞蔚、五彩纷呈;“长天浩海,美酒如泉,/我陶醉在高原酒乡不知多少年,/青花瓷瓶里的美酒眼看要被我喝干”,“酒香天外,酒结善缘,/爱诗的赤子把酒敬天;/杯盘觥盏,酒醇情满”。她把酒注诗人魂,诗成酒中仙的神情写得酣畅淋漓!她善于铺陈和渲染,使情思起伏跌宕;“来了,来了,/诗人的灵感随着跳跃的经幡,/化作多姿多彩的斑斓诗篇。//来了,来了,/喷发的烈焰和着琴瑟的节拍,/幻化美轮美奂的优美画面。//诗人把大爱印在唇边,/画家把色彩泼向湖面;/音乐把语言留给广场,/太阳把拷贝发到天边”。她想象丰富、情若江河一泻千里。《纸船明烛寄相思》这首长诗,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对母亲深切的思念:“母亲,今天我把积攒四年的情感/借燃烧的火焰送到你另一个家园/切肤之痛岂止在这一天!”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衬托内心的零乱:“傍晚时分大风骤起,/树男树女都披头散发,/蜡梅、皂角、杜鹃、白玉兰/被掳得泣不成声,花容零乱,/星星被狂风吹迷了眼,/银河静谧得异常可怕,/天街一派悲怆,/哀伤无限”。诗中有大量生动的比喻,如“妈妈呵,妈妈,/您像太阳光芒照大地;/您像阴雨时节遮蔽风雨的一把伞”,母亲的教诲,“这是我后半生的导航仪,/栉风沐雨迷失方向寻找的宝典”。就这样,她的思念之情如波迭浪潮,惊涛拍岸。

《别有幽情回初唐——祭千古文宗陈子昂》,通过一代才子的命运浮沉和悲剧结局,揭示出政治的残酷和帝王心理的阴暗,让人生发联想和感悟,从而深化历史哲学的认知。抒情主人公穿越千年时间的铅幕,与陈子昂一同歌哭:“我要用遂州的陈酒稀释他的痛苦/要撞开厚厚的人墙和摔琴的伯玉共举兕觥/推杯问盏泪眼相望 话语滔滔”。大约(凡)书生总是不懂,自己的命运是由别人掌控,转瞬之间即可从天堂坠入地狱,他的珠玉般的诗得天子赏识的目光,焉可知“天子的性情乖张膨胀。喜怒无常”,而书生不知自己“在天朝中还是在虎狼旁”,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帝王共性,让古往今来的天下才子“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那本该翱翔的鸿鹄被折断翅膀/滴着鲜血忍着屈辱仰望天际/还为‘岁月尽摇落,芳华竟何成’而忧愁”。诗人的个人才华和初唐早春的时代气象,使之产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极目万里的高远而迷茫和那种不可宣泄的伟大孤独。我惊叹于刘燕的浑然气势和纵横恣肆的诗意挥洒。

《记忆角落含泪的欢乐》是写“文革”中知青下乡接受“再教育”荒诞而惨痛的记忆,具有鲜明的批判意识。所憾以上二首在把握上有欠贴切。总的来看,刘燕的诗感情浓郁、色彩绚烂、想象丰富,驾驭语言行云流水,略感不足的是,语言有欠精约,铺陈有欠节制,沉于写实而有欠空灵。优秀的诗篇总是实中有虚,虚中含实,虚实相融,简约含蓄,语有尽而意无穷。以刘燕的聪慧,只要注重切入的新颖、构思的新颖、意象的新颖和语言的精致,她的诗会强化艺术感染力。

是为序。2014年7月6日京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