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川流不息
22515600000041

第41章 远征(2)

何军长愤怒地瞪着那士兵。要是在四川,他早就抬手给他两耳光了!但是,现在是在第二战区,在人家晋军的地盘上,打狗还得看主人。何军长只得掏出一支烟卷来,走到旁边去,闷头抽了起来。

守城的士兵冷冷地看着他领章上的中将军衔,无动于衷。

最后,还是李嘉瑞走上前,将守城的士兵拉到一边去,往他手心里塞了几块银圆,拱起手要他通融通融,先放他们几个长官进城去给阎长官接洽,等要来了手谕,再给他补上。

守城的士兵掂了掂手里的银圆,揣回到兜里去,满面笑容地说道:“我听你们的口音,也像是从四川来的。好吧,你们就先进城去跟阎长官接洽吧!”

这样,何军长才带着几个主官进了城,去找第二战区的司令长官阎锡山接洽了。然而,他们走过几条大街,拐过几条小巷,刚刚看见司令长官的公邸,就被外围警备的卫兵拦住了。何军长抬头望去,只见长官公邸的大门前,停满了黑色的乌龟壳轿车和敞篷的军用吉普车,周围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地站着荷枪实弹的士兵,气氛十分紧张,如临大敌。

何军长只得向卫兵说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但卫兵依旧不放他们进去,说是要打电话向司令部报告。

电话打通了好一会儿,才从长官公邸里走出来一个低级别的警卫参谋,神色冷淡地瞥了他们一眼,说:“阎长官正在指挥前线作战,忙不过来,你们就在这里等着吧。”说完,就顾自转过身去,回了司令部。

一行人只得站在警卫圈外等着。

这时,太阳已经升上了屋脊,斜斜地照耀着附近灰暗的木楼和土黄的墙壁。街中央残破的青石板在阳光下散发着冷寂的暗光,街两边的店铺全都紧闭着,了无生气。偶尔有人从街面上走过,也是神色惶惶,行色匆匆,仿佛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即将发生。

结果这一等,就等到了中午。不断有人急急慌慌地从长官公邸进进出出,可就是不见那位警卫参谋的身影。一行人只得饿着肚子,顶着日头,站在警卫圈外死死地等着。

太阳一点一点地往西偏移,房屋的阴影如同流水似的向他们蔓延过来,仿佛要将他们吞噬一样。直到太阳落在了街西的屋脊上,像一颗浑黄的圆球悬浮着,那位警卫参谋才从长官公邸里晃悠出来,皱着眉头在夕阳中打了个哈欠,说:“阎长官累了一天了,没精力接见你们,你们明天再来吧。”说完,就朝他们扬扬手,顾自转过身去,重新回到了长官公邸。

一行人顿时像被抽去了筋骨一样,跌坐在街边上。

房屋的阴影如同秋水似的笼罩着他们,黄昏的风中夹带着细小的沙尘飒飒地吹拂,让他们感到了一种来自北方的凄凉与寒意。

一位师长实在忍不下去了,霍地站了起来,朝着前面的长官公邸破口大骂:“我日你妈哟!我们出川是来抗战的,又不是到山西讨吃讨喝的,他阎老西端那么大的架子干啥呀?”

另一位师长也跟着站起来,附和着要骂些什么,但被何军长喝住了。

何军长黑着脸说:“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大家都不要发火了,还是先回去再说吧!”

于是,一行人便忍着满腔怒火和穿心贴背的饥饿,回到了太原城外的野营地。

这时,万余人马已经安顿下来,士兵们纷纷砍来树枝,割来野草,在野地里搭起了窝棚。各个连队的炊事班就近挖了坑洞,安上铁锅,蜷缩在地坑里,煮起了夜饭。昏黄的落日余晖中,太原城西烟雾缭绕,窝棚林立,身穿破烂单衣的川军士兵晃荡其间,远远望去,根本不像是来了一支远征军队,更像是来了一支庞大的讨饭队伍!

何军长刚走进临时搭建的指挥部,就有几个团级主官前来报告:在西安火车站补充的粮食已经不多了,最多坚持到明天早晨,便全部告罄;由于昨晚天气太凉,露水太重,已有不少官兵着凉咳嗽,有的甚至还拉起了肚子。总之一句话:再不进入太原城去换装补给,部队就难以为继了!

何军长皱着眉头听完几个团级主官的报告,叹了口气,说:“你们放心吧,我明天一定去找到阎长官,一定要他给我们解决装备和补给问题!”

第二天一早,何军长又带着几名主官匆匆赶往阎锡山的长官公邸。然而,让何军长等人惊诧不已的是,那长官公邸前的景象已与昨天完全不同了:不仅外围的警备撤除了,就连那些乌龟车和吉普车也不见了,偌大的长官公邸里,竟然静悄悄的,除了大门旁边懒懒散散地站着两名抽烟的卫兵外,根本就看不见别的人影!

何军长赶忙走上去,拉住一名卫兵,问他阎长官在不在?

卫兵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将包在嘴里的烟雾吐出来,神情傲慢地说:“这是军事秘密,我不能告诉你!”

何军长只得放下身段,向他打听那位警卫参谋在不在。卫兵说在。军长就让他去请警卫参谋出来见面。卫兵斜吊着眼睛看着他,站着不动。

何军长咬牙切齿,只得向身边的人要了几块银圆,拍在卫兵手心里。

卫兵这才掂着银圆,吹着口哨,转身去请警卫参谋了。

过了好一会儿,那警卫参谋才一边扣着军装纽扣,一边骂骂咧咧地走了出来,抬头一看是他们,便皱着眉头极不耐烦地说道:“阎长官昨天半夜就赶到前线去了,你们见不到他了!”

何军长心里一沉,不由得急问道:“那我们的装备怎么办?”

警卫参谋一脸的茫然:“装备?什么装备?”

“就是蒋委员长命令我军赶来山西增援,要阎长官配发给我军的棉被衣服和枪支弹药!”

警卫参谋拍拍脑袋,这才醒悟过来,说:“哦哦哦,我想起来了,阎长官临走时确实给我交代过这事。”

“阎长官怎么说?”

“他要我转告你们:山西战事吃紧,物资极度匮乏,我们无能为力。”

“……?!”军长惊住了,背心里止不住溜过一股股的寒气。他们千里迢迢出川抗战,临出发的时候,说好了一到西安就给他们换装的,可到了西安,又把他们支到了太原。然而到了太原后,他们连阎锡山的面都没见上,就被人家一句话打发了!难道在他们中央军和外省大军阀的眼里,川军就如此不屑一顾?

何军长阴沉着脸问那参谋:“我们换不了装,补充不了枪支弹药,我们怎么上前线去打仗?”

参谋冷冷地说:“这是你们川军自己的事,跟我们晋军无关。俗话说,出门讨饭都要带一根打狗棍,你们啥也不带就出川了,就不怕寒碜人么?”

“……?!”军长再次惊住了。他没想到一个低级别的晋军参谋,竟敢对他一个中将军长如此言语不逊,对他们川军如此冷嘲热讽!他恨恨地瞪着那参谋。他真想拔出枪来,一枪打碎他的脑袋,看看它里面究竟装了些什么!然而,何军长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自己。他朝着身后同样怒容满面的军官们招招手,忍气吞声地离开了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公邸。

可他们已经走远了,还听见那个警卫参谋站在长官公邸的台阶上,肆无忌惮地说着风凉话:“一支破烂队伍,竟来向我们晋军要吃要穿,要枪要炮,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究竟是哪路神仙呀?”

何军长回到太原城外的野营地,立刻召开了营团级以上的军官会议,要他们以团为单位,拿出自己储存的银圆,先去老百姓家里买些粮食和衣服棉被回来,充饥御寒,维持部队的生存。至于枪支弹药,以后再想办法。

这样,李嘉祥就回到“李团”临时搭建的窝棚里,召开连级以上的军官开会。他让李嘉瑞搬来一大箱银圆来,分发给他们,要他们立刻进城去,向老百姓购买粮食和衣服棉被。

然而,这些连长带着人在太原城里晃荡了整整一个上午,全都空手而归。他们说,城里的老百姓见了他们,就像见了讨口子一样,慌不迭地将他们往外推,什么也不愿卖给他们。

恰在这时,负责后勤供给的一个中尉军官跑来找李嘉瑞,说粮食全部吃完了,中午开不了锅了,究竟咋办呀?李嘉瑞又急又恼,拍着桌子大骂道:“这些山西人咋这么抠门呀?我们是来帮他们打仗的,又不是来抢他们地盘的,他们咋能这样对待我们呀!”

说完,就让那中尉叫来军需处的十多名士兵,带上枪和银圆,跟着他进城里去。

“我球还懒信得,我们手里有的是钱,还买不来吃的穿的了!”李嘉瑞愤愤地说。

李嘉祥铁青着脸,没有说话,只是挥了挥手,让他尽快带人出去,搞些粮食回来。

结果他们刚一出门,就碰见了百无聊赖的马彪正带着手下的弟兄们在野营地里遛马。马彪听李嘉瑞说明情况后,也不觉恼了,用马鞭子狠狠地抽打着身旁的树干,嚷叫道:“手里有钱又有枪,还搞不来吃的穿的,那不是让人笑话吗!”说着,就打了个响亮的呼哨,将遛马的弟兄们召集起来,跟着李嘉瑞进了城。

然而,他们遇到的情况跟那些连长说的几乎完全一样:城里的老百姓一见他们,就慌不迭地关门。有的人家被他们强行挤了进去,可任凭他们磨破嘴皮子,说死说活,人家就是不卖粮食给他们,说家里的存粮早就被军队征走了,哪还有多余的卖给他们呀?没有粮卖就算了,多余的棉被衣服总有吧,总可以卖一些给他们吧?可人家依旧不卖,说冬天马上就要来了,卖了棉被和衣服,他们一大家子人,还不冷死冻死呀!

李嘉瑞无奈,只得带着军需处的官兵和马彪手下的弟兄,离开街面上那些穷家小户的居民,去找高门深院的大富人家商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