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川流不息
22515600000031

第31章 春天(5)

可在偏僻遥远的川西,在众多虎视眈眈的军阀的围困与钳制下,他到哪里去找那棵大树?又该找谁做靠山呢?何军长瞻前顾后,环左视右,又禁不住茫然了。

所以,当李嘉祥打来电话,说李嘉祺代表中央和国防部要跟他见面谈谈,并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帮助时,困顿愁苦中的何军长顿即欣喜不禁,立刻命令李嘉祥带着李嘉祺赶到元通镇见他。

见面和谈话都是在何军长的老宅里进行的,礼节也相当隆重:何军长带着手下众多的参谋人员,站在青砖砌就的高峨的门楼前迎候。一见李嘉祺如此年轻,何军长先是一愣,接着就快步跨上前去,握住他的手,拍着他的肩头笑道:“后生可畏!真是后生可畏哪!”

然后就执着李嘉祺的手,将他带进了客厅。待大家一一坐定后,何军长便从沙发上扭过身来,直截了当地问李嘉祺:有何见教?中央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李嘉祺就简要地给他们分析起了当前的四川局势:由于以陈军长为首的四川军阀对抗中央的“整军命令”,致使“川政统一”大业和刻不容缓的禁烟事务半途而废,中央对此非常不满,也非常恼怒。如果何军长能在这节骨眼上,全力拥护中央,积极推动“川政统一”,严格整肃整顿军队,中央必定对何军长另眼相看,也必定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

但何军长关心的不是什么“川政统一”,而是他手下军队的生死存亡问题。他紧盯着李嘉祺追问道:“中央究竟打算给我们什么支持,什么帮助?”

李嘉祺想了想,说:“首先,中央可以按全国陆军统一编号,给你们一个新的番号。其次,中央也可以给你们拨付一些军费,解决一些装备上实际的问题。这样一来,你们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成了中央的部队,别的军阀再想动你们,就有所顾忌了,你们就可以在这里站稳脚跟了!”

何军长皱着眉头,蜷缩在沙发里不说话。李嘉祺的这番“指点”,无疑点着了他的穴道,切中了他的要害。作为一个还算有些实力的四川军队的将领,何军长跟其他军阀一样,对中央的态度历来就十分暧昧,也十分复杂:他们既想倚靠中央,但又怕中央趁机吃掉他们!所以,他们多年来只能对中央敬而远之,只能靠着四川人的种种精明与狡黠,与中央巧妙周旋,甚至是阳奉阴违,虚与委蛇。

但与中央周旋较量,保持相对的独立,那是需要实力的。他何军长目前已经四面楚歌,穷途末路,他还有资本和能力跟中央较量周旋吗?别说与中央较量周旋,就是与四川其他军阀对抗,他目前也是处于劣势,处于下风,说不定哪一天又会遭到进攻,被别人打得仓皇逃窜,躲到山里去再也回不来了!

所以,身处危局的何军长尽管对李嘉祺的建议存在着诸多的疑惑和顾虑,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最终还是决定投靠中央,按全国陆军统一序列,对部队进行编号,并当场任命李嘉祺为总联络官,全权负责与中央联系,促成此事。

“我希望中央尽快在报上公开公布我们的新番号,公开表示对我们的支持!”何军长从沙发上站起来,郑重地对李家嘉祺说道。

李嘉祺欣然应承:“这是当然,当然!”

之后,踌躇满志的李嘉祺就跟着何军长走进书房,打开他们军部的电台,跟南京的国防部进行了联系,并如实汇报了何军长的要求。

国防部很快给予了答复:何军长的要求中央皆可满足,但有三点条件:一、必须在民间和军队同时根除禁绝鸦片,严厉整肃川民,整顿川政;二、必须按中央的“整军命令”,严格整顿缩编军队,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三、必须在关键时刻全力拥护中央,完全听从中央的调遣和命令。最后,国防部还特意做了补充说明:新的番号可以先在报上公开公布,但军费的拨付和装备的补充,须得在半年后,中央派员入川,全面考察审评其整肃整顿情况,点验了军队的实际编制与实际兵员后,方能照实施行。

李嘉祺将国防部的电文交给何军长阅看。何军长看后,颇为满意,对李嘉祺干净利落的办事作风大加赞赏。

随后,两人就回到客厅,与参谋人员商议:怎样在他们防区里整顿军队,整肃民政。

李嘉祺建议两条腿走路,在军队和民间同时开展禁烟事项:一方面彻底铲除天府县已经长出地头的罂粟,一方面把军队里吸食鸦片成性的官兵们集中起来,实行严格的戒烟举措。

“烟毒一日不除,民心无可挽救,军心无可挽救!”李嘉祺面色严肃地对何军长说。

何军长虽然曾经把东山再起的希望寄托在种植和经营鸦片上,但对鸦片的毒害,他心里还是很清楚的。既然现在不能靠鸦片来增强自己的实力了,得靠中央来扶持了,他自然就得遵照中央的禁烟命令,在防区里彻底根除禁绝鸦片。他说:“铲除地里的罂粟不难,只要出动军队就行了。只是在士兵中禁烟,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弄不好,会出乱子的。”何军长言语之间,还是有些忧心忡忡。

李嘉祺站起来,信心十足地说:“如果何军长信任我,就把禁烟的事交给我来办吧。我相信我有法子,帮助那些抽烟的士兵戒掉鸦片的!”

何军长还在山里的时候,就听说了崇义镇上戒烟的事,现在李嘉祺又主动请命担此棘手任务,他自是十分高兴,不由得紧紧地握住李嘉祺的手,宽慰地说:“有老弟亲自出马帮着我们禁烟,我就完全放心了!”于是当众下达命令,任命李嘉祺为禁烟总督导官,全权负责整个防区军队与民间的禁烟事务!

回到天府县的第二天上午,李嘉祺就让李嘉祥派出士兵,在全县范围内大张旗鼓地贴出了禁烟告示:限令全县的鸦片种植户们,必须在三天之内,彻底铲除自家地里的罂粟,“若有不遵令照办者,将以最严厉之军法论处!”

消息传到崇义镇,那些在鸦片种植上耗费了无穷心力的农户们,顿时惊愕不已。他们不明白,一年前还强迫老百姓铲除麦苗,大肆种植罂粟的军队,怎么被人打得逃进了山里一次,回来就突然变了脸色,不许大家再种罂粟了?他们起初以为这是个玩笑,或者传话的人错误地理解了告示上的意思,于是就满腹狐疑地跑出去,八方打听,甚至亲自跑去看了那盖着军队鲜红大印的告示。当他们得知这确是军队的意思,且限令种植户们三天之内彻底铲除罂粟时,他们不觉如丧考妣,纷纷跑到自家地里,望着那漫田遍坝正在生长的绿油油的罂粟苗子,跺着脚,泪流满面地哭喊道:“日你妈!这可咋办,咋办呀?种子都撒了下去,苗子都长了出来,现在又要我们把它铲掉,我们今后收啥,吃啥呀?还要不要我们这些草民百姓活了?”仿佛即将铲除的不是地里的罂粟苗子,而是他们襁褓中的宝贝儿子!

最后,这些种植户们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怂恿他们种植罂粟的李嘉瑞。既然他在开春的时候把种子卖给了他们,赚了他们大摞大摞的银圆,现在变故发生了,他就得管,就得帮着他们想办法,帮着他们把这个事情对付过去!

于是,乡民们便约集起来,骂骂咧咧地走出自家的罂粟地,骂骂咧咧地从四面八方赶往了李家花园。

而此时的李嘉瑞,已经坐着一抬滑竿,心急火燎地出了崇义镇,往县城赶去。与那些种植户们一样,李嘉瑞得知告示的内容后,也同样的惊愕不已,疑惑不已。他不相信这是他大哥的意思,他认为这是他三弟李嘉祺在中间鼓捣、作怪!他就是要赶到县城去,当面问问他大哥,跟他大哥讨讨主意。可到了团部,李嘉祥却板着脸,明确地告诉他:这确实是他的意思,也是何军长的意思!

李嘉瑞顿时傻了眼,呆愣愣地看着李嘉祥,哭丧着脸说:“我们李家花园的三百亩土地全都种上了罂粟,全都要铲掉?”

李嘉祥毫不犹豫地说:“铲掉,必须铲掉!”

李嘉瑞跺着脚,痛心疾首地说:“三百亩罂粟啊!你知道过几个月,要收多少鸦片,要卖多少钱吗?”

李嘉祥冷着脸说:“就是能赚下一座金山银山,你都必须在三天之内全部铲掉!这不单单是我和何军长的命令,也是中央的命令!”

李嘉瑞知道他再说什么也无用了,便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叹息着,沮丧地离开了他大哥的团部,回到了崇义镇。

当那些种植户们闻讯赶来,聚集在李家花园的龙门前,要找他“说个子丑寅卯”时,他便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赌气不出,让索旺泽出去给他们传话:自家地里该种什么,不该种什么,那是主家的事,他们军队管不着!

那些种植户就问索旺泽:他们究竟铲不铲除地里的罂粟呀?

索旺泽笑了笑,说:“你们铲不铲除罂粟,那是你们自己的事,二老爷管不着!总之,我们二老爷是打定主意了,决不铲除地里的罂粟!”

种植户们先是一愣,接着就回过神来:既然李家花园都不铲除地里的罂粟,那他们也不铲!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即使军队怪罪下来,要惩罚违令者,那也是先惩罚李嘉瑞。到时候他们再把罂粟铲掉,也不迟。“天垮下来,有长竿子顶着嘛!”他们纷纷嘀咕着,从李家花园的龙门前散去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邻近县城的几个乡镇都在忙着铲除地里的罂粟,而崇义镇却始终没有动静。那些漫田遍坝的罂粟苗子,依旧在灿烂的阳光下,肆无忌惮地生长着。

这就激怒了全权负责禁烟事项的李嘉祺。他带着一个营的士兵火速赶回崇义镇,让士兵们一字排开,进入李家花园茂密的罂粟地,刀砍枪砸,脚踏手刨,一阵风卷残云般的作践和捣毁。李嘉瑞带着家里的男佣和长工跑到田地里来拦截阻止,李嘉祺拔出腰间的手枪,朝着他们厉声吼道:“通通给我滚开!谁敢干扰我执行军令,我就毙了他!”

那些男佣和长工吓得赶紧跑出罂粟地,跑到田埂上去惶恐不安地呆立着。只有李嘉瑞没有退却,他冲到李嘉祺面前,把脑门顶在他的枪口上,耍横似的嚷道:“你开枪,开枪吧!有本事,你一枪把我毙了!”

李嘉祺只得命令士兵将他捆起来,绑到了水沟边上的一株树干上去。

李嘉瑞在树干上挣扎着大骂。见李嘉祺根本不理睬他,站在田埂上的男佣和长工们又不敢过来救他,于是就像女人一样委屈地哭了起来,眼泪汪汪地说:“我这样做为了啥呀?还不是为了李家花园!”然后,他就心疼地念叨起了那三百亩罂粟,念叨起了那些白花花的银圆……

这时,李家老太太由贴身丫鬟搀扶着,也来到了田野里。老太太一见李嘉祺已经带着士兵将田地里疯狂生长的罂粟苗子捣毁得七零八落,满地狼藉,不觉拄着拐杖站在田埂上哈哈大笑,朗声说:“这下崇义镇有救了,李家花园有救了!”

彻底铲除天府县境内的罂粟后,李嘉祺就着手在军队里实施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