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宋词概论
22515300000050

第50章 论南宋名家词(9)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祖父刘夙在南宋孝宗隆兴与乾道间曾为承议郎著作佐郎,父刘弥正在南宋中期为朝议大夫吏部侍郎。刘克庄生于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二十岁左右在国子监上庠学习即以词赋见称。宋宁宗嘉定二年(1209),刘克庄二十三岁因世荫补将仕郎,调靖安(今属江西)主簿;不久因父丧守制,制终,差真州(江苏仪征)录事。时李珏在金陵(江苏南京)辟沿江制置司准遣,召刘克庄至幕府,参谋军事,草书军檄。他见到边防第二线淮东等地兵力甚为虚弱,主张抽减边兵以强固次边,但李珏等却力主向金军进攻,因意见不合,遂请求罢职监南岳祠,归还乡里。稍后果如刘克庄所料,金兵乘虚而入攻占淮南等地。罢职后闲居的几年间,他创作了大量诗歌,集为《南岳诗稿》,一时盛传。文坛前辈叶适《题刘潜夫〈南岳诗稿〉》云:

往岁徐道晖诸人(永嘉四灵),摆落近世诗律,敛情约性,因狭出奇,合于唐人,夸所未有,皆自号“四灵”云。于是刘潜夫年甚少,刻琢精丽,语特惊俗,不甘为雁行比也。今四灵丧其三矣,冢钜沦没,纷唱迭吟,无复第叙,而潜夫思益新,句愈工,涉历老练,布置阔远。建大将旗鼓,非子孰当。(《水心文集》卷二十九)

自此,刘克庄在诗坛甚有声名,成为继永嘉四灵诗派而起的江湖诗派的领袖之一。嘉定十七年(1224)刘克庄三十八岁,改宣教郎,任建阳县(今属福建)知县。著名理学家真德秀正居乡里,刘克庄以之为师,吸收了理学思想。次年,宋理宗宝庆元年(1225),言官李知孝、梁成大劾奏刘克庄作《落梅》诗讥讽朝廷,触怒权相史弥远,酿成江湖诗案,被牵连者甚多。刘克庄经郑清之营救,改通判潮州(今属广东),旋又因诗案而主管仙都观归乡里闲居。端平元年(1234),史弥远已死,郑清之为相,诗禁得解。这年刘克庄四十八岁,真德秀在福建辟为机幕,除将作监主簿兼帅司参议官;不久朝廷召真德秀入都为户部尚书。次年六月,刘克庄被召入朝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端平三年(1236)因吴昌裔疏罢,主管玉局观罢职归里;又次年改任袁州(江西宜春)知州,在袁州不久,又因尝言废立之事,落职归里。嘉熙四年(1240)赴广东提举任,在任两年。淳祐四年(1244)秋,除江东提举,十一月除将作监,旋改直文华阁。淳祐六年刘克庄六十岁,四月令赴行在奏事,首论丞相史嵩之对金奉厚币主和之过。旋以母老请求辞官归里,宋理宗不许,对刘克庄说:“朕知卿文名,有史学,行将锡第之命,仍责修纂。”御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权国史院编修、实录院检讨官,又兼崇政殿说书,不久又命暂兼中书舍人。这次刘克庄在秘书省仅八十天,淳祐七年二月出任漳州(今属福州)知州。淳祐十一年(1251)奉旨入都除秘书监兼太常少卿直学士院。郑清之死后,淳祐十二年正月除右文殿修撰知建宁府,迅又被命依旧职提举明道宫闲居乡里。景定元年(1260)贾似道还朝为宰相,时刘克庄已七十四岁,奉召入朝,十一月奏对宋理宗,言宰相弄权垄断政事又警告“国以危惧存,以佚乐亡”。理宗感叹说:“知卿爱君忧国,至老不衰,所以欲得相见。”刘克庄任兵部侍郎兼中书舍人兼直学士院,又兼史馆同修撰。景定三年三月,除权工部尚书,升兼侍读,此为刘克庄一生最高仕历。这时他已七十六岁高龄,于八月再请求致仕,理宗诏特除宝章阁学士知建宁府(福建建瓯),归还乡里,优游觞咏。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正月,刘克庄逝世,年八十三岁。刘克庄著述甚富,有文集二百卷。今《后村先生大全集》共一九五卷,除《行述》及《墓志铭》两卷外,实为一九三卷。其中卷一八七至一九一共五卷为《后村长短句》,存词二五八首,《全宋词》补辑六首,今存词共二六四首。(《宋史》无刘克庄传,今据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莆田县志》卷二十二及《宋史翼》卷二十九《刘克庄传》等资料简述其仕历。)

刘克庄一生经历了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和度宗五朝,主要活动于宁宗嘉定二年至理宗景定三年(1209-1262)的五十余年间。这段时期正是开禧北伐失败之后到南宋灭亡之前的国势衰弱和政治黑暗的时代。刘克庄虽然是封建统治阶级中较为正直而富于爱国思想的官吏,而且以史才见称,但他在这个时代里是不能有所作为的。从刘克庄的仕历可以看出,其在朝的时间最长的将近两年,其余皆一年或数月,多因与执政者政见不合而罢职。南宋职官被罢职后以监管祠庙而闲退乡里,而他竟“五任祠庙”(《贺新郎·蒙恩主崇禧观再用前韵》自注)。这都说明南宋后期朝政的混乱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加剧,像刘克庄这样较为正直的官吏其仕途必然是坎坷多艰了。刘克庄生平有三件事,即师事真德秀、梅花诗案、与贾似道的关系,它们都关系着其政治态度和思想的评价问题,兹简要说明如下:

(一)真德秀的影响。真德秀(1178-1235)字景元,后更景希,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宋理宗时曾任泉州、福州知州,至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真德秀是继朱熹之后声望最高的理学家,深受宋理宗信任,使理学在最高统治者的倡导之下成为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他的著述甚富。其《大学衍义》在当时社会上是很有影响的。嘉定十七年(1224)刘克庄在建阳任,时真德秀退居乡里,克庄往师事之,相从“讲学问政,一变至道”(《后村先生墓志铭》),自称“幼为先生门弟子”。刘克庄认为真公的学问是最“纯正”的,其成就超越张栻与朱熹,因而为“集大成”者(《真西山祭文》,《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三七)。刘克庄说:真公“常以‘穷理致用’四字勉学者。有新第请益。公曰:‘读好书,做好人而已。’每谓其徒曰:‘一生短,千载长,不欠名位,只欠德业。’公之学本于‘诚敬’”(《西山真文忠公行状》,《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一六八)。这些用诚敬工夫、穷理致用的正统理学思想为刘克庄所吸收,成为其政治生活的指导思想。但在文艺思想方面,刘克庄虽受真德秀正统文学论观念的影响,却又不完全赞同某些迂腐之见。真德秀编有《文章正宗》二十卷,选录先秦至唐末文章,分为辞令、议论、叙事、诗歌四类,体现其“论理而不论文”之旨。刘克庄说:

《文章正宗》初萌芽,西山先生以诗歌一门属余编类,且约以世教民彝为主,如仙释、闺情、宫怨之类,皆勿取。余取汉武帝《秋风词》,西山曰:“文中子亦以此词为悔心之萌,岂其然乎?”意不欲收,其严如此。然所谓“携佳人兮不能忘”之语,盖指公卿群臣之扈从者,似非为后宫设。凡余所取而西山去之者大半,又增入陶诗甚多,如三谢之类,多不入。(《后村诗话》前集卷一)

这可见他们二人在文学观点上的小小分歧,反映了真德秀这类理学家迂腐可笑,以致清代学者顾炎武也认为他“失《国风》之义”,乃“执理太过”(《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八引)。刘克庄的词论及其词作之异于一般两宋词人,追溯其思想渊源当与深受真德秀文学观之影响有关。

(二)梅花诗案。刘克庄于宋宁宗嘉定十七年(1224)任建阳县令时作有两首《落梅》诗,其一结两句云:“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意谓梅之开与落的“权柄”全在“东风”主宰,但它忌恨梅花的孤介清高的品格,不让梅在春日盛开而谬作主张使其过早飘零。他又曾在另一首诗(原诗被焚)中有“不是朱三能跋扈,却缘郑五欠经纶”。朱三指五代的朱温,郑五为晚唐的郑棨。意谓由于郑棨缺乏宰相的“经纶”之才,致使朱温这样的无赖汉得到跋扈而篡夺唐王朝的政权。这些寓有现实政治意义的诗作收在刘克庄的《南岳诗稿》内,由杭州书商陈起编入《江湖集》内刻印以售,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嘉定十七年八月,宋宁宗病危,史弥远专权,在他操纵之下,废除皇子济王赵竑,以赵昀继嗣皇帝位,是为理宗。宋理宗宝庆元年春,济王赵竑被诛,史弥远为宰相,进封魏国公。这年言官李知孝、梁大成疏论刘克庄《落梅》诗及陈起、曾景建等有关的寓意政治的诗歌,认为它们讥讽了时政,攻击了史弥远。于是史弥远大怒,下命令劈毁了《江湖集》板,欲以诗案治罪,诏禁止士大夫作诗。郑清之劝史弥远“不宜以言语罪人”,使刘克庄得到从宽处理。绍定六年(1234)史弥远去世后,次年端平元年,诗禁才完全解除,前后诗禁整整十年。刘克庄在诗禁解除后又作有《病后访梅九绝》,其中有云:“梦得因桃却左近,长源为柳忤当权。幸然不识桃与柳,也被梅花累十年。”唐代刘禹锡字梦得,因游玄都观咏桃花诗而遭贬谪;李泌字长源,因其《感遇》诗里有“青青东门柳,岁晏必憔悴”,杨国忠以为讽己。刘克庄叹息不曾咏桃柳,也被咏梅连累十年。这是继北宋苏轼“乌台诗案”之后的又一次文字狱(南宋诗案之事见于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四、周密《齐东野语》卷十六、方回《瀛奎律髓》卷二十,所述互有出入,今参考有关资料综要简述。)。后来刘克庄回忆说:“余十年间一句一字,不敢出吻,非曰才尽胆薄,而气索矣。”(《黄慥诗题跋》,《后村先生大全集》卷九九)这是较为夸张的说法。诗禁期间,他的诗作比起以前的确少得多了,但并非因避谤而完全停辍,例如其《辛卯满散天基节即事六首》和《壬辰春上冢五首》便是绍定四年和五年诗禁间作的。据说诗禁期间江湖诗人孙惟信也不敢作诗,“改业为长短句”(《瀛奎律髓》卷二十)。刘克庄是否也因“诏禁作诗,词学遂盛”(见吴梅《词学通论》第105页,商务印书馆出版,1933年。)呢?实际情形也并非如此。他作词起步较迟,其词作有纪年的始于端平元年(1234)的《踏莎行·甲午重九牛山作》,其最早的编年词是嘉定十年(1217)以后的几首(见钱仲联《后村词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大量的词作都作于端平元年以后。其后期的诗作也是极多的。因此他并未在诗禁期间改业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