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高道李真果
22515000000039

第39章 游方道士(1)

云游,也是一种修行。

古往今来,无论是出家僧人或道人,为了寻求佛法道义的真谛,经常带着简单的行囊,跋山涉水,拨草瞻风,历尽千辛万苦,参拜天下名山道场,求得高道大德指点。他们云游各地,弘法度众,没有固定的住处,或挂单寺观,暂歇在荒郊野外的树下、冢间或洞穴。很多修行者一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这种艰苦的云游行脚生活中度过的,也因此培养了修行者的耐力,坚定了他们的道念,成就了他们的道业。

李真果便是其中一个。

只是他所处的年代,战火纷飞,山河破碎。在云游生活中,他又会遇见什么呢?

第一节 云游

光绪三十四年(1908),落叶飘飞,阎永和方丈仙逝,羽化归真。

怀着依依不舍之情,李真果送别方丈后,离开二仙庵,星夜兼程,返回老家探母。

连日来,他的心里一直惴惴不安,挂念着独守老家的母亲。对于一个遁入空门的人来说,既然出离红尘,就没了家。家里的亲人,也就成了外人,不应再留恋俗情。可是,若不能孝养双亲,却又有违祖训,在世俗眼中,自己又是否算不孝呢?是否有悖于人之常情?李真果内心人神交战。

转念一想,佛学所讲的空并不是无,道学所讲的无也并不是空。放下一切缘的实相,是让我们以慈悲和善心对待一切众生,包括亲人。天下皆是一家人,又何必分别和执着呢?

孝敬双亲是用慈悲心和善心,而不是情感。

慈悲心和善心比亲情更伟大。

一路上,李真果思忖着,心里的纠结慢慢地解开了。想不通的事,也终于彻悟了。

初冬的雪花飘落着,拂了他一身。踏入家乡的村庄小路,李真果的胸口突然觉得疼痛,一阵紧似一阵,心里掠过没有来由的恐惧感。

他加快了脚步,朝家里走去。

走近家门,他望见院子周围的十几棵梅树已高出墙头,开着细细柔柔的、金黄的寒梅,一缕缕暗香随着风雪飘送过来,在料峭的寒意中,散发着清澈、澄明无比的芬芳。

这些梅树是他三年前回乡探母,乡亲们为答谢他驱除瘟疫而栽种的。

李真果注目之际,忽听里面传出呼唤声。他心里猛地一震,先前的恐惧又莫名地抓着胸口。

他推开大门,向屋里一掠而进。眼前的情景令他心弦颤抖,母亲躺在床上,枯瘦的身子,深陷的眼窝,苍白的脸,双目紧闭昏迷不醒。旁边围着几个邻居大嫂在轻声呼唤他。

“娘!您怎么了?”李真果奔到床前,握住母亲冰凉的手,焦灼地喊道。

母亲一动不动。

“菩萨保佑,真果,你终于回来了。你娘就盼着看你一眼啊。”王大嫂擦了一下眼角的泪珠,对他道。

王大嫂告诉李真果,母亲因为小女珍珍被恶霸害死,日夜悲伤,又加上思念儿子,积郁成疾,病倒在床数月,不省人事,已经昏迷十多天了。邻里帮忙请来郎中,郎中看后摇头叹道,就是华佗再世,也无力回天了。

“娘,您醒醒!看看我!我是果儿!”李真果忍着悲痛,含泪呼唤道。

他摸着母亲的脉搏,从脉象里判断,母亲早已气若游丝,命悬一线。若不是等儿子回来见上最后一面,恐怕已经断气了。母子心灵相通,他强烈地感应到娘亲不肯瞑目的最后期盼。

他心中一酸,眼泪掉了下来。很快,他镇定自己,强忍着悲伤深吸一口真气,将手搭在母亲的胸口,默诵“无为玄功”心法,猛地一压,体内升腾起一股元阳之气,通过掌心导引到母亲的身上。

在旁的邻里都屏住呼吸,紧张地期待着有什么奇迹发生。

果然,不一会儿,李氏慢慢地张了一下失去血色的嘴唇,微弱地呻吟了一声。

“娘!”李真果惊喜地喊道,“孩儿不孝,回来迟了!您快看看我!快醒来啊!”

不知是因为真气导入所致,还是儿子这一声呼唤,李氏起死回生一般,彻底醒了过来,睁开了双眼!

在场的人都惊呼起来,不敢置信。

李氏脸色红润起来,发散的瞳孔逐渐恢复了神光,脸上露出了笑容,竟像好人一般神采奕奕。李真果知道,这是将死之人的回光返照。他的心悲痛万分,五味杂陈。

李氏伸手抚摸儿子的面庞,欣喜地喃喃道:“娘终于等到儿子回来了。果儿啊,看到你好好的,娘到了九泉也放心了。孩子,娘就要走了,你爹爹和妹妹在等我。不要伤心难过。你是出家之人,多行善事,多积功德,帮助好人脱离痛苦……”

李氏的声音越来越弱。

“真果记住了,悉听娘的教诲。娘,您没事的,会好起来。”

李母凄然地望着儿子露出一丝笑容,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娘知道,我的病不会好的。娘支撑到现在,就是想看看我的儿子……娘……满足了……”

话音刚落,李氏的手突然一松,含笑而逝。

李真果心中大痛,抱住母亲大哭。想起往事,在他几岁时,深明大义的母亲,将他送给恩人做养子。后来,母亲为了保护儿子,忍受骨肉分离之痛,又让他出家躲避灾难,自己则独自承受生活的艰辛,在悲伤和思念中度过……母亲是他生命中最大的菩萨,用广大无边的爱护佑着他,用她的品格影响着他。母亲在李真果的心中分量很重,如今却要与母亲阴阳相隔,他怎么能承受生死别离?

李真果悲恸不已,内心泪流成河。

他发誓,终其一生,也要帮助人间减少“生离死别”的痛苦。

在大雪纷飞中,他将母亲的灵柩与父亲合葬一起。坟前,两棵梅树开着细密的、金黄的蜡梅花,与周围一丛丛青蒿散发着幽幽的香气,飘向天际。

白雪覆盖了大地,一片茫茫。

李真果与亲人告别后,在漫天的飞雪中离开了老家。他一路步出村庄,踏雪而歌:“仰天长啸出门去,两袖云烟红尘远。”

他手舞足蹈,似癫似狂,时而大笑,时而长歌,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与那个沉静、斯文的青年道士判若两人。

村里的小孩儿在他后面屁颠屁颠地追着,他便又唱又叫,嘻嘻哈哈。

村民们冒着风雪,纷纷出来送他,见他如此癫狂,个个神情错愕。有人叹息道:“真果道士八成疯了,怎么心性大变?”

又有人摇头:“不会吧!可能一时受了打击吧。”

大家自动地给李真果让出一条道,齐声对他说:“真果道士,一路保重!”

李真果拍了拍肩上的雪花,哈哈一笑,转身向大家拱手道:“无量寿福!真果去也!”

说完,白影一晃,如飞一般向村庄外掠去,转瞬消失在风雪之中。

村民们怀着敬仰的心情目送他,飘然而去。

溯流而上,顺流而下。

母亲去世后,无牵无挂的李真果开始了漫长的云游生活。

云游行脚是出家人重要的参学方式,类似于儒家所提倡的“行万里路”。对于出家人来说,云游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山玩水。古往今来,无论是出家僧人或道人,为了寻求佛法道义的真谛,经常带着简单的行囊,跋山涉水,拨草瞻风,历尽千辛万苦,参拜天下名山道场,求得高道大德指点。

他们漫游四方,弘法度众,没有固定的住处,行踪不定,或入丛林客堂讨单,驻锡于云水堂,每日随众过堂用斋,上殿做功课,打坐参悟,登藏经楼读经阅藏,向有道者征诘佛法奥义,做一番专心参究的功夫;或暂歇在荒郊野外的树下、冢间或洞穴修炼。很多修行者一生中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这种艰苦的云游行脚生活中度过的,也因此培养了修行者的耐力,坚定了他们的道念,成就了他们的道业。

当到达一处既定目的地后,修行人待有所收获、达成愿望后,就会向寮元告辞,开始向下一处参学地进发,继续开始自在无住的云游生涯。

虔诚行脚参访的收获除了增长见识,强化意志、体魄,培养吃苦忍耐精神等之外,还是证悟道法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云游对于出家人是一种修行,是去参破大千世界,去觉悟道的精深博大。云游的目的是,抱积极的道心,发救济一切众生的大愿,努力地做利益众生的事功。

李真果背着简单的行囊,一袭褪色的白衣道袍,风餐露宿,跋山涉水,遍历名山大川,从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到七十二福地;从道教祖庭龙虎山,到道源圣城鹤鸣山;从全真丛林第一观——白云观,到玄武修道圣地武当山;从崂山、泰山蓬莱仙境,到老君西出的函谷关、楼观台……所到之处,都留下了李真果的踪迹。

他或结茅舍而居,或入洞穴栖隐,或挂单留住,在古观青灯下打坐静修,闻经听法,或拜谒仙山圣境……

李真果成为了一个游方道士。

但是,这种居无定所的行脚生活,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苦。除乞食为生、随处安歇、日晒雨淋、热逼寒侵外,还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遭受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由此磨炼成普通人难以企及的超然品格。

坐在寺里湿冷的露天平台,李真果想起师父讲过虚云大和尚的云游往事。1902年,大法师虚云和尚参访峨眉山后,前往云南途中,不慎跌落河水里,爬上岸抵达一小镇时已近晚上。当地的旅社谢绝出家人,镇上唯一的僧人同样对他很冷漠。最后这位僧人允许虚云在寺外的平台上过夜。他想生火取暖,付钱买稻草,但僧人给他的是湿稻草。虚云无奈,只好穿着湿透的衣服,坐在寒冷的夜风中等待天明,而虚云并无怨言……

李真果此刻感同身受。

斜阳下,苍茫的古道上,一个孤独的年轻道人独自前行着。

他是孤独的,但并不寂寞。

在游历的过程中,李真果虚心向高道大德们问道,搜集了各种药典妙方,特别是民间治病的常用方剂。他对之潜心研究。风餐露宿,披星戴月,他去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中采集草药,对照《黄帝内经》和葛洪《肘后备急方》所记载的药物,对许多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并亲身试验药用效果。

他一边游历求道,一边化缘接济穷人,为百姓疗疾。他牢记着师父的期望,悬壶济世。

一日,李真果来到一个县城,看到有很多沿街乞食的流浪者,心生恻隐之心。可是自己腰无分文,于是,他决定采药诊病,在市集摆起了草药摊。这草药摊除了草药,还放着一个大葫芦。

李真果一袭补丁的灰白道袍,虽然陈旧,却很干净,并不显得邋遢。他披散着一肩如流水般的青丝,浑身上下依旧散发着飘逸出尘的气质。与以往沉静性格不同,他说话、行事,变得疯疯癫癫,似真似假。

“卖药啊,卖药,五个铜板,有疾皆愈。”他一边高声吆喝,一边吟唱,“阴阳壶中炼,长生几味药。玄玄玄玄中玄,妙妙妙妙中妙。”

有人路过,摇头道:“吹吧。太玄了。”

一个秀才模样的男子神情痛苦地走过来,哆嗦地问道:“道长,你的药真管用吗?”

李真果呵呵一笑,对他说:“你信,它就管用。你不信,什么都没用。”

秀才暗道:看这道士年纪轻轻,却莫测高深,还是试试吧。连忙道:“我信,我信。”

李真果命他把舌头张开。

秀才张开舌头,李真果看了一眼,道:“此地是否有多人患疟疾?”

秀才惊讶地瞪大眼睛,连连点头:“是啊是啊,每天都有人死。”说着,他浑身又开始发抖,额头直冒冷汗。

“秀才,你运气好,遇见贫道。不然,不出三日,你就命归西天了。”

秀才知道遇见高道,忙恳求道:“我死了命不足惜,可是丢下年迈双亲而去,实是不孝。恳请道长救我小命,也恳请道长救城中百姓,脱离疾病之苦。”

李真果点点头,暗道:这秀才家境贫寒,却是个孝子,也有善心。命该不绝。

他从大葫芦里取出一个小纸包,让秀才即刻服下纸包里的黄色药粉,又递给他一碗清水。

秀才服药后,留下五个铜板,道谢离开。

“且慢。”李真果叫住秀才,又递给他两个小纸包,说,“这你留着给二老服用,延年益寿。免费,不收钱。”

秀才辞谢离去。过了一会儿,他突然折返,来到李真果面前,正要跪倒在地。

李真果一见,手轻轻一抬。秀才顿时感到一股巨大力量袭来,使他不由自主站直了身子。

秀才既震惊又激动,连忙躬身拜揖道:“多谢神医救命之恩!我求了许多郎中,都说治不好。我就等着阎王召见了。没想到,刚服下道长的神药就见好了!”

原来秀才走出两条街后,觉得浑身暖和起来,不再发冷汗打摆子了。身体的高热也渐渐减退。

市集的人闻讯后,围拢过来,都纷纷向李真果求药。很快,李真果葫芦里的药全散光了,连地摊上的草药也一点不剩。

两天、三天、五天……来找李真果求药的人越来越多,十天后,求药的人却越来越少,原来他们的疟疾都被李真果的“神药”治愈了。

李真果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其实说来,这药神奇也不神奇,说不神奇,也确实神奇。它无非是常见的紫苏、薄荷、青蒿等几味草药,也不是名贵药材。玄机就在于,李真果采集的草药皆出自灵气聚集的高山深谷,并凭他精深的道医药学,以及搜集的道医秘方,加以配伍,又用外丹术炼制方法提取药物成分,因此能收到奇效。

李真果将卖药所得报酬,施给了街上的行乞者和穷人,救济穷苦。然后,肩挑葫芦,又潇洒自在地上路了。

时光一晃,已至民国。1911年(清宣统三年),中华先觉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满清王朝寿终正寝,中华民国建立。

李真果亲身经历了这一场历史性的变革和社会转型,看到了它所带来的中华民族的巨大希望。同时也看到新旧制度交替的社会矛盾和冲突。袁世凯复辟,军阀混战,社会的黑暗仍然笼罩在民众头上。

这一刻,他默默站在终南山古楼观台,陷入沉思。楼观是两千多年前函谷关县令尹喜迎接老子的地方。老子就是在这里,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也注定了这部经文与中国道文化的历史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