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感受德意志
22514700000012

第12章 孤寂与静观(3)

最后,似乎还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海德堡书店的外观和设备情况。它们看上去绝大多数都小而朴实,一间铺面,三四个店员,全部二十几家的面积加在一起,我看未必超过我国一些大都会的图书中心或者书城许多。小则小矣,店内从地板到天花板的架子上和展台上,全都陈列着书;有的书店还用了前面一层可以平行滑动的双层书架,有的还于店堂内建起阁楼,在阁楼上乃至楼梯的转角处都有书架陈列,为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真可谓殚精竭虑,各显神通。

可尽管如此,任何书店也仍不敢存应有尽有的奢望,一台联网的电脑就成了必备的弥补手段。通过它,不仅可以迅速了解掌握各出版社的出书动态和发行部门的供货情况,还可随时发出订单。设在斯图加特等几个大城市的图书中心则每天派出送货车,所订的书一般第二、第三天便送到了店里。

不过我并不认为是海德堡的读书人特别有福气。我们不是常讲联邦德国是一个文明程度颇高的发达国家吗?这文明和发达,不用说也很好地和理所当然地体现在书店的经营管理和为顾客热情周到的服务中,体现在一走进书店,读书人和著书人都能感到浓浓的文化气氛。我后来曾长住波恩、柏林和杜伊斯堡等城市,每次逛书店都多少会有这样的感受。

“八马克一日游”

在海德堡大学研修一年多,美好的记忆不少,其中最让我怀念的要算大学外事处组织的“八马克一日游”。

当年出国留学进修几乎都得依靠助学金,即使是由对方提供的吧,数额一般也只在一千马克上下。按规定还要上缴给使馆乃至派出单位一部分,剩下的尽管足够日常开支,可是谁都还想省下些钱,买几样国内紧缺的大件如电视机、冰箱什么的带回去,再想旅游就真叫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在这种情况下,“八马克一日游”可谓雪中送炭,因此特别受到外国学生特别是经济拮据的中国学子欢迎。因为八个马克,还不到他们打一个小时工的钱,用来上馆子充其量吃碗面条或者一个比萨饼,实在是太太便宜了!我呢,虽说拿洪堡研究奖学金比大家宽裕得多,“八马克一日游”还是能参加一定参加,非不得已绝不放过。

既想参加,就得提前及时报名。大学外事处每学期都早早地公布了计划,去的多为一些著名的城市和景区,但名额并非完全没有限制。再说,报了名万一不能去,届时不交钱就是了,还从没听说过有来追缴那区区八马克的情况。说到底吧,组织这样的活动不但丰富了留学生的生活,减轻了他们身处异国他乡的寂寞,还帮助大家了解了德国这个国家。

对后面这一点,依我看,我们的东道主异常在乎。在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温床和罪魁以后,德国人知道自己在世界上的形象太糟糕,太丑陋,太可恨可恶了。

怎么改善这个状态?

唯有让世人亲眼看看新的德国,认识认识新的德国人。正因此,联邦德国才大量资助外国人来留学和交流,才努力让外国留学人员了解他们的现状,而“八马克一日游”,依我看也是其中一个小小的、然而不失为聪明大度和深得外国学子之心的举措。

不过说小也并不小,比如我通过它,的确扩大和加深了对德国的认识。一年多,花费微乎其微的百来个马克,我不只到了与海德堡同在巴登—符腾堡州的名城卡尔斯陆、弗莱堡、康斯坦斯和波顿湖,临近各州的沃尔姆斯、威斯巴登、慕尼黑、纽伦堡、班贝克、维尔茨堡和罗藤堡,还去了远在北边的波恩、科隆和不来梅,还去了当时尚处于另一个德意志国家包围中的西柏林。

当然啦,上面列举的那些地方,有的是一天花八马克游不了的。例如慕尼黑以及康斯坦斯和附近的波顿湖、马瑙、梅尔斯堡,就分别花了三天,柏林更长达五天,只不过费用仅象征性地加了一点,还是每天八马克,真是加起来连住一晚上的旅馆也不够!

为什么做这赔本的“买卖”?我上面说了,主要为了让外国学生认识德国,为了改变德国和德国人在世人心目中的形象。

海德堡大学干练、聪敏的外事人员,这项工作做得真是好啊!为此,德国政府真该嘉奖他们的施耐德博士和拜耶尔先生才是。

是否已受嘉奖不得而知。但海德堡大学外事处的有关举措异常受政府重视,却是不争的事实。前些年他们成立“海德堡大学国际校友会”,开会时由联邦总理赫尔穆特·科尔担任大会的名誉主席,便是一个证明。

大的方面说了,再谈谈“八马克一日游”的具体情况吧。

记忆犹新的是,每到了出游的周末,一大早就在一个固定的地方集合上车,约莫八点半钟已准时上了路。如果真是一日游,车程通常为一两个小时。

一路上大伙儿欢声笑语,同时尽情观赏窗外的城乡风景。乘坐的都是标准的旅游车,安全舒适不在话下,而且每次还有一位专业的导游。经过询问,知道这位年龄三十开外的导游并非大学正式职工,而是临时受聘来的。然而他同样尽职尽责,不但要讲解,有什么问题一样得解决。

很幸运的是,我参加了十多次大学的旅游,却一次也没碰见什么问题,让人不由得对德国人的组织能力、工作责任心、开车技术等等等等,产生由衷的赞赏乃至敬佩。

一次次出游的情景多数还历历在目,不可能也没必要逐一记叙,何况关于柏林等重点城市还会详细写到。这儿就蜻蜓点水,每个地方只限于点出它标志性的古迹、名胜,除此之外仅在罗藤堡这个小城转上一圈,算是点面结合吧。

访问当今因为是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所在地而受瞩目的卡尔斯陆,我们重点参观了始建于1715年的卡尔大公爵的府第;它是德国最著名的宫殿建筑之一,宏伟壮丽的建筑前面的大广场给人留下极其强烈的印象。杰出的建筑家巴尔塔萨·诺伊曼,参加了它后期改建和扩建的设计。

漫步在最南部临近法国的弗莱堡,我们认真观看涓涓川流于市中心的一条条小水渠,只见全都没加顶盖的石砌沟槽平平整整,清澈的渠水明净如同琉璃。这是曾经在日耳曼人居住区殖民的罗马帝国留下的文明遗迹。

去康斯坦斯必定到连接德国、瑞士和奥地利三国的波顿湖上泛舟,我们也不例外。住了一宿,我们第二天又畅游了花之岛马瑙。

游览古城沃尔姆斯,我们自然要里里外外地认真观看它那堪称罗马式建筑典范的圣彼得大教堂,还有那座耸立在莱茵河畔的哈根雕像——因为他是德国的古老史诗《尼伯龙根之歌》的重要角色之一。

夏天的威斯巴登不仅风光秀美宜人,还有耽于尘世享乐的古罗马人修建的公共温泉浴室,还有现代西方富人热衷的销金窟——外表文质彬彬的赌场,值得一看。

到慕尼黑除了逛步行区,游宁芬堡宫和英国公园,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参观博物馆。可尽管如此仍只能选择其中最主要的,我呢,好在已是旧地重游。

大冬天奔袭纽伦堡目的只有一个,赶该城闻名全德的圣诞集市。为了目睹它入夜后的辉煌灿烂,热气腾腾,我们回到海德堡已经快十二点。

去班贝克,就得多看几眼它那悬吊在湍急河面上的老市政厅。这幢黄色的典型桁架式建筑,我一见再也不能忘记,跟城里大教堂内那位班贝克骑士的雕像一样。

维尔茨堡、波恩、科隆已经在1982年游览过也写过,不重复了。

到了更北边的不来梅,我们流连于古老的市集广场,始建于15世纪的哥特式市政厅和更加古老的大教堂都耸峙在广场边,还有顶天立地、象征市民自由的罗兰石像,还有《格林童话》名篇《不来梅市的乐师》的纪念雕塑,通通都可以在这儿观赏到……

最后说说罗藤堡。它位于美茵河的支流陶泊河畔,为了区别于涅卡河畔另一座名字差不多的小城,正式的全称就叫陶泊河畔的罗藤堡。

陶泊河畔的罗藤堡中世纪时只是一座伯爵的城堡,14世纪才慢慢发展为一座小城市,至今人口才不过一万多一点点。它之所以能变成德国乃至全世界的旅游胜地之一,完全出乎意料,或者说叫否极泰来:它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所以逃过了历次战争的劫难;它经济发展滞后,市民腰包空瘪,无力改建扩建城市,更甭提“搞开发”,结果五百年前的旧貌就完完整整保留了下来。这样,千年古城罗藤堡便成了艺术史上的一件珍宝,一个德国乃至欧洲也少见的奇迹,一处在现代的旅游和怀古热潮中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

记得车到罗藤堡已是上午十点过。其时天空细雨霏霏,进城后步行到地势略微有点倾斜的市集广场,站在哥特式的老市政厅前,听我们的导游简单介绍了城市的历史,以及在17世纪的三十年战争中,这座信奉新教的城市发生的一则故事:为了使城市免遭烧杀破坏,勇敢的市长努施挺身而出,接受破城敌军首领提里提出的苛刻条件,一口气饮下了一大杯常人根本无法饮下的酒。城市得救了,“市长之饮”的美谈也流传了下来,并且在老市政厅前面由与大钟的机械联动的偶人每隔一小时演示一次,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游客驻足观看。罗藤堡人则以自己有这样的历史和市长而骄傲。

随后我们走进与老市政厅紧紧靠在一起的文艺复兴式新市政厅,沿着一道旋转扶梯爬上钟楼的塔尖,从上边向下俯瞰,只见市集广场上的喷泉周围开放着无数五色的花朵,而且还在慢慢移动——原来是在雨中撑着伞参观的游客。目光移向四周和远方,鳞次栉比的红色建筑便奔来眼底,经过了雨水洗刷越发鲜艳红亮,令我不由叹道:“罗藤堡(意即红色城堡)果真名副其实,名不虚传哪!”

到吃午饭的时候了。跟每次一样,其他外国学生多数临时买点什么充饥或干脆进餐厅,我们中国人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找个人不多的地方坐下来享用自带的饮食。我们吃得常常的确比人家丰盛一些,比如女同胞不少时候还准备了凉面、卤肉、鸡蛋之类,但是也毋庸隐晦,这样吃主要还是舍不得花钱。

饭后自行分别进行下面的参观项目。来罗藤堡谁都不会放弃的是登城墙。一万多居民的小城城墙自然高不了,宽不了,长不了,登起来走起来毫不费力不说,值得细看的,也只是内面显系新砌的墙坯上预刻着的一串串姓名而已。我发现光荣的留名者中日本人特别多。后来才听说,这位于“浪漫之路”的罗藤堡,是日本游客最喜爱的德国城市之一,因此也就喜欢为整修城墙捐一些钱,同时留下自己的大名。

那次冒雨到罗藤堡春游,我虽无那些有钱的日本人一样千古留名的荣耀和雅兴,却也带回了一件长久的纪念物。它就是那张被我命名为《罗藤堡之春》的照片。我不知道怎么就走到了一个游人不多,但却开放着各色郁金香的花园里,并选取了一个看来是不错的角度,成功拍了这张风景照。

多年来,我一直珍藏着这张照片。每当看到它,便不由得想起在涅卡河畔的悠远岁月,想起大学里的“八马克一日游”。

回忆起来,通过大学组织的这种旅游,我对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努力重建已变得焕然一新的德国,已变得十分先进和美丽的德国,更留下了一个深刻的印象。深切感到德国是一个有着悠久人文传统的国家,德意志民族在吸取历史教训和清除战争废墟之后,而今完全重新站了起来。是啊,在旅游中我们得知,除了罗藤堡、海德堡等少数“幸运儿”,几乎所有的德国城市都曾遭受严重毁坏。今天的德国,完全是聪敏、勤劳的德国人一砖一瓦重建起来的,而且还重建得这样美,恢复得这样真,这样富有历史感,这样富有文化底蕴,实在算得上人类创造的一个奇迹,实在叫人不能不感慨,不能不惊叹。

刺激与震撼

80年代初的德国,人们对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中国既好奇又友善,在海德堡也兴起了一阵“中国热”。市里有一个德中友协的分会,经常举行比如集体旅游和京剧脸谱展览之类的活动,每次都要邀请我们去参加。还有,与武汉医学院结成姐妹关系的大学医学院有几位教授,搞了一个德国人所谓的Stammtisch(老顾客专座),让我们定期去与他们聊天儿喝啤酒。

一天,就是在这样的聚会上,一位已喝了两杯的德国朋友突然小声问我:“Herr Yang,Ihre Frauistnichtmitgekommen.Haben Siewirklichkein Problem?”(“杨先生,您没带太太来。您真的就没问题吗?”)

我知道他的“问题”是什么,但却不知如何回答,只好装作不解地顾左右而言他。

据我了解,当年中国的进修留学人员不少都面对过这样难堪的提问,提问者大多带着不理解的神气,有时候甚至还表现出同情你、可怜你的样子。

可不是难以理解,值得同情吗?当年中国人之可怜,不仅在于要长时间克制自己作为人的“大欲”,而且还有苦说不出来!

那年头儿,国内数以亿计夫妻也长期分居两地,虽然也苦,但大家一样,而且没有环境的刺激,比较好熬。在国外可就完全两样了,人家实行性开放,被迫禁欲的中国男女,毋庸讳言,更是苦上加苦,苦得就如像旧时代的乞丐,看着别人经常大鱼大肉,自己却只能饿肚子。

不,在忍受性饥饿这点上,咱们甚至连乞丐都不如!乞丐还有点残汤剩饭吃,饿了还可以叫唤几声,咱们不但什么也没得吃,还叫也叫不出来。

好只好在中国人几千年来饿惯了,锻炼出了异乎寻常的忍受能力,也找到了一些疗饥止渴的灵丹妙方,例如远离美食佳肴,把心思完全集中到革命工作上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