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事者认为,表现柔弱的人不会招致不必要的麻烦。
有个作者为冯道写了本书,在书的开头设计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长者说:“一个园子里种着树木和竹子,还有一些草。一天夜晚狂风大作,刮倒了一些东西,你猜会刮倒什么?”冯道说:“当然是树木。”长者笑着点头说:“先生果然聪明。”冯道不屑地说:“您不会是拿我穷开心吧?这点常识谁都知道,你夸我聪明?”长者说:“先生确实聪明,但是先生不够明智。”冯道问道:“这话怎么讲?”长者并不忙着解释,他问道:“先生可知道为什么先刮倒的是树木,而不是竹子?”冯道说:“因为竹子有韧性,而树木没有。”长者笑着点了点头:“既然先生知道在危难到来的时候,先倒下去的是没有韧性的东西,那么先生为何还要劝谏刘守光,招致今日的牢狱之灾?”冯道一听,顿时明白长者是位高人,于是俯首在地求教。长者继续说:“先生再看看我的牙齿,还有吗?”冯道看了看,回答说:“没有了。”“那先生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冯道说当然还在。长者于是点头说:“这就对了。牙齿坚硬,而舌头柔软,牙齿不在,而舌头依旧,人啊,还是不能太刚,必须有很强的韧劲,要学会柔,要以柔克刚。”冯道觉得长者的话十分有道理,于是一个劲地点头。长者继续说:“在一个院子里的树木、竹子和草是一个比方,人之中有这么三类人,一类人出仕像树木一样过分坚持自己的原则,没有多少韧劲,结果经常受到伤害,孙鹤就是这样的典型;一类人出仕像竹子一样固然有自己的原则,但是不过分坚持,会保护自己,因此受到的伤害比较少;还有一类人是远离仕途或者十分卑微,像草,因此也很少受到伤害。以先生满腹才华和享有的盛名,想当草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惟有当根韧性很好的竹子才能够安身立命。先生现在正处在虎狼丛中,如何作为就看先生自己的了。”
因为竹子有韧性,所以在遇到打击的时候能够好好的生存下来。人也要有韧性,有些时候自己虽然没有犯错,也需要承担一些错误。如果一个群体做错了事情,而你并没有做错什么,那么你也要承担错误。一个群体就像有机体一样,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它会融为一体。即使这个有机体内部矛盾重重,但如果有新人加入,这个有机体也会表现出一致对外的倾向。所以对于一个新人来说,要想融入一个集体首先要有自我牺牲的精神。不要看到别人开玩笑,自己也就随意的开玩笑,这样很容易得罪人。也不要听别人的怂恿去做一些很过分的事情。对于别人提出的过分要求,要委婉拒绝,而不要过于直截了当。新人要学会主动承担错误,承担责罚。冯道是一个韧性十分好的人,他不刚,他说话不会用命令的口吻,即便是他当了宰相,他的批评也绝对有针对性,而不会否定别人的为人。他向君王进谏时首先是考虑到君王能否接受他的劝谏,他会把自己的忠言以一种君王能够接受的包装送给君王。冯道是个以柔克刚的人,他的柔是有力量的,而不是一味地柔弱。
为人太刚,做人太讲原则,就会被原则束缚了手脚。这种人不是说他们不好,而是他们在很多时候都不适应环境,都和环境格格不入,生存能力很弱。人要学会让自己柔起来,这种柔不是软弱,而是有韧性的柔。做人能屈能伸是最好不过的事情,不要像马路中间凸起的石头那样,让人很是难受。
过刚的人往往不是赢家,而是失败者。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过刚的人,他们做事情习惯撞南墙,即使到了最后关头,也绝对不低头认错。他们和生活有些格格不入。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圣人,做人做事都不可能完美无缺,事事都认为自己对显然是自欺欺人,不但让自己陷入孤立的地位,而且还让自己的思路走偏,这些都不是好事。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该低头时且低头,该认错时且认错。战国时期,廉颇和蔺相如的故事就是个典型。廉颇显然是个过刚的人。他认为自己功勋卓著,朝廷中的地位是用血汗换来的;而蔺相如不过是耍耍嘴皮子,他的地位居然比自己要高。所以他心中很是不服气,经常向别人说,只要看到蔺相如,就一定要当面羞辱他。和他刚好相反,蔺相如是一个比较柔韧的人。出于国家利益考虑,他有意不见廉颇,避免双方撕破脸。蔺相如的门人很是不理解,对主人的窝囊也感到非常愤慨,于是一致请求辞去。蔺相如此时向门人说出了自己的考虑,门人这才叹服蔺相如的胸襟。后来廉颇听说了缘故,幡然悔悟,于是跑去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了。廉颇能够做到这一点,确实是一件让人赞赏的事情。如果廉颇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到最后赵国肯定会元气大伤。
成大事者认为,表现柔弱未必是坏事,一些麻烦也许就此远离。相反那些十分刚强的人倒容易招来很多不必要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