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2015中国年度精短散文
22484200000031

第31章 普通青年看午夜巴黎(外)

毛尖

有个学生问我,老师知道“青年三分法”吗?

我看他很郑重的样子,就装神弄鬼道,是毛泽东提的那个?学生就笑,笑完我知道自己傻B了。不知道的朋友听好了:青年三分法指的是当代青年有三大种类,普通青年、文艺青年和2B青年。

简单地说,普通青年穿丝袜,文艺青年穿网纹袜,2B青年穿自绘的令人屏息的网纹袜。反正呢,自从有了青年三分法,三格图片风靡网络,全民共同描画青年三型:普通青年开车双手紧握方向盘,目视前方,心想晚餐;文艺青年跷个小指,眼望窗外,思考人生;2B青年双手交叉握住方向盘,觉得全世界都在注视他这妖娆的姿势。

青年三分法极大地提高了普通青年的自信心,而且,目前看来,对于净化社会环境还是很有好处,五讲四美走下教室的墙壁,青年三分法却让我们重新检阅时代的真善美:普通青年走解放路中山路,文艺青年逛乌衣巷桃叶渡,2B青年遛破布营狗耳巷。破布营,狗耳巷,就在不久前,还是我们的时代美学!

嘿嘿,破除了乌衣巷的迷情和破布营的迷信,青年三分法不仅有效地指导我们自己的生活,还能帮我们认清别人的生活。比如,看到伍迪·艾伦最新电影《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当代青年就显得更有主见了。

伍迪·艾伦,全球通吃,好莱坞尊敬他,欧洲抬举他,中国观众更是爱慕他。所以,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我在年轻的时候,很自觉地把能到手的伍迪·艾伦全部看了,有些看得明白,有些看得头晕,而作为一个文艺青年,我们只在饭桌上谈论那些头晕的,再加上,有宝爷这样的文艺旗手亲自翻译伍迪·艾伦,对于这个唠唠叨叨的小老头,他的神经质就算偶有2B倾向,我们也只有膜拜,不敢存疑。

这样,老头的《午夜巴黎》还没上映,已经好评如潮。当然,在我们一代人从文艺小青年成长为文艺老青年的过程中,感谢盗版,大家的阅片视野不仅过了和世界接轨的阶段,而且有了领先的气象。跑到美国跑到欧洲,我们发现咱一个普通影迷的阅片量都能跟先进国家的专家媲美,所以,关于伍迪·艾伦老头,咱也约莫能看出他的前因后果。可是,话虽这么说,伍迪大佬,用句诗歌,我们只有眼睛膜拜,没有舌头批评。

现在,青年三分法刷新了我们美学的地平线。擦掉我们的网纹图,脱掉我们的网纹袜,做回普通青年,我们朴朴素素说出:看《午夜巴黎》的时候,我睡着了。

午夜巴黎,流动盛宴,毕加索的情妇,斯泰因的伴侣,菲茨·杰拉德的生殖器,还有诗人画家模特导演,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男主人公吉尔从现代穿越到二十世纪遇到的任何一个人,搁二十年前,都会让我们hold不住。可现在,星巴克里就坐着很多海明威打扮的人,上流社会下流社会走动着成群的达利和曼雷,那么多2B青年离家那么近!

所以,不管伍迪·艾伦最后的乡愁是二十世纪、十九世纪,还是穿越回来的今天巴黎,我只想说,作为一个普通青年,《午夜巴黎》对我们而言,也就是巴黎风光片,风光虽好,看一个小时就有点长了。

当然,最后,我得检讨,《午夜巴黎》没有等到迈克的字幕就抢鲜看,弄到中途睡着,这是我们普通青年还有待向文艺青年学习的地方。

抽到春娇出现

华中科技大学本科毕业典礼上,校长李培根十六分钟的演讲,被掌声打断三十次,最后,全场近八千学生起立高喊:“根叔!根叔!”一夜之间,根叔演讲红遍大江南北,两千字里不仅有这几年的大事记,还有诸多网络热词校园话题,校长讲话这么in,如果不是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第一次。

实事求是地说,这是一篇煽情的演讲,学生由衷叫出“根叔”,而不是“校长”,更证明了这是一曲“酒干倘卖无”,而不是“出师表”。所以,要是问我为什么根叔红了,我会说,因为根叔动了感情。

成年以后,我们一直被教育,谁先动感情,谁输。就连天下无敌的“东方不败”,因为对李连杰版的令狐冲动了感情,也受伤。所以,练到声色不动,就是牛逼。当然,声色不动达到最高境界的,要数《新闻联播》。

这些年,我们学习不动声色,比如我吧,看电影,看到把人哭得稀里哗啦的,就觉得不够高级。高级是什么?起码,得梁朝伟和张曼玉那样吧,旗袍眼神飘过就行。但是,《志明与春娇》的红火,用铁的事实说明,老百姓其实喜欢直说,喜欢,动感情。

看《志明与春娇》,真的,不光是看电影了。朋友中,即将谈恋爱的,谈着恋爱的,谈完恋爱的,都在第一时间,跑去看余文乐和杨千嬅。要知道,这是世界杯时间,大家除了看球,就是恢复体力等看球。兴师动众的国际电影节、电视节没带走恋人,但志明和春娇凭着两根烟就集合了全城的色男情女,而且,很多人把自己的网络签名改成:“你个扑街!”

你个扑街!你个扑街!你个扑街!

这是今年最抒情的句子吗?我想起,几年前,在陆羽茶餐厅,说起香港禁烟,烟民董桥很怅然。不过,他说,倒是有一个好,就是,在路边吸烟,会有漂亮女郎过来借火,然后合法地和女郎聊几句。搞得柳公子当时就起身,走到士丹利街角,一口一口吐烟圈。

不知道董先生路边吸烟有没有遇到过春娇?饭桌上,大家都鼓励柳叶抽,抽到春娇出现。不过柳叶接着说,那也不行,抽到春娇出现,就没得烟抽了。

倒有点怅然了。《志明与春娇》最后,余文乐和杨千嬅要一起戒烟。为什么要戒烟呢?全盛期的港片,从来不用最后这点绿色。就像年轻时候,不知道色即是空。

嘿嘿,说到色说到空,想起,世界杯至今,全体网民评出的一个最好报纸标题是《东方早报》体育版做的,叫作“西班牙24脚,射即是空”!这种标题,你在新闻版娱乐版见过吗?你见不到的。这就是体育和文艺的区别吧,这就是黄金时代的港片和现在港片的区别吧。所以,读邓小宇的《吃罗宋餐的日子》时,我一直在想,从那个时代港片过来的人,才有资格这样恣意怀旧吧。

《吃罗宋餐的日子》很受追捧,不过,要是你问我“罗宋餐”有哪些料理,我还真说不上来,而且,邓小宇常常还特别谦虚,时不时警惕自己几句“我的标签期限是不是也过了”,或者,借别人口说点“唔该你掴醒我”,很容易搞得不识相的读者骨头轻。但骨子里,邓小宇其实骄傲极了,他三言两语过去,凌波微步走过,你看不懂的地方就怨自己生得太晚吧,类似我们向阿城请教,这个,这个张北海的《侠隐》,好在哪儿呢?阿城冷冷一笑:不是北京人,看不懂的。

一剑封喉。邓小宇倒是没那么狠,不过,看完“罗宋餐”,我还是憾然承认,书中暗藏的款曲,明修的栈道,我领会不了。好在,《志明与春娇》示范了如何去猜测别人心意,甚至,不管有没有把握,你都能直接劈脸问过去:“你约会我?你约会我?你约会我?”这个,在港片传统里,是可以这么直接的!邓小宇先生,你说是吗?

所以,我的想法是,既然“射即是空”受到全国人民欢迎,既然直接的根叔和春娇都受欢迎,那么,我也斗胆对邓小宇说:其实,好多次,你表达类似“你明白我的意思”时,我是不明白的。

(选自海豚出版社《有一只老虎在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