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易经》64个人生智慧
22383700000028

第28章 智慧28大过卦:盲目导致灾祸,冒进陷入泥潭

【原文】

大过:栋桡。利有攸往,亨。

象曰:泽灭木,大过。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解析】

大过卦:屋梁压得弯曲了。有所往则有利,通泰。

《象辞》说: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巽为木,上兑下巽,泽水淹没木舟,这是大过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以舟重则覆为戒,领悟到遭逢祸变,应守节不屈,稳居不仕,清静淡泊。

大过卦象征大有过越。大梁弯曲,利于有所举动,亨通顺利。初六用洁白的茅草铺地以陈放祭品,没有什么灾祸。九二枯槁的杨树发出新枝嫩芽,年迈的老汉娶了个年轻的娇妻,无所不利。九三大梁弯曲,必有凶险。九四大梁隆起,可获吉祥。但是如果发生意外情况,则行事必定艰难。九五枯稿的杨树开出新花,年迈的老太婆嫁了个年轻的美丈夫,虽然没有什么灾祸,但是也得不到称誉。上六盲目涉水过河,大水淹没了头顶,将有凶险,但最后会遇救而没有什么灾祸。

做事切不可急于求成

《大过卦》中对于“过”有看法,这一卦说,过分的刚强而毫无借重,强调的是过于自负将得不到辅佐,往往会招致危险,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盲目致祸。而要避免这样的“过”,就要以柔来辅,以刚用柔。

做事切不可幻想立竿见影、马到成功。有时必须学会等待。当然,这等待不是消极无为、听天由命,而是积极准备,蓄势待发,放开长线钓大鱼。

唐代武则天时,湖州别驾苏无名以善于侦破疑难案件而闻名朝野。一次,他到神都洛阳,恰巧碰到武则天的爱女太平公主的一批宝物被盗,武则天诏令破案。

原来,一次武则天赏赐给太平公主各种珍贵宝器共两盒,价值黄金千镒。太平公王收到母亲这批赐物,即带回家中密藏了起来。但是,一年之后宝物不翼而飞。这是圣上御赐的宝物,太平公主不敢隐瞒,立即告诉了武则天。

武则天知道后,认为有损她的脸面,恼羞成怒,立即召来洛州长史,诏令他两日内破案,如限期之内不能缉盗归案,则以渎职、欺君问罪。

洛州长史恐惧万分,急忙召来州属两县主持治安和缉盗的官员,向他们投下制签,下令两日之内破案,否则处以死罪。两县的缉盗官员们无力破获这样的大案,只是依照长史的做法,召来一班吏卒、游徼,严令他们在一日之内破案,否则也是处以死罪。一件疑难大案的侦破任务,便如此一层一层地推了下来。

无法再往下推的吏卒和游徼们手中拿着上司的死命令,一时慌了手脚,只得来到神都大街上碰运气,恰好,他们碰上了晋京的苏无名,于是便一拥而上将这桩“御案”告诉了他。苏无名听完后,便同他们一块来到衙门,胸有成竹地对缉盗官说:“你我立即去见洛州府长史。见了长史,你只需告诉他,御案由我湖州别驾苏无名来主持侦破即可。”

缉盗官依了苏无名的主意,带他前往洛州府。长史一听破案有了指望,立即行礼迎接苏无名,感激涕零地拉着苏无名的手说道:“今日得遇明公,是苍天有眼,赐我一条生路啊!”

说完,洛州府长史屏退左右,向苏无名征询破案的妙策。苏无名依然是不急不忙地说:“请府君带我求见圣上。在圣上玉旨之下,我苏无名自有话说!”洛州府长史急于破案交差,立即上疏朝廷荐举苏无名破案。

武则天看过洛州府长史的上疏后,立即召见苏无名。武则天问:“你果真能为朕捉到盗宝的贼人吗?”

苏无名答道:“臣能破案!如果圣上委臣破案,请依臣三事:一、在时间上不能限制;二、请圣上慈悲为怀,宽谅两县的官员;三、请圣上将两县的吏卒、游徼交臣差使。如依得臣下所请三事,臣下将在两个月内,擒获此案盗贼,交付陛下。”

武则天应允了他的条件。谁知苏无名奉旨接办御案之后,没有动静,一晃就是一个多月的光景过去了。一年一度的寒食节又来临了,终于这天,苏无名召集两县大小吏卒、游徼会于一堂,准备破案。他吩咐,所有破案人员全部改装为寻常百姓,分头前往洛州的东、北二门附近巡游侦查。无论哪一组,凡是遇见胡人身穿孝服,出门往北邙山哭丧的队伍,必须立即派人跟踪盯上,不得打草惊蛇,只须派人回衙报告即可。

这边苏无名刚刚坐定,就见一个游徼喜滋滋地赶了回来。他告诉苏无名,已经侦得一伙胡人,其情形正如苏无名所说,此刻已在北邙山,请苏无名赶去定夺。苏无名听后,立即下令衙役备马,与来人赶往北邙山坟场。到达之后,苏无名询问盯梢的吏卒:“胡人进了坟场之后表现如何?”

吏卒回报说:“一切如别驾大人所料,这伙胡人身着孝服,来到一座新坟前奠祭,但他们的哭声没有哀恸之情,烧些纸钱之后,即环绕着新坟察看,看后似乎在相互对视而笑。”苏无名听到这里,大喜击掌,说道:“窃贼已破!”立即下令拘捕那批志哀的胡人,同时打开新坟,揭棺验看。随着棺盖缓缓开启,棺内尽是璀璨夺目的珠宝。检点对勘之后,证实这些正是太平公主一月前所失的宝物。

苏无名一举侦破太平公主的失窃大案,震动了神都洛阳。武则天下旨再次召见苏无名,问他是如何断出此案的。苏无名应诏进殿,对道:“臣下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神谋妙计,只是在来神都汇报工作的途中,曾在城郊邂逅了这批出葬的胡人。凭借臣下多年办案的经验,当即断定他们是窃贼,只是一时还不知他们下葬埋藏的地点,只得放长线钓大鱼,耐心等待。寒食节一到,依民俗,人们是要到墓地祭扫的。我料定这批借下葬之名而掩埋赃物的胡盗,必定会趁这机会出城取赃,然后相机席卷宝物逃走。因此臣下差遣两县吏卒、游徼便装跟踪,摸清他们埋下宝物的地点。据侦查的吏卒报告,他们奠祭时不见悲切之情,说明地下所葬不是死人;他们巡视新坟相视而笑,说明他们看到新坟未被人发觉,为宝物仍在坟中而高兴。因此我决定开棺取证,果然无误!”

苏无名继续说道:“假如此案依陛下两天之限,强令府县去侦破,结果必因风声太紧,窃盗们狗急跳墙,轻则取宝逃亡,重则毁宝藏身。那么,在证毁贼逃的情况下,再去缉盗追宝,就势必事倍功半了。所以陛下急破之策不宜行,急则无功。现在,官府不急于缉盗,欲擒故纵,盗贼认为事态平缓,就会暂时将棺中宝物放在那里。只要宝物依然还在神都近郊,我破案捕盗就轻如囊中取物!”

苏无名的一番话,说明这样一个道理,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求成,必要时敢于放弃,然后善于收手。耐心等待、不急不躁、伺机而动才能把事理层层剖析清楚之后步步为营,稳操胜券。

在人生路上,既要健步如飞,又需稳妥前行。脚踏实地地坚持不懈,机会总会垂青于你。

切勿急功近利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做人做事还需忍耐,步步为营。凡是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二字。只有踏踏实实地行动才可开创成功的人生局面。急躁会使你失去清醒的头脑,在你奋斗过程中,浮躁占据着你的思维,使你不能正确地制订方针、策略而稳步前进。所以,任何一位试图成大事的人都要扼制住浮躁的心态,只有专心做事,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古代有个叫养由基的人精于射箭,且有百步穿杨的本领。据说连动物都知晓他的本领。一次,两个猴子抱着柱子,爬上爬下,玩得很开心。楚王张弓搭箭要去射它们,猴子毫不慌张,还对人做鬼脸,仍旧蹦跳自如。这时,养由基走过来,接过了楚王的弓箭,于是,猴子便哭叫着抱在一块,害怕得发起抖来。

有一个人很仰慕养由基的射术,决心要拜养由基为师,经几次三番的请求,养由基终于同意了。收为徒后,养由基交给他一根很细的针,要他放在离眼睛几尺远的地方,整天盯着看针眼,看了两三天,这个学生有点疑惑,问老师说:“我是来学射箭的,老师为什么要我干这莫名其妙的事,什么时候教我学射术呀?”养由基说:“这就是在学射术,你继续看吧。”

这个学生开始还好,能继续下去。可过了几天,他便有些烦了。他心想,我是来学射术的,看针眼能看出什么来呢?这个老师不会是敷衍我吧?养由基教他练臂力的办法,让他一天到晚在掌上平端一块石头,伸直手臂。这样做很苦,那个徒弟又想不通了,他想,我只学他的射术,他让我端这石头做什么?于是很不服气,不愿再练。养由基看他不行,就由他去了。后来这个人又跟别的老师学艺,最终没有学到射术,空走了很多地方。

其实,如果他能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甘于从一点一滴做起,他的射术肯定会有很大的进步。

秦牧在《画蛋·练功》文中讲道:“必须打好基础,才能建造房子,这道理很浅显。但好高骛远、贪抄捷径的心理,却常常妨碍人们去认识这最普通的道理。”从处世谋略上讲,“是技皆可成名天下,唯无技之人最苦;片技即足自立天下,唯多会之人最劳”。

若什么都只是浅尝辄止,不肯钻研却又想马上取得成效,是不可能的。好高骛远者并非定是庸才,他们中有许多人自身有着不错的条件,若能结合自己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行为方针,是会有光明的前途的。如果一味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就会成为高远目标的牺牲品。

现在有许多年轻人不满意现实的工作,羡慕那些大款或高级白领人员,不安心本职工作,总是想跳槽。其实,那些人大多看似风光,但其中的艰苦搏杀也非一般人所能承受。没有十分的本领,就不应做此妄想。我们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成功之途。

到达顶峰没有什么捷径,成功之路绝非坦途,急功近利可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