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易经》64个人生智慧
22383700000013

第13章 智慧13同人卦:和睦相处,融入团队

【原文】

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

象曰:天与火,同人;君子以类族辨物。

【解析】

同人卦:聚众于郊外,将行大事,吉利。有利于涉水渡河,有利于君子的卜问。

《象辞》说:同人之卦,上卦为乾为天为君王,下卦为离为火为臣民,上乾下离象征君王上情下达,臣民下情上达,君臣意志和同,这是同人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取法于火,明烛天地,照亮幽隐,从而去分析物类,辨明情状。

同人卦象征人事和同。在旷野之中与人和同亲近,亨通顺利。有利于涉越大川巨流,有利于君子占问。初九刚刚走出大门就能与人亲近和同,必无灾祸。六二与宗族内部的人亲近和同,行事必然艰难。九三在林莽之中预设伏兵,并登上高陵观察形势,这样恐怕三年也不敢兴兵出战。九四先高据城头之上,又自行退兵而不再进攻,也可获得吉祥。九五与人和同亲近,起先失声痛哭,尔后又放声大笑,原来是大军出征告捷,各路兵马相遇会师,同庆胜利。上九在城邑郊外与人亲近和同,不会遭遇困厄。

现在是一个团队的时代

《同人卦》中说:“同人于野,亨。利涉大川,利君子贞。”就是说人们集聚在宽广美丽的地方,畅所欲言,亲如兄弟,同心同德,上下一心,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众人合其利,这样是最吉祥的,即使是遇到天灾人祸、艰难困苦也不难解决。

江海之水波浪滔天,霸气十足;小溪之水涓涓细流、温文尔雅。虽然海浪与溪水从气势上来看是格格不入、相互排斥,但最终却像亲姐妹一样唱着凯歌携着双手融入到同一个大家庭里。

每当人们说起狼,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其凶恶残忍、盛气凌人的样子,不过狼这种自古以来就被人们所仇恨的动物,却一直能够长盛不衰地生存下去,是因为狼这个大家族有一种无与伦比的凝聚力,团结、拼搏、向上、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精神。

冰是硬的,又是死的,一大堆冰块放在一起就会乱七八糟地洒满一地,无论怎么摆放都无法让它们融合在一起,但如果把它们放在池子里,融化成水,就会自动融为一体,彼此心心相印。

冰融化成了水就变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无论是在江海湖泊还是在山沟野岭,它们总是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共同的目标奋勇前行。

人也是一样,当人们之间的心相互融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团结协作、恩恩爱爱,激发出无比强大的力量,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

尤其现在是一个团队的时代,再厉害的人都不可能靠个人的力量做出丰功伟绩,他必须拥有一个广阔的平台来展示自我,一个坚实的后盾来支撑自我,一个彼此交融的团队来协调自我,只有这样,他才能够发挥出超强的智慧,变得越来越强大。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你如果与人和睦相处了,别人也会和你打成一片。

要想做出一番大的事业,必须要融入集体,融入社会,与人和睦相处。

我们常说,要想做事,首先必须会做人,只有把做人放到第一的位置上,我们的事业才能够蓬勃发展。而做人就是讲究人缘,要想有人缘,就必须与团体打成一片。而要想融入团体,就必须积极主动地与他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人的心声,想他人所想,助他人所难,方能得他人之心。

要想融入集体还必须平易近人,谦虚谨慎,勇于接受别人的批评和教育,善于提出好的观点和看法,平等待人,不搞特殊,不摆架子,能屈能伸,刚柔并济,礼贤下士。

平易近人,一视同仁

《同人卦》说:“同人于门,无咎。出门同人,又谁咎也?”就是说同门亲戚和睦相处,当然没什么不好。出门在外,还应该与他人和睦相处,做到平易近人,一视同仁,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公元前11世纪,商朝灭亡后,西周王朝为巩固其政权,推行了分封制,将其贵族和功臣,列封于四方,建都立国。姜太公被分封到齐地,建立了齐国。周公的儿子伯禽被分封到了鲁地,建立了鲁国。

姜太公封齐建国,仅过了5个月,就安定齐国,向周公汇报在齐国施政的情况。当时,周公感到很惊奇,便问他说:“怎么这么快啊?”姜太公回答说:“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节,顺应当地风俗,所以这么快。”伯禽到了鲁地后,过了3年才向周公汇报鲁地的施政情况。周公很不满意地问他:“为什么这么迟才来汇报呢?”伯禽回答说:“改革那里的风俗,革新那里的礼法,3年后才能看到效果,所以才这么晚。”周公不由叹息说:“唉,鲁国的后代将要当齐国的臣民了!政令不简约易行,百姓就不会对它亲近;政令平和易行,百姓就必定会归附。”

民间风俗习惯是一种普通的社会现象。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由于它是社会生活方式和民族文化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环境中最稳定的因素,因此顺应民俗可以起到稳定社会秩序、安定民心的作用,有利于统治和管理。“因俗简礼,平易近人”是姜太公建国的三大基本国策之一。他给齐国带来的舒缓、达观的国风,自由开朗的民风,为齐国称霸春秋、威冠战国七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要记住,无论是同一个民族或者是异族,无论是同一宗教或者是不同派别,我们都生长在同一个地球上、同一个大家庭里,我们都直接或间接地相互融合着,相互鼓励着,相互帮助着,饮着同一片地上的水,吃着同一产地的食物,沐浴着同一个太阳,观赏着同一个美丽的月亮。我们彼此之间没有什么深仇大恨,也许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宗同生长在一个地方。

嗡嗡作响的蜜蜂在红花绿叶当中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美丽的舞姿,快乐地享受着花蕊之中的蜜浆,彼此和谐地建造着自己的“宫殿”,幸福美满地养育着自己的子孙后代。

忙忙碌碌的蚂蚁黑乎乎地爬满了它们家园的周围,它们看似密密麻麻乱成一锅粥,但事实上却能够分工精细、彼此协作、热火朝天地做得井然有序,每个小家伙都在做着平凡而又令人震惊的伟大事业。它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它们具有舍己忘我的团队精神,踏踏实实的苦干劲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

今天是一个张扬的社会,是一个个性充分展现的时代,我们不能再故步自封,自命清高,妄图远离纷杂社会的干扰,隐居深山老林,等待着高人的发现。因为时代不同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隐居就意味着逃避,就意味着懦弱,就意味着无能,就是脱离群体,就是一种自私。

脱离了群体,就会被别人孤立,孤立了意见和想法就会发生片面,片面就会产生极端,极端就会发生大的问题。自古以来一意孤行的人最终都会走入到一个死胡同里,撞得头破血流,以至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而自焚其身。

孔子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浪迹天涯,漂泊四海,周游列国,到处讲学。一次,他在途中遇到一位耕田的隐士,急忙走过去谦虚地向隐士请教,而隐士不仅不留情面,反而讥笑孔子是傻瓜。孔子回答说:“人不可以与禽兽住在一起,采取逃避现实的态度;我不与人在一起,又能跟谁在一起呢?”隐士无言以对。

今天我们讲究的是团队精神,团队精神要求的是各项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一个人除了有精深的专业技术能力外,还必须具备无私奉献的精神,灵活的协调能力,高度的责任感和积极的创新精神。

融入团体需要积极主动的勇气;

融入团体需要平易近人的态度;

融入团体需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德;

融入团体需要不计前嫌、以德报怨的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