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易经》64个人生智慧
22383700000012

第12章 智慧12否卦:坦然接受,处变不惊

【原文】

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

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解析】

否卦:为小人所隔阂,这是不利于君子的占卜,事业也将由盛转衰。

《象辞》说:天地隔阂不能交感,万物咽窒不能畅釜,这是否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从而在国家政治否塞之时,应思隐居不仕,以崇尚俭约来躲避灾难,不要以利禄为荣。

否卦象征闭塞。阻隔的不是应该阻隔之人,筮得此卦不利于君子,因为此时刚大者往外,柔小者来内。初六拔除茅草而牵连其同类,占问必获吉祥,亨通顺利。六二被包容并顺承尊者,小人可以获得吉祥;大德大才之人反其道而行之,才会亨通顺利。六三被包容而居下,终将招致羞辱。九四君王颁布诏命,必无灾祸,众人还会前来归附而同享福禄。九五闭塞休止,大德大才之人筮得此爻可获吉祥。将要灭亡啊,将要灭亡!但是如果把自己拴在根扎得很深的桑树上,则安然无恙。上九开通闭塞;只要闭塞过去,喜庆必将到来。

坦然接受不可避免的事

人生和事业都不会一帆风顺,在每时每刻都有可能遇到“风浪”。一些人在面对“风浪”的时候,能做到淡定自如,靠镇定经历它、战胜它;而另外一些人,却慌了手脚、不知所措,最终被它战胜。这就是《否卦》上九中说到的“倾否,先否后喜”——只要自己的内心不被外界所动,便能产生出一种临危不惧、战胜困难的勇气及智慧。而接受已发生的事实,就是战胜困难和克服不幸的第一步。

假如遇到一些令人不可接受而客观上又不能避免的事实,那么,你该怎么办呢?我们的观点是:不要死缠不放,要立即转换角度,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从而立即做下一个事情。

卡耐基碰到一个在纽约市中心一幢办公大楼里开运货电梯的人,他的左手被齐腕砍断了。卡耐基问他少了那只手会不会觉得难过,他说:“噢,不会,我根本就不会想到它。只有在要穿针的时候,才会想起这件事。”

如果有必要,我们差不多都能接受任何一种情况,使自己适应,然后就整个忘了它。

在漫长的岁月中,你我一定会碰到一些令人不快的情况。我们可以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加以接受,并且适应它。哲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要乐于承认事情就是这样的情况。能够接受已发生的事实,就是能克服任何不幸的第一步。”

环境本身并不能使我们快乐或悲伤,我们对周围环境的反应才能决定我们的悲欢。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都能忍受灾难和悲剧,甚至战胜它们。我们内在的力量坚强得惊人,只要我们肯加以利用,就能帮助我们克服一切。

我们从来没有看到哪一条母牛因为草地缺水干枯,天气太冷,或者是哪条公牛追上了别的母牛而大为发火。动物都能很平静地面对夜晚、暴风雨和饥饿,所以它们从来不会精神崩溃或者是患胃溃疡,它们也从来不会发疯。

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挽救的可能,我们就要奋斗。可是当常识告诉我们,事情已不可避免——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那么,请保持我们的理智,不要“左顾右盼,无事自忧”。

莎拉·班哈特曾经是全世界观众最喜爱的一位女演员,她在71岁那一年破产了——所有的钱都损失了,而她的医生——巴黎的波基教授告诉她必须把腿锯断。她因摔伤染上了静脉炎,腿痉挛,医生觉得她的腿一定要锯掉,又怕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个脾气很坏的莎拉。然而,当他告诉她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莎拉看了他一阵子,然后很平静地说:“如果非这样不可的话,那只好这样了。”

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的儿子站在一边哭,她朝他挥了下手,高高兴兴地说:“不要走开,我马上就回来。”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她一直背着她演过的一出戏里的一幕。有人问她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提起她自己的精神,她说:“不是的,是要让医生和护士们高兴,他们承受的压力可大得很呢。”

手术后,莎拉·班哈特还继续环游世界,使她的观众又为她疯迷了7年。

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创造出一个更丰富的生活。

没有人能有足够的精力,既能抗拒不可避免的事实,又能创造一个新的生活。你只能选择一个,你可以在那些无可避免的暴风雨之下弯下身子,或者因抗拒它们而被摧折。

在加拿大,经常可以看到长达好几百英里的常青树林,从来没有人看见一棵柏树或是一株松树被冰或冰雹压垮。这些常青树知道怎么去顺从,怎么弯垂下它们的枝条,怎么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情况。

“对必然的事,要轻快地去承受。”这句公元前399年的话,对现代人仍有教育作用。

不要被小事影响心情

人面对着现实世界,有多少令我们心境不宁的事情——在家中,在单位,甚至走在大街上,你都会遇到许多烦心的事:孩子功课不好,又不用功;单位领导莫名其妙地冲你发火,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足足批评了你一小时;路上,一人嫌你挡了他的道,骂骂咧咧没完没了……

正如古人所说,人面对着外界的这些干扰,心情自然承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美国学者马尔登说,不安和多变,是形容现代生活的贴切词语。我们必须面对不安的生活,使我们的船驶过人生的险道——否则的话,就只有退回子宫,恢复妄想和苦闷。因为能为我们担保的东西很少,我们就只有学习尽力去克服那些危险,才能过上更满意的生活。

《三国演义》里有一则故事:曹操发兵攻打刘备,刘备欲联合袁绍共同抗曹,便派说客去见袁绍。说客给袁绍分析军情:曹操征讨刘备,他的老窝许昌就空虚了。袁绍发兵乘虚而入,就可打赢曹操。这是一个极好的机会,谁知袁绍根本无心谈论此事。但见袁绍形容憔悴,衣冠不整,一口一个“我要死了”。原来是他的第五个儿子生了疥疮,他的心情也就恍惚不宁了,哪有心思去打仗。说客用手杖敲着地,说:“这样难得的打败曹操、夺取天下的机会,就因为儿子生病而错失。大势已去,真可惜呀!”跺着脚叹着气走了。

所以,不要因外界的纷纷扰扰而自乱阵脚,乱了自己生活的步子,更不要心生烦躁、忧虑、焦灼,要保持内心的宁静。

一位空军飞行员谈到他在空中翱翔的感受:“当我从高空往下望,看到人如蚂蚁、屋如火柴盒时,发觉一切事物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下了飞机后,整个人就开朗多了,很多从前想不开的事情,都已不再那么在乎了,也不再那么计较了,因为心境已全然不同。”

当你面对不如意的事,拉高视野,向下望一望时,不觉得那些小事都很好笑吗?想一想,过了一二十年,谁还会记得这些呢?

千万不要上当,这些小事只想把我们绑住,耗损我们的心力,以至于无法专注于其他更重要的事情。下次再碰到不如意的事时,不妨用旁观者的心情,冷静看着这些事,超然于这些事情之上。

我们浪费太多的力气在小事上面,反而无暇注意生命中更美好、更伟大的事物。《劝忍百箴》中认为: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做大事的人,不追究一些细碎小事;观赏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小疵;得巨材的人,不为其上的蠹孔而怏怏不乐。纠缠在小事之中摆脱不出,只会令自己更加苦恼。

有一位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实验。

他要求一群实验者在周日晚上,把未来七天所要烦恼的事情都写下来,然后投入一个大型的“烦恼箱”。

到了第二周的星期日,他在实验者面前打开这个箱子,逐一与成员核对每项“烦恼”,结果发现其中有九成并未真正发生。

接着,他又要求大家把那一成的字条重新丢入纸箱中,等过了三周,再来寻找解决之道。结果到了那一天,他开箱后,发现剩下的那一成烦恼也已不再是烦恼了。

在一片混乱之中保持平静和安宁的方法就是要找到你的“风暴之眼”。所谓“风暴之眼”,原是指台风、飓风甚至是龙卷风的中心地带,一块自始至终风平浪静的地带。这片地带以外的任何事物都被席卷而去,只有这个中心仍旧保持着平静。如果我们能在“社会风暴”和“人际风暴”中找到它的“风暴眼”,则不论周围环境有多恶劣,噪声有多大,我们都能够做到耳根清静,心情平和,临危不乱。而这个“风暴眼”其实就是我们自己镇静从容的心境。

而要保持这种平静心境,就要学会去注意我们的感觉,注意我们生命的质量,注意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停止担忧那些不重要的事情,比如衣服不太合身,交通又堵塞了,有人好像对自己不友好,这次提升有没有我,别人买了汽车而自己还没有,等等。我们还要学会不要昧于事理,让生活失去了平衡,就是说,不要让工作上的压力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

世间的事不是我们都能掌握主动权或只要努力就能做好的,有许多事我们只能尽到本分,仅此而已。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因遭遇外界的压力和苦难而使自己也变得郁郁寡欢或烦躁不安。对人世间的痛苦我们都会产生同情,这是正常的合乎人性的反应。但我们也要与它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是处理痛苦的妙方,也是让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