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孝心不打折
22381200000015

第15章 学校里的羊圈

消失的小学

于百发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板,也是市里热衷于公益事业的人。

这天,他应邀参加一个捐助仪式,仪式的其中一项是学生代表发言。一个小女孩走上台,一开口,于百发心里就是一惊。为啥?这个小女孩的口音他太熟悉了,平山县口音。十年前,于百发在平山县淘得了第一桶金。没有在平山县的成功,就没有他的现在。为了回报当地人的厚爱,于百发还在最偏远的秀水村建了当时全县最好的小学——百发小学。

仪式结束后,于百发把小女孩叫到身边,一问,她说她就是秀水村的。

于百发又问:“你现在,在哪里上学?”小女孩说:“光明小学。”光明小学!于百发知道那是市里一所相当不错的小学,自己儿子就在那里上,而且他还晓得那些没有城里户口的农民工,想进这样的学校,明里暗里都要交一大笔钱。难道她父母有钱了,进了城?于百发接着问:“父母是做什么的?”

小女孩说:“我妈是卖菜的,爸爸在建筑工地上干活。”

也许是家里没有人照顾孩子,就把孩子带到身边了,于百发随口又问:“家里爷爷奶奶还好吧?”小女孩说:“好着呢,天天下地干活。”

于百发有些疑惑了,停了一下,问:“那里可有全县最好的小学,你为什么不在那里上啊?”小女孩却说:“那里没有什么小学啊。”

于百发皱了皱眉,重新审视了一下眼前这个小女孩,说:“怎么可能?”

小女孩说:“叔叔,真的。”然后又补上一句,“就是有,我爸爸也不让去。”

于百发更加疑惑了,问:“为什么?”

小女孩说:“爸爸说了,在那里上,掉价。”

一个农村孩子在全县最好的小学上学被认为是掉价!难道那所小学真的出现了什么问题?还是小女孩在说谎?

小学又出现了

于百发自从出资建完那所小学后,就老儿子娶媳妇——完事大吉,还真的没有再去看看。十多年了,估计那所小学也该维修了,一个月后,于百发抽了空闲,带上钱,在助理的陪同下,直奔平山县。当地领导听说于百发又是来捐资助学的,进行了高规格的招待。并陪同他,一起视察秀水村的百发小学。

随着百发小学渐渐地出现,整齐的校舍依然那么整齐,只是有些破旧了。校门口依然挂着于百发亲手题写的“百发小学”的牌子,但那个牌子却是鲜亮如新,看不到岁月侵蚀的痕迹,显然是有人经常维护的。于百发从心里由衷地涌起了一阵感动,之前的疑云顿时消散了。

很快,从校园里涌出一群衣着整洁的孩子,他们捧着鲜花,敲着锣鼓,开始热烈欢迎于百发。于百发在孩子们的簇拥下,走进了校园。校园还算干净,教室也说得过去,除了课桌是新的外,其他的都很破旧了。于百发想,这也难怪,对一个小学,上面拨的经费有限,能保证孩子们有好的课桌就不错了,只是,他在无意中,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于百发看了一眼助理,助理也在微微皱眉。

也许是在酒桌上喝得多了,助理抽空去了一趟厕所,回来后,眉头皱得更厉害了。于百发把助理叫到一边,悄悄地问:“怎么了?”助理小声说:“学校的厕所脏得很,简直是没法下脚了,真不像话。”于百发恍然大悟地说:“怪不得,我们一进门,就闻到一股怪味呢?”助理点点头说:“我也闻到了。”犹豫了一下,又摇摇头,自言自语地说:“这跟厕所的味道好像还不一样。”

于百发重新仔细地环视一下四周,终于发现,整个学校在他们来之前都临时抢修过,这显然是为了迎接他,做的突击工程。看得见的东西,可以修整,可看不见的气味却透露了玄机。不用问,在他没来之前,这所学校不一定脏成什么样子。

在这个全县最好的校舍里,充斥着最差的学习环境,此时此刻,于百发才明白,原来这就是那小女孩爸爸认为掉价的根源。自己再有钱,也是一分一分地打拼来的,看到他们如此不珍惜自己的投资,于百发很生气,当即掏出钱,走到那个老校长跟前,说:“校长,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希望你以一个老教师的人格,向这些天真的孩子和纯朴的村民们保证,一定要把这些钱不折不扣地用在校舍的维修上,给孩子创造一个干干净净的学习生活环境。”老校长犹豫一下,看看陪同的领导。于百发立刻明白,他做不了主,就对领导说:“如果你们能尊重捐赠人的意愿,我就捐款;如果做不到,我只好收回了。”领导敷衍着说:“没问题,没问题。”

一边是天真无邪的孩子,一边是虚与委蛇的领导,于百发看着心里直犯堵。在返回宾馆的路上,于百发阴沉着脸,一言不发。陪同的当地领导自知理亏,也小心地应付着。

为了第二个你

临离开平山县前,于百发决定他们独自去百发小学一趟。这一切不是孩子们的错,他们那么小,就要在心里笼罩上弄虚作假的阴影,实在是可怜。他想为净化孩子们那幼小的心灵,尽一点儿微薄之力,给他们讲讲自己的创业史,让他们知道任何一项事业的成功,都是脚踏实地干出来的。

于百发他们到了百发小学门口,发现大门是关着的。助理下了车,没敲几下子门,就捂着鼻子回来了,说:“于总,那里没人。”于百发说:“不可能,今天又不是双休日。”于百发下了车,走到门口,一股腥臊味扑面而来。助理又敲了一阵子门,里面终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谁啊?”接着一个老头开了门。

于百发往里面一看,整个操场,空荡荡的,没有一个孩子。又往教室一看,教室里时不时地探出一个羊头,还发出咩咩的叫声。

于百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惊讶地问:“这不是一所小学吗?”那个老头摇摇头说:“那是好几年前的事,现在早不是了。”于百发不相信地问:“那前两天,在学校里见到的孩子,是从哪来的?”老头说:“前两天为了应付那个有钱的大老板,临时从城里调来的。”于百发更是不解了:“为什么要这样?”老头说:“听说那个老板又是来捐钱的,这可是当地官员求之不得的好事,可又怕他看了这些伤心,就想出这没有办法的办法。”

见过作秀的,于百发还没见过这样作秀的!于百发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几个字:“高,实在是高!”那个老头没有注意到于百发表情的变化,而是抱怨重重地唠叨着:“那个老板,没事闲的,到这瞎转悠啥,弄得我这些羊,没处搁没处放的。”

一提到羊,于百发这才注意到,校门口还挂着百发小学的招牌,忍不住问:“既然没有了学生,你们养羊就养羊吧,可你们还挂着百发小学的牌子干什么?”老头抬眼看了看上面的牌子,说:“嗨,你瞧我这记性,人老了就是不行。”说着,从里面取出一个牌子,挂到百发小学牌子的后面。那个牌子上歪歪斜斜地写着:养羊场。跟百发小学那几个字一样鲜亮如新,合起来就是:百发小学养羊场。

于百发顿时感到血撞脑门,问:“你当养羊场就当养羊场得了,为什么还打着百发小学的牌子啊?”那个老头一听,得意地说:“这你还不懂了,‘百发’这两个字,在我们这里名气大、声誉好。那个从我们县打拼出去的于百发,可是人们心里的能人,咱也想沾沾光不是,求个好生意呗。”

那个老头的话让于百发哭笑不得,可他还是很生气,说:“我捐款是为了解决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不是羊的繁殖问题。”

老头立刻警觉起来,把于百发他们上下打量了一番,问:“你是干什么的?”

助理说:“他就是于百发总经理,这所小学的捐助人。”

老头赶紧说:“失敬,失敬。”接着又无奈地说:“那有啥法啊,没有孩子,村里说,这里的院子闲着也是闲着,就让我养羊了。”

刚才于百发是被气糊涂了,老头提到孩子,才想起来孩子们的事,问:“那秀水村的孩子们,到哪儿上学了?”老头说:“村里哪还有几个孩子啊,年轻人都在县城里买了房,或者在城里打工,把孩子都带进城了,到城里上学去了。山村小学建得再好,他们也不愿意让孩子在这山沟里上了,城里的和尚会念经吗。”

于百发说:“在城里上学,费用比在这里上可高多了。”

老头说:“谁说不是呢,可现在的年轻人心气盛,一个跟着一个比,让孩子在这样山村小学上,总觉得低人一头。你不也是把孩子弄到城里上了吗?”

于百发说:“我在城里有房有车有钱,我有这个条件啊!”

老头一拍大腿,说:“这就对了吗,你是他们的榜样。他们说了这一代输给你了,不能让下一代输在起点上,说不定,他们的孩子就是第二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