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说:“江湖上做事,说一句算一句。”这句话的确切含义,也就是答应了的事情,达成了协议,只要不是万不得已,就必须遵守、履行,不能随意反悔,特别是不能如王有龄所想的那样,情况于自己不利的时候,求着别人帮忙,而到了情况可能对自己有利的时候,却又想着按对自己有利的方法办。从一般商人的眼光看,也许王有龄的打算也并不为过,一来商人图利,有得钱赚就尽可去赚,只要不违法,也无可厚非,商人自有商人的价值标准。二来漕帮此时本来就急于脱货求现,以解燃眉之急,改垫付为收购,也许还正合他们的心愿,也算不得是不守信用。但是,这里事实上还有一个自扪良心的问题。一切只是为了自己打算,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对别人不管不顾,本身就不是诚信君子所为,本身就是不信义也没有信用。这样的人,自然也就叫人看不起了。而从做生意的角度看,叫人看不起,也自然不会有人和你合作了。
结果是一个人言行的明证,它反映一个人的品质、能力与素质,所以胡雪岩十分注重从结果上去捧自己。他说:“为人最要紧的是收得结果,一直说话算数,到临了失一回信用,自己就完了。”由此看出,胡雪岩是十分看重事情的结果的。
胡雪岩在对左宗棠的态度上,至少有两点很可以让我们感佩。
第一,绝不用完就扔,过河拆桥。胡雪岩结识左宗棠,从他作为一个生意人来说,他是将左宗棠作为可以利用、依靠的官场靠山来“使用”的,他也确实从这座靠山得利多多。但是,他也绝不仅仅是将左宗棠作为能靠就靠,靠不住了就弃之他处的单纯的靠山,因而即使自己已经处于极其艰难的境地,他也要完成左宗棠交办的事情。从个人品德上来说,这不能不让人感佩。
第二,维持信用,始终如一。他绝不愿意一生注重信用而到最后为一件事使这信用付诸东流,因此,即使到了真正是勉力支撑,而且岌岌可危的时候,宁可支撑到最后一败涂地,也要保持自己的信誉、形象。
学会在钱眼里翻跟斗
在厚黑商人眼里,经商是为了赚钱,就是要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掏”到自己腰包里来。商场牟利,对于厚黑者来说,不仅要光明正大地“掏”钱,而且还要让别人心甘情愿“掏”钱给你。
一般人很难做到这一点,这里也自然有一些必需的技巧和诀窍,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财之道”。经商者要懂得生财之道,就要学会在钱眼里翻跟斗。说到底,也就是根据自己面对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自己的对策,不失时机地开拓自己的事业。从筹措、积累资金的角度看,这“生财之道”,其实也与有多大力量办多大事情相类似,但它不是那种从少到多慢慢积累的被动等待方式,而是充满一种积极主动的精神。因此,它也是体现一个经商者才干、眼光、智慧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们还以胡雪岩为例加以阐述说明。当初,胡雪岩要开办药店,在和刘不才商量药店事宜的时候,他一开口就是“初步我想凑10万两银子的本钱”。这个“牛皮”可是吹得有点大了,因为当时他根本就不知道这10万两银子在什么地方。虽然有个朋友说过愿意入股,但这位朋友已经帮了自己很多了,再让这位朋友拿钱出来,这位朋友也就只好卖田卖地了。兵荒马乱之中,不动产根本就变不出现钱,按胡雪岩的原则,“江湖上行走,绝不做坑害朋友的事情。”他自然不会取此下策。胡雪岩第一次感到了不踏实。不过,这也没有难倒胡雪岩,他脑筋一转,便转到了为药店筹集资本的两个主意:第一步,他可以向杭州城里那些已经被“喂”的官员们来筹集资金。他准备回到杭州,首先攻下杭州抚台黄宗汉。如果攻下黄宗汉,再找有钱的官员来凑凑数,也就容易多了。第一步如果成功,第二步也就好办了。
胡雪岩接下来要让官府出钱来为自己开药店。刘不才有专治军队行军打仗容易发生时疫的“诸葛行军散”祖传秘方,配料与众不同,其效如神。胡雪岩准备与专管军队后勤保障的“粮台”打交道。先采取只收成本的方式给军营送“诸葛行军散”,或者有捐饷的,也可以让他们以“诸葛行军散”代捐,指明数量多少,折合银子多少。只要军营的兵将们相信这药好,就可以和粮台打交道,争取承接为粮台供药的业务。粮台虽不上前线打仗,但事实上却什么事都管,最麻烦的就是一仗下来料理伤亡,所以粮台上用药极多,药店可以把药卖给他们,药效要实在,价格比市面便宜,还可以欠账,让粮台本人公事上好交代。而既然可以欠账,也就可以预支。除“诸葛行军散”之外,药店可以弄到几张与众不同的好方子,譬如刀伤药、辟瘟丹之类,真材实料,然后禀告各路粮台,让他们来订购,领下订购药品的款子,正好可以用来发展药店生意,这一步一走通,药店不就可以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了么?还用愁什么药店的本钱?
胡雪岩立即着手要开药店和典当铺。这时他其实仍然没有足够的资金。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他却又要上两个大“项目”,不能不让人惊讶。胡雪岩有自己的打算。胡雪岩的打算,是凭他的信誉和本领。阜康的进一步发展,有已经结成牢固的生意伙伴关系的庞二支持,做生丝生意,仍然由大家集股,药店可以打官府的主意,而典当业,他则看中了苏州潘叔雅那班富家公子。
胡雪岩看中苏州那班富家公子,也是抓住了一次借助别人的资金开办自己的事业的机会。胡雪岩销洋庄,为求当时派任苏州学台的何桂清的帮助,去了一趟苏州。在苏州为解决阿巧姐的事情,又结识了苏州富家公子潘叔雅、吴季重、陆芝香等人。当时正值太平军大举进攻苏、浙,苏州地面极不平静,一方面官军打仗,保民不足却骚扰有余,另一方面太平军也步步逼近,因此这帮富家公子都有心到上海避难。这些富家公子在苏州的房屋、田产自然是不能带到上海去的,但他们却有大量的现银。他们知道胡雪岩是钱庄老板,因而想借胡雪岩的钱庄,把这些现银带到上海用出去。这笔现银一共有20多万。胡雪岩当场就为这些阔少将这20多万现银如何使用做了筹划。他建议将这些银钱存入钱庄,一半做长期存款,以求生息,一半做活期存款,用来经商,存款的钱庄以及生意的筹划,都由胡雪岩一力承当,总的原则是动息不动本,以达到细水长流的目的。胡雪岩等于给自己又吸纳了一笔可以长期运用的资金。
胡雪岩所以要为这帮富家公子如此筹划,是因为他“发觉自己又遇到一个绝好的机会”。
本来依胡雪岩的观察,这帮全不知稼穑艰难的阔少,往往既不切实际又不辨好歹,和他们打交道常常会吃力不讨好,实在是犯不着。不过,转念一想,如果这些阔少不是急功近利,能够听自己的建议放远了看,对自己的生意实在也是一大帮助,有了这20多万可以长期动用的资金,自己还有什么事情不可以干?于是,胡雪岩就有了利用这帮富家公子交给自己“用”出去的20多万开办典当铺的计划。按当时的情况,有5万两银子架本,就可以开出一家不大不小的当铺,有这20多万两,能开几家当铺?胡雪岩的典当铺,也就这样开办起来了。
中国传统商人有“以一文钱创天下”的志向和能力,但也知道,完全靠自己一文钱一文钱地积累,这个发家过程无疑会十分漫长。因此,跳过最初资金积累阶段,直接由借贷———从负债经营入手,便成为传统商人的经营捷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经营者,应该学会走好第一步———筹措资金,只有踏踏实实地走好了这一步,才能为将来的事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也正应验了中国的另一句老话:“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商务经营,开办实业,都需要本钱。没有资金,必将寸步难行,天大的本事,再好的机会,都将是一句空话。立志在商场争雄的人,不能不会为自己筹措资金。当然,为自己筹措资金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最稳妥的方式,大约也就是有多少资金,做多大的计划,凭着自己的惨淡经营,从少到多地慢慢积累。
不过,即便愿意自己慢慢积累资金而不同意胡雪岩所采用的方式的人,大约也不能不佩服胡雪岩的招数高明。因为如胡雪岩这样能够凭借他人资金,开创自己的事业的筹措资金的方式,确实是棋高一着。
胡雪岩创业之初所动用的资金,其实都是借来的,而不是他自己的。胡雪岩是一个“钱眼里翻跟斗”的高手。他在自己事业的草创阶段,其实是身无分文,就是因为他懂得生财之道,知道如何在“钱眼里翻跟斗”,他的一项项事业,也就一项接着一项地“翻”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