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66

第66章 厚黑学与刘邦(1)

在厚黑学中,刘邦被当做厚黑鼻祖,李宗吾是这样评价刘邦的:“刘邦天资既高,学历又深,把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一一打破,又把礼义廉耻,扫除净尽,所以能平荡群雄,统一海内,一直经过了四百几十年,他那厚黑的余气,方才消失,汉家的系统,于是乎才断绝了。”如果从厚黑学的角度来看,刘邦是一个最标准的厚黑典范,刘邦的厚黑功夫在历史上堪称独一无二:先说脸厚,刘邦本出身草根,自然学会了一身的无赖功夫,实力不强时,甘愿当孙子,他才在鸿门宴上成功脱险。再说心黑,战败时刘邦乘车逃难,竟然把自己的孩子推下车,目的只是让车跑得快一点;项羽要杀刘邦的父亲,刘邦说最好给自己一碗汤喝;夺得江山后,刘邦向开国功臣开刀。由此看来,刘邦把厚黑功夫做到家了。

刘邦的成功秘笈:把忍字功夫做到家

楚霸王项羽是英雄,但他没有成大事,因为他不懂忍耐。而刘邦总是灰溜溜的,有时甚至如丧家之犬,被打得四处流窜,但他能忍耐,不把失败当回事,屡败屡战,终于成就了大业,做了开国皇帝。这两个男人的结局反差,我们不能不反思啊!小不忍则乱大谋,在厚黑人物刘邦反败为胜的过程中,“忍”字的作用不可低估。纵观刘邦的起家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刘邦是靠着忍一步步走上成功的。

秦末,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刘邦、项梁共立原楚国王孙为楚怀王,继续进行讨秦战争。后来,项梁战死。楚怀王召集文武大臣共商灭秦大计,做出了分两路大军由彭城西进,彻底捣毁秦王朝统治的战略决策。其中,起义军主力由宋义、项羽率领,而刘邦则负责统领本部人马及项梁、陈胜的余部。楚怀王与众将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在攻打关中的战役中刘邦率军首先攻进关中,项羽落在其后。由于有“先入定关中者王之”之约,为争王位,项羽在鸿门设宴招待刘邦,以便借机将其除掉。而刘邦早已看出项羽的目的,但又深知项羽的势力强大,硬拼只能自取灭亡,因此只能忍辱求生以图日后东山再起。

项羽设宴招待刘邦,刘邦则装出一副奴才相,说尽了恭维话,信口胡诌地大表忠心。刘邦说:“我和将军共同努力,起兵攻秦。您在河北激战,我从河南进兵。我能侥幸先行入关,是大出意料的,所以美女财宝概不敢收,军队也未敢进城,专等将军的到来,听候您的号令。现在有人挑拨,是想破坏我们兄弟关系,望将军明察。”项羽听了这些活,早已将杀刘邦之心丢到脑后。

范增多次暗示项羽下令动手,但项羽佯装不知。不得已,范增又令项庄以舞剑为名,伺机行刺。但项伯也随即拔剑而起,名为与项庄对舞,实际上却以身掩护刘邦,使得项庄始终无隙可乘。在此紧要关头,张良暗中告诉勇将樊哙入内保护刘邦。后来,刘邦借上厕所之机,骑上一匹马,在樊哙等亲信的保护下,抄小路溜回了霸上。

刘邦在鸿门宴上可谓狼狈至极,忍让至极。但是,正是因为他受得了、做得到这些,后来才赢得了皇袍加身的荣耀之至。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咽呜叱咤,千人皆废,为什么身死东城,为天下笑?他失败的原因,韩信所评价项羽的“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的话可谓是入木三分。

“妇人之仁”,是心有所不忍,“匹夫之勇”,是受不得气。鸿门之宴,项羽与刘邦,同坐一席,项羽已经把剑取出来了,只要在刘邦的颈上一划,“大楚皇帝”的招牌,立刻可以挂出,他偏偏徘徊不忍,竟被刘邦逃走。垓下之败,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他偏偏说无颜见江东父老。

刘、项相争,项羽胜多负少。可怜刘邦总是灰溜溜的,有时甚至如丧家之犬,被打得东躲西藏。但狗有狗的长处,忍得了万般欺凌。鸿门宴的忍让算是一例,而在此后的多次交战中,刘邦又有好几回损兵折将,落荒而逃。幸好他是“走”的专家,不把失败当回事,败了就走,走了又来。虽则落了一个“市侩厚黑人士”的骂名,但最后终成大业,成为一代开国帝王。号称西楚霸王的项羽不可谓不是一个大英雄,他曾因一怒之下坑杀过30万降卒,也曾因怜弱惜孤而不忍列阵。战场上,他叱咤风云,令敌兵闻风丧胆;情场上,他柔情似水,叫美人委身相随。

项羽敢怒敢喜,敢恨敢爱,真是一个地道的男人中的男人!可惜,这个伟丈夫也有一丝缺陷,他能胜不能败,能进不能退,能伸不能屈,身上少了那么点“忍”劲儿。

这一点缺陷,竟铸成了他惨败的悲剧。诗人李清照十分赞赏项羽的英雄气魄,写诗赞道:“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但是,从成就大业的实用角度来说,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不肯过江东,拼死疆场,实乃下下之策。倘若他听了乌江亭长的话,忍一时之败逃回江东,学学刘邦的“走”字功夫,保全性命,那天下江山属谁,就无法预测了。

空手套白狼,为自己打造声势

读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刘邦发迹之前,只当过副科级的泗水亭长。那时的刘邦毫无政治资本,又不擅长生产作业,更没有雄厚的资金支持;而且刘邦的关系也不多。但是,刘邦有一张厚如城墙的脸和一颗野心勃勃的心。所以尽管当时什么都没有,但他什么人都敢欺负,摆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嘴脸。就是这样无赖式的人物,在看见秦始皇巡视排场的时候,竟然羡慕得不得了,说出“大丈夫当如此也”的豪言壮语,可见,刘邦也是一个志向非凡的人物。

其实刘邦除了脸厚以外,他还有一个拿手的本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善于自我炒作。

而炒作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让刘邦炒瓜子或炒板栗,他肯定掌握不了火候;但他炒作自己,手法纯熟。刘邦作为一个自我炒作的高手,他手里无产品,也无处融资,他靠什么让自己名扬四海呢?刘邦所用的手法说起来很简单,就是“空手套白狼”。

刘邦一出手就不凡,顺手牵回了一个妻子,也就是后来的吕后,她是刘邦炒作自己和天下的最有力助手,《史记》上说她“佐高祖定天下”。刘邦怎么炒作获得吕后父亲吕公的青睐呢?当时吕公到沛县县令家做客,县令大摆酒宴,宴会上萧何做了一个规定:红包一千以上的坐堂上,以下的坐堂下。刘邦大大咧咧走进来,大喊:“我送一万!”其实,当时刘邦一分钱也没掏。然后刘邦大摇大摆地走到堂上,举杯推盏,视若无物。结果看得吕公眼神都直了,酒后对刘邦说:“我要把女儿嫁给你。”刘邦大概能算“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的鼻祖,男人故意装坏样子,效果比装酷还好,这不,连吕公都另眼相看了。其实在这次牛刀小试之前,刘邦早已对自己的身世大炒特炒了。这种手法后来被许多娱乐明星使用,比如某明星在新专辑面市前,突然花钱请媒体曝光曾与某大腕鸡年马月狗日在某个地方巫山云雨。不过刘邦胆子更大脸皮更厚,为吸引受众眼球,他拿自己的母亲来制造绯闻。我们不妨来看看《史记》中记载下的刘邦炒作的自己的文案底稿:“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一般的炒作只是添油加醋,刘邦是无中生有,抓住古时人们对真龙天子的崇拜意识,这一策划真是惊世骇俗的大手笔。吕公大概也是受了这宣传攻势的蛊惑,才决然把宝贝女儿嫁给刘邦的。

不过,光是制造绯闻,可信度还是比较低的。刘邦精心打造“准皇帝”品牌,此时只停留在知名度上,他需要往前进一步。于是他花钱买通两家酒店老板王媪、武负,炮制了这样一个连续报道,大致说:刘邦经常到他们店里赊酒喝,喝醉了就躺在店里,他们都看见刘邦的身上有龙现身。于是相信刘邦是真龙托身的人越来越多。

在娶吕后后,在吕后的帮助下,刘邦把炒作从自发行为变为自觉行为,把偶尔行为变为长期行为。比较成功的炒作很多,如伙同吕后买通一个相面师傅给吕后母子和刘邦分别看相,说他们的相貌“贵不可言”,将来必定大富大贵。

再比如,当时天下人都沸沸扬扬地传一件事,即秦始皇发现东方有“天子之气”,所以亲自巡游以镇压。刘邦就配合这轰动性的新闻躲到深山中,由吕后出来放风说,无论刘邦在山中的那个角落,她都能找到,因为刘邦的头顶有一团“云气”。《史记》上这样记述吕后的话:“(刘)季所居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古人认为“云从龙”,云气之所在也就是真龙天子出没的地方。于是更多的人相信刘邦是真命天子,愿意追随他,里边就有很多人是以后汉朝的开国元勋,比如萧何、曹参、樊哙、夏侯婴等人。

刘邦炒作经典案例有“赤帝之子斩白蛇”、刘邦被“立为沛公”。特别是后一件事,是汉朝集团正式投入运营的标志。当时沛县民众起义,把县令杀了,萧何、曹参等人以各种借口拒绝担任沛令,刘邦被他们推向前台,成为股份制公司的董事长。以后刘邦率领团队同秦二世和项羽等争夺市场,并最终获得成功,垄断了天下的市场和经营权。

欲烹我父,幸分我一杯羹

对于刘邦的厚黑,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为佐证。那就是历史上那句著名的话:“欲烹我父,幸分我一杯羹。”这句话的意思是,你要煮死我父亲,那就分给我一碗汤喝吧!一般人断然不能说出这样的话,除了厚黑到家的刘邦。

事情的来龙去脉是这样的:在刘邦与项羽征战之际,刘邦采用打不起躲得起的战略,弄得项羽无计可施。但项羽希望尽快和刘邦决一死战。于是,项羽想到一个逼迫刘邦的好办法,立刻下令部属火速由彭城带来刘邦的家属。彭城大败时,刘邦的父亲和吕后等全都被项羽所俘虏。项羽在楚寨前面做了个大案板,将刘邦的父亲全身赤裸地绑在上面,准备下油锅煮死他。刘邦听到报告后立刻赶往城墙前观望。

项羽派人大声喊话:“汉王听着,项王有令,如不尽快下来决一死战,便烹杀你的父亲刘太公。”刘邦见状,心里也是既着急又难过,不过他知道此事若不小心处理,可能会危及全军的安全。虽然明知是项羽的阴谋,但事关主人的骨肉亲情,张良和陈平等策士也不敢有何建议,只有让刘邦自己去决定了。顾及作为主将的责任,刘邦心一横,扯起他的大嗓门在城墙上回答道:“我和项羽当年同时受命于楚怀王,并共约为兄弟,我的父亲不也就是你的父亲吗?

如果你想烹杀父亲,也请分一碗汤给我喝吧!”

项羽被顶了回来,简直气坏了,立刻下令烹杀刘邦的父亲刘公。这时候项伯也在跟前,他立刻前去劝止道:“天下事每人各有看法,杀害刘公对我们不见得有利,可能还会引发不必要的批评。争夺天下的人通常是无法顾及亲人的,杀了他对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帮助,更何况杀人父母可能会惹出意外的灾祸!”

项羽也觉得杀害无辜的宿敌之长辈会破坏自己的英雄形象,便接受了项伯的劝止。项伯出面阻止,虽然其中含有报答刘邦知遇之情分,但以楚人的习俗,杀害千万敌人者为英雄,而阴害既无地位又无反抗能力的人为懦夫。因此项羽之所以接受项伯的建议,也的确有他需要考虑的地方。

面对“够皮”的刘邦,恐吓威胁似乎发挥不了效果,项羽无奈之下只好正面挑战了。他派军使到汉城向刘邦下战书:“连续几年来,天下一直动荡不安且战乱饥饿频传,原因都来自我们两人的争战。因此我建议我们两人依循楚人古代尚武精神,单挑对决以定胜负,不要让天下为我们遭受颠沛流离的痛苦!”

凭个人武勇,刘邦根本不是项羽的对手,因此他绝不会中计,只笑着要楚军使回去传话:“我宁可斗智,也不斗力!”当然项羽也不会真的笨到相信刘邦会同意和他单挑独斗,他只想借这个举动来嘲讽刘邦的缺乏武勇精神而已。因此他立刻派出三个敢死队员,轻装站到汉城前面向汉军挑战,并讥笑汉军阵营是有其主必有其臣,都是一些酒囊饭桶。这招的确有效,对汉军的士气影响很大,将士们都为此愤愤不平,摩拳擦掌地想出城决战。为了鼓舞士气,刘邦特别派一名射手骑马出城,并在飞驰中以箭射杀楚营的三位敢死壮士。汉军大声欢呼胜利,城中一片哗然。项羽的心战计谋又碰了一次钉子。

能屈能伸,先当孙子后当爷

在《厚黑学》中,当李宗吾谈到刘邦时说:“刘邦天资既高,学历又深,把流俗所传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一一打破,又把仁义廉耻,扫除净尽,所以能够平荡群雄,统一海内,一直经过了四百几十年,他那黑的余气,方才消失,汉家的系统,于是乎方断绝了。”刘邦是历代官场上最为厚黑的人物,但他也最能“装孙子”。“装孙子”就是守弱的表现,刘邦是一个很会“装孙子”的人,但这并不影响他最后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而项羽英雄盖世,处处逞强,却成为了垓下之鬼。对于厚黑之首的刘邦,有做“孙子”的机会,他就“装孙子”,而且还要做得有滋有味像模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