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53

第53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3)

那么,什么才是上策呢?这个时候,你可以以黑制黑——想方设法将他的把柄在自己的手上,在需要的时候随时进行敲打,让他老老实实,不敢再欺负你。例如,你发现该他的徇私舞弊行为,并且掌握了确切的证据,不要公开揭发,而是采取含糊的语气,用他能够听懂的言辞当众指出。旁人可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可对方是一清二楚,这样既能起到敲山震虎的效果,也不至将矛盾公开化。毕竟是做贼心虚,一般人都肯定会被吓住的,不但不敢再排挤打击你,而且也会大大收敛他的不轨行为。世上谁人无把柄,你掌握了对方的把柄,又巧妙地点了出来,对他的震动自然不用多说,很可能其他人也有同样的把柄,还以为你说的是自己。这样,也许不只一个人由于担心自己的把柄被公开而不敢欺负你。

“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兔子逼急了也会咬人,大多数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平时沉默寡言的人一旦发起怒来更令人胆寒,考虑到这一点,即便是本来想欺负你的“小人”此时恐怕也要收敛几分了。因为任何人都有不愿让人知道的隐秘,任何人都怕自己的隐秘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特别是不怎么光彩的事,更是害怕他人知道。因此,制伏“小人”的最好方法,莫过于揪住对手的把柄,让他的黑心不敢使。

不过,你在应用这一“凶”招时,还要特别注意保密。具体来说,就是对把柄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而且最好仅限于你一人知道。千万不能在众人面前公开,因为把柄之所以能为你所用,就在一个“隐”字上,一旦公开了,由“隐”变成了“公开”,它也就失去了利用的价值。或者你掌握的秘密被公开以后,对方很可能会破罐子破摔,反而毫无顾忌地对你进行报复,那反而弄巧成拙了。所以,你只能以能够使对方明白的方式来警告对方。

警惕流言之刀的伤害

男女关系是爱搬弄是非者最喜欢传播的小道消息之一。当然了,散布流言不仅仅是这一方面,他们散布的话题非常广泛,比如,你工作有了一些成绩、家庭出现一些问题甚至多接几个电话都会有流言产生。流言飞语是软刀子杀人,使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而不能自拔。

在我们的朋友当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到处散布别人的流言飞语,搬弄是非。这类人也许只是没事练练舌头,或者增加一点儿饭后的谈资,但他们的言辞却对别人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郑小姐为人善良,又十分要强。高考落榜后,她进了一家工厂。一进厂,厂里就组织她们一同进厂的40个女同事进行培训。4个月以后,只有郑小姐一人分到科室工作,其他人全分到了车间。郑小姐很高兴,在科室工作许多事要从头学起,她虚心向老同志请教,勤奋学习,细心观察别人对问题的处理方法。郑小姐这个人不笨,脑子也比较灵活,办事也有一定的能力。就在工作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她听到别人的议论,说她是靠不正当手段进科室的,说她与上司的关系不一般等闲话。郑小姐的上司有能力,但名声的确不好,而且粗鲁,经常开过头的玩笑。郑小姐对他也很看不惯,但毕竟是上司,又能怎么样?所以郑小姐对他敬而远之。可是有些同事总是背后议论她的品行,他们这些无中生有的议论,使郑小姐心理压力很大,她没有使用任何手段使自己分到科室工作,她自认为是凭自己的本事得到这一份工作的。可是“人言可畏”!自从听到传言之后,郑小姐处处小心,感到孤独、烦恼,工作积极性不高,精力很难集中起来。

郑小姐就是一位典型的被流言所伤的受害者。那么,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流言呢?要提高认识,人与人之间产生一些误会,有一些流言是不奇怪的。特别是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总想制造一些流言来骚扰别人。如果你由此十分生气,甚至痛不欲生,那大可不必如此。如果在事情发生以前,你有了充分的认识,那么在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就不会影响你的情绪和生活,同时也说明你是一个意志十分坚强、头脑十分清楚的人。要提高对流言飞语的认识,与那些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坦然相处。

事实上,有时候有些流言不容我们坦然处之,那些搬弄是非者散布某些流言不是因为闲着无聊,而是有一定目的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对搬弄是非者应当区别对待,那就是要根据流言的性质和产生的影响程度,选择恰当的方法。

在职场中,你该如何防范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伤害自己呢?以下几点可以帮助你避免受到伤害:

一、给予拒绝

与不同类型的人交往要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与比自己强的人交往,需要诚恳、虚心;与不如自己的人交往,需要谦和、平等。而和那些搬弄是非的人交往,则需要正直、坦荡。拒绝答应对朋友或同事间的闲言碎语或是流言飞语保密,有问题就摆在桌面上,以便大家共同解决。

认识事物要有正确的方法,要有一定的是非标准。一句话,就是看问题要全面,要有自己的见解,要不偏不倚,不能偏听偏信。背后议论别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帮助别人改正这种习惯也是应该的。帮助搬弄是非者改变这种恶习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尊重对方,以朋友式的姿态善意地规劝对方,要向他表示你的诚意和立场,适当的时候还要与他合作。再就是,想法巧妙地引导对方获得正确的认识人的方法。

二、置之不理

有些人搬弄是非的恶习已成为其性格特点,那么你就干脆不理睬他。不要认为那些把是非告诉你的人是信任你的表现,他们很可能是希望从中得到更多的谈话材料,从你的反应中再编造故事。所以,聪明的人不会与这种人推心置腹。而令他远离你的办法,是对任何有关传闻反应冷淡、置之不理,不作回答。

三、不宜过多交往

有时候,尽管你听到关于自己的是非后感到愤慨,表面上你必须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头脑冷静、清醒。你可以这样回答:“啊,是吗?人家有表示不满、发表意见的权力嘛。”或者说:“谢谢你告诉我这个消息,请放心,我不会在意的。”如此,对方会感到无空子可钻,他也不会再来纠缠不休了。如对方总是不厌其烦地把不利于你的是非辗转相告,以致对你的情绪造成莫大的负面影响,你应拒绝和他见面或不接他来的电话,此类人不宜过多交往。

人在“熟”处最伤心

熟人对你的伤害,最让人刻骨铭心。熟人对你很了解,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伤害的往往是你最脆弱的地方,“我最深爱的人伤我却是最深”,如果说是一种对别人的指责,不如是对自我的双重否定,伤痛加失落,那滋味就像往伤口上撒了一把盐。

现代的职场,充满竞争,有的人不一定是非跟你过不去,但却有意无意地排挤你,你的努力工作被认为是表现欲强,你对别人的关心被认为是虚情假意,同时还有意无意在周围人中间散布一些小道消息来攻击你。在这种“暗算”之下,你的情绪自然会受到影响,怎么应对就成了职场人士的当务之急。

刘霞是陈露大学的校友,比陈露早两年进公司,因为部里就她们两个年轻人,又是校友,她一直很照顾陈露。平常有项目她经常带陈露一起做,让陈露积累经验并教了她许多应付各种难题的技巧。仅仅三年,陈露就做到了经理助理的职位,成了部里升职最快的新人。就在陈露庆幸自己运气好,遇到这样一个肯提携新人的师姐时,陈露却收到了刘霞送来的意外之“礼”。那次陈露和刘霞负责共同筹办一个美国客户在北京的产品发布会。因为事前对客户提供的新产品资料做了详尽了解,陈露提出的方案得到美方客户的赞赏并被采纳。陈露虽然隐隐感觉到刘霞的尴尬与不悦,仍安慰自己:“师姐是个好人,她应该能够理解。”当晚,就发布会的细节问题她们又和客户谈了很久。因时间紧迫,客户要求陈露连夜随他们去酒店布置会场。当听到自己不在布置会场的工作人员之列,刘霞的脸色当场就变了。不过到底是多年的“好姐妹”,在发现陈露手机没电,四处找电话通知男友时,她又恢复了当初大姐姐的姿态,主动说:“快去吧,你男朋友那里,我帮你通知吧。”甚至在陈露临走前,她还满脸堆笑、关心体贴地让陈露多加件衣服出去。天真的陈露着实为有这样一个情深意重的“好姐姐”感动了一番,直到看见男朋友红着张脸、气急败坏地冲进酒店将自己大骂一通时,陈露才明白那笑容背后的含义。原来在陈露走后,刘霞打电话到她家,紧张兮兮地问:“陈露在吗?我们都很担心她啊!听同事说她晚上跟个美国客户进了酒店,怎么直到现在她还没回来呀?”于是乎,就出现了先前上演的那出“闹剧”。而那则陈露跟客户去酒店彻夜不归,引得男朋友与客户争风吃醋,两人在酒店大打出手的谣言在办公室盛传了一个多月后才渐渐平息。虽然事后大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但这则故事还是被当做花边新闻成为同事们无聊时的谈资。

尽可能善待所有的朋友,但不要跟任何人过分亲昵,保持距离。因为最熟悉、最亲近的人给予的伤害才是最深也是最难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