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新编厚黑学活学活用全集
22379400000030

第30章 诡计迭出,灵活善变(3)

谁料他竟通过私下交易,一举持有了华置35%的股份,成为华置的第一大股东,最终收购成功,使许多人大为震惊。

不久,他又开始了对中煤股份的吸纳,人们顿时猜疑起来:这次是真收购,还是假收购?

真收购,就要投入二三十亿港元的巨资,而他是没有这么雄厚的实力的。但他偏偏做得不动声色,不间断地悄悄吸纳。中煤公司坐不住了,急忙在股市中回购自己的股份,造成股价大涨。他笑了,把自己所持有的股份全部抛出,又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刘銮雄对能达、华置、中煤的三次收购行动,有真有假,真假难辨。当别人认为他是真收购的时候,他却虚晃一枪,获利就走;当别人认为他是假收购、意在套现的时候,他却真枪实干,收购成功。难怪人们感叹说:“刘銮雄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不等到大幕落下,你不知道他要干什么。”虚虚实实、真真假假的厚黑之术被刘銮雄运用得如此纯熟,难怪他在证券市场上如鱼得水、战无不胜了。

经商厚黑学主张,经商者如果能让自己的头脑时刻充满奇思异想,出人意料地不断开展新的行动,人无我有,人有我创,人赶我转,他就能时刻抢占先机,在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

日本松下公司不像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那样致力于产品的开发,他们认为做技术先驱所要付出的代价太大,因此他们选择了做技术追随者的明智做法。松下公司很少发明新产品,他们宁愿花钱购买别人的专利,或是改进别人的产品,变成自己的产品,然后再以低价策略占领市场。他们的做法与公认的做法背道而驰,可以算得上“奇”了。

有一次他们研制出了“国民牌”R31型收音机,不小心做了一回技术先驱,老板松下幸之助立刻下令部属把该产品视作竞争对手的产品,继续研制战胜它的新产品。过了不久,R48型、R10型、R11型等新产品就相继问世了。

出其不意,出奇制胜

不为对手察觉的行动才是最可怕的行动,在市场竞争中,我们必须动一番脑筋想出一些奇招、妙招,如一支奇兵横空出世,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机遇。

“暗度陈仓”的典故来自于我国历史上的一次著名战役:楚汉相争时期,汉将韩信准备率兵征伐项羽,为造成奇兵天降的攻击效果,他有意派出大队人马大张旗鼓地去修筑古栈道,摆出一副从古栈道出征的姿态。项羽中了计,把重兵集结于栈道边上。韩信见妙计成功,就立刻亲率大军抄捷径直出陈仓,迂回到楚将章邯的背后,打了楚军一个措手不及,平定了三秦,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暗度陈仓”是三十六计中的第八计,其具体做法是先做出一副轰轰烈烈的假象,掩盖住暗中的军事行动,以便实现“暗出奇兵”的军事目标。“暗度陈仓”的核心是“奇”,要出其不意,出奇制胜,在别人没有想到的地方选择行动的突破口。市场竞争也是如此,没有奇招妙招,只是随波逐流,跟在别人后面跑,是一辈子都不可能赚大钱的。

厚黑商人常常会想出与众不同的点子来,使自己的经营活动不拘一格,别开生面。也正是因为他们的思维方式与别人不一样,才在经营上做到了出奇制胜,大获成功。

香港首富李嘉诚成立了一家卫星电视公司,他把卫视的经营大权交给了儿子李泽楷,来试试儿子的经营才能。卫视经营是相当不容易的,市场竞争相当激烈,许多人都担心李泽楷会赔得血本无归,甚至还有人别有用心地预言,李泽楷办卫视,至少要亏损30亿元。李泽楷就在人们的猜疑声中走马上任了。他在自己的办公室安装了一面电视墙,24台电视同时打开,使他能把当时的所有电视节目都一览无余。经过一段时间的市场考察,他为公司确定了一个购片的原则:花小钱,买好片。公司的职员们对此很不理解,他就解释说,只要放弃当前最热门的影片,专门选购那些质量上乘、但已经过时的旧片来播放,就能达到目的。

职员们对此半信半疑,但还是按照他的部署去做了。那些旧片虽已过时,但却曾经创造过辉煌的播放纪录,有不少观众对它们很感兴趣,愿意重温历史;更重要的是,他还特别重视那些虽在国外红极一时、但在香港电视台却从未播放过的旧片,以极低的价格买进后,在卫视台播出,立刻吸引了不少观众。卫视的收视率节节攀高,广告商纷纷找上门来,在短短两年间,卫视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3.6亿元。

这引起了富商默克多的极大兴趣,默克多向李泽楷提出,愿意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卫视。

经过谈判,默克多付出了9.5亿美元的天价,使李泽楷收获了巨额的财富。在李泽楷经营卫视的整个过程中,他总共投入1.25亿美元,仅仅经过两年时间的成功运作,就收获了10倍以上的财富,使他顿时名噪一时,人们不由得连声赞叹:“将门出虎子,李嘉诚的儿子就是不简单!”

在强手如林的市场中,要想使自己的企业由弱到强地发展起来,是必须动一番脑筋、下一番工夫,想出一些奇招、妙招的。这些奇招妙招就如同那支暗度陈仓的奇兵一样,突然出现在市场之中,就会引起广泛的关注,造成轰动性的影响,提高自己企业的知名度,为自己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机遇。

英国大富豪、维珍集团董事长布兰森是非常热衷于进行各种标新立异的行动来吸引公众的注意的。1997年他突然迷上了热气球,那年1月,他乘坐热气球,进行他有生以来的第一次环球飞行,成了当时的一大新闻。要知道,像他这样身价亿万的大富豪,一举一动都是新闻,更何况是如此破天荒的举动,更足以引起全国的轰动了。但遗憾的是,因为技术原因,这次飞行失败了,他被迫降落在阿尔及利亚的一个结了冰的湖面上。他并不气馁,到了这年的12月,他又一次坐到了热气球上,但运气同样不佳,热气球在摩洛哥脱离绳索飞走了,环球飞行又以失败而告终。

第二年,他总结了前两次失败的教训,决定再次出征,并且还要创造不间断环球飞行的世界纪录。可是事与愿违,他仍旧没有成功。虽说三次壮举都失败了,但他的名字却通过电视报纸的报道,传遍了全世界。那些对他曾经一无所知的外国人,从他的三次环球飞行中,对他有了全面的了解,对他的公司也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那些日子里,报纸电视上到处都是他的形象,他自豪地告诉记者说:“我喜欢挑战,喜欢挑战自己的极限,我喜欢征服未被征服的领域,包括个人生活和事业上的挑战。”从此,他的名字举世皆知,他的公司也随之传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扩大了影响,业务一派蒸蒸日上。

1996年,他在伦敦开了一家“维珍新娘”公司,专门提供婚礼服务。为给公司做宣传,他特意穿上一套价值1万美元的白纱新娘礼服,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当即成了当天的头条新闻。在庆祝维珍航空公司开通飞往东京的两条新航线的时候,他专门打扮成海盗,令人耳目一新,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在一条宣传公司的电视短片中,他甚至赤身裸体,在英吉利海峡神采奕奕地裸跑。《福布斯》杂志是这样评价他的:“大家都在期待他的花招,甚至是更诡异的行为———他愿做任何事,只要能宣传他最新的投资事业。他那张稚气未脱的脸,就等于维珍的企业形象。”

大小通吃的经商套路

厚黑商人说:“小钱是大钱的祖宗,只要是赚钱的机会,一个都不能放过。”其实,很多厚黑商人在当初就是靠赚不起眼的小钱而白手起家的。据统计,国外90%以上的大富豪是白手起家或靠小本起步的,只有10%不到的人是靠继承遗产成为富人的。很多厚黑商人是非常务实的,他们对财富的态度也是非常实际的。

财富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只有那些无论何时何地都保持平静而放松心境的人,才能脚踏实地地为自己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反之,对小钱要么不屑为之,要么随意挥霍,不但不能得到大的财富,小的财富也会与之失之交臂。海洋之所以成为海洋,是因为它具有“纳百川”的气度,家财万贯也是从“每一枚硬币”开始的。没有这种由小到大的积累,也就谈不上得到更大的财富。贪图更大的财富,其结果往往是连本来能够到手的财富也漏掉了。

有的人“大钱赚不到,小钱不愿赚”,结果总是愁钱用。事实上,赚小钱是赚大钱的必要步骤,因为在赚小钱的过程中,可以增加经验、见识、阅历,培养金钱意识和赚钱能力,同时积累人情关系。试想,一个连小钱也赚不到的人,他能管理得了上百万的企业吗?所以你要想赚大钱,就要脚踏实地,从小钱赚起。

厚黑商人都有强烈的赚钱欲望与激情,不放过赚取每一个铜板的机会。他们为什么能赚钱?就是因为他们对赚钱经商抱有非常务实的态度。当年的补鞋匠都是从几毛钱缝缝补补做起,聚沙成塔,他们每年纯收入居然可达数万元。他们正是做这种别人看不起眼的生意,挣的是小钱,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后,他们就回家办制鞋厂或者企业。他们给自己总结出的几条成功经验之一就是:大钱小钱都赚,能赚几分几厘的机会也绝不松手。他们的商业价值观非常独特,响亮地喊出了“赚一厘钱也光荣”的口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商人就靠这一分一厘的集腋成裘,完成了他们的原始积累,为其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创业奠定了雄厚的资金基础。他们能够把不起眼的纽扣做成大生意,他们懂得赚小钱算大账。而很多人往往是小利小干、无利不干,但他们却是大小通吃、大小兼容,不管大利小利是钱就赚!

如今市场越来越规范,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夜暴富神话已难再有。而且,任何一个行业,只要利润空间稍大,就必然会有大量资本迅速进入,利润就会陡然下降。摆在商人面前的一个难题就是:怎样面对这个微利时代?厚黑商人很聪明,他们知道做生意无非两点,赚利润与赚市场,他们正是通过赚微利来赚市场的。特别是在经济告别了短缺的时代以后,目前的低利率、低通胀、低利润,都标志着已经进入了一个微利的时代,在这个微利时代里,厚黑商人那种“大钱小钱都赚”的经商套路更适应微利时代。

大小通吃,是很多厚黑商人的经商哲学。最会赚钱的人最现实,他们不管大钱小钱,只要有钱可赚就行,不管是大钱还是小钱,赚到手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