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仙道贵生:道教与养生
22371000000004

第4章 仙道养生之源(2)

此外,《道德经》第七十五章提到“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这个方法更是对“外其身而身存”的进一步阐发,可理解为无心之养是为至养,是“反者道之动”以及“道法自然”(四十章)思想在养生领域的最高运用。

3.抱一

在《道德经》第十章和第二十二章里,老子两次提出了“抱一”的养生方法。

在第十章里他提出了“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的重要命题。根据现代的研究,营与魄即魂与魄,代表了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可以简明地表达为身与心,这里老子很明确地提出身心一体不离对于养生的重要意义;同时,此处的“一”还可进一步引申为“道”,那整句就可更深一层地解读为“能做到身心一体且与道合一不离吗”?

在第二十二章里他说:“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此处之“一”可理解为“道”的另一表达。在第三十九章里老子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这段文字里有“万物得一以生”,那“抱一”就可解读为“抱道”、“抱生”,自然成为修道养生的重要法门之一了。

晋代道教养生学家葛洪自称为“抱朴子”,他或是受了这“抱一”的启发?因为老子在第三十二章里说:“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而在第十九章里又直接说“见素抱朴”。“一”与“朴”在这里很明显是指“道”了。所以,对于“抱一”的解读,应从两个层面来理解和实践:第一是努力修炼达到身心一体,第二是努力修炼达到与道合一。先从身心一体做起,再到与道合一,均可用“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来概括。

4.专气致柔

在《道德经》第十章里老子还提出了另外几个重要的养生方法,以“专气致柔”最为典型。他说:“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这简单九个字,却是关于气的修炼的经典说明,这里涉及至少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专”,此字通假于“抟”,有两解:(1)按“专”字本义解,为专注、专一;(2)按“抟”字解,为凝聚如团状。两义相近而略有不同:专者,专注于气,且使气纯一;抟者,使气凝聚,混元如团。

第二是“气”,此气根据后世道家道教的深入发掘,至少包括外气与内气两个方面,也有先天气与后天气意涵,更深的还指元气、道气。不同层次的修行会有不同层次的“气”的感悟,所“抟”之气亦有不同,但功理一致。

第三是“致柔”,直解为达到柔的状态。这里的柔不是柔软之意(因为“气”本就无形无象),而是指人们在呼吸外气或运行内气时要柔和且绵绵不绝之状态。

第四是“婴儿”,老子特别青睐婴儿,如第二十章“如婴儿之未孩”,第二十八章“复归于婴儿”,第五十五章“比于赤子”等。那么婴儿究竟有何特别呢?在第五十五章中老子说: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脧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这是一段关于婴儿的经典说明,根据上文,老子认为赤子含德丰厚,自然界的毒蛇猛兽都不会伤害他(她);赤子充满生机,气和精满,无欲无求,吉祥止止;如果偏离了这种状态,就叫不道,不道就会早早地完蛋。所以,要长生久视,就一定要向婴儿学习,而学习婴儿最好的办法就是“专气致柔”,老子很巧妙地将答案藏在了他的问题之中。

“专气致柔”的养生方法,开启了中华道家道教气功养生的先源,当今养生气功的理法大多发端于此。

5.少私寡欲

在《道德经》第十九章里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段话是讲处世的,也可引申解读为养生方法。关于“见素抱朴”可以参见前面的“抱一”,此处对“少私寡欲”展开研讨。

“少私寡欲”可直接解读为减少私与欲,“少”与“寡”在这里是动词。私与欲者,个人之食色名利欲望之属,包括个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需求,生而为人这些需求当然是必要的,如果适当也是合理的,所以老子只提出“少”与“寡”,并没有不切实际地要求禁绝。老子是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提出要少私寡欲的呢?

第一应该是从修道的目的出发。因为根据老子的思想,一个修道者一定是俭朴而单纯的、充满奉献精神且不会过分索取的人,在第七十七章老子说:“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在第五十三章他从相反的角度说:“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同时,一个修道的人,应该是“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的人,在这里要损的对象,主要就是私与欲。

第二应该是从养生的角度出发的。身心的过度欲望是老子所鄙视的,在第十二章中他说: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从上段文字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老子在身心欲望的比较下,更倾向于适当地满足身的欲望,对身的欲望的满足也是越简单越好,最好是能吃饱就很好了。例如他在第六十三章提出要“味无味”,这样一来,从养生的角度,就可以说淡味是大味,无味才是真味、才是道味了。如是我们可以看到,在第六十三章里他更直接把生理的味觉升华为了心灵的道味。这个“少私寡欲”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从减损生理与心理欲望的训练与觉解中,体会与获得心灵境界的提升;同时,也从这样的修行中,达到宁静养生的目的。

二、养生心态

养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至少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生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多个层面,而养生心态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根据《道德经》所述,至少有如下几个主要方面是在养生中应努力达到的心态:

1.清静知足

在《道德经》第三章里老子说:“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见者现也,这句话是老子教育统治者的,原意是不要把激起人民欲望的东西显露出来,民心自然不会骚动扰乱。从养生的角度,可以引申解读为:淫声美色乃破骨之斧锯,远离这些诱惑,自然心地清凉。关于这一点,老子在第三十七章中更直接地说道“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此处的“天下”可引申解读为人的身心,意为外在的诱惑与内在的欲望都不升起的时候,身心就自然平静正常了。可是,我们生于红尘,如何能完全免俗呢?为解决这一问题,老子提出了“知足”的概念。他在第四十六章中说: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他非常严厉地追问了名与身、身与货、得与失的大问题,结论是“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对治的方法是“知足”“知止”,如果这样,达到的效果有三:“不辱”、“不殆”、“长久”。养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长久,可见知足的价值。他还反复地强调:“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第四十六章)在老子看来,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祸患了,所以,要养生,知足的心态一定要养成。

2.报怨以德

在这个世俗世界里,国与国、族与族、人与人以及不同的利益与信仰的群团之间,难免有发生冲突的时候,此时我们应抱持怎样的心态呢?从养生的角度又如何来面对呢?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老子明确提出要“报怨以德”,并说“轻诺必寡信”,告诫人们谨慎言行,信守承诺,面对他人的怨恨,以德为先,以德服人,不与他人争锋,善待不同于自己甚或反对自己、仇恨自己的人;更进一步地,他在第四十九章中提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在这里老子让我们学习圣人,努力做到“德善”、“德信”。德者得也,处理矛盾与纷争,最好的办法莫若得到他在这里指出的“善”与“信”,要和谐长久地生存在这个红尘世界,我们还能想出比这更好的办法吗?

就养生而言,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心境宁静的重要外在条件。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社会关系的和谐,且心理健康的指标之一是对社会和他人不怀敌意,要达到这样的状态,“报怨以德”的心理修炼无疑是非常好的方法之一,也是心理健康要秉持的重要心态之一。

3.慈俭不争

关于养生的心态,笔者认为《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讲得很全面,可称为“养生三宝”,其上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慈者,仁慈、慈爱、慈悲。仁慈,就是仁爱和善;慈爱多指上对下或父母对子女的爱怜;慈悲就是给人快乐,将人从苦难中拔救出来的大慈心。我们对人如能仁爱和善,对下一代或自己的属下如能仁慈爱怜,对众生如能慈悲喜舍,那我们的心量将是何等宽广,有这样宽广心量的人当然会有良好的心态。

俭者,俭朴、俭约。俭朴就是俭省、节约,俭约就是简单、单纯。“俭”的美德无论怎样强调都是不过分的,人类目前面临的自然与社会的危机很多都是跟人类助长奢侈浪费的心态分不开的,所以不论从个体还是从社会的角度,提倡“俭”都有极大的价值。从养生的角度,过一种俭朴而单纯的生活对身心的健康都有帮助,老子在第二十九章说:“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不敢为天下先者,不争强好胜,并做到谦逊礼让。这是做人的美德,《易经》之谦卦是唯一六爻皆佳的光明之卦,“君子有终”,即是有谦德之君子万事皆能亨通。秉持这样的心态来养生,对修养者的社会关系之和谐将大有帮助。

以上三点,可总结为养生的心态三宝,老子在第七十九章中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个许诺分量很重。

三、养生原则

根据《道德经》的整体思想,关于人们在养生中应遵循的原则,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1.尊道贵德

在《道德经》第五十一章里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万物从道中诞生出来,又由德来蓄养,慎终追远,以道为尊、以德为贵乃题中之义。但道与德并非是让人们膜拜的神圣之物,尤其蓄养万物的“德”,以其“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的特性成为万物之灵的人类所应学习和追随的目标。老子在第五十九章中非常完整地阐论了“德”对于长生久视的不可替代的意义,他说:“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如果我们简化一下这一章的文字,从养生的角度可以如是引申解读为:养生一定要“啬”(简而且俭),则称为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所以,尊道贵德的养生原则,落到实处就是“啬”(简而且俭)。这一原则,外可以治国,内可以治身,是道尊德贵的具体表达。

2.闻道勤行

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里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进一步地,也可以说,夫唯道,善修乃成。如果要成为上士,听闻了大道就要立刻行动,勤而行之;道是修成的,养生也如此,也需勤而行之方能成就功果。第五十四章中老子更明确地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不身体力行如何能洞悉阴阳、斡动天罡、长生久视!所以,闻道勤行是养生非常重要的原则之一。

3.乐生利他

在《道德经》第八十章里,老子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纯朴的社会,从养生的角度,他是在劝勉人们追求一种乐生的境界。

他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可以想见,如果人人都能以其已有的食为甘,以其已有的服为美,以其已有的居为安,以其已有的俗为乐,而不是相互竞争妒慕,这样的世道将是何等的祥和!在这样祥和的社会里养生,身心一定会非常舒畅,如果自己也拥有这样良好的心态,其养生的效果自然不凡。即使我们还没有生活在那样祥和的世道,在现有的纷扰的世间,如能修得这样的心态,无疑也有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

在最后的第八十一章里,老子为我们描述了一种伟大的圣人的人格,他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从修道的角度,他是在提倡一种无私的奉献精神、一种伟大的利他精神,有这样精神的人世间稀有,所以称为圣人。这样的人就是老子所说的“死而不亡”的长生久视的人了,也是人世间能想象的最高最完美的人,而人们养生修道的最高追求,就是要成为这样的人,道教给有这样人格的人一个称号,就是“仙”,成仙证真也就成为道教养生的最高目标。对普通人而言,老子所描述的圣人,虽不是永生不死的神仙,但作为养生所追求的至高目标,圣人的人格依然动人心魄、神圣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