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22338900000026

第26章 精进: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内心(3)

以前,下班后他都会和朋友吃饭、喝酒、打球、K歌、泡酒吧……直到筋疲力尽,再没有余力开展新的活动才会回家,一觉醒来后接着上班,下班后继续那些熟悉的社交活动。但是现在,下班后只有他自己一个人——他完全没有准备好应对这些空气中布满寂寞的时间。为此,李凯跟几个比较有经验的朋友对这个话题进行了交流,他们都建议他看书或者锻炼。

李凯采纳了他们的意见,每天下班后就一头扎进健身房,健身回家后就看书,但在这些项目都完成后,仍然有一些闲暇的时间是无处打发的。一时半会儿,他也找不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在没事做的时候,他又开始非常地渴望社交,尤其是老想拿起手机联络朋友。事实上,就算是在健身和看书的间隙,他也没有停止过关注微信和微博,朋友们一有新的动态,他总是忍不住想要去评论。结果没多久,李凯的节制社交计划就宣告失败了。

对此结果,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因为这个计划从一开始就存在问题:

第一,节制社交不是停止与他人的交往,而是要对自己的社交关系进行精简,停止无用的社交,有益的社交仍然要正常进行。第二,节制社交直接要面对的问题就是闲下来的时间如何分配,如果不对此进行合理的安排,寂寞就会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节制社交”的计划必然不会持续多长时间。

李凯在这两个问题上都没准备好,就一腔热血地停止了自己的一切社交活动,却没有想过接下来的时间怎么安排。于是,他品尝到了孤独的苦滋味,最终又乖乖地向过去的社交状态投降了,他又变成了一个社交失控的人。

本质上,他之前的努力属于一种消极应对的社交节制计划,因为在这个计划中,除了非常坚定地做出了这个决定外,在其他的环节他都没有掌握任何的主动权,一切节制社交后的活动都是被动的——他被动地打发时间,被动地读书,被动地不与人联系……他之所以能坚持一段时间,完全是出于对自己面子的维护——过早地回归朋友圈,会被朋友们嘲笑和鄙视。这是他不能接受的。

积极的社交节制和李凯的做法完全不同,一个人如果被社交困扰,他会对社交活动感到厌烦,在合理计划的安排下,主动地避开那些不必要的应酬,而且,这会使他快乐,体会到心灵的自由和解放。李凯则不是,他在脱离社交后感觉到的全都是痛苦。对他来说,一个人的独处不是解放,更像是一种惩罚。

积极的有节制的社交应当是在保持我们健康的社交关系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发独处的时间,这些节省下来的时间被合理有效地利用,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根本性的提升。

不久前,钱伯斯曾经在互联网上发起一场关于“有效社交观”的大调查,收到了来自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大城市的反馈。在来自上海的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90后”的社交观与“70后”“80后”的人有着很大的区别。出生在1990年之前的年轻人,对于和邻居、老乡建立社交关系还保有比较纯粹的“远亲不如近邻”“多个朋友多条路”的情结,但在1990年之后出生的孩子,他们对于有效社交的认识,早已经建立在了职场跳板、人脉拓展的基础上。他们注册诸多的社交账号不仅仅是为了约会,更重要的是为了升职和遇到自己生命中的“贵人”。

在洛杉矶,有位名叫丹尼尔的24岁年轻人同时下载了十二个不同的健身软件,然后注册了十二个不同的账号,却每天在各大账号上发布同样的讯息。有人问他:“你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就行了呀,这些软件都是大同小异的,为什么要浪费那么多时间注册多个账号?”

丹尼尔的回答是:“在不同的软件上,你会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社区,同时注册十二个账号,就意味着我有十二个机会,而把所有精力都用在一个账号上,我的机会岂不是只有一个?”

这是一个令人瞠目的观点。在丹尼尔的目标里,下载健身软件不是为了健身,而是为了遇见不同的人,建立不同的机会。他在每个社交账号里加入的人,都可能成为自己未来道路上的“开门人”,这才是社交网络对他最大的诱惑。

对此,钱伯斯说:“在年轻人的社交世界里,游戏规则不断被刷新,但功利色彩却始终如一,而且越来越浓重。伴随着智能手机出生的这代人,从出生起就被种下了互联网的基因,他们高度依赖网络社交,并从中尝到了甜头,这种热情可能会一直持续到死。”

对于有效社交,“90后”也给出了更新颖的解释。北京有一位名叫薇薇的女孩,从事媒体公关行业三年,从一个“恐惧社交”的新人,到现在成为擅长社交的达人,她感觉自己得出的最重要的一条节制社交的要领,就是“拿捏好社交的距离”。

在谈到自己对待“私人社交”和“工作社交”的区别时,薇薇说:“举一个例子,假如我今天心情不好,朋友约我吃饭聚会,我一定会拒绝,因为朋友之间太过了解,你稍微有点不对劲,她们总会第一时间发现,就算你刻意掩饰,这场聚会也是不快乐的,这样的聚会就失去了意义;如果我今天不开心,但有工作应酬不得不参加,那我一定会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工作,这是职业素养,个人情绪不能牵扯进来。这两者的区别在于:一个需要真诚,一个需要专业。就像你不会约朋友去吃商务餐,也不会邀工作对象去电影院谈工作一样。工作中的社交多是为了在短时间内达成目标,如果有深入交流的必要,也会约在尽量公开化的场所,但私人社交最需要的却是情感的交流,以及必要的私密性。”

不论私人社交还是工作社交,对于“有效”的定义,一定是能完成某种既定的目标,只不过,一个是出于情感上的目标,一个出于工作上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合理地精简,从社交活动中梳理出哪些对于达成目标是必要的,哪些是可以避免的。在某种程度上,高质量的社交和人脉关系都是在精简和控制中达成的,那些毫无节制的社交,通常费时而且无用——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其实收获很少。

有人问我:“如果我节制自己的社交,那如何处理‘认识人的数量和人脉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在社交时间上投入大量精力,我如何获得高质量的人脉?”

这两个问题的逻辑看起来并没有问题,好的人脉关系一定需要认识相当数量的人,而高质量的社交关系必定也要更多的时间去维护。但反过来推演一下,这个逻辑就出现了问题:那些投入大量时间在社交关系上的狂人就一定有好的人脉吗?花费大把的精力社交就一定能收获高质量的人脉吗?

社交的确是我们社会活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要有控制地去进行。你不能因为需要人脉关系就把一切精力投入到社交上,也不能因为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就像李凯一样抵触一切社交。社交在我们的时间分配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好的人际关系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来说是事半功倍,但这个度一定要把握好。比如,我一直主张社交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工作时间的一半,这是我一直提倡的50%法则。否则,你就会失去大部分的工作能力锻炼时间,最后,你可能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谈到社交的尺度,有很多可能会引起别人反感的“社交忌讳”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比如“礼物是轻是重”的问题。有一位女孩曾经在网络上发帖抱怨:自己的朋友从国外回来后,送给自己的礼物竟然是某化妆品牌的小样,上面赫然地写着“赠品”的字样,这让她有种被羞辱了的感觉。原来只是一个“吐槽”帖,没想到得到了无数人的赞同,评论的数量短短一天内就累积到了五百页。很多人都有过被礼物“侮辱”的遭遇,有的人说自己生日礼物收到过五毛钱一个的塑料发卡,还有的人被不断地“赠送”旧衣服。送礼的人也许觉得“礼轻情意重”,但在收到礼物的人眼里,这却是一种“对方竟然轻视我”的行为。

还有的人出手过于大方,送的礼物太贵重,收到礼物的一方不知该如何答谢和回礼,这也会引起对方的困扰。对礼物的态度,反映出来的其实就是人们对待社交是否节制。坚持节制原则的人,他们不会介意朋友送的礼物是大是小,是轻是重。

当然,选择礼物的一方也有许多工作要做。你如果实在没有合适的礼物赠送,大可以不必送,或者以非购买礼物代替,比如写一份充满感情的书信、制作一张贺卡、请朋友吃顿饭,等等,这都比送的礼物不恰当引起别人的反感要好得多。

除了礼物的问题,一些不恰当的“社交忌讳”还包括:过度的示好,比如拍马屁、言过其实地夸赞别人;在别人不方便时拜访联络,比如登门前没有预约、晚上十点以后打电话;不准时赴约,过早地到达约会地点或延后到达;在约定时间未到的情况下,就频繁地催促对方;……这些都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是社交失控的表现。如果没有这样的意识,你一不小心就会得罪别人,无意中就影响了你们之间的良好社交关系的建立。

当你察觉自己可能因为某些疏忽开罪了别人时,及时和真诚的道歉是非常必要的。既然想要维护好一段关系,就不要太在乎面子问题,道歉并不影响你的形象,死要面子才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有些年轻人在社交关系中经常摆出趾高气扬的姿态,有时明明是他自己做得不好,却还把责任推卸到别人身上,觉得别人对他不宽容;有的人是觉得他自己什么都好,什么都对,别人做不好就是“情商低”。不论是哪种态度,都无益于良好社交关系的建立。所以,拿捏好这之间的度就很重要。这些都需要我们有积极节制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