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不必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
22338900000014

第14章 高质量的相处:相处之道在于质量,而不是数量(4)

人们都讨厌保守和偏执的人,除非你和他们一样是极端的保守派或拥有同样的偏执性格。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是痛苦的,就像韦恩对乔布斯的“批判”:他是天才,但不是让人舒适的朋友。所以,我们要保证和朋友的价值观匹配,大家的思维模式是近似的,互相不存在重大的思想、政治和价值取向的分歧。在双方的相处中,就容易获得亲密同时舒适的状态。

因此:成为一个热爱学习并且积极沟通的人,学习朋友的优点并展示自己的能力,这能令你赢得持久的尊重。

为自己制订一项长期的个人成长计划,强化优势的同时弥补其他方面的差距,让自己的朋友圈成为一个互相促进的平台。

拥有健康、开放与充满善意的价值观,并努力寻找那些与自己相符的朋友。即便和朋友的价值观具有不可调和的冲突,也要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思想的碰撞中学会宽容和理解。

适度依赖,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

17世纪的英国玄学派诗人约翰·邓恩(JohnDonne)写道:“没有谁能像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我们和朋友既要彼此独立,又要互相依赖。独立和依赖,走向任何一种极端都不会是好事。

在《关系:适度依赖让我们走得更近》一书中,作者罗伯特·F·伯恩斯坦和玛丽·A·朗古兰德共同强调了一个观点——学会向朋友求助,可以让你变得更加强大。是的,朋友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必要的与适度的“求助”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步骤,如果你对朋友一无所求,那么朋友的价值在哪里?站在对方的立场,我们很容易想清楚这个逻辑。

在传统的观念中,人们普遍认为“对他人的依赖”等同于自己的无能。中关村的姜先生说:“我以前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我从小就很独立,上学时不依赖父母,毕业后不依赖同学,上班后不依赖同事和朋友,我觉得一个成人就应该能够在这个复杂和充满挑战的世界上独自处理好每一件事情。但是现在我发现,这种想法也许是错误的。”

姜先生之前在一家IT公司上班,因为能力强、性格外向,工作三年后,就升任重要部门的经理。两年后,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便辞职自己创立了现在的公司。公司不大,只有十几个人,但他经营有方,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不过,随着市场风险的加大,他的资金逐渐吃紧起来。

一开始,他把希望寄托在了银行身上,申请了一批贷款。但很快,银行的信贷经理遗憾地通知他:“您被拒贷了。”姜先生这时才发现,自己不得不向朋友求助了。过去十几年来,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工作以后,他一直以独立和强大的形象为傲,从来未向朋友开过一次口,以至于朋友们都认为他是“无所不能的”,根本不需要他们这些人伸出援手。可现在,他也竟然必须开口求助,这让姜先生有些难以接受。

晚上,他失眠了,一个人坐在阳台上抽烟。次日清晨,他下定决心,拨通了一位朋友的电话,讲明了自己的意图。朋友听了哈哈大笑:“老姜,你还记得几年前说过的话吗?那时你志得意满地告诉我们,即便天塌下来,你也能一个人顶住,用不着我们帮忙。你这句话当时很让人伤心啊!”姜先生羞愧难当,连声道歉。最后,在几位朋友的援助下,他才渡过了这次难关。

这件事彻底改变了姜先生对于朋友关系的认识。他说:“为了让自己更幸福,我们必须变强,要学会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事情。我从十几岁时就接受了这个观点,努力学习保护和照料自己,我始终认为依赖别人是不好的。但这个观念其实是错误的,我用亲身经历明白了这个道理。朋友之间的亲近,有时是需要互相帮助来建立的,这能让我们了解对方的需要,也能清醒地意识到一个人力量的渺小。”

有些励志学者过度强调自强的结果,是促使人们远离了彼此,这种错误的理念严重削弱了真正高质量的亲密关系——人们如果并不需要彼此,为何又要交朋友?因此,早在开始从事心理学研究和潜能开发工作时,我就发现探索这个问题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生活的幸福和友情的平衡,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释放内心对于朋友的需要,学会在亲密和自主之间找到平衡。向朋友请求帮助并不是无能,而是告诉朋友:“你对我很重要。”建立适度依赖的前提是,我们在与朋友建立这种联系的同时,不要从中丧失了“自我”。这包括控制你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方式:我是谁?朋友是谁?我们是互相需要,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完全依赖。

当我们拥有成熟的思考模式时,对友情的体验也会随之变得理性。你将发现自己需要帮助,也可以请求朋友的帮助,同时你仍然充满自信和力量。在运用“适度依赖”的原则时,不管是在工作、生活还是在家庭中,都要结合自己和对方的性格、能力来制定正确的策略。你得设计一个方案,这取决于你社交关系的客观情况。

第一,了解自己在朋友心目中的位置。

除了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关系模式和社交形态,以及它是怎样形成的,还要对自己做一次真实的信息调查:

你如何看待自己?

朋友怎样看待你?

你在朋友心中的地位?

换句话说,我们第一步的工作是搞清楚“朋友会不会帮助我们”的问题,这牵涉到你过去在朋友圈中的信誉和形象建设。在这时,你会诚实地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而不是从镜子里看到大脑想象中的。通常,拥有健康、诚信、积极形象的人更被人们所看重,他们对朋友的适度依赖总是大受欢迎,人们乐意提供帮助。对信誉不良和形象建设不力的人来说,对他人的任何依赖都可能被人们视为缺点,并加重对他的负面印象。

第二,懂得发现并展示自己的缺陷,特别是无力。

如何发现和表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稍有不慎,你可能夸大、掩饰自己的需求或者表达过度,给人一种过度依赖的错觉。

我们要让自己善于此道:

我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我知道该如何请求朋友。

我知道该向谁表达这种依赖。

聪明的人明白依赖与索取的微妙区别。事实上,两者之间可能只有数字之差,表达技巧差的人刚说几句,对方便已经吓跑了;反之,也许你还没开口,仅凭脸上的表情就足以让朋友主动询问你是否需要帮助。适当地展示自己的“无力感”,有利于我们获取朋友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同理心。

第三,学会控制依赖,而不是在依赖中失控。

你需要知道怎样调度自己的情绪,避免做出朋友不喜欢的反应。展示依赖,但要控制依赖:“我需要你,但我不会一直依赖。”

有原则和适当的依赖能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紧密——因为互相帮助,我们增进了解,感情变得更亲密,凝聚力更强;我们觉得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孤单。但要防止这种感觉失控,让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以一种可控的形式出现。

最后需要记住的是,我们和朋友的关系要达到真正的和深层的改变并不容易,没有谁是开始就能拥有高质量的人际关系的,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从来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在很长的时间里游离在过度与适度之间,经历无数次的反思与调整。但只要坚持下去,你就能最终实现与朋友的适度与相互享受的关系。

不求认同,享受“彼此独立”的状态

马特·达蒙是《拯救大兵瑞恩》《极乐空间》和《火星救援》等一系列好莱坞大片的男主演,他是一个非常喜欢宠物的人,但他也有不少极度厌恶宠物的朋友;除了宠物,他们在许多方面都有重大分歧但关系亲密,保持和谐。

有人曾经问他:“你们不会打起来吗?”

“用棒球棍互殴?”达蒙笑了笑,摇头说,“永远不会。我们有时讨论一些不怎么愉悦的话题,讲出自己的观点,申明自己的立场;我们决不同意对方,但举起杯来,干杯,不会发生任何其他事情。因为这就是朋友。”

朋友不是用来互相取悦的,也不需要对方必须认同自己的某些看法。朋友之间既有一定程度的依赖与互相认可,也有彼此独立的部分。我们要坚持的社交理念,所追求的朋友关系,就是这种相互享受的既独立又和谐共处的状态。

1.朋友不是简单的寻求认同,而是尊重对方的“主见”

钱伯斯在不久前发表的一篇专栏文章中说:“寻求内部认同、消灭异端是任何组织的共性,‘朋友’也是这样的组织。但我发现,为自己不认同的观点留出空间并给予尊重,你才能获得人们最大的认同。我们不追求认同,反而能够获得认同?听起来是一种悖论,事实却是如此。”

有些人总希望朋友和他保持一致——在任何事情上——对宠物、书籍、政治、娱乐明星的观点必须统一,所以当朋友对一件事物提出其他看法时,他无法容忍。我甚至听到有人这样愤慨地说:“我要和某人绝交。”原因不过是在公众辩论中那个人支持了另一方的意见,没有和他站在同一阵营。如果有可能,我会建议那个人和这位愤怒的先生绝交,因为这种强制别人无条件支持自己的行为并不是朋友应该做的。在任何场合,朋友都应该尊重对方独立的见解。

2.做自己,也要享受让对方“做自己”

在各自独立的状态中,我们才能轻松地享受友情。朋友既要相互取暖,互帮互助,又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和空间。就像我和史密斯的关系,我们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分歧,讨论问题时否定对方也丝毫不客气,但我们从来不会提出如下要求:

“你必须放弃那个想法!”

“你必须听我的!”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人这么对待朋友时,就是在逼迫对方放弃自我。试问一下:你会放弃自我吗?如果不会,也不要让别人这么做。

不受工作限制,在友情和竞争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一次斯诺克世锦赛的比赛之前,夺冠最大热门奥沙利文提到了自己和希金斯、马克·威廉姆斯的关系,他们同为“75三杰”,既是水平相近的竞争对手,又是非常好的朋友。他将三个人比喻为男子网坛德约科维奇、纳达尔与费德勒之间的竞争关系。正是这两个人的存在,使他一直保持着对荣誉的渴望。

他们三个人同时在1992年参加职业比赛,从此开启了斯诺克赛事的黄金年代,威震斯诺克球坛长达2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三个人合计拿下了11次世锦赛冠军、71个大型排名赛冠军、9个大师赛冠军以及总计126个冠军奖杯,彻底统治了球坛,并且仍在继续这种统治。

奥沙利文说:“我们互相激励,以求打出各自的最佳状态。这种感情非常特别,我们彼此享受,互相促进,为各自的职业生涯打拼。比如,希金斯说他希望追平我的五次世锦赛冠军成绩。我说好吧,期待你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三个人依然在世锦赛上拼杀,因为所有的老男孩仍旧站在最顶级的舞台。”

有时候,某些人既是朋友,又是对手,我们必须在友情和竞争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这说明,有些工作上的联系人也可以成为你人生中最重要的关系——好朋友或者亲人,但你们之间还存在某种职业的竞争关系。毫无疑问,这种关系是复杂的,可对我们非常重要。

不受金钱和信仰的影响,建立心灵层面的关系

2011年圣诞节前的一天,有两名陌生人在曼哈顿第五大道上的一家书店门口相遇。一个是在洛克菲勒大厦上班的副总裁霍奇尔,另一个是书店的员工格伦。霍奇尔是虔诚的基督徒,而格伦却是坚定的无神论者,这一次偶遇永久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当时,曼哈顿上空下起了暴雨,刮着大风,整座城市都像被卷进了一场超级大风暴。霍奇尔被困在了书店门口,站在他身边的就是格伦。两个人聊了起来,从天气到地理,从工作到生活,从经济到政治,特别是洛克菲勒大厦最近发生的故事、霍奇尔公司内部的股权纷争,作为书店普通雇员的格伦似乎早就了如指掌,这让霍奇尔非常惊讶。那几天,霍奇尔正为这件事感到烦恼,在和董事会几名股东的争锋中,他败相已露,副总裁的位置已岌岌可危,公司的经营在这场内讧中大受影响,盈利已连续3个月下降,眼看就要降到警告线。

霍奇尔好奇地问格伦:“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格伦看了看天空,说:“上帝能帮我们阻挡这场大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