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非常使命
22310500000071

第71章 哪里去寻三寸立锥之地

此时,整个国家已把主要精力转到了经济建设上来。或许唐元龙真的是个人才,在当农民过程中,凭着他的聪明和狡黠,他两手空空当起了“倒爷”。他在化肥厂赊来化肥,然后卖给农村生产队。限于当时的情况,他只敢收点人家的跑路费,连别人给他应该赚的利润他都不敢要。

就是这样,半年过去,他居然掘到了生平第一桶金。然后他用这些资金,在荣昌、泸县办起了两家私人农场,专门生产销售花卉果木。尽管当时许多人对他的举止极不理解,甚至还有人说他“不当工人当农民,这娃恐怕是得了神经病”之类。但他对这些非议不屑一顾。两年间,他又在铜罐驿办起农场来。在农场发展鼎盛时期,他聘请的农民工已有100多人,几天就会杀一头猪给大家改善伙食。那时,他确实积累了一些财富——出人头地的滋味,这真叫他扬眉吐气脸上有光!在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重庆“九三学社”很多老教授,并得到他们的厚爱和帮助。同时,他聘请中国柑桔研究所创始人、著名的农业专家张子民教授做了他农场的技术顾问。

然而,命运又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1986年,在张子民教授指导下,经过两年试种的日本神秘甜瓜获得成功,并得到日本企业家河田陆丰认可,正式邀请他到东京签订种植贸易协定。按当时协议,每年可为国家创汇上亿美元。正当唐元龙办好出国签证,做好出国准备,并野心勃勃想把他的事业做大做强后,建一个国内最好的花卉果树实验室,然后再办两家敬老院或孤儿院,拯救一下社会上无人照管的老人和孤儿,尝尝当慈善家受人恭维的味道。他的这个想法,深得“九三学社”很多专家的赞同——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不但将他的非分之想击得粉碎,同时还给他带来灭顶之灾!

个中原因,一是当时政策还不明朗,城里人究竟能不能下乡承包农民土地发家致富,私人老板究竟能不能雇佣工人,究竟雇用几个工人才不算剥削;其次是有人见昔日这“不务正业”的小子居然发了横财,且还钱大气粗,出手阔绰,那一双双眼睛像要滴出血来,嫉妒加诬陷,一封封举报信飞到了政府有关部门。

就这样,政府有关部门不由分说吊销了唐元龙的营业执照,连对他放宽政策的两个县政府也在报上被点名批判。有关部门给唐元龙定的罪名是:不当工人当农民,属不务正业;城市人口到农村去高价承包土地,破坏了党的土地政策;高价付与农民土地承包费后,农民的工钱比乡镇长还高一倍,扰乱了城乡经济秩序。

非但如此,有关执法部门还找了个似似而非的理由,将唐元龙弄进监狱关了起来。狱中,因他不愿拿钱消灾,在有关人员指使下,他被里面的犯人群起而殴,打得他胸腔开裂、颈骨移位、肋骨断裂,差点要了他的小命!唐元龙的人生,一下从灿烂的山巅跌进了无光的深谷。

白日无光,夜晚无灯。

几个月后,在有关领导的干涉下,唐元龙终于身心疲惫、脚步蹒跚地走出高墙。路灯昏黄,他那孱弱的身影被拉得又细又长。走出监狱,年迈的老母去世了,花卉果木地荒芜了,付出几年心血和汗水的农场不复存在了,他聘请的工人们早作鸟兽散了。仿佛一夜之间,他又成了个一贫如洗遭人唾弃的穷光蛋!

黄昏的落日下,唐元龙呆呆坐在江边。他悲哀、他叹息,他屈辱、他狂怒!他仰天长啸——何去何从、何去何从啊!天之苍苍,地之茫茫,水之浩荡,难道偌大的天地间,就没有我唐元龙的三寸立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