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非常使命
22310500000069

第69章 牵强附会还是空穴来风

入座。泡茶。这座,是用两三张破塑料凳子叠起来的“加强座”;那茶,粗糙得像晒干的萝卜叶。为我们泡茶倒水的女主人,脸庞黝黑,粗手大脚,一看就是个勤劳朴实的农妇。

“这就是你夫人?”我问。

“什么夫人!是我老伴儿,她叫周安福。”

“哦——”我停了停,问,“她前些年也和你一直待在缅甸么?”

“唔。”唐元龙点点头,见我用惊疑的目光打量他夫人,他点燃一支烟,犹豫了一下,指着老伴儿说道,“你们别看她现在这土里吧唧的样子,说来你们不相信,她还是彭家声的干女儿哩!”

“什么,她是彭家声的干女儿?”大家闻言有些诧异。彭家声这个全球闻名的传奇人物,怎么会在中国内地有这样一个干女儿!唐元龙的话,不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

“她确实是彭家声的干女儿,当年彭家声给她取名叫彭麟凤。”老唐接着说道,“2000年,彭家声在果敢老街修了一座城,还以她的名字命的名哩!”

是牵强附会,还是空穴来风?但多年采访的经验告诉我,人不可貌相,对眼前这位落魄的人,还不能简单下个结论。他虽说形象苍老邋遢,但他说话声音浑厚沉稳,言谈中不时还咬文嚼字,投足举手间没有一丝猥琐和卑微,眼睛里还透出一般农民少有的睿智,他虽是穷愁潦倒,但那神态还有点虎死不倒威的味道。为打消我们的疑虑,说话间,他从里间拿出一包霉扑扑的东西来。

“我给你们看一些东西。”唐元龙从那包东西里抽出一张照片,指了指他老伴儿,“这张照片,是前年6月,彭家声被缅甸政府军打走前,在果敢家里和她照的。”

我接过照片,细细端详一番,老唐所言不谬。照片上,那年老消瘦的彭家声坐在一张竹椅上,身后就是眼前这位女主人。

“我在果敢和彭家声打了十几年的交道,和他朝夕相处了好几待。

前后待了十几年。”老唐抽出另一张有点发黄的照片,“这张照片,是2002年我在果敢‘绿色山庄’时,彭家声和我全家照的。”这张照片上,彭家声依然坐着,唐元龙夫妇和他4个孩子站在他的身后。只是,那时的唐元龙还是个精壮的汉子,衣着整洁,精神也不错,似乎还透出踌躇满志的神情。

接着,老唐又给我们看了一张碟片。这张碟片,真实记录了2004年9月,掸邦“第一特区”发放果苗、栽种果苗、表明禁毒决心的场面——这些场面中,竟有联合国计划署代表、中国和缅甸政府领导,也有作为中国农业专家的唐元龙讲话的画面——那时的唐元龙,的确有些风光!

“这些资料可能更能说明一些问题。”说话间,唐元龙又拿出一大叠与缅甸特区政府往来的原始收据等物件来,这其中有果敢特区政府盖着公章的收条,也有特区主席彭家声等亲笔签名发放果苗等的领条。其中最大的一笔,是果敢东山区4个乡领取50万株花椒苗的领条。唐元龙一张张摊开那些单据,补充道,“这些单据,只是原始单据中很少的一部分,发树苗时有的没打领条收条,还有的单据在地震中丢失了。但就是这些单据,按当时特区政府与我谈好、以摆在特区地盘上树苗的最低价格,价值也有上千万哪……”

“哦——”我突地恍然大悟,有人说他上千万的财富或许只是一堆废纸,原来就是指这些既有价值又无价值的单据呀!

“这些单据,就像前些年,我们内地粮食部门收了人家农民的粮食,打下的一堆白条。”唐元龙拿着那些单据自嘲道,“有人说我是富翁,这不假。可知道我现状的人,我如今其实就是一个东讨西要的叫花子呀!”

“老唐,你慢慢讲。”我安慰他,“那,你怎么会落到现在这般境地呢?”

“先说钱这东西,我倒不是看得太重。我现在虽说倾家荡产,但聊以自慰的,我这辈子在金三角做了件对国家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其实,目前我也没有更高要求,只求还清我的外债,老婆孩子有个温饱,娃儿有书读就行了……”唐元龙狠狠地吸了一口烟,陷入久久的沉思。良久,他抬起头来,眼角有些潮湿,“嗐——我这一辈子!我这一辈子是心比天高,可命比纸薄啊!自己吃点苦倒没什么,只是让老婆孩子跟着我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