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的优秀儿女
22303700000013

第13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1)

26.一心为公的好书记——杨善洲

杨善洲,1927年1月生,云南保山施甸人。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任保山地委书记,1988年退休,2010年10月10日因病逝世。

杨善洲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在职期间还是退休以后,他始终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始终淡泊名利、地位,始终公而忘私、廉洁奉公。1988年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城市优越的生活条件,带领家人和群众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多年,逐步建成了占地面积约5.6万亩的大亮山林场。2009年4月,他将活立木蓄积量价值超过3亿元的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国家。

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全国老干部先进个人”、“全省老有所为先进个人”、省市“优秀共产党员”、被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环境保护杰出贡献奖”等荣誉称号。

不让亲属沾一点光

杨善洲去世后,人们从老人的遗物中找到了一张已经发黄的空白表格——干部农村家属迁往城镇落户申请审批表。审批表上面一个字也没写,对于国家给予他的照顾政策,杨善洲主动放弃了。

熟悉情况的人解释,早在1964年杨善洲担任施甸县委书记时,组织上就提出要把他爱人转为城镇户口,他谢绝了;1978年,上级组织部门有个通知,他在农村的妻子、母亲、不满16岁的子女可以转为城市户口。可当组织部门把表格给了他以后,他却转手塞进了抽屉。他说:“大家都去吃居民粮了,谁来种庄稼?身为领导干部,我应该带个好头。我相信我们的农村能建设好,我们全家都乐意和8亿农民同甘共苦建设家乡。”于是,这张空白的表格成了杨善洲压箱底的珍藏;而他的老伴和大女儿一家,至今还在农村老家做着普通的农民。

在杨善洲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杨善洲的二女儿杨惠兰每次作报告都要流泪:“有人对我说,你爸是地委书记,靠着这棵大树,你们一家有享不完的福。其实我知道,爸爸这棵树,根本靠不上。不但靠不上,他还经常‘阻止’好心人对妈妈和我们姐妹的帮助。”

她举了两个例子:1970年,三妹杨惠琴刚出生,家里缺粮。一名乡民政干部路过得知后,送来了30斤大米和30斤粮票。杨善洲得知后,责怪妻子张玉珍:“我是党的干部,我们不能占公家一点便宜,领导的家属决不能搞特殊!这大米和粮票要攒了还给公家!”过了大半年,张玉珍硬是东拼西凑,还清了这笔粮款。

第二个故事是杨惠兰的亲身经历。1982年她没能考上大学,先到茶场打零工,又到小学代课。有一次,公安局招人,杨惠兰去报考,还特地给父亲打了电话,让他打招呼。可是录取名单出来了,没有她的名字。她气坏了,一问才得知父亲根本没有为她打招呼,父亲还说:“我没有这个权力给你打招呼!”

杨善洲有着自己严格的家规。他常说:“孩子的路,靠他们自己走。”他的3个女儿从未沾他的光吃过一顿饭、坐过一次公车、办过一件事。他常说:“我手中是有权,但它只能老老实实用来办公事,在我这里没有‘后门’这回事。”

当地群众都知道,杨善洲的“后门”关得紧紧的,但他关心帮助群众的“前门”却一直敞开着。没有给自己家人办“农转非”的他,却为许多和自己非亲非故的人办理了“农转非”:1982年,他下乡了解到瓦马小学校长杨盈昌在不通公路不通电的乡下工作了20多年,妻子和两个孩子都还在农村,家里生活很困难。回去后,他向地委提出,要关心农村教师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不久,当地政府就为杨盈昌等一批农村骨干教师的家属办理了“农转非”。保山农科所农艺师毕景亮的爱人和两个孩子都在农村,家中比较困难。杨善洲主动过问,在地委常委会议上提出:“像毕景亮这样的科技干部我们要主动关心他,尽快解决他的困难。不光是他,也要注意解决其他科技干部的后顾之忧。”

这样鲜明的对比,杨善洲的家人会不会怨恨他?杨惠兰给出了答案:“最初,我心里有点怨恨他。等到爸爸退休上山种树之后,他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多了,我听到老百姓对爸爸的感激和好评多了,才渐渐理解他。如今,只要我想起爸爸,浮现在眼前的,就是矗立在他埋骨之地的那棵参天大树,他虽然没有弯下腰,把妈妈和我们姐妹护卫在怀抱里,但是他张开双臂,为老百姓遮风挡雨了一辈子。”

工作就要到第一线

在全国巡回的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许多人震撼于大屏幕上定格的一张照片:那是1980年10月23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到保山视察工作时与当地领导的合影。从照片上看,当时的杨善洲一副农民装扮,连裤腿还卷着忘了放下!

时任杨善洲秘书的段兴华回忆起了那难忘的一幕:胡耀邦来到保山地委,却不见了地委书记杨善洲。原来,当时一切保密,省委只是让杨善洲在保山待命,不要外出。而那时正值小麦播种季节,杨善洲在办公室待不住,就去了板桥公社的田间,给农民群众做示范,卷着裤腿一起干。总书记来了,地委工作人员赶紧去田里叫他,他才一身泥水地急忙赶回来,到宿舍换了件他最好的中山装。他的宿舍和办公室相连,他满身泥土的样子让胡耀邦亲眼看到了,亲切地说:“像你这样朴实的地委书记不多了!”

胡耀邦还送给杨善洲一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这句话后来成了杨善洲毕生的追求和座右铭。

深入农村,到第一线了解农民的生产生活是杨善洲一贯的工作作风。他常说:“和农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了解到的情况才真实。”1982年,土地承包工作完成以后,杨善洲来到施甸县了解情况。到了保场公社后,他对驾驶员赵从德说:“小赵,我要到处看一看,你等着我,如果到天黑不见我回来,你自己去找吃住。”说完下了车,取出车后备箱的大竹叶帽扣在头上,向地委在保场的样板田走去。赵从德守着车等到天黑,还是不见老书记的身影,于是驾车到了施甸县城,在县城招待所住了一夜。第二天他又开着车回到保场。眼看太阳偏西,又是一整天过去,还是不见老书记,他有些急了,亲自找到保场样板田,在那里遇到了一个老汉:“大爹,你见着一个戴大竹叶帽、穿黄胶鞋的人吗?”“哦,是不是姚关口音的那个老倌儿?”“是,你见他去了哪里?”“和我说了一些话,卷了支草烟就走了,我约他到家里吃饭,他说要去老麦的东山。”

赵从德心想,又把书记跟丢了!直到第二天中午,木老元公社给县委打来电话,说地委书记在他们那里。木老元是历史上施甸最贫困的地区,交通不便,距离县城20余公里,从保场到老麦,又走到木老元,杨善洲究竟走了多少户人家、几个大队,行走了多少里崎岖山路,只有他自己知道。

20多年后,年过五旬的赵从德讲起当时的情形,依然感慨不已:“在木老元的石门坎见着老书记时,他的黄胶鞋早已成了泥巴鞋,一脸的笑意,我却忍不住哭了。”

“老书记还和我们一起制作过‘小麦包衣种’呢!”施甸的乡亲告诉我们。1964年秋季,姚关公社遭受水灾,时值稻谷成熟时期,尚未收割的稻谷几乎全被洪水冲走。看着一年的收成打了水漂,很多群众急哭了:“今年收成不好,明年要饿肚子了。”杨善洲到现场认真查看受灾情况后,提出“大春损失小春补”,号召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发现当地的群众不会用复合肥给麦种催芽,杨善洲就叫人给他弄两挑大粪水来,又叫供销社职工抬来一包普通过磷酸钙,然后卷起袖子对大家说:“来来来,我整给你们瞧!”他边说边用手把大粪水、牛屎、钙肥拌在一起,拌了一会儿,感觉稀释度不够,又加入大粪水,再加入小麦种拌入粪中,拌好后再堆起来捂好。弄完后,他说:“这是给麦种催芽的一种好办法,你们都看明白了吗?”小麦包衣种播撒到田里后,长势整齐并具有一定的抗病性,当年姚关公社的小麦亩产达到了300斤。

杨善洲正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工作中做到了不仅“身”入实际,更做到了“心”入实际。这都是源于他有一颗贴近群众的心。

贫穷的“富翁”

杨善洲“发财”了!

人们给杨善洲算了笔账:整个大亮山林场约有1120万棵树,按每株30元的最低价算,总价值也有3亿多元!“这下子你可成了‘施甸第一富翁’了!”有人和他开玩笑。

可杨善洲却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2008年11月11日,82岁的他把大亮山林场经营管理权无偿移交给了施甸县林业局。移交林场时,他不沾林场一点好处,不带走一根草。县委决定奖励他10万元,他当场回绝:“造林不是为自己,是为群众,我一分也不要!”

2009年12月,保山市委、市政府为杨善洲颁发特别贡献奖,并给予一次性奖励20万元。2010年5月,他将其中的10万元捐给了保山一中, 6万元捐给了林场和附近的村子搞建设,只留下4万元给自己的老伴。

刚上山造林的时候,有人认为杨善洲去大亮山是为了捞大钱。杨善洲用实际行动粉碎了谣言。他的这个举动,很多人都不理解。云南日报社记者程三娟就此还专门采访了老人。她问杨善洲:“金融部门对大亮山林场的活立木估价有3亿多元,这么大一笔财富您就无偿移交给政府了?”

杨善洲回答:“千万不要把这么一大笔财富归到我一个人头上,它从一开始就是国家和群众的,我只是代表他们在植树造林。实在干不动了,我只好物归原主。”

“您办林场期间应该从上级部门争取到不少资金扶持,有不少提成吧?”程三娟追问。

老人坦然地说:“办林场期间我一共争取上级有关部门资助300万元。按当时的规定,引进资金可以提取5%到10%,可以得到30万元,买幢房子不成问题。但我没有要,为什么?我认为共产党员拿着工资是为人民服务的,去上面要钱、到外面引资金,是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事。再说,要来的钱、引进的资金,那是国家的钱、别人的钱,人家给你是让你造林用的,你咋好意思去提成、挪用到自己身上?”

熟悉杨善洲的人都知道,他不仅不是个“富翁”,反而十分贫穷。1996年以前,他在林场造林每月只有70元的伙食补助,1996年以后提高到了100元。他在职期间,虽然工资很高,可却没攒下什么钱,以至于家里盖房借了5万元,他只拿得出9600元钱还债。

堂堂一个地委书记,光工资也不少啊!杨善洲的钱都去哪了?

杨善洲的秘书们给出了答案:“他这个人用钱很‘散’,到哪个村子看到谁家生活太困难,就掏出工资去买点粮食、被子接济;哪个生产队没有钱买种子,他也掏钱去帮着买……”

“书记,我们想发展多种经济,养点蜂子,可是没钱啊!”1978年,大官市林果基地,农民们围着前来考察的杨善洲,你一言我一语拉着家常。

“徐秘书,快帮我查查,我这两年下乡补助都攒着没用,现在一共几个钱了?”

“400多块了!”秘书徐德武回答。

“好得很!”杨善洲一拍大腿,“这下解决大问题了,你把钱全部给他们买板子打蜂箱,把蜜蜂养起来!”

1997年7月,大亮山林场职工朱家兴突然昏迷不醒,肚子胀得像个圆球,经查患肝硬化,伴大量腹水。医院发了病危通知书,家人负担不起昂贵的医药费,六神无主地痛哭着,开始准备后事。

杨善洲闻讯赶来了。他找到主治医生:“只要对病人有用,要什么药尽快去调,医药费我负责!”

两个多月后,朱家兴的命捡回来了。2?6万余元的医药费,全部是杨善洲一人掏的腰包。

杨善洲就是这么一个贫穷的“富翁”:他把所有的精力和热情都用到了为人民服务上,把挣到的钱几乎全部献给了国家和人民;他穷了自己一个,富了千万家!

编者的话

杨善洲60年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始终忠诚党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尽心竭力为老百姓干实事、办好事;始终淡泊名利、廉洁奉公,一尘不染、两袖清风;始终艰苦创业,保持劳动人民的朴素本色。杨善洲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生动诠释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先进和优秀,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政、干事、做人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

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杨善洲同志学习,自觉加强党性修养,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要学习他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牢记宗旨、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学习他鞠躬尽瘁、不懈奋斗的崇高境界,学习他大公无私、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自觉实践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和精神追求。

27.“白衣圣人”——吴登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