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2296600000005

第5章 分子的发现

盖·吕萨克1809年,法国科学家盖·吕萨克发现,在气体的化学反应中,在同温同压下参与反应的气体的体积成简单的整数比;如果生成物也是气体,它的体积也和参加反应气体的体积成简单的整数比(气体反应定律)。例如,两公升的氢和一公升的氧化合时,生成两公升的水蒸汽。盖·吕萨克想,如果不论哪种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在相同体积内部含有相同的原子数,不就可以用道尔顿的原子论解释气体反应定律了吗?

水分子模型可是道尔顿发现,这项假定如果正确,在上述实例中,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应当生成两个“水原子”(后来称水分子),这样,一个“水原子”中不就只能含有半个氧原子了吗?为了解决这一矛盾,1811年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在原子论中引进了“分子”的概念。他认为,构成任何气体的粒子不是原子,而是分子。单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是由几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在上述例子中,氢的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氧的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而水的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水分子之间的作用这样,经过了不同国家的许多人的努力,才逐步地建立了原子分子学说。这个学说认为: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保留原物质性质的微粒。例如,糖溶解在一杯水里,糖分子遍及全杯水,水就有了甜味。

(2)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则是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它已失去了原物质的性质。例如NaCl晶体结构图,我们平时食用的食盐(氯化钠)的分子是由钠原子和氯原子组成,氯是有毒的,显然食盐的性质与氯和钠的性质截然不同;另一方面,完全无害的元素碳和氮,组成的化合物却可以是剧毒的气体氰(cN)化物。

这个原子分子学说比以前的原子学说又有了很大进展。过去,在原子和宏观物质之间没有任何过渡,要从原子推论各种物质的性质是很困难的。现在,在物质结构中发现了分子、原子这样不同的层次。因而我们可以认为,人们对于物质是怎样构成的问题,认识已经接近物质的本来面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