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22296600000039

第39章 “舡鱼”号核潜艇

1952年6月14日,“舡鱼”号进行了隆重的龙骨铺设仪式,总统、国会领袖、三军将领、原子能委员会官员、工业界首脑和众多的新闻界人士应邀出席。当时的总统杜鲁门发表了演说。核潜艇进一步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1953年3月3日,“舡鱼”号的陆上原型堆达到了临界(即链式反应可以持续)。6月25日,反应堆提升到满功率并进行了全面的试验。在长达96小时的连续运行中,反应堆情况良好,相当累计航程1250千米。陆上原型堆的建造和成功,为“舡鱼”号的核动力装置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1954年1月21日,在电动船舶公司的格罗顿船厂,艾森豪威尔总统夫人主持了“舡鱼”号的下水典礼,装饰得五彩缤纷的核潜艇,从倾斜的龙骨墩上,徐徐滑入宽阔的江面。

1955年4月22日,“舡鱼”号作为世界上第一艘作战核潜艇加入美国海军服役。“舡鱼”号以16节的航速,历时84小时,完成了从新伦敦到圣胡安的690千米首次长距离潜航。随后从佛罗里达州到新伦敦,又以平均20节的航速,连续潜航了698千米。1955年7月至8月间,“舡鱼”号和大西洋舰队进行编队作战学习时所呈现的优异性能,给人以更深刻的印象。“舡鱼”号和几艘常规潜艇,对由一艘航空母舰和几艘驱逐舰组成的反潜舰队展开攻击,水面的护航驱逐舰和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都可以发现并攻击常规潜艇;但无法发现一直处于潜航中的核潜艇,高速潜航中的“舡鱼”号甚至能躲避标准鱼雷的攻击。至此,潜艇核动力的优越性得到了充分的证实。“舡鱼”号的核反应堆用第一炉核燃料航行了312814米,其中95%以上一直处于潜航状态,仅消耗了几千克浓缩铀,若常规潜艇以相应速度续航这一距离,则需800万公升燃油。1957年4月,“舡鱼”号换装了第二炉核燃料,随即参加了太平洋舰队的反潜演习,开创了一次潜航3049里的新记录。不久又开始了去北极的探险航行,在1958年8月3日23点15分,穿过了北极,完成了航海史上潜艇的首次极地航行。获得了表彰荣誉的“舡鱼”号,取道英国再向西航行,又以21节的航速连续潜航了1925千米的新记录,抵达纽约港,受到热烈的欢迎。

潜艇的核动力推进是舰艇发展史上的划时代变革,但鱼雷武器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并未取得重大进展。二次大战后的数年中,美国的导弹技术已取得相当大的发展。因此,美国海军在建造首批鱼雷核潜艇的同时,对核潜艇和导弹联姻的可能性始终怀着浓厚的兴趣。原子能委员会的官员们则更是急不可待,认为核潜艇上配备鱼雷武器太委曲了核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