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推进城乡文化事业均衡发展,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我市先后多次出台文件,为基层文化站建设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但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作为中心城区的成华区和青羊区文化部门都反映街道和社区的文化站室建设难以达标,只能通过租借等方式来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目标任务;而同为中心城区的锦江区在老旧院落中打造的长者空间(养老助残)和文化活动于一体的院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给我们呈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这说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标准化建设在老旧城区也能通过变通的方式来完成。但另一方面,仅仅按照行政区划设置来推行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又难免会发生一定范围内公共文化设施的聚集和空白同时出现的情况,进而造成公共资源分布不均。
(三)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利用效率不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乡镇(街道)文化站内舞蹈排练厅、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文化设施的利用率不高,社区(村)文化活动室、图书和相关电子资源更是鲜有人问津。基层公共文化产品不受欢迎的原因在于产品供给没有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而是条块分割,各个部门按照惯有逻辑自上而下地统一配送,这导致公共文化产品的社会效应低下。在调研中,部分干部在对上级部门配送的公共文化产品设施表达感谢的同时,也表示他们要为安置这些东西而发愁。换而言之,自上而下统一配送的公共文化产品设施根本不适用,反而成为了基层文化工作者的累赘。不了解基层群众真实的公共文化需求,导致供需脱节,必将造成大量低水平重复建设及资源浪费。
(四)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不足且投入不均衡
调研发现,财政投入资金还不足以维持现有公共文化设施的正常运转,一些地震灾区修建的现代公共文化设施因缺乏运行和维护费用而无法正常投入使用,限制了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除了经费来源单一,依靠政府财政投入的原因之外,还有经费投入不均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三重三轻”:重硬件设施投入,轻人才引进、培训等方面的投入;重大型活动的投入,轻常规化活动投入;重一次性投入,轻日常运作投入。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的短缺使得绝大部分财政投入都用于维持体系运转,人均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中的相当一部分被统筹用在了主要的文化设施上面;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为了维持运转又不得不开办一些收费项目,从而限制了其公益性的发挥;经费短缺不利于充分调动基层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市民喜闻乐见的一些公共文化活动难以开展起来,从而降低了广大市民的公共文化福利。
(五)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缺乏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严重缺乏是各区市县广泛存在的一个问题。尽管成委发〔2009〕17号文件和〔2009〕68号文件明确规定,在使用乡镇(街道)已配备的事业编制的情况下,每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要配备1名专职站长(主任),同时面向社会聘用1—2名专门工作人员;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要落实1名工作人员兼职管理。但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以上文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
一是乡镇(街道)文化站专职站长(主任)没有完全落实。名义上的文化站站长(主任)还在乡镇(街道)身兼数职,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当地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另外,乡镇文化站习惯于从村大学生中招聘文化专干,在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和满足高学历要求的同时,忽略了文化专干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和从事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热情,无法发挥出文化专干应有的功能。再加上专干没有编制且待遇较低(远远低于在编工作人员),对于岗位的认同度普遍不高,流动性特别大,严重影响着基层公共文化活动的持续开展。
二是文件虽然要求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要落实1名工作人员兼职管理,但在缺乏具体奖惩措施的情况下,身为管理员的村大学生或者是村(社区)干部都明显缺乏积极性。调研发现,一个合格的、工作积极投入的文化站站长往往能够带动当地公共文化活动的繁荣与发展,相反,公共文化管理和服务人员的缺乏及队伍的松散则会影响公共文化的健康发展。
三是群众文化骨干、民间文化人才和文化志愿者极其缺乏。基层文化人才一般来自于两大群体,即专业工作人员队伍和以群众文化骨干、民间文化人才和文化志愿者为主的文化人才队伍。由于乡镇和村(社区)的专业文化人才队伍极其缺乏,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主要靠民众自娱自乐。据了解,没有专业师资的辅导,民众只能通过视频或者是个别文艺骨干来学习舞蹈等,除了唱唱跳跳之外,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则难以满足。同时,在市场化大潮的冲击下,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延续问题越来越严重,伴随着民间文化艺人的逐渐逝去,民间文化的自我发展与复制能力越来越弱。
(六)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不顺
在现行体制下,各区(市)县相关部门的一个共识就是“缺钱”和“缺人”制约了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即用于公共文化支出的经费少和缺乏公共文化服务的专职工作人员,那么要钱和要编制就成为了各地各级部门的共同利益诉求。其中,对于编制的需求尤其强烈。这种观点显然还属于给钱办事和有专人才办事的逻辑,与精简政府机构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要求不相符合。另外,财权和事权分割也不利于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繁荣和发展。乡镇机构改革后,对乡镇文化站实行的是“行政隶属乡镇政府领导,业务上接受主管部门指导”的管理模式。由于事权、财权不统一,导致业务部门缺乏调控手段,很多方面不能过问,也不便过问,使乡镇文化站处于“一方不愿管,一方管不了”的两不管境地,条块分割矛盾突出。
(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主体单一
当前我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主要依靠政府来供给,供给主体还比较单一。在调研中我们发现除了政府自上而下供给的公共文化产品外,其他可供选择的空间极其有限。单一供给渠道导致各地的公共文化产品呈现出高度同质化的特点。从职能的角度来讲,政府理所当然应该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但却不应该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生产者。应该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推进民间资金进入,培育和扶持社会组织参与文化服务。政府自上而下单一的供给模式不利于社会资源进入公共文化领域,也不利于公共文化的多元化繁荣发展。
(八)缺乏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从“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这一发展定位来说,成都还缺少在全国知名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如福州市首创的“激情广场大家唱”已成为在全国具有代表性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金沙讲坛”已经成为了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公共文化活动品牌,但与此类似的文化活动品牌还不多。从调研的情况来看,各区(市)县已有一些自身的文化活动品牌,或者正在筹划打造自己的文化活动品牌,但从成都市的层面来讲,我们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做得不够,还缺乏能够代表城市形象,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品牌。
五、进一步加强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建议
充分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是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内在要求。政府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但不是生产者,我们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由政府主导、多元社会主体参与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产品供给体制创新,加大政府财政保障力度和公共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创建国家共公告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立和完善城乡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公共文化品牌活动,让城乡群众就近就便享受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建设中西部最具影响力、全国一流和国际知名的文化之都”的战略目标。
(一)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成都市第十一届九次会议通过的《中共成都市委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意见》提出了要推进城市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标志化。
1.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
要通过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打造一批代表成都形象的公共文化设施,如巴金故居博物馆等,打造成都文化地标,各区(市)县要尽快建设具有地域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
2.全面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功能
要通过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质量,瞄准国际化、现代化和城乡一体化的标准为全市人民提供免费的公共文化服务。兄弟城市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如杭州市近年来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加大了对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在国内首创温馨、舒适的家居式阅读环境,并投入千余万元配置了专业、一流的音乐设备,筹建了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音乐图书馆,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更人性化的阅读与欣赏空间,增加了图书馆的吸引力。
我们认为,在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设施体系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规模与档次,修建具有城市标志性意义的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是成都未来建设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的应有之义。
(二)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制和产品供给体制创新
作为现代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社会事务的具体管理和经营,凡是社会组织能够承担的,政府应该尽早退出,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产品供给中的积极作用。受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的影响,一提到繁荣和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职能部门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扩充自己的工作队伍和获取充分的资源。这背后的逻辑就是政府在这件事情上要大包大揽,而没有考虑到如何引导社会资源来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如果政府更多地是从制定规则和方向引导上去抓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话,可能它们最需要的就不是人和钱的问题了。
1.建立统筹协调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
首先,建立由文化局为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管理机构,将属于公共文化服务范畴的部门和机构,如图书馆、群艺馆、少年宫、市民艺术中心等统一纳入文化局管理,由文化局统一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规划,分配各单位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以协调各部门的职能,避免重复建设。其次是探索由区(市)县文化部门统一管理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机构、阵地和人员的相关制度。尽快理顺体制,实现“管人、管钱、管事”的统一。乡镇(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编制进入县级文化主管部门,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纳入文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人员工资福利纳入全额财政供给,解决其后顾之忧;活动经费按照有关政策列进县财政预算的“盘子”,由县财政按渠道拨付。
2.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制
建议有关部门在制定公共文化服务建设项目时,先针对不同区域的群众做一个需求调查,由群众自己决定所在地区需要的文化服务设施与活动。在具体操作上,可先由社区在居民中进行项目意见收集汇总,然后上报街道和相关部门。如金牛区的康庄社区就是通过“居民参与、文化融入”这一计划,创造了“群众主体工作法”,提高了群众参与度。另外,鉴于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外流这一现实,如何满足老年人和留守儿童的文化需求就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点。要针对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较低,文化活动意识不强的特点,开展满足其兴趣的文化服务建设,如开设乡村茶馆、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等。而针对农村青少年课外活动较少的特点,积极举办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加强艺术教育与体育活动,为外出打工人员解决后顾之忧。
3.完善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制度
在中心城区,应加强政府对高品质演出活动的购买。目前,连云港、无锡等市每年的“新年音乐会”以及其他大型演出都是由政府出面组织。在浙江省的一些市级大剧院,每场演出政府都予以补助。因此我们建议政府给予高档演出补贴,确保我市居民能以较低廉的价格享受到高规格的文化演出,以提高市民文化鉴赏力。在二、三圈层,则应加强对重大演出活动、重大文艺比赛的购买,推动文艺团体下基层、到农村为老百姓送文化。通过“文化大篷车”的形式,组织各类文艺团体定期到学校、工厂、工地和农村送演出。
4.大力培育和发展公共文化组织
支持公益性文艺组织和机构发展,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入公共文化事业。扶持民间文化艺人进行文艺创作,为民间文化团体和组织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制定相关评价体系,完善以奖代补和政府购买制度,鼓励民间文化团体以多种形式投身到公共文化事业中,形成多元主体参与的供给机制。
(三)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
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是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保障,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必要性。但在中心城区的某些区域确实存在着场地紧张、无法达标的困境。要解决以上难题,就应出台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制度,统一协调、整合各类社会资源,解决不同城区的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的困难。
1.科学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