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和谐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2293500000024

第24章 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

第一,免费公共文化场所对居民非常具有吸引力。47.66%的受调查居民在闲暇时间愿意去免费公共文化场所而不愿意去经营性文化场所,只有5%的居民是愿意去经营性的文化场所而不愿意去免费公共文化场所的,也有31.66%的居民是根据具体的需求来决定去免费公共文化场所还是去经营性文化场所,有小部分(14.45%)居民是不去文化场所。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如果我们提供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居民的需要,居民会非常愿意去免费公共文化场所。

近年来随着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我市居民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有43.3%居民认为在公共文化服务中,应该由村(社区)基础自治组织发挥主导作用,28.3%的居民仍然认为应该由各级政府部门发挥主体作用,19.3%的居民认为应该发挥群众自身作用,开展各种活动。只有极少一部分居民认为应该发挥民间组织(6.4%)和企业(2.7%)的主导作用。构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除了政府应该发挥主体作用以外,还应该有社会组织的广泛参与,达到共建共享的目的。根据数据反映,被调查居民已经开始转变观念,要求发挥村(社区)在公共文化活动中主导作用,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但是对于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和企业应该发挥的作用还没有清楚的认识。

第二,喜欢人多、热闹的群众性休闲娱乐活动。被调查居民中最希望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群众性休闲娱乐文化活动(21.7%)、坝坝电影(19.6%)、文化演出(19.4%)、丰富的电视节目(19.3%)和报刊书籍(9.9%)。广播节目、文化鉴赏均不超过5%。由此可见,居民在闲暇时间更喜欢热闹一点儿、人多一点的集体性休闲娱乐活动,对个体单独进行的娱乐活动不是那么感兴趣。

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不同圈层内对希望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活动是有区别的:三圈层内居民希望政府多提供群众休闲文化活动和坝坝电影;二圈层居民希望多提供文化演出和图书、报刊;一圈层内居民则希望多提供广播节目和文化鉴赏。

第三,居民最希望在居住地附近能找到的公共文化设施主要包括:网络供应场所(32%)、文化活动中心(27.1%)、图书馆(17.2%)、大坝子(13%)、电影院(5.8%)和茶馆(5.0%)。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也变得现代化。居民对网络的要求大大超过了大坝子、茶馆等传统的休闲娱乐方式。对文化娱乐场所的需求也由文化广场转变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活动中心。虽然从前面的数据看,居民在闲暇时间对书籍、报刊的需求并不高,但是部分居民也希望在居住地附近拥有图书馆。针对电影,许多居民希望就近观看坝坝电影而不是去电影院观看电影。

(四)成都公共文化服务分析与建议

在本次的问卷中,对“农家书屋”(图书室)的作用和建议进行了专门的调研,有超过50%的居民肯定了农家书屋,认为农家书屋解决了群众的读书问题,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只有4.5%的居民认为农家书屋不好,实用性不强,浪费资源;有30.9%居民认为农家书屋发挥的作用一般,只是比没有要好。居民们认为农家书屋目前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需要根据居民的需求购买图书(48.5%)、完善管理体系、服务(28.3%)、延长开放时间(25%)。

因而,可以看出,修建农家书屋不仅能满足居民们对书籍的渴望,又能节约成本、方便推广,只要能够满足居民需求,完善管理体系,就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1.提高公共文化服务场所使用率

超过50%的居民表示从来没有去过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所。多数居民表示偶尔去公共文化场所的原因主要是对内容不感兴趣也没有时间。因此除了增加公共文化设施数量、扩大文化场地、完善我市公共文化场所硬件条件外,还更应该丰富和调整公共文化场所里的服务内容,调整时间,延长周末和晚上的时间,以适应居民的需求。在调查中,有超过12.9%的居民明确指出应该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种类和服务内容,多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求发展本地特色的报刊、广播电视节目、音乐、歌舞、书画等文化产品(10.1%),加大对公共文化资源的宣传。

2.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一是继续加大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要增加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和质量,尤其应该加强对三圈层的关注。除了提供传统的公共文化设施外,更应修建网络供应场所(32%)和文化活动中心(27.1%),以适应居民需求。

二是继续开展居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据调查,居民最喜欢的文化活动是广场健身、坝坝电影和歌舞活动,这些活动要继续搞好。通过调查显示,居民对电影院需求很小,但是对观看坝坝电影非常感兴趣,我们的村(社区)应该更多开展这些活动。坝坝电影要在一、二、三圈层都坚持放映,还可以适当增加放映次数,还可为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提供电影影碟或定期组织观看等。

三是激发居民文化生活热情。针对居民喜欢的歌舞演出,建议在组织这些综合文艺演出时,也可以充分吸引居民的参与,或发挥居民的创作热情,自编自演,将自上而下送演出下乡与群众的自编自演充分结合,并进行交叉巡演,这样既满足了居民观看文艺演出的需求,又充分吸引居民广泛参与其中,可以有效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群众对文化服务的满意率。

四是加强对居民文化活动的引导。加大公共健身活动的组织力度,开展跳舞、打拳、健身操、小型运动会等集体健身活动,吸引群众广泛参与。随着我市群众健康意识的增强,运动健身成为了居民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需求之一。一是可以以村(社区)为单位,聘请一定数量有经验、有兴趣的人员或志愿者,配备音响设备,定期在休闲广场、露天院坝等地方组织跳舞、打拳、跳健身操等群众集体健身活动,吸引群众参与。二是组织主体多样、规模不限的群众运动会,或者结合村(社区)历史或文化特色开展主题活动,设立主题运动周,吸引群众积极参与。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基层公共文化活动中,村(社区)应该继续发挥重大作用,加大对公共文化活动的组织力度,收集居民信息,开展适合本村(社区)实际情况的公共文化活动。更加细致认真地开展活动,加大村(社区)信息公开力度,有公共文化活动应提前宣传,通知居民做好准备。

六是搞好分类指导。由于成都市一、二、三圈层距离成都市的远近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公共文化实施和服务也不尽相同,政府对其的扶持重点也应该有所不同。目前,三圈层内居民在公共文化活动中偏向娱乐,一圈层居民对公共文化层次要求要高些,二圈层居民处在过渡阶段。

三、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年来,我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和建设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的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文化全面协调发展,加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同时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处于全国前列,为示范区创建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基层文化阵地建设实现全覆盖

近年来,在财政稳定持续投入的保障下,我市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成效显著,从2008年到2011年,成都市共计投入21.3亿元,实现了“两馆一站一室一点”建设达标全覆盖。目前,全市共有40个文图两馆(国家一级馆18个);国有博物馆22个(含4个高校博物馆),非国有博物馆26个;有近3000个公园和文化广场,面积超过400万平方米;除市级体育场馆外,各区(市)县都建设有1—2个区县级体育馆。全市3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活动中心)均按照标准化建设的要求,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厅(互动影院)、书刊借阅室、培训辅导室(广播电视室)、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电子阅览室)和管理用房,以及群众文化广场、宣传展示栏等配套设施,部分乡镇综合文化站还设置了展览室、舞蹈室、书画室、健身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等特色功能室。3341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与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共建共享建设,部分配备了小型文化广场,具备了公共图书借阅、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党员远程教育、基本文化活动开展的功能。

(二)率先设立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专项经费

以政府为主导,不断增加公共文化建设资金,是我市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前提。2009年,为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街道)设施建成后的运行问题,成都在全国率先正式设立乡镇(街道)常年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按照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8元、6元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成都市财政按照每人每年2元标准转移支付远郊市县,每年专项补贴600多万元,此项经费全市每年合计1.1亿元。从2012年起,成都市将在已纳入市财政预算的村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专项资金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落实村(社区)综合文化活动室常年运行经费,每年每个村(社区)将落实不少于3万元,全市将落实保障资金1亿余元。至此,成都市实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常年经费全部纳入各级财政预算,形成较为完善的公共文化财政分级预算保障机制。

(三)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

在健全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市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利用和发挥文化管理部门的主体作用,不断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增加公共文化产品种类和扩大服务范围,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使品牌活动影响不断扩大。一是我市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通过开展公益性文化知识讲座及各类文化艺术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文化设施的使用效率。二是公共出版物数量、广播电视节目数量与质量都有不同程度地增长和提高。三是积极实施了科技图书送农户、皮影艺术送村小、欢歌笑语到农村、艺术培训到农家、名家名角下基层、文化专车下乡镇、流动舞台进工地、数字电影进老区、艺术精品进院校、文博展览进社区等十大主题的文化惠民活动。四是成立了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连续三年成功举办国际非遗节,在国际上为成都赢得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都”的赞誉。五是打造了一批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如“画院论画”“讲艺堂”“成都故事百家谈”“文化艺术培训大家来”“锦江讲堂”“少儿阳光课堂”等基于“两馆一站”的众多免费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已成为在全市有影响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六是文艺创作呈现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推出了一批优秀作品,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如歌曲《迷彩八零后》,图书《大学生“村官”》入选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话剧《沦陷》《平头百姓》分获“文华奖”和“白玉兰奖”等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街道(镇)、社区(村)创新了特色化的公共文化服务。譬如龙泉驿区在西南地区率先探索了区域图书馆自动化集群管理制度,实行区、街(镇乡)、村(社区)三级图书馆“一卡通”,创办了市民艺术学校,有力地保障了城乡群众基本享有同质同量的公共文化服务。锦江区打造的院落服务平台,使得老百姓享受文化服务更加近便。武侯区建立了青少年活动空间,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民间组织经营管理”的运作模式,为青少年提供各类公益性的学习和娱乐教育。

四、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总量不足

虽然当前我市的公共文化设施门类齐全,但总体来讲设施都比较陈旧、场地狭小、配套落后,已不能适应人们对于舒适环境、高科技化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要求。全市主要的公共文化设施,如成都图书馆建筑面积狭小;音乐厅、歌剧院配套不足;缺乏高档次、标志性的公共文化设施建筑。公共文化设施整体落后的现状,既与充分国际化、全面现代化的城市发展定位不符,也无法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是制约当前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建设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