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司马
22285100000036

第36章 置之死地而后死

马谡带着一肚子气来到街亭,一看地形,忍不住就大笑了起来,说:“丞相何故如此多虑?这个偏僻的地方,魏兵怎么敢来呢?”

马谡对诸葛亮进行言辞攻击,是为了发泄他小看自己的不满。但一旁的王平听了这话,却吓坏了,急忙说:“参军,虽然魏兵不敢来,但还是在这五路交合之处安营扎寨,再令军士上山伐木,立为栅栏。这样才万无一失。”

诸葛亮临行前对王平的谆谆嘱托,其实是对王平暗示了马谡的不胜任,同时也把防守街亭的很大一部分责任压给了他。王平唯恐马谡麻痹大意,任性胡来,急忙出言提醒。

但是,心中有气的马谡却把王平的好心提醒视为了指指点点。马谡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诸葛亮小看我也就罢了,你小小的一个王平也敢对我指手画脚?

如果王平没有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马谡也许自己就会做出屯兵于五路交合之处,安营扎寨的决定。毕竟马谡熟读兵书,又一直跟着诸葛亮,基本的军事常识多少还是具备一点的。但是,王平这么一说,马谡的自尊心顿时受到了极大的刺激,逆反心理随之强烈爆发。军国大事随之变成了儿戏般的面子之争。

马谡呵斥道:“当道岂是安营之地?这里边上有一座山,四面都不相连,而且树木茂盛,实乃天赐之险。我们应该在山上屯扎,取居高临下之势!”

王平一听,急忙说:“参军差矣。如果屯兵当道,魏兵就算有十万之众,也不能轻易通过。如果屯兵山上,倘若魏兵将我军团团围住,该当如何?”

马谡是存心和王平唱反调的,王平越是反对,马谡就越是坚持。而对于熟读兵书的马谡来说,要找到一条足够权威的反驳理由,那是再容易不过了。

马谡一阵大笑,讥讽道:“你这真是女人之见!兵法有云:凭高视下,势如劈竹。如果魏兵敢来,我让他片甲不留!”

王平实战经验十分丰富,引经据典掉书袋却非强项,眼见说不过马谡,只好搬出诸葛亮来:“我经常跟着诸葛丞相临阵,每到一处,丞相都对我精心指点。我看这个地方,是一块绝地。如果魏兵围住小山,截断我们的汲水之道,我军就不战自乱了。”

王平的意思是,我可是诸葛亮的弟子,得过他亲口传授的。我的判断,就等同于诸葛亮的判断,难道还会有错?

但是王平不知道,马谡之所以有这么大的气,就是因为他献了几个良策后,已经把自己当成诸葛亮的老师了。王平搬出诸葛亮,非但没有压制住马谡,反而更加激怒了马谡。

马谡怒道:“你胡说什么?孙子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魏兵敢截断我们的汲水之道,那是自取死路。我军岂不死战,以一当百,魏军谁人能挡?”言下之意是:我熟读兵书,深通谋略,就是诸葛丞相本人,每件事都要征求我的意见,你算是老几,敢阻拦我的决定?”

王平知道没法说服马谡了,再强谏下去,马谡马上就会拿出主将的威严来逼自己就范了。但是,王平却也不敢轻易放弃立场,因为诸葛亮事先专门嘱咐,如果任由马谡胡为,导致街亭失守,自己也难逃干系。

王平想了想,说:“如果参军一定要在山上屯驻,请分兵五千给我,我自己在山下西边建一小寨,为犄角之势。魏兵来了,也好有个接应。”

马谡虽然还是老大不乐意,但转念一想,不如让王平和诸葛亮看看自己的能耐,于是说:“你既然不听我的号令,那我就给你五千兵马,等我破了魏兵,你可不要到丞相面前抢我的功劳。”

王平无奈,领了五千人马,自去扎寨,随即画好了马谡的屯扎阵图,星夜派人去送给诸葛亮。

却说司马懿引军急进,往街亭而来。司马懿命次子司马昭前去探路。

司马昭带着探子赶到街亭一看,蜀军早已安好营寨了。司马昭回报司马懿,司马懿一听,不由长叹一声,道:“诸葛亮真是神人啊。我自愧不如。”

司马昭哈哈一笑,说:“父亲何故自坠志气呢?照我看来,攻取街亭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司马懿不由一惊。近来次子司马昭给他的印象越来越好,完全盖过了长子司马师。但司马懿仍然不愿意见到儿子高调而张扬,问道:“你怎么敢这样说话?”

司马昭忙肃容道:“我刚才看到,道口并无寨栅,蜀兵都屯扎在旁边的山上。如此布阵,形同虚设。因为我说可以轻松攻取街亭。”

司马懿大喜,说:“如果蜀兵真的屯扎在山上,那就是天意要我成功了。”尽管如此,司马懿还是不敢相信诸葛亮真的会这样用兵。他心中升起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其中有诈,也许诸葛亮早已设好了埋伏,就等着自己上钩呢。

司马懿不敢轻举妄动,吩咐张郃按兵不动。等到夜色四合,司马懿换上了普通士卒的衣服,亲自带着十几个人,亲自向前探看。

这一夜,天青月朗,司马懿在月色下看得分外清楚。蜀兵大军果然屯扎在小山之上,大路朝天,空无一人。司马懿仔细巡看一遍,依然不敢轻易做决定。

司马懿回到自己的大寨,又派人去打听到底是蜀军哪一位将领引兵镇守街亭。过了不久,一位探马来报,说:“蜀军的主将是马良的弟弟马谡。”

司马懿悬着的心立即就放下了,呵呵一笑,说:“这不过是个庸才。诸葛亮这么聪明,怎么会用这么一个无能之人呢?像这样的人都能当主将,怎么能不误事呢?”

尽管如此,司马懿还是没有掉以轻心。他又让张郃去附近查看是否有其他蜀军屯扎。张郃回报说:“离山十里,还有蜀将王平安营。”

都说诸葛亮做事谨慎,司马懿其实比他还要谨慎。在多方查探,确认无疑后,司马懿这才下令,让张郃引兵挡住王平,自己则亲自率兵围住小山,截断了马谡的汲水之道。

马谡被围之后,急令蜀兵下山出击。但他预料之中的“置之死地而后生”、“以一当百”的威猛景象却根本没有发生。相反,那些在诸葛亮指挥下,信心百倍,英勇无敌的士卒,在他手下个个变成了缩头乌龟,根本不敢下山与魏兵搏杀。

马谡只知生搬硬套兵书所云,却不知道,要想让士卒们绝地反击,主将必须对部属具备绝对的控制力和威慑力。马谡从未独立领军,到了街亭,他和王平的一番争执,早就让士卒们对他失去了信心。到了危急关头,谁会听这个草包将军的指挥呢?

马谡见号令不行,气得自己拔剑砍了两个裨将。众军惊惧,这才手忙脚乱冲下山去,却被魏兵挡住去路,只得再退回山上。

马谡只能困守于山上。到了这个时候,他心慌意乱,读过的兵书卷帙浩繁,却一句也想不起来了。

王平得知魏军前来,起兵救援,却被张郃死死挡住。而山上的马谡,弹压不住乱兵,不断有人下山投降。马谡只能冒死往下冲,司马懿故意放开一条路,让过马谡,占领了街亭。

驻扎在街亭之后的魏延闻讯来救,却被司马懿团团围住,幸好王平再次杀来,救出了魏延。蜀军大败,一起退往高翔镇守的列柳城。

魏延、高翔、王平三人觉得丢了街亭,无颜回见诸葛亮,一番商议后,决定当晚再去劫魏营,夺回街亭。蜀军兵分三路,前去争夺街亭,却又中了司马懿的埋伏。三人死命杀出重围,却被曹真所部的郭淮拦截厮杀,当下死伤无数。

原来,曹真郭淮屡败于诸葛亮,唯恐司马懿击败诸葛亮,立了全功,不甘在原地把守,也分兵来夺街亭。郭淮将魏延等人杀得打败,趁势要去夺列柳城抢功,不料司马懿早已下手攻占了列柳城。

司马懿审时度势,再一次下令,让张郃走斜谷西道,直取西城。这西城虽小,却是蜀军屯粮之所。如果再夺下西城,就有望收复被诸葛亮攻占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

张郃领兵出发,司马懿紧随其后,带着大军,向西城进发。

再说诸葛亮自从马谡出发之后,一直心神不定。不久后,王平送来了马谡屯营的图本。诸葛亮打开一看,顿时浑身冰凉,跺足拍案道:“马谡这个匹夫,坑害我大军!必有长平之祸也!”

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括只知纸上谈兵,盲目出战秦兵,结果输掉了长平之战,导致赵国四十万精壮士卒被秦军坑杀。诸葛亮看了马谡的屯扎之图,顿时明白马谡也是个不折不扣的赵括,只知咬文嚼字、寻章摘句,最多只能做个参谋,绝不能担任主将之职。所以,诸葛亮才会有此一说。

诸葛亮正要派人去替回马谡,但随即街亭、列柳城失守的噩耗传回。诸葛亮懊丧、后悔、愤怒等诸般心绪一起涌上心头,但却无暇顾及。因为他知道,街亭一失,大势已去,这一次北伐只能就此结束,如能减少损失,安全退回蜀中,已是上上之选。

诸葛亮只能立即安排善后事宜,他分派诸将,或作疑兵,或备归路,或为断后。然后诸葛亮自引五千军兵,退去西城。

司马懿和诸葛亮这两大绝顶高手都将目光锁定了小小的西城。这座边界小城将会上演一幕什么样的斗智博弈的剧目呢?

……

心理感悟:人们总是在最需要理性的时候丧失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