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司马
22285100000030

第30章 谣言一句胜千军

关于司马懿造反的谣言很快就在魏国沸反盈天。

城墙上随即出现了一张署名为司马懿的告示榜文。榜文是这样写的:当初太祖武皇帝(指曹操)创立基业,本想立陈思王子建(指曹植)为社稷之主。今皇孙曹叡,素无德行,妄居尊位,有负太祖之遗意。现在我司马懿应天顺人,克日起兵,以慰万民之望。

马谡设计的这份榜文,从逻辑上来看丝丝入扣。曹叡将司马懿逐出京都,引发司马懿心怀不满,司马懿于是借着手中掌握的兵权起而讨伐。

司马懿的反对者们看到这张榜文,顿时如获至宝,立即揭了下来,向曹叡报告。

御宇未几就已充分显露自己的英明睿智的曹叡,会不会相信司马懿真的造反了呢?

哲学家斯宾诺莎曾经指出,当我们碰到一个新信息的时候,我们会自动认为这是真的。只有在经过某个独立的判断过程后,才会认为这是假消息。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和他的同事们通过实验验证了斯宾诺莎的这一论断。

另一方面,权力会对一个人信任他人的能力造成侵蚀。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以及伦敦商学院所做的一系列研究表明,权力会让人变得多疑。这就是权力逆信任。

曹叡刚刚把权力收到自己手中,尤其担心他人觊觎,权力带来的逆信任影响十分强烈。在这两种因素的影响下,曹叡不容细察,就已先相信了几分。

曹叡急忙召集群臣商议。

太尉华歆一直对司马懿的快速上升心怀不满,早就想找机会出手了。如今有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怎么会放过呢?

华歆急忙说:“当初太祖武皇帝曾经对我说过,司马懿鹰视狼顾,不能把兵权交给他,否则必为国家大患。现在他果然如此,陛下应速速将他诛杀!”

与华歆同为三公的司徒王朗见华歆这么说,立时心领神会,来了个火上浇油,说:“司马懿深明谋略,善晓兵机,早就有一匡天下的想法,如果不早点除掉,一定会酿成王莽那样的祸患。”

华歆与王朗两人一唱一和,推波助澜,立即坐实了曹叡心中翻腾不休的疑心。曹叡毕竟还是年轻,处置大事的能力水平还不是那么稳定。在这事关宝座能否坐得安稳的重大问题上,他的反应颇为毛糙,急匆匆地就要亲点大兵,前往征讨。

这时,幸好尚未奔赴前线的大将军曹真还在朝中。曹真阅历丰富,老成持重,急忙站出来劝谏说:“陛下不可擅自行动。先帝生前对司马懿非常信任,否则绝不会托孤于他。如果陛下未查明真相,就举兵相向,正好就逼反了他。现在吴蜀未除,恐怕这是奸细离间之计。如果我们自乱阵脚,吴蜀正好乘虚而入。望陛下深察。”

曹真这几句话说得很有见地,但是曹叡已经先入为主,他十分担心地问道:“万一司马懿是真的反了,我们坐视不顾,岂不后悔莫及?”

曹真说:“陛下如果心中不安,可以效仿汉高祖当年的巡游云梦之计,御驾前往,司马懿必然前来迎接。陛下可观其动静,就在车驾之前将他擒拿。”

汉高祖刘邦在打赢楚汉之争后,对第一功臣、军事奇才韩信起了猜忌之心,将其贬封为楚王。但刘邦还是对韩信不放心,整天担心他会起兵造反(这也是权力逆信任的典型表现)。陈平给刘邦出主意,让刘邦假称巡游楚地所在的云梦泽,趁着韩信前来接驾的时候,将他拿下。

刘邦依计而行,韩信本无反心,毫无准备,自然束手就擒。韩信随后又被刘邦贬封为淮阴侯。(刘邦、韩信事迹,详见心理说史系列之“心理楚汉”三部曲)

曹叡熟读典籍,曹真这么一说,他立即觉得有理。于是他让曹真留镇后方,自己率领十万御林军,以巡游之名,前往司马懿驻屯所在的安邑。

再说司马懿到任后,拿出了他多年观察体悟的军事心得,精心操练兵马,以备不时之需。曹叡亲临的消息传来,他觉得这正好给了自己一个在皇帝面前展示军容兵威的好机会。于是,司马懿传令三军,抖擞精神,披坚执锐,向前迎接天子到来,以备检阅。

曹叡大军的前锋探马,发现司马懿的军队正迎向天子而来,急忙向曹叡汇报,说:“司马懿率领铁甲士卒,前来迎战,看来他确实是造反了!”

司马懿明明是前来迎驾,绝非叛乱,为什么这位探马毫不分辨就将他的行为定为迎战之举呢?

发生在这位探马身上的认知偏差正是此刻曹叡大军中绝大多数人的共识。这是一种典型的验证性偏见。

人们往往受到先入为主的信息的影响。当最初的信息被人们接纳而形成了信念之后,人们更倾向于寻找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信念,而不是证伪。或者说,人们往往根据内心已有的信念或情绪来对外部事物进行评判,以得出与内心一致的结论。从而,很多原本客观的信息,也被无意识地解读为先前信息的铁证。

《列子》中有个疑邻盗斧的故事,说是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头,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于是,他看那孩子走路的动作,说话的样子,脸上的表情,都是鬼鬼祟祟的,活像是偷了斧头。后来,这个人在别处找到了他丢失的那把斧头。等他再见到邻家的孩子时,这个孩子的动作言行神态,就没有一点像是偷了斧头的了。

这个故事说的正是“验证性偏见”。不幸的是,司马懿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也落入了始自马谡造谣的“验证性偏见”的陷阱。

在沸反盈天的谣言中,在三公重臣的推波助澜下,司马懿造反这一信息已经被大多数的人接受。包括这位探马在内的大多数人都会不由自主地将司马懿的一切言行解读为坐实叛乱的铁证。

曹叡当然也是如此。大惊之下,曹叡急忙命随同前来的曹休向前迎战。曹休领兵纵马向前,却见司马懿早已跪在路旁迎驾。

曹休心中纳闷,司马懿的这个行为实在有点反常。这世上哪有反贼会自主跪在路边,束手就擒的呢?难道他已经知道自己错了,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认罪服法?

曹休压抑住了下令擒拿的冲动,而是问了一句:“仲达,你深受先帝重托,为什么要造反呢?”

曹休这么问,显然说明他心里认定司马懿确实是造反了。

司马懿一听到曹休所说的“造反”两个字,顿觉如雷轰顶,那只悬了十几年的靴子竟然真的掉下来了!

司马懿自从一出仕,就被曹操的“鹰视狼顾论”严重困扰,为了确保生存,他的一言一行都极为谨慎,瓜前李下,总是远避嫌疑。直到后来曹丕对他的绝对信任,才让他慢慢放下了戒心,没想到初掌军权没多久,就被宗室重臣曹休问到了他这个最忌讳敏感的问题。

司马懿不知道自己远离政治中枢的日子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知道,一定是发生了对自己大大不利的事情,否则,远道而来的曹休绝不可能一开口就问这样的话。

司马懿立即被吓出了一身冷汗。但这身汗来得实在不是时候。包括曹休在内的那些被验证性偏见劫持的人,都会认为这是司马懿做贼心虚的表现,而更加确信他的造反事实。

但这个时候,最正确的办法不是忙着为自己开脱,而是搞清原委。司马懿急忙惊问道:“文烈何出此言?”

曹休于是将事情的经过一说,司马懿大惊道:“这必是吴蜀两国的阴谋,想让我大魏君臣自相残杀,他们好趁虚而入。子烈,你赶快带我去见天子,我自分辨清明。”

一般来说,一个做贼心虚的人,是不太敢面见天子陈说自身清白的。司马懿的这句话打动了曹休。曹休减轻了对他的怀疑,带着他去见曹叡。

司马懿急步走到曹叡的车驾前,俯跪于地,启奏道:“臣受先帝之重托,唯恐不尽心竭力,报效陛下,怎么会有异心呢?这一定是吴蜀两国的奸谋,请陛下明察。”

曹叡见司马懿言辞真切,不像作伪,不由信了几分。

华歆察言观色,知道司马懿造反绝非事实。他见曹叡犹疑不决,担心曹叡会被司马懿打动而宽赦他,急忙赶在曹叡做决定之前,补上一刀。

华歆说:“陛下,虽然司马懿反形未露,但也不能再将兵权交给他了,不如将他削职,罢黜回乡吧。”

权力带来的多疑,无时不驱动着曹叡的防范心理。虽然司马懿并未造反,但谁又能保证这个“鹰视狼顾”的家伙永远不造反呢?为了防范于未然,剥夺他的兵权,让他回家闲居显然是个不错的办法。

于是,曹叡根据华歆的提议,削去司马懿的官职,让曹真兼管接掌他的权力。

司马懿由此遭到了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打击。辛辛苦苦十数年的努力,一夜之间化为乌有。

司马懿黯然去离故乡温县不远的宛城闲住。他受了这么大的挫折,故乡是无颜回去的,只好在附近默默度日。

在无边的落寞中,司马懿又反思起自己的过往。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还是没有真正参透权力的奥秘。当他攀上辅政大臣的高位后,多少有点麻痹大意了,忽略了那些嫉妒之眼和反对之声,以至于毫不设防。这才会有今天猝不及防的飞来横祸。自己的这一次落难,表面看起来,是敌国的奸谋所致。但更深层次来说,还是因为内部出了问题。如果没有那些落井下石的人,敌国的奸谋未必就能起作用。

司马懿转念又想,自己其实还是幸运的,如果曹叡再心狠手辣一点,自己早就身首异处了。司马懿突然觉得这其实是曹叡的一个巨大的错误!如果自己和曹叡对换位置,自己一定宁可错杀无辜,也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的疑患。

司马懿不由被自己的可怕念头惊呆了!对残忍的合理化一次次化解了他的心灵创痛,让他得以坚忍笑对一切挫折磨难。但是,对残忍的合理化也终于让司马懿对残忍彻底脱敏,而变成了一个决绝无情的人!

司马懿很快又平静下来,用他一贯的合理化策略化解了这一次新的打击……

……

心理感悟:人们的天性中往往存在着相信谣言的冲动。

权力逆信任权力会对一个人信任他人的能力造成侵蚀,让人变得多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