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孙权
22284900000058

第58章 大限之前的醒悟

孙亮被立为太子后,潘妃很快母以子贵,在第二年就被孙权立为皇后。这是孙权一生中唯一一个正式册立的皇后。虽然我们对潘妃一贯来的行为十分不齿,但她的工于心计,将东吴大帝孙权玩弄于股掌之上,还是不得不让人对她“刮目相看”,同时也对一直极力维护自己的英明伟大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妇人操控的孙权深感遗憾。

在年老体衰的时刻册立太子,激发出了孙权潜意识中的死亡焦虑。每个人对于即将到来的或者终将到来的死亡这一无可抗拒的事实,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纠结、不安等复杂情绪,并进而影响到生理状态。这也正是历史上很多对死亡极为忌讳的帝王迟迟不肯确立接班人的重要原因。

孙权这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正常与非正常的死亡事件。那些曾经和他有过重要交集的风云人物,不管是年龄比他大的,还是比他小的,不管是东吴内部的,还是魏蜀两国的,几乎全部都死在了他的前面。名单可以拉出长长的一条:孙策、曹操、刘备、周瑜、鲁肃、关羽、吕蒙、张昭、诸葛亮、曹丕、曹叡、陆逊、诸葛瑾等等,甚至还有他自己的儿子孙登。

从孙权的经历来看,他本来早就该沦为“死亡焦虑之魔”的猎物了,但好在他一直有刘琬预言如神咒般护体,这才一路平安,没有过多地纠结哀叹。

但是这一年,孙权毕竟已经七十岁了。人生古来七十稀,世上是没有长生不死的人的。孙权不得不直面死亡这个终极问题。

孙权并不想死,而越是不想死的人,往往就越想知道自己到底什么时候会死。其实这个问题,孙权是知道答案的。

孙权的臣下中,有一个叫做赵达的人。这个人精通九宫算术,对于所算之事,几乎灵验如神。

有一次,他路过一个老朋友家,朋友招待他,说:“我不知道你要来,没有准备,只好聊备几个小菜,美酒可就没有了。请你见谅。”赵达微笑不语,拿起桌上的筷子,纵横摆了几道后,说:“你们家东边的墙壁下放着美酒一斛,还有三斤鹿肉,怎么说没有美酒佳肴呢?”这位朋友这才尴尬地自我圆场说:“我知道你神算无敌,故意试一试罢了。”于是只好拿出美酒鹿肉一同享受。

关于赵达算无不中的故事还有很多,而最神奇的就是他完全算准了自己的死期。有一次,他闲来无事,把自己去世的日子算了出来,并告诉了他的妻子。妻子知道他的算术神奇,无有不中,当即痛哭流涕。赵达为了安慰妻子,故意又算了一遍,然后告诉妻子说自己前面不小心算粗了。妻子破涕为笑。但后来,赵达真的就在他自己第一遍所算的日子分毫不差地去世了。

赵达本是中原人氏,后来他算出江东有王者之气,所以来到东吴。孙权得知他的神算后,每逢大事都要赵达推算,而赵达每一次的推算都神准无比。

孙权在称帝的时候,曾经让赵达帮自己算能当多少年皇帝。赵达推算之后,说:“汉高祖当了十二年皇帝,陛下您当皇帝的时间是汉高祖的两倍。”

两倍就是二十四年。孙权称帝的那一年是四十八岁,当二十四年皇帝(包括称帝的当年在内)就是七十一岁。而孙权这一年已经七十岁了,已经无限逼近了赵达所说的期限。孙权心里非常焦急,这个时候他特别希望赵达算的是不准的,也特别希望赵达能够再帮他算一次。

可问题是,赵达已经去世了。而最关键的是,赵达的推算神术并没有流传下来。

当初,阚泽、殷礼等东吴大儒曾经屈节去请教赵达,赵达却秘而不宣。还有一位叫做公孙滕的太史丞,虽然被赵达收为徒弟,却也没有得到真传。有一次赵达酒后对公孙滕吐露真言,说:“我的先人因为机缘巧合,获传此神术,是想成为帝王之师的。可是我到了江东,经历了孙氏三代,却只不过当一个太史郎,我实在是不想把这门神术传下去了。”

其实,赵达没受重用,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孙权本来是很器重他的,但是每当孙权惊叹于他的神奇,而追问他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时候,赵达总是沉默不语。这就惹得孙权很不高兴,始终不肯重用他。

赵达死了之后,孙权听说他有著作留下来,于是就逼问他的女儿。一无所获后,恼羞成怒的孙权甚至挖开了赵达的坟墓搜寻,但还是没有找到所谓的神算之书。不知道赵达有没有算到自己死后会被孙权掘墓?

除了赵达之外,东吴还有一位数算之士,叫做吴范,担任骑都尉太史令之职。这个吴范也是灵验如神,但和赵达一个毛病,就是不肯将推算的奥秘告诉孙权。孙权很不高兴,以致于把已经拟好要封吴范为都亭侯的诏书收了回来,不再重用。

赵达吴范死了之后,孙权对于预知未来的需求依然十分强烈。所以,他下令在整个东吴范围内征募有赵吴之能的人,凡是能举荐的人,立即封侯。

但遗憾的是,这种异能之士,并非黄瓜白菜,应有尽有。虽然孙权下了重赏,但却一无所获。

随着赵达所算的大限日渐临近,孙权开始变得度日如年。但就在这个时候,好消息传来了。

孙权的手下在扬州临海郡罗阳县找到了一位叫做王表的神仙。据说这位神仙饮食谈吐与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人们却时时看不到他的身影。神仙王表身边还有一位叫做“纺绩”的婢女,也能与神仙沟通。孙权闻报后,立即封王表为辅国将军、罗阳神王,并派中书郎李崇为使者,赶赴罗阳,恭请王神仙入京。

孙权这是吸取了自己没有厚待赵达吴范的教训后的策略。当初,他和赵吴二人斗气,结果导致神术失传,造成终身遗憾。孙权不想重蹈覆辙,一出手就厚赏重封了王神仙。

王神仙欣然从命,跟着李崇上路。李崇一开始并不怎么相信这位神仙真有通天彻地之能,但是他和王神仙对谈,始终没法辩得过他。后来,李崇担心惹怒王神仙会导致孙权对自己不利,也就不再纠缠。

王神仙上路后,凡是经过一山一河,都说有和他交好的神仙隐居其中,必须留下来晤谈。所以,李崇只能陪着王神仙,一路走,一路停,花了好几个月才到达建业。

孙权翘首期盼已久,立即与王神仙相见。孙权尚未表明自己想要延年益寿的想法,王神仙却先发出了近日将有大洪水的警告。

几天后,果然大风骤起,江海潮涌,平地上积水深达八尺有余。这一次洪水,是东吴历年来最大的一次。洪水甚至把孙坚寝陵所在地区的松柏都连根拔起。

王神仙预言中的,更让孙权对他寄予了厚望。孙权的长兄孙策从来不信这些术数之道。但是,孙权在亲眼目睹孙策在“于吉事件”后英年早逝的惨剧后,就走上了和孙策截然相反的信仰之路。所以,他才会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对于道术之士更加深信不疑。

但是,正如出身于东吴孙氏宗族,并在东吴衰亡后逃到东晋的孙盛所说的:“国之将兴,听之于人;国之将亡,听之于神”,当孙权重用信任手下的英才时,东吴出现了勃勃盛兴的局面,而在他将命运托付给神仙的时候,东吴大局的颓势就已经无可挽回了。

孙权恳请王神仙为自己纳福延命,王神仙一口应承。但事实证明,王神仙的承诺并没能兑现。

几个月后,孙权到南郊祭祀,回来之后就中风了。宋代名士苏东坡曾经在词中赞誉过的“亲射虎”的孙郎,再也找不回年轻时的“雄姿英发”了。身体机能的急剧恶化,让孙权陷入了无比的惶恐之中。

人之将死,其思也清。两年前发生在曹魏的一件大事随即涌入了孙权的思绪。这就是“高平陵之变”。

高平陵是魏明帝曹叡的陵墓。魏国的托孤老臣司马懿趁着另一位辅政大臣曹爽陪着少帝曹芳去给曹叡扫墓之际,发动政变,并随即将曹爽等宗族势力一并诛杀,彻底地控制了朝政。

孙权不能不担心自己撒手西归后,幼子孙亮也会遭遇同样的悲惨命运。在死神日渐逼近之际,孙权渐渐醒悟了,他当初罢黜并无多少过失的孙和并大肆打击所谓的“太子党”,也许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陆逊的儿子陆抗原本驻扎在柴桑,后来因病到建业治疗。陆抗病愈将归之前,卧榻不起的孙权特意接见了他,老泪纵横地对他说:“我以前听信谗言,辜负了你父亲的凛然大义,也因此很对不起你啊。和我前前后后所问之事相关的那些奏章诏书,你都焚毁了吧,不要再让人看到了。”

这是孙权步入老年,开始刚愎自用、倒行逆施之后第一次诚心向臣下道歉认错,也是唯一的一次。

孙权这时候已经有意召回孙和,重新让他担任太子了。但是,孙权已经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如此之远了,形格势禁,这个病榻上无法自由行动的一代雄主,还能不能再度行使他的自由意志呢?

……

心理感悟:死神也许是人类最好的心灵导师。

死亡焦虑对于即将到来的或者终将到来的死亡这一无可抗拒的事实产生的恐惧、纠结、不安等复杂情绪,并进而影响到生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