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孙权
22284900000053

第53章 在恐惧中“复活”

孙权在黯淡无光中度过了接下来极其难熬的三年。这是他风云激荡一生中最索然无味、无所事事的时光。

在这期间,他最好的盟友诸葛亮在五丈原与司马懿的对峙中,油灯耗尽,黯然辞世,年仅五十四岁。孙权只比诸葛亮小一岁,两个人是同龄人。诸葛亮的死,更加触动了孙权的灰暗心境,也更让他意兴索然。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他的遗志,九伐中原。魏蜀之间,依然征战连年,无力顾及东吴。

东吴既无外患,也无内忧,本来是最好的发展时机,但是孙权却感到了无比的落寞。取辱辽东这件事,深深地刻在了孙权的心里,时时沉渣泛起。

心理学家做过一项有趣的“伤痕实验”。他们告诉参与其中的被试,这一实验旨在观察人们对身体有缺陷的陌生人的反应,尤其是脸上有伤痕的人。

被试们被安排在没有镜子的小房间里,由专业化妆师在他的脸上做出一道血肉模糊、触目惊心的伤痕。被试在用一面小镜子看完化妆的效果后,镜子就被收走了。这时,化妆师表示,还要在伤痕表面再涂上一层粉末,以防止它被不小心擦掉。但实际上,化妆师是利用这一步骤偷偷抹去了化妆出来的伤痕。这样,被试的脸和化妆之前就完全没有两样了,但被试自己却毫不知情。

随后,被试们被派往各个医院的候诊室。他们的任务是观察人们对其面部伤痕的反应。然后将这些反应反馈给研究者。

结果,这些被试竟无一例外地表达了相同的感受:人们总是盯着他们的脸在看,态度比往常更为粗鲁无理。但事实上,这样的看法并无实际根据,因为他们的脸其实和往常并无二致!

显然,是这些被试心理上的“伤痕”导致了他们的认知偏差。一个人对于自身身体缺陷的心理认知比身体缺陷本身更能影响这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与反馈。这就是“伤痕效应”。

能够导致“伤痕效应”的伤痕不仅仅是肉体上的伤痕,也可以是心灵上的伤痕。公孙渊的恶毒背叛就是孙权巨大的心灵伤疤。他的自卑、懦弱、犹疑都被这个心灵伤疤折射出来,让他无颜欢笑,无力振作,也让他坚信,那些貌似谦恭的大臣们,在背后一定少不了窃窃私语,讥讽自己的过错。

在第三年上,一贯硬碰硬与孙权“作对”的张昭也去世了,终年八十一岁。张昭之死,让孙权得到了解脱,那种如芒刺在背的感觉突然消失了,仿佛那充满耻辱的一页终于翻了过去。张昭之死,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从此以后,东吴再也不会有人对孙权犯颜强谏了。

孙权的心开始活动了。但是,整个东吴的朝政波澜不惊,群臣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处理一应政务,却让脆弱而敏感的孙权惊觉自己三年来竟然是唯一置身事外的人!

这一发现顿时让孙权深深陷入到了巨大的失控感与恐惧感之中!

对恐惧感的恐惧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力量。沉寂三年、萎靡不振的孙权一下子就在恐惧中“复活”了。他怎么能失去对整个东吴的控制呢?他怎么能承认自己是个愚蠢无能之人呢?他一定要改变这死水一潭的局面,重新打造自己的理想化大厦!

那么,该如何行动呢?

善于“学习”的孙权自然是有办法的。他很快就想到了曹操的做法。曹操发迹之初,曾经不拘一格任用人才,但是在担任丞相之后,对群下就逐渐了有了猜忌之心。他在丞相府专门设立了右刺奸掾和刺奸内史这两个职位,负责对文武百官的监察。后来,曹操又设立了权力极大的校事官,“上察宫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上至皇宫内院,下到一切官僚,只要校事官想要督查,就可以随心所欲,恣意行事。

孙权把曹操的这一手学了过来,设立了“中书校事”这一职位,并从自己身边的近侍中选出两个人来担任这一职位,监察一切军政事务。

这两个人叫做吕壹、秦博,出身下层,学识不高,原本是低声下气惯了的。一旦被孙权赋予了无所约束的巨大权力后,他们立即就变得小人得志,得意忘形,无所顾忌了。

孙权在用人上最值得称道的就是用人不疑。诸如周瑜、吕蒙、诸葛瑾、陆逊等得益于此,才能放手施展,最终为东吴立下不世奇功。但此时的孙权已经远远背离了正常人的思维。他对手下的大臣们不再信任,而是充满了猜忌。

被孙权列到“不被信任榜单”上第一名位置的竟然是陆逊!

我们一定清晰地记得,孙权曾经对陆逊是何等的信任!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玺章留给陆逊,任由他在与蜀国往来的文书上使用!试问古往今来哪一个帝王能够做到孙权这样呢?

孙权为什么会来这么一个大逆转呢?

原因就在于伤疤效应!

陆逊一贯的英明正确就像镜子一样照出了孙权的愚蠢无知。

陆逊曾经对曹叡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孙权因为自身的政治需要而刻意贬低曹叡。但事实证明,曹叡确实非同一般。而更重要的是,在孙权决定向辽东派遣万人使团时,陆逊也曾经上书劝谏。孙权不听劝阻,结果惨遭奇耻大辱。此刻,心理失常的孙权自然会首先选择陆逊实施他的报复。

吕壹奉孙权之命,趾高气扬来到武昌,审查陆逊这些年所有处理过的公务文档。陆逊功劳显赫,名重天下,谁敢不敬他三分?但偏偏碰到了吕壹这个龌龊小人,刻意挑刺找碴,真是连肚皮都气炸了,却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陆逊一开始并不认为吕壹所为是孙权真实意图的反应。像他这样曾经深得孙权信任的人,转起弯来当然要慢得多。但是,像吕壹这样的品阶低下的人,如果不是背后有孙权撑腰,又怎么敢在陆逊这样的太岁头上动土?等到陆逊饱受凌辱,终于想明白这一点后,他所受的打击也就比一般人要大得多!

陆逊对东吴可以说功重如山!如果不是他临危受命,击溃了士气正旺的刘备,孙权哪里能够安坐江东,称王称帝?孙权的无端猜忌,让陆逊悲愤难抑。他的悲惨境遇,我们可以通过明代名士文征明一首《满江红》来共情体会。

文征明凭吊岳飞庙,想起宋高宗曾经亲手为岳飞题写“精忠报国”四字,后来却对岳飞下了毒手,大为岳飞大鸣不平,于是写了一首《满江红》。其中“拂拭残碑,敕飞字,依稀堪读。慨当初,倚飞何重,后来何酷。岂是功成身合死,可怜事去言难赎。最无辜,堪恨更堪悲,风波狱”这几句用在孙权与陆逊之间的关系变幻上也十分贴切,陆逊只差没有下狱,但那种悲愤欲死的心情,却是别无二致的。

孙权的女婿左将军朱据也被列入了黑名单。朱据容貌出众,文武全才,大得孙权欢心。孙权这才会把女儿嫁给他。但是,朱据也曾经劝谏孙权不要跨海辽东。孙权在仔细盘算后,没有放过朱据。吕壹摸清了孙权的心思,大肆凌辱朱据,并无中生有,诬陷朱据侵吞军饷。虽然只是欲加之罪,但孙权却不分青红皂白,多次痛斥朱据,还下令让他停职待罪。

吕壹秦博见自己的胆大妄为不但没有受到孙权的干涉,也就更加变本加厉地对待朝中的文武重臣。

老成持重的丞相顾雍也被捏造了很多莫须有的罪名。孙权在朝堂之上,多次对着他大发雷霆。顾雍只能磕头谢罪,主动离职,在家待罪。

孙权还把矛头对准了太常卿潘濬。

孙权对潘濬的任用本也是他在用人上值得称道的典型例证。潘濬原是刘表部下,刘备得了荆州后又归于刘备。孙权袭取荆州后,亲自登门请潘濬出山。此举极大地缓和了荆州形势,笼络了荆州人心。后来,孙权还让自己的次子孙虑迎娶潘濬的女儿为妻,两人结为儿女亲家,关系更加亲密。潘濬一向深得孙权信任。有一次,有人告发潘濬,说他与身在蜀汉的表哥蒋琬勾结,有意叛逃。但孙权丝毫不信,反而将告密信给了潘濬。后来,孙权迁都建业后,又派潘濬当陆逊的副手,共同辅佐太子孙登,镇守武昌。

顾雍、潘濬并未在辽东事件上置喙,但也遭到了孙权的猜忌,这说明孙权的猜忌已经无限制地扩大化了。凡是位高权重的大臣,都逃不过他怀疑的目光。这足以说明,孙权神经症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越了一般的限度了。

孙权在彻底改变自己在群臣心目中的形象的同时,又会给东吴带来什么样的未来呢?

……

心理感悟:如果把“被需要”看作是一种幸福,那么,“不被需要”就会带来深深的恐惧。

伤痕效应一个人对于自身身体缺陷或精神缺陷的心理认知比缺陷本身更能影响这个人对外部世界的判断与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