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溪风絮语
22272300000037

第37章 网络记事

因文字邂逅的那些少年

今天早晨在好友列表里看见邦鸿在线,我有点生他的气。已经有一年多未曾和他聊过天,也没在空间看见他那文采飞扬的诗词和文章了,甚至他的近况我都一无所知。

记得我逛QQ空间的时候,无意中看见了这个写诗填词的少年,我当时并不知道他是个大男孩。他有一个老气横秋的网名“红尘暮”,给我的感觉,似乎历经尘世的太多沧桑才会取这样一个名字。加为好友后聊天才得知他也就十八岁,让我大大地吃惊了一下,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交流。

后来了解得多了,他就一直称呼我为姐姐,毕竟我大他十几岁。看了我写的一些肤浅的词句后,他鼓励我坚持写下去(我当时并不想写文字,荒废了十几年再提笔,已经显得有些懒惰和无从适应了)。我笑他天真,告诉他我就是一个村妇,有时间的时候没灵感,有灵感的时候没时间。他说可以随身带着纸笔或者手机,有灵感的时候随时记录下来。我反问他,我总不能一只手拿锄头,一只手写字吧?他说你可以先写下来,然后再去修改啊!我被他建议得无话可说,只好默认他的提议。干农活休息时想到什么就在空间用说说的形式写下来,久了才知道邦鸿的建议真的很好,不知不觉间锻炼了文笔的简洁精练和书写的热情。

那时的邦鸿阳光灿烂。他的文字明媚,很多灵气十足的词句似乎信手拈来,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因为家境不好,考上大学的他放弃继续读书,选择找工作养家。我被他感动和鼓舞着,并且因为他的鼓励一直坚持着书写。

渐渐地空间里少了邦鸿的作品,我有点担心他,后来聊天也少了,居然不知道他是一种什么状况。再后来偶尔聊起才知道这个少年的文采终究被现实拖累了,养家糊口的劳累让他没有心情再去写作。

今天和他断断续续说了几句,他说自己没有什么灵感,所以先不写了。我觉得无奈,没有灵气的文字是枯燥的。结束聊天时他说以后可能还会继续写的,让我放心。我的心里只有诚挚的祝福:邦鸿你行的,加油!

和何亮的相识,是因为我在邦鸿空间留言写的几句凑句子的诗,着实把他蒙了一下,以为我是什么学识渊博的诗人,所以加我探讨写诗。得知我只是个农家妇女之后他并没有失望,而是继续和我交流写作的一些细节。我当时身体不怎么好,情绪相当消沉。恰好何亮的哥哥是医生,他很热心地问我的症状,并让他哥哥给我开中药的单子调理身体。在他的帮助下,我的身体确实有了好转。少年的他有着和年龄不符的老成持重,积极阳光。

他的家境也不好,可他并不自卑,他用他的方式证明着他的优秀。他可以不顾同学的眼光去捡他们扔掉的饮料瓶,他可以兼职打工挣自己的生活费,他认真地读书写字真诚地待人,他用他的微笑感染着别人给别人力量。这就是何亮,我在网络最欣赏和敬重的弟弟,他给我的帮助和鼓励是语言无法描述的。

天道酬勤。何亮用他积极的态度面对着生活的一切好与不好。四年过去了,他由参加工作到谈恋爱买房子,一切按他的规划有序地进行着,让我一直为他开心。

认识妞的时候她还是个高三学生,正在努力准备高考。她说是看我空间写的文字才加的我。这是个阳光而固执、冰雪聪明的女孩。她问我,姐你幸福吗?我回答说,一般。她说,我明白了,姐,我一定好好读书考大学,等我将来领工资了,就带你去各地旅游。她的这句话让我差点流泪。其实,妞,你不知道,只要你过得好,姐姐我就安心。

锅儿是何亮的同学,想起他总会让人笑起来。他以前的网名叫“锅儿”“轻抚菊花”,到后来他写的一篇《荡漾的乌龟》,充满诗情画意和浪漫的气息,写出的文字让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只是现在聊天也少了,不知道这个调皮捣蛋的家伙在新的工作岗位上适应了没有?盼你好呢锅儿。看见我还是叫你锅儿会不会生气呢?

认识苏陌颜时怕她不加我就给她空间留了一首藏头诗恭维了她一下:苏子填词千古唱,陌路无缘叹沧桑。颜如玉本多情客,才子佳人齐向往。就这样加到了这位才女,有才的人大都傲气。和苏陌颜并没有多少深交,她的文章写得很有味道,缱绻浪漫,引人向往,有一种很浓郁的悲情气氛,只是现在也都不怎么联系了。

那个叫杨帅的少年不知哪里去了,瘦弱单薄,曾经的文字流畅优美,可惜时间久了都不见再有新作,不知如今又流落在哪个城市呢?过得可好?

还有最初那些喜欢文字的弟弟妹妹们,现在坚持的还有几个人?因为文字我才能有缘与他们相识于网络,因为文字我们都在积极努力的生活。无论坚持与否我们心里都是一样的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喜欢着文字带来的温暖和感动。

关于彦荣

我觉得彦荣是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他通晓文史,喜好哲学,唐诗宋词极少有他不知道的,对《红楼梦》也深有见解。这样一个人不做学问实在可惜。可彦荣只是陕西渭南一个勉强可以解决温饱的小农民,农闲时读书写字,忙时外出打工,所得的微薄收入除要养活眼睛不好的母亲外,其他的就被他用作买书、买纸笔了。彦荣在农村人的眼里可谓不务正业,三十好几的人了,不想着成个家,天天沉迷于书堆,要不就是写毛笔字,那些东西能当饭吃吗?

与彦荣相识的人都在惊讶他的才华,同时也忧虑着他的生活现状。我与他聊天,数次想劝他不要太沉迷于爱好,还得想着怎么改变自己的生活。可彦荣总在逃避这个话题,我也就不好多说什么了。几年过去,他的生活还是读书、写字、打工,一成不变。

彦荣有才,他写的一篇《浅窥苏轼的人格魅力》特别有见解,文中引用了坡公大量的诗词来分析他一生的思想观念。坡公的潇洒、孤独、才情、品格在彦荣的笔下一一表述得淋漓尽致,读来似乎将一个古人活生生展现在了你的面前,让人感受到他对坡公的敬仰和理解!

可现实中的彦荣谁来理解呢?家贫、性格孤僻让他错过了成家的最好年龄。也许是过多的压力让他沉迷在了书中,也许只有读书写字才能让彦荣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理想国度,在那个世界他可以自由畅想,与古人谈心,与诗词为友,可以避开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可以暂时丢开自己性格中的懦弱和羁绊。读书中彦荣应该是幸福和知足的,不然他也写不出那么纯粹的文字。

可人总要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的,彦荣应该属于好读书却死读书的人,他的知识未曾改变他的生活现状,满腹经纶却无用武之地,才华横溢只能屈于腹中,在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间彦荣的知识没有任何作用,可他依旧不肯放弃。

也许我们只是杞人忧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可是我和很多朋友都希望他不要挣扎在现实与理想的痛苦之中。因为理想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之上的,温饱都成问题的情况下,理想还会那么丰满吗?

看过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想让人重视教育,学习知识礼仪,就必须先帮助别人解决温饱,让他们富裕,然后才可以谈教育,谈理想,不然再好的知识和教育都是空谈。

东子其人

学会网络聊天认识的第一个网友就是东子。河北唐山人,喜欢买书,喜欢旅游,亦喜欢美食,是个向往自由并付诸行动的人,有着天马行空的性格。

东子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性格开朗,风趣幽默,聊天很礼貌,让人在他的话语中能感受到大江南北的秀美风光、风土人情、文化美食。

每到一个地方,东子都会给我发一些当地的风景照片,在他的照片中我看见了南国的芭蕉树,美艳奇绝的花朵,挂满香蕉的香蕉树,第一次知道香蕉是向上生长的。他还发给我他自己画的简笔画,一只可爱的猫咪,惟妙惟肖。可见他是个热爱生活,并且懂得生活的人。

喜欢自由的人肯定也是浪漫的。东子不喜欢被人约束,这样一个人可能不适合婚姻。我与他妻子也曾多次聊天,感觉她是很不错的女人,可就是太在意东子,屡屡管教。这让放浪不羁的东子很无奈且反感,家庭矛盾不休。

东子前年终于离婚了,对此他也没什么感叹的,觉得既然不合适就放手让对方去找自己的幸福。我没有多劝说什么,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只要他们觉得彼此不要羁绊彼此就好。后来听说东子的妻子已经再婚了,而东子继续在天南海北闯江湖。

去年就答应东子为他写篇日志,只是生活太忙碌,所以一拖再拖,再后来联系的少了,不知道现在的东子,又去了哪些地方。

走近远山叔叔

一次偶然,进入到网络这个精彩纷呈的世界,跌跌撞撞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东西。因为喜欢文字,我在空间写着青涩的句子,也浏览别人的文章,羡慕和仰望那些出口成章的网友。我就这样认识了远山叔叔,一个花甲之年还能玩QQ聊天、写网络日志的可爱老头。

原谅我这样说远山叔叔,因为在我接触的这个年龄段的老人中,大多数已经心灰意冷,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一说,而远山叔叔以这样的年龄,在网络中写出这么多精益求精的文章,确实是让人诧异的,所以我说他是个可爱的老头。

我和远山叔叔不是特别熟悉和知己的网友,平时也不敢打搅他。我一直默默读着他的日志,看着他质朴、简洁、精彩、图文并茂的文字,我的心里一直敬佩并仰望着这位老人家,这一看就是三四年。去年在空间看见叔叔要出书了,心里特别期盼。开玩笑向老人家讨要一本,当时并没有得到特别准确的说法,也不敢再冒昧打搅。

直到前几天,远山叔叔突然在QQ联系我,说让我给他地址,他给我寄书。我当时真的很惊喜,急忙给了地址,没想到刚过了三天,叔叔又在QQ通知我书已寄出,让我查收。

接到邮局的电话时,我还在打工,趁着午休时间我去邮局拿回了期盼已久的书,心里的开心无以言说,光是拿在手里的质感和墨香就足以让人迷恋和陶醉……

远山叔叔的文章读来质朴、简洁,他对文字的用法苛刻严谨,语句极为讲究,尽量避免病句的出现。首尾衔接紧密,故事感强,以小事言大道理,贯穿了极强的正义和社会责任感,引人深思。人们常说:文如其人。虽与叔叔只是只言片语的交流,可我猜想他一生都是个正直、阳光的人。

书拿来已有几日,因为忙碌和劳累未曾细细阅读。可这样一个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十年“文化大革命”的七旬老人,在垂暮之年能有这样一本书存世,应该是对我们这些关注和仰望他的小辈们的一种安慰和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