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溪风絮语
22272300000018

第18章 在田间追寻我的梦

新年伊始,我收到了让我足以欣慰很久的礼物——《黄河文学》样刊。看着自己并不成熟的文字羞涩地跻身于众多优秀写手林立的期刊中,心里压抑多年的委屈一下子崩溃了。那些为文字坚持而煎熬过的日子,一起涌上眼睛邀功请赏,让我无力招架,瞬间泪流满面。

我1980年出生在宁夏泾源县一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那里有一个和环境很相符的名字——黑眼湾。没有出山的大路,没有电,没有学校。七岁之前的我是个赤着脚穿梭田间地头的淘气女娃,爬树掏鸟,下地捉蚂蚱,骑着毛驴放羊,和邻家男孩打架……这让母亲气恼不已,没少用鞋底子抽我的屁股。可刚被母亲教训完,我就能骑在别人家的杏树枝丫上偷杏,或者约一群小孩在自家麦地里冲锋陷阵,又或者伙同我的死党捉弄鳏居的二爷,再就是在村子里疯玩一天不回家害母亲许久都找不到。

山村的天空广阔自由,我像只刚出茧的花蝴蝶一样尽情挥洒我的好奇,却让贤淑的母亲为我伤神不已,屡屡生气,以至于此后的许多年都没给我好脸色。

我七岁时赤着脚被二哥从田里拎回来,套上了表姐带给我的新鞋子。糊里糊涂地跟着表姐离开黑眼湾,来到了吴忠三姨家。在那里懵懵懂懂开始读书识字,接受教育。

第一次接触文字,源于表哥带回家的小人书,一本《水浒传》。看着那精致的图画,简洁有趣的文字,我眼睛都直了,这世间居然有这样美好的东西?仿佛在那一瞬间,文字在我心里种下了永远无法解除的“蛊毒”,以后的日子只要一看见书写故事的文字,我心里的“毒瘾”就会发作,沉迷其中无法自拔。那些文字牵引出我内心深处的忧伤,只要是有书读,我就愿意躲在无人的角落里享受这种文字带来的淡淡愁绪。

随着年龄的递增,我越来越喜欢文字,小人书已经无法满足我的好奇了。此时我已经离开吴忠,又回到了小山村,只不过是每天上学放学要翻越一座高山。那时我发现舅舅家有很多书,但因为惧怕外公的严厉不敢去拿,只好借故一本一本偷来看,一边走路,一边盯着书看,一边爬山,一边赶紧瞄两行字。偷这本还那本,一年多时间,舅舅家的那些书被我偷看完了外公也不知道。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隋唐演义》里,罗成被乱箭射死的场景,悲壮且凄凉。

初中时接触到了更多的书籍,让我对文字的钟爱有增无减,疯狂阅读,沉迷其中。这也让我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严重偏科的我数理化成绩一塌糊涂,中考时以凄凉败北收场。这是喜欢文字为我带来的沉重一击。

离开学校的我后悔莫及,我的世界里只剩下群山、农活、庄稼、木梨、镰刀、锄头、毛驴、牛羊。文字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时常在夜里,听着顶棚上老鼠开运动会的热闹,无法入睡。白天干活时我也很少说话。我想用一种深深的沉默祭奠我远逝的校园生活,祭奠弃我而去的文字。

转眼到了二十岁,四年的农活已经把我改造成彻头彻尾的农家女,文字已经远离我的世界。谈婚论嫁无可避免地发生,匆忙中嫁给同村的一个青年,继续在那个四面环山的小山村重复着先辈们的生活。两年后儿子出生。琐碎的生活被我过得鸡飞狗跳、狼狈不堪。我的心里极其苦闷,不知道用一种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宣泄。

这个小山村是美丽、宁静而质朴的,群山环绕并没有挡住移民开发的脚步,我们在一个风雨之夜离开了那里,来到吴忠的红寺堡开发区,开始了新一轮的生产生活。文字已经成了午夜梦醒时的叹息,在现实生活的严酷中,我首先要考虑的是怎么在这个漫天风沙的地方生活下去,怎么可以让自己和孩子生活得好一点。带着这点简单微薄的愿望,我开始为生活奔波。附近有几百个大棚,长年雇工,但是周围遍布着四个自然村,想要在这里长期干活,就要付出比别人多的辛苦和努力。

七年之后,在我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这片土地上盖起了新房子,养起了牛羊,彻底安居下来。手机的普及在乡村刮起了一股龙卷风,也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我从那里找到与我失散十几年的文字,心里被文字种下的“蛊毒”又一次被引发。

一部又一部的电子书被我利用打工休息的间隙,晚上睡觉之前的半个小时读完。虽然只是一些网络小说,但是重读文字仍旧让我欣喜若狂。后来学会上网,突然发现QQ空间可以书写文字,我开始用手机记录琐碎的生活,打工的辛苦,心情的好坏,周围人的悲喜。

这是个艰难而享受的过程,生活虽然安居,可种地打工的日子还是每天都在继续。每天早上早醒半个小时,晚上晚睡半个小时,只为去读一点空间的美文或者写几句不成形的短章。和搭档休息时别人在扯闲话我在看手机,这也让大家生出不少误解,但我不想解释。这个习惯一直保持了四年,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看我的文字,鼓励我好好写下去。甚至几个相熟已久的网友热心地为我寄赠书籍。这些鼓励和支持让我在辛苦劳作之余把用手机写作坚持了下来。四年过去,粗略一算,我用手机在QQ空间书写了三十多万字。

回想过去,有些恍然,但是无论为文字开心也好,伤感也罢,都过去了。我们没能力去主宰生活的变故,但可以坚持自己的爱好,让文字成为丰润我们生命的使者。

(原载于《老龙潭》2015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