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生卒年不详)
周公,姓姬名旦,商周时代周原(今陕西岐山北)人。商朝末年,周国在岐山兴起,文王姬昌把周地封给四子姬旦,从此人们都称他为周公。周公诚实宽厚,多才多艺,是其父文王和其兄武王兴周灭商的主要助手。他起草的讨伐纣王的誓词,是珍贵的历史文献。武王在灭商后不久去世,其子成王还在襁褓中,而国家百废待兴。周公毅然代行王权,成为实际的掌权者。当管叔、蔡叔造谣说周公要篡位,并勾结纣王之子武庚发动叛乱时,周公沉着应对,向怀疑他的老臣表明决无私心,然后发兵东征,亲率大军平定叛乱,又征服十几个小国,把疆域扩大到沿海。他下令营造东都洛邑(今洛阳),安置商朝遗民,并完善了分封制,造成了诸侯共同服从周天子的政治局面。
周公提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的思想。认为当权者只有关心人民疾苦,不贪图享乐,才能立国久远。他自己一向恭谨礼让,为国事呕心沥血,广罗人才,甚至“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成王长大后,周公交还权力,专心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使政治走上制度化道路。
周公是中国古代第一位成熟的伟大政治家,为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发展作出卓越的贡献。他的治国思想和方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是古代当权者的典范,历来受人尊敬。他去世后,成王以天子礼节把他葬在文王和武王墓前,表示他完成了先人的未竟事业。
晏婴(生卒年不详)
晏婴,字仲,春秋时期齐国人,因去世后的谥号是“平”,因此人们也叫他晏平仲。他曾长期担任齐国的卿(相当于相国)。他始终维护国家稳定,主张进行经济政治改革,关心百姓疾苦,生活十分俭朴。齐景公听说他缺粮少吃,派人送来粮食和钱,被他拒绝,说自己比百姓强多了。他的住房和车马也很破旧,却不愿更换,认为如果造大房会华丽,就无法禁止别的官员铺张。一年闹水灾,百姓房倒粮断,晏婴请求国王开仓救济,国王不允,他怒斥国君只顾自己享乐,对百姓无情,愤而辞职,并把自家粮食分给灾民。对国君的错误,他一向直言抗上,提出批评。在晏婴主持政务的时期,齐国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国事井井有条,他国不敢小看。
晏婴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贤相、清官的典型。他一生廉洁清正,为民着想,严于律己,在各国享有很高声望。孔子表示,晏婴是他最佩服的人物之一,司马迁在《史记》中特为他立传,并说,如果晏子还在,愿执鞭为他赶车。
嬴政(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嬴政是战国时期秦国王族成员,其父异人曾被送到赵国作人质,嬴政就出生在赵国。后随父回国,十三岁继任秦国国王,二十二岁加冕执政。他从分裂的现状感到统一的必要,立志有所作为,统一全国。公元前238年,权臣嫪毐(làoǎi)发动叛乱,逼他交出权力。嬴政果断平定了叛乱,罢免了背后支持叛乱的相国吕不韦,清除了内部障碍,开始筹划统一进程,重用法家学者李斯和名将尉缭等人,全力壮大军事经济实力,超过了东方六国公元前230年,他发动统一战争。尽管遭到六国的顽强抵抗,他本人还险遭刺杀,但没有动摇,终于攻灭六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分裂局面,在公元前221年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王朝。为了防止再度分裂,他拒绝分封诸侯,而采用郡县制,中央设三公九卿分管内政外交。官吏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他下令统一全国法律、货币、文字、车辆、交通和度量衡,拆除六国关塞壁垒,修筑通行各地的驰道。这一切都保证了国家的完整统一。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北拒匈奴,修筑并连结长城,确立以防御为主的对外政策。他勤于政事,每天批阅一石重(竹简)的公文奏章,还多次到各地巡查,宣扬统一的意义和功德。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古代伟大政治家和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发展作出了划时代贡献。同时,他在位期间,也有剥削刑罚过重、焚书坑儒等过错和失策。
陈胜(公元前?年~公元前208年)
陈胜,又称陈涉,秦朝阳城(今河南登封东南)人。他出身雇农,从小给地主种地,受尽压迫之苦,心中却存有大志,要改变屈辱地位,曾对伙伴们说起今后富贵莫相忘的话,并发出“燕雀焉知鸿鹄之志”的感慨。公元前209年,陈胜和九百多名农民被秦朝征调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边。他为屯长。途中不断遇雨,不能按期到达,按秦律将被处死。众人忧急万分,陈胜与阳夏人吴广商议,决定武装反秦,死中求生。他们杀死押解的军官,号召大家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胜的这句话表达了他的见识不凡,众人表示愿听他指挥,揭竿起义。陈胜宣布建立“大楚”,起义反秦,很快发展到几万人。后立国号“张楚”,并提出“伐无道,诛暴秦”口号,与各地反秦力量联合,由陈胜率领向秦都咸阳进发。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内部又多矛盾,起义军兵败,陈胜被叛徒杀害。但是由他掀起的反秦浪潮已经不可遏止。两年后,秦朝被推翻。
陈胜是古代农民起义杰出领袖和起义军统帅。他不相信天命,敢于反抗,发动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并提出了正确口号和策略,代表广大人民对封建统治者提出了警告,为中国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
刘邦,字季,秦汉时期沛县(今属江苏)人。后成为汉朝创立者,西汉王朝开国皇帝。
刘邦年轻时在家务农,秦朝统一后做了泗水亭长,是乡间小吏,性情直爽又善交朋友,在当地有很高威望。因对秦的暴政不满,曾在押送刑徒时将人释放,他自己则躲进芒砀山。陈胜起义后,他和朋友们起义响应,占领了沛县,被推为“沛公”。起义军领袖项羽约定,谁先攻进咸阳便做关中王。刘邦部队纪律严明,一路取胜,首先打到咸阳城下,灭亡了秦朝。他当众废除严苛的秦法。约法三章,受到关中人民拥护。但势力强大的项羽进关中后,自称霸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忍让退避,暗中养精蓄锐。后在萧何、张良、韩信等人帮助下,与项羽展开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他知人善任,广纳人才,采取正确策略,终于战胜项羽,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
汉高祖刘邦在建国后,多次带兵平定叛乱,抵抗匈奴入侵,稳定了局面。汉朝沿袭秦制,坚持统一;努力发展生产,与民休息,减轻赋税徭役,使经济得以恢复,为后来的盛世创造了条件。公元前195年,刘邦率军路过家乡沛县,与乡亲们畅饮歌舞,亲自击筑作《大风歌》教儿童们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又随歌而舞。刘邦身经百战,受伤几十处,但从不避险,回长安后,箭伤发作,病势沉重。但他拒绝医治,对大家说:“我本是平民百姓,得了天下,不是天意吗?死就死了,没有什么。”
刘邦是古代一位卓越政治家。他出身社会底层,顺应社会潮流,团结“布衣将相”,采取正确策略和进步政策,推翻暴秦,打开了盛世的序幕,为古代中国的强盛作出了重要贡献。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刘彻,是西汉景帝之子,7岁时立为太子,17岁即皇帝位,就是汉武帝。经过“文景之治”,全国经济已经初现繁荣,钱粮富足。年轻气盛的汉武帝对此并不满足,决心创造出更大的业绩。他大胆选拔人才,从全国各地召集文士,策问治国之道,让有能力有见识的人充当重任。接受董仲舒建议,“独尊儒术”,使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为了巩固国家统一,他又颁布“推恩法”,规定诸王死后,除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其他子弟也可分割一部分,使诸侯国越来越小,并寻机废除一部分列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汉武帝决定盐铁由官方经营,调剂运输,平抑物价,防止大商人从中牟取暴利,并规定按财产交税。把铸币大权收归中央。在位期间,开始大规模治理黄河,并亲临工地检查工程;组织数万人开挖水渠,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制止匈奴的不断入侵掠夺,汉武帝组织发动了反击匈奴的战争,并取得了胜利,基本上消除了匈奴人对内地的威胁。他还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与中亚各国保持友好往来,后又在西域设置官府管理事务,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同时,扫除了岭南和西南各地的割据势力,设郡管理,加强了多民族的统一国家。
汉武帝刘彻是杰出的政治家,雄才大略的君主。汉武帝时期,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吸引了大批外国商客长途跋涉而来,从而创造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盛世。他在位53年,做了很多大事好事,但到了晚年,也存在着追求享乐、封建求仙、好大喜功、偏听偏信的错误。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
卫青,字仲卿,西汉时期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霍去病是卫青的外甥,也是西汉时期河东平阳人。卫青本是奴隶出身,自幼随母亲在平阳公主家为奴,放牧羊群,因勇力过人又老实勤恳,被调入皇宫当差。他的姐姐卫子夫受汉武帝宠爱升为皇后,卫青也得到重用,成为军队将领。公元前129年,他率骑兵反击入侵的匈奴,直捣要地龙城,又迂回作战,歼敌近万人,恢复了河南的失地。后又率军深入塞北袭击敌军,大获全胜,匈奴被迫迁往漠北。卫青因功勋卓著,升为大将军。
霍去病18岁就参军参战,曾率骑兵在草原上寻敌,俘虏敌人官员多名,被封为冠军侯。在收复河西走廊战役中,俘获匈奴王子、相国等百余人,消灭大批敌人,为开辟“丝绸之路”创造了条件。公元前119年,卫青与霍去病率汉军与匈奴军决战。卫青一部与匈奴单于主力在狂风中激战,大获全胜。霍去病进军狼居胥山,全歼敌军。至此,反击战取得决定性胜利。
卫青和霍去病是杰出军事家和一代名将,在战场上一往无前,足智多谋。同时,他们品质高尚,从不居功自傲。卫青不同意皇帝给自己的三个儿子封侯,坚持封赏有战功的将领,对部下也十分宽厚。霍去病谢绝为他建造华丽府第,表示“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可惜他24岁就病故了。
刘秀(公元前6年~公元57年)
刘秀,字文叔,汉代南阳蔡阳(今湖北枣阳西北)人。他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到他这一辈,已离皇室很远,靠卖谷物为生。西汉末年,王莽代汉自立,建立“新朝”,又改制失败,引发大规模农民起义。刘秀与其兄刘縯也召集宗族宾客数千人,起兵反对王莽。在与王莽军队作战中,刘秀作战机智勇敢,尤其是在昆阳之战中,他突围请援,又身先士卒,大破敌军,取得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此后,刘秀威信大增,势力渐大。公元25年,他称帝,即光武帝,国号仍为“汉”,继续汉朝事业,史称“东汉”。
作为东汉的创立者,刘秀深感民众对苛政和战争的痛恨,以恢复汉朝盛世为名,在较短时间内平定各地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他称帝后,下令释放奴婢,禁止虐杀,缓和了矛盾。又下令检查土地和户口,但因地主豪强反对而停止。为了巩固政权,他善待有功之臣,是古代君主中对君臣关系处理最好的一个。同时,他又注意削弱高官的权力,并精兵简政,省减官员,裁并郡县。东汉初年,政局稳定,人心较为安定,生产也得到发展,史称“光武中兴”。他本人勤于政事,生活俭朴,每天黎明时就上朝听政,经常日落才下朝,夜晚还传大臣入宫,讲学谈经,是很勤奋的皇帝。但是他爱好用“图谶”决定办法,助长了鬼神迷信的风气。
汉光武帝刘秀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有作为的君主。他创立的东汉王朝,继续了汉朝的昌盛,为巩固统一事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有益的贡献。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他的父亲是宦官曹腾的养子。但他少有大志,多心计。20岁时就做了官,负责洛阳北的治安,执法严格。针对当时豪门贵族为非作歹的情况,他到任后做了五色棒,挂在官府门口,并贴告示:“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一个大宦官的叔父犯禁夜行,被他依法打死。后任济南相时,仍打击豪强,惩治贪污,政治突出,从此名声大震。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天下大乱。曹操决心平定天下,重建统一,他在公元196年率军来到洛阳,把汉献帝接到许都,从此“挟天子以令诸侯”,掌握了大权。随后采用屯田制,发展生产,壮大军队。先后攻灭了袁术、吕布、张绣、袁绍、刘表势力。在与北方最大的军阀袁绍进行的官渡之战中,他以少胜多,取得很大胜利。此后又平定了辽东、西北等地,统一了北方。但在赤壁之战中,曹军败给了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三国局面开始形成。
曹操精通兵法,著有多种兵书,并有很深的文学造诣,诗文俱佳,是建安文学的主要代表。但他生性多疑,杀戮过重,所以引来不少非议。小说《三国演义》中把他写成奸诈的“反面人物”,在民间影响很大。但从历史上看,曹操是一位有作为有功劳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诸葛亮(公元181年~234年)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南)人。东汉末年,军阀混战,陷入割据局面,有志豪杰都以统一天下为己任。诸葛亮年轻时熟读史书兵法,对时局颇有见解,虽隐居襄阳隆中乡间,却被人称为待机而起的“卧龙”。汉室宗亲刘备苦于势力单薄又无人相助,经名士司马徽、徐庶建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诸葛亮作了有名的“隆中对”,认为刘备只有占据荆、益二州(今湖北四川一带)作为基地,东联孙权北拒曹操,成鼎足三分之势,待时机成熟,出兵中原,统一天下。
在刘备的恳请下,他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完成大业;面见孙权,促成孙刘联盟,取得赤壁之战胜利;协助刘备夺取益州,占据汉中,创立蜀汉基业。然而刘备为报关羽被杀之仇,与东吴交兵,失败后死于白帝城。丞相诸葛亮受托主持蜀汉内外大事。他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严明法纪,重用贤才,派人与孙权重修友好关系,降伏部族首领孟获。开发西南;训练军队,两上“出师表”,亲自带兵五出祁山,尽全力收取中原。虽然因条件不足。北伐难以成功,但他治军有方,进退有章,战术灵活,尤其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军民感佩,敌手也为之叹服。他还创制出木牛流马和十发连弩等新式交通作战工具。因操劳过度,于公元234年病死于五丈原军中。
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以远见卓识、足智多谋,忠诚谨慎而著称,并赢得后世的赞扬。在人民群众中,他成为智慧和忠诚的化身。
祖逖(公元266年~321年)
祖逖,晋代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县北)人。他青年时代就怀有大志,与好友刘琨“闻鸡起舞”的故事,千百年流传着。西晋被北方匈奴灭亡后,他和家人逃亡南方,一心要收复失地,曾找到琅琊王司马睿(后为东晋元帝),请求率一支军队北伐,重振中原。但他只得到1000人的口粮和布匹,士兵武器要自己想办法。祖逖报国心切,率一百多名壮士渡江北上。在大江之中,他击楫而誓:“此次北上,如果不能肃清外敌,我将如同东流江水一样,一去不回!”过江之后,祖逖在淮阴一带招兵买马打造兵器,很快建立起2000多人的队伍,经过训练,开始向北进军。消息传开,北方民众群情振奋,送来粮草和信息,青壮年也要求参战。祖逖善于用兵,在人民支援下,连打胜仗。几年之内,已收复黄河以南大部分地区。为了取得彻底胜利,他不置办家产,让子弟开荒种地,自食其力,安置收复区的百姓,做好长期战斗准备,直到完全恢复北方。他的想法和做法,深受百姓拥护,他的事迹也被四处传扬。
然而,东晋皇帝只想偏安江南,对祖逖不但不支持,还担心祖逖的威信过高,影响自己的地位,就派人去北方监视祖逖,牵制他的行动。祖逖的宏愿不能实现,心情郁闷,不久患病去世。他收复的失地重又被敌人占领。
祖逖的北伐虽没有成功,但他作为杰出的军事家和爱国英雄,成为晋朝最令人敬佩的人物,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的壮举,在民族危亡时刻挺身而出,奋起救国的事迹,流传百世,激励着爱国的人们。
苻坚(公元338年~385年)
苻坚,字永固,氐族人,是十六国时期前秦的统治者。苻坚少年时代就胸怀平定天下的大志,待人谦虚有礼,并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他的伯父苻健在公元351年占领长安,建国为“秦”,史称前秦,在北方颇有影响。但继任帝位的苻生残暴昏庸,引发危机。19岁的苻坚受百官拥戴,除掉了苻生,继承大位,自称“大秦天王”。从此,他认真治理国家,显示出过人的胆略与才干。苻坚认识到汉文化和传统对人民的深厚影响,便摈弃氐族落后习俗和偏见,重用王猛等汉族知识分子,让王猛担任宰相,主持朝政。在王猛帮助下,他整顿吏治,严惩豪强违法犯规行为,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注意抚恤孤寡,救济灾民。在文化上,兴办太学,招收学生,学习儒家经典,还亲自到学校检查学习情况。听说有一位老妇人精通周礼,他命人请她为太学讲课,并封为宣文君,传为佳话。在苻坚的治理下,前秦国力迅速增强,他适时出兵,攻灭前燕、前凉、代等国,统一了北方。前秦政治清明,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井然有序。许多部族属国把前秦看做中原大国,纷纷朝拜苻坚。史书上也认为他统治的前秦比打着正统旗号的东晋好得多,对他多有赞扬。
可惜苻坚在此时骄傲起来,急于统一全国,不顾时机不成熟,不听部下劝告,匆忙发兵攻打东晋。结果在淝水之战中遭到失败。不久,他被部将所害。但是苻坚的历史功绩不可抹杀,他是十六国中最有作为的君主,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
洗夫人(公元?年~601年)
洗(读xiǎn)夫人是南北朝至隋代岭南高凉(今广东阳江西)人。洗家是当地俚人首领,率部十余万户。洗夫人年轻时就明事理,会用兵,威信很高。后嫁给梁朝高凉太守冯宝,协助冯宝治理地方,凡俚人违犯法规,即使亲属也不姑息。公元548年,梁朝发生侯景叛乱,高州刺史李迁仕阴谋响应,为借助洗夫人力量,紧急召见冯宝。洗夫人劝丈夫不要去而静观局势。几天后。李迁仕果然反叛,洗夫人亲率精兵千名,扮作平民去“慰劳”,突击袭击并打败了叛军,使岭南恢复平静,受到梁朝嘉奖。马宝去世后,其子冯仆任阳春郡太守,时已是陈朝。广州刺史欧阳纥也想依仗洗夫人声望,独占岭南作乱,便召见冯仆,逼他出兵。冯仆拒绝,被作为人质监禁。洗夫人得知后表示,我不能为保全儿子性命而有负国家,随即发兵平定叛乱并救出冯仆。
隋朝灭陈之后,岭南人一时不明真相,拥洗夫人为圣母,保乡拒隋。隋文帝派使臣向洗夫人说明隋军南下是为了全国统一,她深明大义,立即派人迎接隋军进驻岭南,促成了统一大业。不久,降将王仲宣起兵作乱,包围了广州,一些地方首领也继而反隋自立。洗夫人挺身而出,派孙子冯暄支援隋军。冯暄因与叛军头目有私交,半路停下,洗夫人得知,将他下狱,又派孙子冯盎领兵,终于解了广州之围。事后,洗夫人不顾高龄,亲自巡视各地,对作乱首领晓以大义,劝他们服从朝廷,终于化解了矛盾。隋文帝封她为谯国夫人,设立幕府,授她调动岭南兵马之权。当地方官赵讷激起民变时,洗夫人如实报告朝廷,严惩了贪官,并再次巡视各地,召回逃亡百姓。她还经常用亲身经历教育冯洗两家后代,要忠于国家,不可分疆裂土。
洗夫人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她历经三朝,始终维护国家统一,为岭南的安定作出了巨大贡献。她被后人赞为“古今女将第一”。
杨坚(公元541年~604年)
杨坚,隋朝的开国皇帝。他本是北朝时北周的外戚,即周静帝的外祖父。周静帝是个小孩子,内政外交全靠杨坚主持,为此他被任命为丞相,又封为隋王,大权在握,朝臣也多依附于他。公元581年,杨坚让9岁的外孙周静帝下台,自己当了皇帝。国号隋,他就是隋文帝。
隋文帝深知几百年的分裂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便养精蓄锐,壮大兵力,然后水陆并进,于公元589年南下,攻灭了南方陈朝,结束了西晋以后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统一了全国。隋文帝勤俭治国,反对铺张,自己带头不讲究吃穿,过节俭生活,带动社会形成了俭朴为荣的风气。同时。他又制定了严格的法律,严惩贪官污吏。自己的儿子杨俊犯法,他也决不宽容。他还很关心百姓疾苦,有一年关中发生旱灾,隋文帝见百姓吃的豆屑米糠,不禁流了泪,一年内未吃肉喝酒。他还亲自带领关中百姓到洛阳度饥荒,并为逃难百姓让路。他是历史上最善待百姓的皇帝。为了医治战乱带来的创伤。他推行均田制,努力发展生产,加强税收管理,精简机构,使经济发展很快,社会安定,仓库里堆满了粮食。他开创的用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办法,成为几千年的传统。在二十几年中,隋朝就出现了繁荣富裕的局面,在国际上产生影响,朝鲜、日本等邻国都向中国派来使节和留学生。
隋文帝杨坚是杰出的政治家、治国能手,有作为的君主。但在选择继承人上看错了人,偏信了品质低下的二儿子杨广,而废掉了太子杨勇。在病重之时,他才发觉失算,可为时已晚。杨广杀死了父亲,当了皇帝,就是隋炀帝。隋炀帝穷奢极欲,残暴专横,引起天下人的反对,很快葬送了隋文帝创下的江山。
魏征(公元580年~643年)
魏征,字玄成,隋唐时代馆陶(在今河北)人。他早年因家贫出家做过道士,后参加反隋起义的瓦岗军,又投奔唐朝,曾在太子李建成手下当侍从官。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了李建成,又即位为太宗,他知道魏征很有才能,便重用这个昔日的对手。魏征先后当过谏议大夫、太子太师等职,成为唐太宗治国的重要助手。
魏征经常用隋朝由盛至衰而亡的教训提醒唐太宗,要居安思危,戒奢从俭,要减轻百姓负担,不要过重的税收与徭役。他还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请太宗听取各方面意见,不要偏听专断。对唐太宗的一些过失,他毫不留情地进行批评,即使引起皇帝盛怒,也决不退缩。一次,唐太宗下令征召一些十六岁男子当兵,诏书被魏征扣压。他据理力争,反对违反规定征召不到十八岁的男子当兵,并批评太宗失信于民,二人争论起来,魏征坚持己见,唐太宗只好收回成命。还有一次,魏征批评唐太宗执政不如贞观初年,并列举了10条错处。唐太宗命人把奏章贴在屏风上,早晚见到,作为教训。
魏征是杰出的政治家,一代名臣。他运用自己的职位和权力,大胆批评和监督皇帝,为国家和人民做了很多有益的事,为唐朝的兴盛作出了贡献。魏征去世后,唐太宗亲自写了碑文,并说魏征是自己知得失的“镜子”。
李世民(公元599年~649年)
李世民,祖籍陇西成纪(在今甘肃),生于太原(今属山西)。李世民从小练就一身骑射本领,聪明勇敢且有主见。其父李渊是隋朝唐国公,任太原留守。在镇压反隋的农民起义时,李世民体会到人民对隋炀帝暴政的不满,内心受到震动,便说服父亲兴兵反隋,并亲率主力向长安进发,一路上过关夺地。显示出军事和组织才能。公元618年,唐朝建立,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掌握了实权。626年,因兄弟之间发生矛盾,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玄武门之变”,夺了太子位,两个月以后,李渊让位于他。李世民即皇帝位,就是唐太宗。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认识到民众力量的“可畏”,知道“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便采取宽让政策,大力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减轻了民众负担,使经济很快好转。政治上,注意发挥大臣和各部门作用,虚心纳谏,知人善任,善待功臣,避免独断专行。大臣魏征上书批评他的错误,他命人写在屏风上,引以为戒。他常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他还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定,派军击退了来犯的突厥军,同时加强与各少数民族的来往。平等对待。被各族尊为“天可汗”。唐太宗在位23年,国内出现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史称“贞观之治”,为盛唐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古代一位英明的君主,在创业和守业的实践中表现出超凡的魄力和远见,并有难得的自知之明,成为后世君主推崇和效法的榜样。
松赞干布(公元617年~650年)
松赞干布是唐代吐蕃(在今西藏一带)人。他出生在吐蕃赞普(王号)之家,少年时受过严格训练,能骑射、击剑、作诗,文武兼备,为人大度,是受人尊敬的王子。629年,其父被阴谋叛乱的政敌毒死,年仅12岁的松赞干布继任赞普,在叔父和大臣们帮助下,平定了叛乱,抓住了投毒凶手,并消灭了敌对势力。吐蕃从此趋于安定,人口增加,人民安居乐业。松赞干布迁都逻些(今拉萨)。在布达拉山修建王宫,接着他又征服了一些强大部族。在644年前后,统一了西藏高原。他整顿建立了完整的政治军事机构,加强控制,使吐蕃社会摆脱了分裂状态。派人到唐朝学习,到克什米尔留学,创制本民族文字,还仿照唐朝实行“均田制”,促进了经济发展。
公元640年,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到长安,请求与唐朝通婚。唐太宗决定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时,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今青海扎陵湖)迎接。见到公主带来各种工匠,他非常高兴,决定免除他们的差役,让他们传播酿酒、碾磨、建筑、养蚕等技艺,又派贵族子弟到唐朝学习诗书,邀请中原学者到吐蕃管理文书奏章。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吐蕃社会的进步。
松赞干布是藏族历史上卓越的领袖和政治家,又是藏汉友好的开拓者,他的文治武功,促进了社会进步,受到世代藏汉人民的尊敬。
武则天(公元624年~705年)
武则天是唐代并州文水(今属山西)人。武则天的父亲是商人,后投靠唐王李渊,颇受信任。唐太宗时,武则天被选入皇宫为妃,赐名武媚,很受太宗喜爱。太宗病重时,她又与太子李治(唐高宗)相好。太宗去世后,她按旧例入感业寺为尼。一次,高宗到寺进香,见到武媚,牵动旧情。王皇后得知后,为排挤得宠的萧淑妃,就作主把武媚接回,封为高宗的“昭仪”。不料武昭仪心计多端,不但使高宗冷落了萧淑妃,又设计废黜了王皇后。655年,31岁的武昭仪成为皇后,因颇懂朝政,便协助高宗治国,高宗病弱,大权渐落她手,与帝并称“二圣”。高宗死后,武后统揽朝政,加封号“圣母神皇”。到690年,她索性废唐自立,改国号为“同”,称“则天大圣皇帝”,还自造“曌”字为己名。
武则天为人狠毒,王皇后、萧淑妃被砍去手脚,泡入酒瓮;长子、次子与她不和,也被毒杀;对反对自己的人,则用酷吏动用非刑。但她执政能力很强,在位期间,执行太宗国策,奖励生产,改善与周边关系,还抑制豪门贵族势力,重用庶族平民出身的人,改革科举考试,增加武科,并号召臣民自荐,笼络人才。705年,武则天病危,大臣乘机发动政变。她被迫退位,去帝称后,恢复唐朝。总的看,武则天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能顺应社会发展,使经济文化都有很大发展,为后来盛唐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李隆基(公元685年~762年)
李隆基,即唐朝玄宗皇帝,又称唐明皇。他在位44年之久,经历了唐朝由极盛转向衰落的过程,他本人也是集大功大过于一身的君主。女皇武则天死后,唐朝出现政局混乱,政变接连发生。李隆基作为皇子,发动了平乱之役,立了大功。公元712年,唐睿宗退位,让儿子李隆基即位,即唐玄宗。为了稳定政局,他即位后先发制人,粉碎了太平公主等人的政变阴谋,铲平皇室纷争。然后他全力治理国家,选用姚崇、宋璟、张说、张九龄等能臣为宰相,进行整顿和改革。严格对官吏进行考核,亲自组织对县令的考试,把45个不合格的县令淘汰。对犯法者,即使是皇亲也不宽容。他还大力发展生产,兴修水利,裁汰僧尼,提倡薄葬,注意节俭,并整顿军队,收复被外敌占领的失地。这一切措施,使唐朝重又兴盛起来,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国库充实,文化也很有成就,超过了贞观年间的景象,达到了唐朝的顶峰,史称“开元盛世”。在当时的世界上,唐朝是首屈一指的强国,各国纷纷派使节到中国学习和访问。
但是到了“天宝”年间,李隆基变得昏庸奢侈起来,贪图享乐,懒于朝政,重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佞,专宠杨贵妃,结果酿成大祸,引发“安史之乱”,造成长达8年的战乱。从此,唐朝的盛世一去不返。
纵观李隆基一生,他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在位前半期,创造了盛唐局面,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头等强国,留下了辉煌一页,这是应该肯定的。
郭子仪(公元697年~781年)
郭子仪,唐代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他青年时代胸怀报国大志,后考取武举人,成为一名武将,因战功卓著,后升至朔方节度使,执掌一方军政大权。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他奋起抗击,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击败史思明大军,收复河北大部土地。后任河东副元帅,又挥军西向,收复了长安和洛阳两京。此后他又马不停蹄,收复河东、河西、河南失地,为平定安史之乱建立了不朽功勋。当他人京朝见皇帝时,唐肃宗亲自出城迎接,对他说:“国家能重建,全靠你的力量啊!”他被封为汾阳郡王,并受赐号“尚父”,享有大罪免死的铁券。
唐代宗在位时,节度使仆固怀恩纠集回纥等外族叛乱,逼近京城。年事已高的郭子仪只带1万士兵亲临前线,回纥兵本以为郭子仪已不在世,听说他仍在世,便要求拜见。郭子仪带数十骑兵前往回纥兵营,回纥兵纷纷下马拜于地下,郭子仪晓以大义,劝他们助唐平叛,果然成功。他又一次为国立功。
郭子仪是卓越的军事家和统帅,为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他从不居功自傲。严格自律,善待部下。后人评价他:“叔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赵匡胤(公元927年~976年)
赵匡胤,五代至宋时期涿州(今河北涿县)人。他青年时代爱好武艺,练就一身骑射本领,后来成为后周的将领,多次立下了战功,被升为殿前都点检,掌握了后周的军事大权。后周世宗柴荣死后,由他7岁的儿子继皇位,不能理事。在众将的支持下,赵匡胤在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取代了后周,改国号为宋。他就是宋太祖。
宋太祖建宋之后,采用各个击破的战略,先后攻灭了南方各地的割据势力,基本上统一了全国。为了防止唐末和五代时期藩镇势大、夺权割据的局面再次发生,他采用宰相赵普的建议,削夺军中大将的兵权,对他们说:“没有你们出力,我不会有今天。不过有一天,你们的部下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你们会不会也要当皇帝呢?”将领大惊失色,只好按皇帝旨意,交出兵权,回家享乐。宋太祖用“杯酒释兵权”的办法,解除了一些将领的实权,防止再度政变的发生。他又把地方上的精兵调到中央,编为禁军,由自己直接控制,轮流戍边,从而结束了藩镇割据、战乱不断的局面。同时,他努力发展生产,奖励农耕,使经济得到恢复。
宋太祖赵匡胤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为国家统一作出了贡献。但由于重文轻武,防范过度,又削弱了边防军战斗力,使宋朝军事实力下降,在收复失地、抵御外侵的战争中经常失利。
范仲淹(公元989年~1052年)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时期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因童年丧父,母亲改嫁,他自己住在庙里读书,靠吃稀粥咸菜苦学,后进应天府学,连粥也喝不上。同学们送他饭菜,他谢绝说:吃了好饭菜就咽不下粥了,还是苦些好。靠这种毅力,他成为品学兼优的人物,立志利国生民。后来在泰州为官,力主修捍海堤,亲自夯土运土。海堤修好后,当地人称为“范公堤”。在朝廷为官时,直言敢谏,为民作主。一次蝗灾使一些地方农业无收,他奏请赈济未被批准,便当面质问仁宗皇帝:宫中之人半日不吃行吗?百姓无食怎能不救。奉命巡视灾区后,他特意把灾民吃的野菜带给仁宗,请传示皇亲国戚,刹住挥霍之风。在开封府任上,他把掠占公物的大官姓名一一列出上报朝廷,并事先留下遗言,表示查办决心。因为为人耿直正派,他屡受排挤。被贬官出京,但威信却随之提高,正直官员都以“不同贬为耳止”。
年过半百之后,范仲淹到西北边境练兵守边,多次击退外敌入侵。1043年,他出任参知政事,提出十条富国强兵的建议,并主持了有名的“庆历新政”,掀起改革风潮。虽然由于保守势力反对,新政失败,他再遭贬斥,但并不灰心。在《岳阳楼记》这篇千古名文中表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范仲淹一生清廉为公,从不接受馈赠,却常用俸禄救济穷人和学生,自己的孩子反缺吃少穿。在家乡,他得到一块祖传宅地,便捐作校舍,办起苏州州学。
范仲淹的为官政绩和优良品行,在宋朝就誉满全国,被人尊为“一世之师”、“本朝人物第一”。他是古代难得的政治家,无论在什么职位上都能为人民做好事,尤其是“先忧后乐”的伟大思想,体现出的社会责任感,更鼓舞了后世有志之士为国为民作出贡献。
包拯(公元999年~1062年)
包拯,字希仁,北宋时期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他从小受到严格家教,性情刚直敦厚,对人从不随意苟同,厌恶说假讨好,办事又极为认真。长大为官后,曾明断了一起“割牛舌案”,便有了善断案的好名声。但包拯一生的主要政绩不是断案,而是为官清正。不畏权势,为民做主。如他任端州知府时,坚持按定数收购端砚,离任时不拿一方砚台,与历届前任超量征购又私拿私要截然不同。在开封府任上,他撤销了“门牌司”,允许百姓直接上堂向自己告状,使那些想借机勒索的官吏不能在中间作恶。惠民河泛滥,百姓受灾,他查明是皇亲国戚在河边修花园使河道变窄造成的,便查清地主,勒令拆园退地,并上奏皇帝免去其官职。张贵妃伯父张尧佐无功却被委以要职,他连上数本反对,并与仁宗皇帝当面争论,唾沫星溅到皇帝脸上。百姓赞扬说:“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
包拯治家极严,对犯法亲友绝不徇情。在家乡庐州任知府时,一概不会亲友;堂舅横行乡里,被人告到公堂,他依法打了七十大板。从此家族中无人敢胡作非为。他一生廉洁俭朴。身居高位。家无余资。去世前留下遗训:后世子孙为官,有贪赃枉法者,不得归回本家,死后不得入包家坟地,不从我者不是我的子孙。包拯死后,开封人民无不哀痛,街上一片哭声。
包拯是杰出的政治家,古代最负盛名的清官。他铁面无私,正人正己,深受民众尊敬。民间关于他的传说甚多,虽然多为虚构夸张,但反映了人民对他的喜爱。
岳飞(公元1103年~1142年)
岳飞,字鹏举,宋代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他出身在贫苦农民家庭,从小立志习武,练就高超骑射和作战本领,能使三百斤硬弓。长大后应征入伍,后成为北宋将领。金兵入侵后,他奋起抵抗,多次击败敌军,闻名四方。北宋灭亡后,投奔名将宗泽,曾率五百骑兵迅速袭击敌军,打破金军围剿太行山义军计划。宗泽病故后,他坚持战斗在最前线,把自己的部队训练成“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纪律严明的部队,人称“岳家军”。1130年,岳家军与韩世忠的部队配合,截住后撤的金军,连连得胜,并收复了建康(今南京)。1134年,他率军过江北上收复了襄阳等6个州,一直打到中原,震动了全国。岳飞在指挥作战中,表现出无畏的气魄和多变的战术战法,令敌人胆寒。他也成为南宋高级军事将领。但宋高宗重用奸臣秦桧,以屈辱条件与金议和,岳飞上书表示“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相臣谋国不藏,恐贻后世讥”,力主出兵北伐。
1140年,金军果然撕毁协议,大举南侵。早有准备的岳飞率部迎敌,一路所向披靡,迅速掀起反攻,进入中原,在郾城一战中,以步兵为先导,大破金军拐子马铁军,又乘胜追击,打到离故都汴梁四十里的朱仙镇,取得了空前胜利,岳飞之子岳云率军冲入敌阵,舍生忘死,身上受伤百余处,立下大功。金军将士惊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金军统帅兀术哀叹:自起兵以来,未有此败。北方各地义军纷纷响应,以“岳”字为旗号,四路出击,截断了金军后路,抗金斗争胜利在望。岳飞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北方。不料内奸秦桧奏请宋高宗连下12道金字诏书,令岳飞退兵。岳飞悲愤交加地说:十年心血,废于一旦!秦桧蓄意谋害岳飞,先削其兵权,又指使人诬告他谋反,逮捕入狱严刑拷问。岳飞坚贞不屈,于1142年初被害于临安风波亭。其子岳云等同时遇难。
岳飞是伟大的军事家、战功卓著的统帅和民族英雄。他在抗击外敌侵略中表现了高度爱国热情和卓越军事才能,被人民永远怀念与尊敬。而残害英雄的秦桧之流,被万世唾骂。
文天祥(公元1236年~1288年)
文天祥,字履善,号文山,南宋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少年时最爱读忠臣义士传记。发誓做个为国建功的大丈夫。20岁后考中状元,但因正直不阿,受权臣排斥,未受重用。1275年,元朝派军攻宋,直指临安,文天祥在家乡组织义军来到临安,请求背城一战。不料谢太后已决定降元,并派人把国玺送到元营。元军要求宋朝派丞相到元营交涉,文天祥临危受命,以右丞相之职来到元营,对元军统帅伯颜说:我不为议和而来,而要求你们撤兵,否则将抵抗到底。伯颜深感遇到了对手,竟扣留了他。第二天,南宋送来降表,文天祥大骂投降派卖国,表示即使皇帝降元,自己至死也决不投降!伯颜和元军将领称赞他有“男子心”。
在被押解北上途中,文天样与随江的义军首领杜浒等定计逃出,历经艰险,回到南方。他谢绝流亡的南宋朝廷让他当丞相的任命,表示救国如救父母,义不容辞。又立即组织军队抵抗元军,收复了部分失地。后元军主力大举进攻,文天祥兵败五坡岭,再次被俘,在押解途中写下豪迈诗作,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到达元大都(今北京)之后,他多次拒绝投降,在狱中苦度三年,写下不朽的《正气歌》。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失败后,决定处死他。文天祥写下绝笔:“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在向南方跪拜后,慷慨就义。
文天祥是一位气概非凡的民族英雄,杰出政治家。他从事的抗元斗争虽然失败了,然而他所表现的爱国热情和崇高气节,已化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耶律楚材(公元1190年~1244年)
耶律楚材,字晋卿,金至蒙古国时期人,契丹族。1215年,蒙古军队攻陷金国中都(今北京),成吉思汗得知金国官员耶律楚材是个有才能的人,立即召见了他。耶律楚材本是辽国皇族后裔,从小天资过人,又系统学习过汉族文化,不但熟知政治和经史,而且精通天文、律历、地理、数学和医学。成吉思汗见他体态雄伟,长髯飘胸,语声朗朗,对答如流,决定留他在身边,大家都叫他“吾图撒合里”(长胡子)。一次,耶律楚材奉命到燕京治“剧贼”,他查清贼原来都是权贵子弟,就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逮捕,处决了十六人,对行贿说情的则不加理睬。成吉思汗死后,窝阔台继任,命耶律楚材主持汉民事务,后任中书令(相当于宰相)。他坚决批驳了要把中原变成牧场的主张,提出了设立州郡、军民分治、休养生息、建立税制等建议,使中原文明得以延续和发扬,也增加了国家收入。蒙古军攻打金都汴京(今河南开封)时,遇到顽强抵抗,城破后,要按惯例“屠城”。耶律楚材对窝阔台说:将士拼死作战,争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如今得了土地又失去人民,还有何用?汴京城内富裕之家能工巧匠甚多,如果杀光,岂不一无所得?窝阔台接受了他的建议,停止了大屠杀,从此“屠城”习俗渐渐被废止。金国灭亡后,耶律楚材挑选了各类有技能的人疏散到河北等地;规定蒙古诸王不得分地私自征敛;开科考试,选拔人才,还设立编集经史的机构,发展文化事业。
耶律楚材是卓越的政治家。他刚正不阿,清正廉洁,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能高瞻远瞩,摈弃狭隘的民族偏见,集汉、辽、金、蒙古各方面长处,为保护中华文化和人民生命财产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他受到了各族人民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