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73

第73章 吴起与卒同甘苦

吴起,战国时卫国左氏(今山东曹县北)人。年轻时就有远大抱负,尤好军事,勤习枪棒,苦练武功,研读兵书,深谙文韬武略。常想有朝一日统率千军万马,驰骋疆场,杀敌立功,报效君王。不惜破费千金,访师求教,经久磨砺,具备了很高的军事素养。

有一年,齐国发重兵进攻鲁国,鲁缪公打算任命吴起为将军,但顾虑吴起的妻子是齐国人,他是否会全力抵抗,犹豫不决。吴起为了实现自己的克敌壮志,不惜杀妻以表明白己的决心。鲁缪公终于下定决心任命他为大将军。他统率鲁军大败了齐军。吴起初次登上战争舞台,即指挥弱军打败强敌,以小国战胜了大国,开始显露出他的军事指挥才能。但在鲁国他却受到旧贵族势力的疑忌和排挤,难以施展才华。于是他决定投奔向往已久的魏国。

当时,魏国的国君魏文侯很贤明,有革新图强的思想,正在重用著名的法家李悝等实行变法。吴起来到魏国,得到李悝的器重,便把他推荐给魏文侯说:“吴起很会用兵打仗,即使是司马穰苴再世,也不能超过他。”魏文侯惜才爱将,便召见吴起,想听听吴起的主张。吴起说:“从前治理国家的君主,必定先教诲百姓而且亲近民众。要使用他的民众,必先搞好团结而后才能发动战争。民众知道君主爱惜他们的生命,痛惜他们的死亡,再叫他们开赴战场,他们就会以前进拚命为光荣,以退却求生为耻辱,所以圣人安定天下用道,治理国家用义,动用民众用礼,抚慰民众用仁。这四种德行,修好它,国家就振兴,废弃它,国家就衰败。”吴起治国治军的宏论,使魏文侯非常佩服。于是亲自设宴,他夫人捧酒,在祖庙里宴请吴起,任命他为大将。有一年,吴起奉魏文侯之命,统率魏军进攻秦国,连战连捷,一举攻占秦国洛水以东的五座城池。这是魏国自对秦作战以来,从未取得的重大胜利,魏国声威大振。魏军之所以取胜,与吴起在改革军制、改善官兵关系和研究战略战术等方面做出的显著成绩分不开。吴起主张只有严格治理军队,军队才有战斗力。他把那些在民众中有胆量有勇力的人、乐意以决战来显示忠勇的人、能爬高越远、腿脚敏捷的人、官吏中曾因过失丢官而又想立功报效的人、将士中曾经丢城失地而想洗刷耻辱的人,一一选拔出来,分别编队使用,并且组成军队的精锐,爱惜和器重他们,严肃法纪,赏罚严明,厚待他们的父母妻儿,激励他们立功受奖,这样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吴起爱护士卒,与士卒同安乐,共危难。他爱兵如子,同下层士卒同衣共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自带军粮,分担士卒劳苦,嘘寒问暖。有个士兵身上长疮,吴起亲自用嘴把疮里的脓水吸出来,给他敷上药、包扎好。士兵们非常受感动,,此事很快传开。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感动得哭着说:“过去吴公就曾给我丈夫吸毒疗伤,我丈夫感激不已。伤好后他冲锋陷阵,奋勇杀敌,最后壮烈牺牲在战场上。吴公现在又亲自救我儿子,儿子为报答吴公,肯定会舍命拚杀,我不知他会死得多么壮烈啊!”由于吴起关心下属,平等待人,廉洁正直,深得军心。加之又有政治才干,治军有方,军纪严明,料敌制胜,善于用兵,所以屡建战功,成为当时著名的军事统帅。《尉缭子》记载说:“吴起指挥七万军队,天下无敌。”《吴子》中记载:吴起统率魏军与其他诸侯国共进行了七十六次大战,魏军获全面胜利六十四次,其余十二次不分胜负,扩充疆土千里之远,可称得上是历史上的“常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