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69

第69章 范雎的故事

(一)须贾进谗范雎受辱

范雎游说诸侯,本打算报效祖国,为魏王服务。但他家贫,报国无门,在中大夫须贾门下做食客。当时魏君是魏昭王,国相为魏齐。须贾奉命出使齐国,范雎为随从。齐襄王早就听说范雎很有口才,很是钦敬他。于是齐襄王派人重赏范雎,但范雎没有领受。须贾得知,心中不由得妒火中烧,他甚至无端怀疑范雎里通齐国,出卖情报。须贾回国后将此事向魏齐作了密报。魏齐不分青红皂白,重治范雎叛国罪,把他的牙齿打落,肋骨打折。范雎昏了过去,醒来后趁机装死,思求脱身之计。魏齐命人把范雎弃置在厕所中,还让宾客们用便尿浇淋。魏齐的人走后,范雎对看守的人说:“你若能救我出去,我将厚报你。”看守见范雎无辜受罪,心中颇为同情,于是向魏齐报告,说范雎已死,如何处置。这时魏齐喝得大醉,不假思索地说:“死了,就抬出去。”这样,范雎得以脱离虎口,死里逃生。

范雎逃出,找到他的好友郑安平,商议脱身之计。两人计议,在魏国不能存身,秦昭王招贤纳士,还不如到秦国去。这时,恰好秦国使者王稽来到魏国,于是两人投奔了王稽。

(二)化名张禄潜行人秦

范雎人秦约在秦昭王三十三年,即公元前273年。秦昭王即位时年幼,其母宣太后摄政,宣太后同母异父弟魏冉(即秦昭王舅)为秦相。魏冉能文能武,也很得朝臣的拥护,到秦昭王三十六年,已执政长达二十四年。其间,魏冉曾一度被免去相位,复位后,他最忌六国士人。他在函谷关内外,乃至都郊严加盘查,生怕六国土人来夺了他的相位。王稽深知这一点,他把范雎打扮成随行人员,化名张禄,闯过了许多盘查点。不久,王稽一行已来到了关西的湖县城。只见前面来了一队车骑,甚是排场,看样子是一个大官员。范雎问王稽:“前面来的是谁?”王稽说:“是丞相穰侯魏冉。”范雎说:“把我赶快藏在车中。”不一会,两队人马碰头,魏冉见王稽出使归来,表示了一番慰问。然后对王稽说:“你带进关东士人没有,那些游说之士,只会耍嘴皮,无益于国。”王稽说:“小臣知相爷有令,不敢带。”魏冉听毕,前巡县邑去了。这时范雎从车中出来对王稽说:“魏冉多疑,很有心计,只是决断较慢。过一会,他会回头来搜查的,让我赶快下车躲避。”范雎下车后,打扮成秦人模样,远远跟在车后。往前行了十余里,魏冉果然回头搜查,幸亏范雎多了个心眼,这才躲过了劫难。

就这样,范雎来到了秦都。

(三)上书自荐离官召见

执掌秦政的权贵除穰侯魏冉外,还有三人:一个是魏冉之弟华阳君芈戎,另两个是秦昭王的同母弟高陵君赢显和泾阳君赢悝。宣太后为其总后台。魏冉为相,华阳、高陵、泾阳三人更将,时人称为“四贵”。四贵“擅行不顾”,“出使不报”,“击断无讳”,“进退不请”,完全控制了朝政,秦昭王差不多就是一个傀儡。穰侯等人为了固宠,排斥六国土人,秦昭王也无精打采,“厌天下辩士,无所信”。因此,范雎人秦之初,没有机会显露才华,被安置在下等客馆里,过着艰苦的生活。

范雎在秦,被冷落了一年多。

但是,范雎没有白白地浪费时间。他认真洞察了秦国形势,看清秦昭王不甘心处于傀儡地位。秦昭王三十六年,机会终于来了。穰侯想越过韩、魏伐齐纲寿以扩大他的陶邑。范雎乘机上书秦昭王自荐。范雎上书的目的是求见秦昭王,以便当面畅述其志,所以他在上书中避而不谈国家大事,而是精心设计并提出了一连串耐人寻味的问题。范雎说:明主立政要赏罚分明,任用贤者,“善厚国者取之于诸侯”,秦国要富强,必须力争诸侯贤士。范雎自荐为贤士,要求当面见秦王。并表示如果说不出一番大计划来,宁愿被处死。秦昭王得书,十分高兴,下令在离宫召见范雎。在那里,宣太后的耳目要少一些,密谈也比较安全。

范雎到了离宫,不等秦昭王传令,就直往深官里闯。守卫官门的警卫不让范雎进去,说是秦昭王在里面。范雎故意高声大嚷:“秦国哪有王,只有太后、穰侯说话才算数。”范雎铤而走险,想用这话来刺激秦昭王,使他下决心从太后手中夺权。秦昭王心里明白范雎之意,他正要找得力帮手,所以面不改色,心气平和地迎了出来。秦昭王对范雎说:“今天接见义渠王,并向太后汇报,来迟了一步,敬请先生息怒。”秦昭王说毕,以宾主之礼见范雎。秦昭王宽容的态度使宫中随从无比惊讶,也使范雎心中的石头落地,两人的心沟通了。

秦昭王屏退手下人,两人密谈起来。秦昭王再三谦虚地向范雎请教,可是范雎总是支支吾吾不肯畅言。秦昭王急了,对范雎说:“寡人值不得先生赐教么?为何吞吞吐吐?”范雎盼了一年多,何尝不想畅所欲言。但是,一个原来素不相识的人要离间国君母子,是十分危险的,他要试探秦王的决心。当范雎摸准了秦昭王的思想后,他就畅谈起来。范雎说:“我现在是客居秦国的东方人,与大王没有深厚的交情,而我要说的却是重大国事,又牵涉大王与太后、国舅穰侯至亲之间的事,我还没了解大王的心意,所以大王再三问我没敢回答。”接着范雎分析了秦将有危于累卵之祸,处在“大者宗庙灭覆,小者身以孤危”的可怕境地。暗示秦昭王要立即夺权,挽救秦国,挽救自身。范雎不免危言耸听,他认为这样才能见得白己是坦诚助秦王。果然秦昭王被打动了。他对范雎说:“事无大小,上及太后,下至大臣,有什么说什么,尽情教导寡人。”范雎已赢得了秦昭王的初步信任。

(四)远交近攻斥逐魏冉

范雎深知,宣太后、魏冉集团,盘根错节,一时不可动摇。因此他先言外事,后言内事,先站稳脚跟。

范雎以魏冉越国远征为题,阐明了他的远交近攻之策。范雎说,穰侯越韩、魏攻齐,少出师不足以伤害齐国,多出师,长途远征,秦军疲劳,即使得了齐国土地也守不住。齐滑王越宋远征楚国,魏国越赵远征中山,结果怎样?齐、魏都疲敝了,倒是帮助楚国得到宋地,赵国得到中山。为秦之利,远交齐国,向邻国韩、魏进攻,既可广地,又掌握了中原战略要地,可以威服楚、赵。楚、赵附秦,则齐国不攻白破。范雎的这一策略,秦昭王连声赞好,被定为秦国争雄诸侯的基本国策。从此,齐国不积极支持三晋和楚国,为秦国各个击破东方六国,蚕食诸侯奠定了基础,它的意义十分重大。

又过了两年,到了秦昭王三十六年(公元前270年),范雎地位进一步巩固,他向秦昭王进言内事,斥逐了魏冉。秦昭王四十二年,范雎终于身佩秦国相印,号为应侯。

(五)报复须贾使食马料

范雎为丞相后,仍称张禄,想要出其不意报复须贾。他故意扬言伐魏,魏派须贾人秦打探虚实。

须贾到了秦都咸阳,住进了客馆。范雎打扮成一个佣工,衣衫单薄,求见须贾。须贾见了范雎,大吃一惊,说:“范叔在秦国好吗?怎么在这里相见?”范雎说:“那次我没有被打死,好不容易逃出来,在秦国一户大姓人家做佣工。”须贾见范雎穿得单薄,送了他一件绨袍,又招待了一顿饭。须贾对范雎的处境不免心酸,因此动了侧隐之心。饭后,他对范雎说:“你在秦日久,了解秦国的张禄丞相。我来了几天了,还没有得到召见。”范雎假装说:“我家主人与张禄丞相很要好,因此我也见过张禄丞相,可以替你带路。”须贾大喜,在范雎陪同下来到秦丞相府。范雎替须贾赶车。丞相府的人一见都避开了,须贾摸不着头脑,十分诧异。

范雎对须贾说:“你留在门外等待,我进门去通报丞相。”须贾等了半天,再不见范雎出来,他向守门人打听:“先前进丞相府的范叔,老半天为何不出来?”守门人回答:“这里没有范叔,先前进门的是张禄丞相,难道你不认识。”须贾一听,吓得魂不附体,他这才知道上了范雎的当,受了愚弄。

须贾肉袒负荆,托门人带他进丞相府谢罪。但见范雎高高在上,陪侍的人很多。须贾跪地谢罪,范雎对须贾说:“你有三大罪:诬我有外心于齐,罪一;魏齐辱我于厕中,不劝止,罪二;用尿来浇我,罪三。念你赠我绨袍,现在我赦你死罪。”喝令须贾退去。

须贾向范雎辞行,范雎宴请六国使臣坐于宴席之上,而让须贾坐在堂下,放置马料,强迫须贾吞食。范雎对须贾说:“为我转告魏王,赶快把魏齐的人头送来,不然,我要发兵攻破大梁。”

须贾回国后报告了出使秦国的情况,魏齐弃了相印逃至赵国,藏在平原君府中。范雎得知,请平原君人秦访问,然后把平原君拘留,要魏齐的人头来换。魏齐走投无路,自杀身死。赵王把人头送给范雎,平原君才回到了赵国。

范雎相秦,有仇必报,有恩必赏。他不忘郑安平和王稽之恩,向秦昭王推荐二人。王稽原来只是一个接待宾客的小官谒者,被升为河东太守,郑安平被拜为将军。

(六)谗害白起失权蔡泽

范雎在秦,为相八年,秦昭王言听计从,声势显赫。秦昭王四十八年(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范雎用反间计,使赵王用赵括代廉颇为将,为秦国赢得了长平之战,建了新功。秦将白起,要求领兵乘胜灭赵,范雎忌恨白起功大,入言秦昭王,说秦兵疲乏,应退兵休整。秦兵退回后,范雎又人言秦昭王派王陵领兵进攻赵国邯郸。这时赵国已喘过气来,在邯郸城下挫败丁王陵。秦昭王命白起去前线代王陵攻赵。白起畏谗,称病不起,被罢了官,放逐为戍卒。白起出都咸阳到了杜邮,被范雎派人逼死。白起为秦名将,就这样被范雎轻而易举害了性命。

秦昭王五十一年(公元前257年),诸侯救赵,信陵君领魏军打败秦兵,解了邯郸之围。范雎推荐的两个人物都犯了罪:郑安平在前线投降了赵国,王稽在河东勾结诸侯。按秦法,举人不当,犯法同罪。范雎应处以死刑。秦昭王宽容了范雎,不加追究,但他坐立不安。这时燕国人蔡泽看准机会,人秦见范雎,陈说利害,劝他功成身退,让出相印。范雎虽然恋恋不舍,又怕被诛,于是让了相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