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33

第33章 孔门弟子多俊杰

对于略知中国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读者来说,儒家学者及其学说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语文和历史课本中,对于儒家的描述和介绍从来没有少过。很多事情,在自己被动接受的时候,心里可能会持着排斥、抗拒的态度。可是现在你手上拿的既然不是课本,那就不妨用比较轻松的心情,来看看儒家这些仍旧影响着今日的重要思想学派和人物吧!

孔子曾经说过,他的门下弟子,“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意思是有七十七位门人,算是学习成绩比较优异的学生。这些学生之中,大致上可以分成四个专长类别,分别是德行、政事、言语和文学。在德行方面,除了最为人知晓的颜渊、二十四孝之一的闵子骞之外,还有冉伯牛和仲弓二人;政事上的能者,有冉有和季路,季路也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子路;擅长言语的弟子,有被孔子骂到狗血淋头的宰我,以及当时的大商业家子贡;文学指的其实并非创作,而是指熟悉古代文献的程度,专擅者有子游、子夏。这些孔门高足,因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所以在各个方面都能有所表现,并借机将孔子的理念宣扬出去。虽然他们都不能将博大精深的孔子思想完全发挥,因此让人不能全窥孔子的思想观念,可是却因而使得孔子的思想,得以在各个层面为人接触,最后终于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之一。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些孔门弟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仍是不可磨灭的。

尤其在古代每逢中国衰弱之时,常常有人以为儒家思想有强烈的“重农抑商倾向”,因此限制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减缓、甚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生。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至少在春秋时期,孔门是没有什么明显的“重农抑商情结”的,否则某些孔门子弟从事工商业的行为,势必被孔子责备。但是既然未见孔子的责备,我们当然就不能指责孔子抑商了。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在商业界最有成就的孔门弟子——子贡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