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史记故事简读
22271200000019

第19章 陪嫁小奴做宰相

伊尹,名伊(一说名挚),尹是官名,是商汤的谋臣。

伊尹出生于伊水流域(今河南洛阳附近),很小就被卖到了有莘国(今山东菏泽市曹县)当奴隶。由于他聪明手巧,烹调技术很出色,很受莘国君的喜欢,就让他专门担任招待各地宾客的厨子。伊尹并不满足,他经常借招待宾客之机向他们打听各国的情况,了解政治形势的变化,以便时机成熟时出来做出一番事业。

机会终于来了,商汤的左相仲虺给夏桀送贡品时,在有莘国住了几天,无意间发现这个送饭菜的奴隶伊尹有几分才智。交谈之下,发现伊尹果然是个很有才干的人,就准备把他赎买出来,带回国去。但是有莘国的国君不同意让伊尹离开有莘国,无奈之下,仲虺只好拿些财物送给伊尹,让他用这些财物把自己赎买出来,除去自身奴隶身份。

仲虺回国后就向商汤举荐了伊尹,商汤派了一名使臣带上车马和聘礼,到有莘国去请伊尹。使臣到有莘国后,明察暗访,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在野外的一间小茅草屋里找到了伊尹。使臣先把伊尹上下打量了一番,看到他又黑又矮,蓬头垢而,还长了一脸大胡子,平庸无奇,毫无仪表可言,不山得摆出一幅傲慢无礼的神气来,向伊尹说道:“你就是伊尹吧,你算走运了,我们商王想见你,收拾东西跟我上车吧!”伊尹被这傲慢无礼的态度激怒了,以一种凛然不可侵犯的态度,从容地回答:“你大概是商国派来的使臣吧!我伊尹有田种,有饭吃,过得像尧舜一样痛快,为什么要去见你们商王呢?”商国的使臣碰了一鼻子灰,垂头丧气地坐上车子回去了。

商汤派使臣请伊尹的事,被有莘国的国君知道了,他怕伊尹到了商国会对自己不利,就找个借口把伊尹抓了起来。等到第二次仲虺亲自来请时,他已失去了人身自由,仲虺只好向有莘国君说明来意。请求他把伊尹放出来随他一同到商国去。有莘国的国君当面拒绝了仲虺的要求,仲虺只好悻悻而回。

仲虺回来后,把在有莘国遇到的情况给商汤说一遍,商汤感到失望。仲虺这时又向商汤建议说:“有一个办法可以把伊尹请来,就是向有莘国求婚,这样伊尹可以作为陪嫁奴隶,和有莘国的女儿一起来商国。不仅可以请来伊尹,而且也免去了有莘国的疑虑。”商汤连连点头,马上派人到有莘国去求婚。使臣到了有莘国,说明来意,有莘国君答应了商汤的要求,就让伊尹作为陪嫁奴隶陪女儿到商国去。

伊尹到了商国后,商汤顾虑到他是一个陪嫁奴隶,如果让他担当重任,大臣们一定会表示异议,于是就把大臣们召集起来,让伊尹当着他们的面抒发他的抱负,谈谈对天下大事的看法。只见伊尹坦然地拜了一拜,目光扫视一下商国的群臣,从容不迫地说道:“我是一个奴隶,本来是无权参预政事的。商王既然把我请来,我也不妨说说我对当今天下的看法。现在夏王桀荒淫昏庸,闹得天下很不太平,人民已经吃尽了苦头,只盼他早早灭亡。在这昏暗无道的天下,商王算是很难得的一个明君了,他灭掉葛国,伸张正义,仁慈宽厚,民众信任而归附于他。要想解救天下的人们,只有辅佐商王,扩充力量,灭掉夏国。很早我就有这种想法,今日来到商国,正是实现这一想法的良机。我这样一个奴隶,商王还这么礼遇我,多次设法让我来商国,我还敢不尽全力吗?”一席话说得商汤的大臣们深为敬服,连连点头称是。商汤也感到伊尹果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于是就当众任命伊尹为商国有相,和仲虺共同商议各种国家大事。伊尹就这样由一个奴隶一跃变成了商国的宰相。

汤在伊尹的帮助下,势力更加强大。最终灭掉了摇摇欲坠的夏王朝。建立了商朝。伊尹也成为商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商汤时期伊尹一直是非常重要的大臣,权力也很大,在商政权中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元老、商汤死后,他所起的作用就更加显著了。

商汤原来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太丁很早就病死了,二儿子外丙在汤死后由伊尹扶持继位作了商王,但是不久也死了,于是伊尹又立商汤弟弟仲壬为王,过了不久,仲壬又死了,伊尹只好立太丁的儿子太甲为王。

太甲从小生在帝王之家。只知歌舞玩乐,他即位后,也改不了玩兴,政务民事从不过问,一味嬉戏玩乐。大臣们对此感到忧心忡忡,却又束手无策。伊尹也一再劝导太甲要向祖父汤学习,勤政爱民。吃苦耐劳,成就一番事业,而不可沉湎于游乐,否则最终像夏桀一样亡身亡国。但太甲已深溺其中,这些劝诫根本听不进,对其十分反感。可因为伊尹是开国功臣,连祖父、父亲、叔父们都让他三分,太甲也不好发作,只把规谏当作耳边风,依旧我行我素。

伊尹看见太甲执迷不悟,且越来越放纵,劝诫也丝毫不起作用,担心太甲会成为夏桀第二,于是伊尹和其他大臣就联合起来把太甲送到汤墓附近的相宫(今河南偃师县西南),软禁起来,让他静心思过。

太甲开始住在相宫里,感到非常愤恨不平,想想自己花天酒地的过去,看看眼前的处境,十分想不开。伊尹这段时间代太甲处理商王朝的一切事务,各方面很快又都重新上了轨道,每有闲暇,他就来到相宫教育太甲,向他讲述商汤建立商朝的艰辛。久而久之,太甲也认识到自己过去是非常荒唐的,屡次三番地向伊尹表示愿意悔过自新。

时光飞逝,一晃三年。在这三年中伊尹和大臣们也暗地观察太甲的一举一动,看他渐渐地稚气尽脱,行为也渐渐循规蹈矩,常常沉思默想,一副忧国忧民的样子,与三年前相比真是判若两人。伊尹便亲白携带商王的冠冕衣服到相宫,迎接太甲返回都毫再登王位,把国政交还给太甲自理。

太甲重新登上了王位。他果然早朝晏罢,宵衣旰食,勤政爱民,成为一个贤明的君王。伊尹这位曾为奴隶的宰相对商朝初期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