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女杰(现代卷)
22269400000018

第18章 常香玉 人民艺术家,人民是爹娘

一 吃苦学戏改变命运

常香玉(1922-2004),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9岁开始学戏,15岁时有了自己的戏班子,她饰演的崔莺莺和红娘在当时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抗日战争时期她就组织赈灾义演,抗美援朝时期,她通过组织义演捐献了一架“香玉剧社号”米格-15战机。她主演了《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等剧目,创造了独特的常派艺术,“戏比天大”是她一生的座右铭。

1922年9月15日,常香玉出身于河南省巩县董沟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张茂堂给她起名叫张妙玲。张茂堂曾是一个唱戏的,后来因为嗓子坏了,再不能登台演唱,就在戏班里做一些打杂的事情。当时,这个贫苦人家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年幼的常香玉曾和母亲一起四处讨饭。

由于家境贫寒,9岁那年,家里曾想把常香玉卖掉做童养媳。但父亲知道童养媳的苦楚,因为常香玉三个姑姑都做过童养媳。他怕孩子被人家打死,下决心让她学戏。张茂堂曾对常香玉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宁可让你跟我学戏被我打死,也不能让别人把你给打死。”旧社会,唱戏的人地位极低。族长认为家族中出了个唱戏的,是丢人现眼的事,提出不准她姓张,不能给张姓丢脸,死后也不能进张家祖坟。后来,卖胡辣汤的常会庆,一个人称常老大的人,收她为义女,她开始跟随姓常,并起名为常香玉。

就这样,常香玉开始了她的学戏生涯。并拜翟燕身、周海水为师。

在学艺的路上,泪水和挨打一直伴随着常香玉。寒冷雪天,在外面靠着墙倒立是常事。为了做到声音圆润动听,常香玉每天起早睡晚地刻苦练习。在她练低音时,父亲躲到百十步以外去听,纠正她的吐字发音。她一遍又一遍,一字又一字,一句又一句地反复吟唱。正是这种残忍的磨炼,让常香玉练就了“吐字重而不死,轻而不飘”,高音不尖,低音可辨的绝功。

为了积累舞台经验,提高演技水平,常香玉参加各种演出,扮演各种角色。她曾回忆说“老父亲什么角都让我演:小生、武生、丑角、老婆。”就这样,年仅12岁的常香玉崭露头角,一个月能挣八块大洋,说明小小年纪的她,身价已经很高了。

1935年,常香玉的演艺生涯正式步入正轨。这一年,她在开封演了《曹庄杀妻》,这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戏。那时的她还不是主角,但她的演技很吸引观众的眼球,戏中有“屁股蹲儿”的动作,她做得干净漂亮,在演追打戏时,她的一连串“小翻”、利索的“劈叉”,显示出深厚的功底,赢来观众阵阵喝彩。虽是垫戏,却一炮打响了。

父亲张茂堂深知,常香玉要想成为大家,必须有自己的看家本领,有一手别人没有的“拿手戏”。1936年,常香玉结识了剧作家王振南、史书明,他们想扶持她成立戏剧班子,演他们编的戏。1937年,常香玉在这两位剧作家和父亲的扶持下,成立了中州戏曲研究社,她有了自己的班子和舞台。随后不久,中州戏曲研究社推出了自己的新戏,王振南、史书明编剧的《六部西厢》上演了,常香玉也有了属于自己的角色。在前两部戏中,她饰演闺门旦应工的崔莺莺,她演得深沉、含蓄,外表凝重,内心却充满激情,活脱脱的一个崔莺莺展现在观众面前。在后四部戏中,她改演花旦应工的红娘,一个聪明机智、仗义大胆的舞台形象也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六部西厢》一经出演,好评如潮。常香玉的名字也越叫越响。当时有这样一句话:“看了常香玉的戏,叫你一辈子不生气。”

在随后漫长的艺术生涯中,常香玉博采众长,吸收南曲剧、京剧、昆剧等多个剧种的声腔技巧,形成了独特的常派艺术,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二 经典爱情

常香玉在19岁那年一场新戏中,认识了她以后生活、事业上的伴侣陈宪章。演出结束时,陈宪章用幽默语言发表的意见引起了常香玉的注意。他针对常香玉戏中的一句台词说:“‘我看他眉清目秀人忠厚’这句词用得不准确。你根本就不了解他,就怎知眉清目秀的人一定是忠厚老实的呢?”常香玉听了之后,觉得这个人不仅懂戏,语言也风趣幽默,对他有了好感。后来因为常香玉父母因陈已经结婚,极力反对他们继续交往,两人分开了8个月。

在常香玉和陈宪章结婚前,她根据陈宪章和自己的情况提出三条:一是不嫁当官的人,二是不给别人当小老婆,三是不能因为她是个唱戏的就看不起她。对于常香玉的要求,陈宪章全部答应,与前妻离了婚、并把官辞了。结婚后陈宪章专心为常香玉的事业忙碌,并开始为她编写剧本,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花木兰》。

同时,为了让常香玉集中精力从事戏剧,陈宪章承担了里里外外的大事小事,从不因为任何事情而影响她的演出。常香玉曾说:“宪章是帮我帮惯了,所以我什么都不会,除了唱戏,别的都不会,他不仅给我教词还要解释,里头每句词的意思他都要解说。我们家里头的大大小小,所有的一切事情都不跟我讲,天塌下来的事情也不能跟我讲。”

常香玉事业的成功,也有丈夫的辛劳和付出。

三 慷慨解囊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一份《香玉剧社半年来捐献演出的工作总结》。这份褪色的“总结”,真实地记录了常香玉为筹措为志愿军捐献飞机的费用,1951年8月至1952年2月率领香玉剧社到6省市巡回演出的情况。

简朴是常香玉平时生活的代名词。她的衣服总是破了补补,枕头是用旧衣服裹成的。她自己的生活很“抠门儿”,不许孩子乱花钱,不许他们在馆子吃饭,为了节省菜钱,要求保姆下午去买菜。

就是这样生活中处处节俭的人,在抗美援朝时期为志愿军捐献了一架米格-15飞机。

一天,广播里说,志愿军某高地遭受百余架敌机狂轰滥炸,全连战士壮烈牺牲。听到这条消息,常香玉就同丈夫商量,要为国家捐献一架飞机。为此,他们在各地演出,将演出得到的钱积攒下来。丈夫陈宪章还特地写了剧本《花木兰》,常香玉拿出了所有积蓄,还卖掉了自己的卡车和房子。为了不影响演出,她把三个不满10岁的孩子送到了托儿所。

就这样,香玉剧社在全国各地巡回义演,辗转开封、郑州、新乡、武汉、广州、长沙6个城市,半年演出170多场,终于筹到了15亿人民币(旧币),捐献了一架名为“香玉剧社号”的米格-15战机。常香玉曾说:“前方同志拼了命,流了血,保卫了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我们为抗美援朝捐献一架飞机,这能算得了什么呢?”

常香玉和香玉剧社的义举,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称他们是“爱国艺人”和“爱国主义的典范”。不仅如此,她还到朝鲜战场前线慰问志愿军,一次次穿越美军封锁线,为志愿军指战员们演出。坑道里和掩体下常常成为演出的舞台,经常是十几位战士观看她的演出。“当时慰问演出怕遭敌人飞机扫射,都是夜里赶路。有一回夜宿防空洞里,敌人飞过来的炮弹连防空洞的门也给炸塌了。”艰苦危险的环境,并没有让常香玉退缩。

在今天提起捐飞机,很多人仍很惊讶常香玉的勇气。常香玉的女儿对此曾解释说:“她的想法很简单,觉得自己可以帮忙,就去帮忙了。”国家有难时她站出来了。

为灾民筹粮,为学校集资,常香玉一生参加过多少次义演,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国家的难,就是自己的难。”这句质朴的话充满了豪情。

1938年,蒋介石为阻挡日本军队前进,下令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河南大量灾民流离失所。常香玉的第一场义演就是为灾民子女上学读书募捐。新中国刚成立,按当时的工资定级她一个月可以拿到800块钱,她第一个主动要求减薪。平日手上一有余钱,她就买公债支持国家建设。

1998年初,75岁高龄的常香玉偕家人、弟子在河南人民剧院义演,6万多元票房收入全部捐给了“河南省送温暖工程基金会”。随后她和家人又向基金会捐助了3万元人民币。2003年“非典”时期,常香玉慷慨解囊,捐款1万元钱用于河南省农村“非典”防治工作。

在常香玉去世之前,曾对子女反复叮嘱:后事从简、从速,不发讣告;不准以她的名义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为此,常香玉还专门做了公证。小女儿常如玉说:“妈妈走了,她一生的积蓄将全部捐给她的出生地,以报答人民对她的养育之恩。”

四 艺为人民

为了让戏“顺应民心,反映时代”常香玉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潮流,演艺水平不断提高。她和丈夫合作,既改造传统题材的戏,又演绎现代题材的戏。《拷红》《白蛇传》《大祭桩》《花木兰》《破洪州》等一系列的传统剧目,经过他们的改编和创作,戏融入现代内容,历史与现实产生了共鸣,这些剧目成为常派艺术的传世之作。《朝阳沟》《李双双》《红灯记》等现代戏,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同步,使常派艺术具有时代色彩。

“她一辈子就是这样,戏比她的生命还要重要,你让她丢掉什么都行,就是不能丢掉戏。”常香玉的大女儿常小玉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母亲。常香玉的演艺生涯也有波澜曲折和不幸,但她对戏曲的热爱与追求却一往情深,再大的困难与挫折,也不能动摇她一心向艺。“文革”期间禁止她演戏,她躲在被窝里唱;在农村改造时,她到苹果园里唱。嘴长在她头上,只要没有被封住,她就要唱,不能大声唱就小声唱,不能公开唱就背地唱……

20世纪80年代,常香玉已成为剧团领导,她带领演员深入基层,一次到陕西一个边远县演出后,一位老人拉着她的手说:“常老师,这么多年一直是从收音机里听您唱,想亲耳听您唱两句。”常香玉当场为她清唱一段《红娘》,老人非常感动。这位老人是捡垃圾的,常香玉并没有嫌弃她。

“戏比天大”,这就是常香玉的座右铭。2003年12月23日,常香玉正在北京住院。当得知有一场慰问奥运场馆建设者的演出,她拔掉输液管,冒着严寒来到五棵松奥运体育场馆建设工地,在家人的搀扶下登上舞台,清唱了一段《柳河湾》。这是一位癌症患者的真情表白,是一位艺术家一生舞台生涯的绝唱。台下的观众是来自老家河南的民工,她以这样近乎悲壮的方式告别舞台。

2004年6月1日,常香玉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