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宁夏灯谜:1973—2012
22258400000067

第67章 潮汕灯谜的创业史

——评《潮汕灯谜史》

苏德友

一、一部潮汕灯谜创业史的诞生

2007年4月,对潮汕灯谜是个重要的时间,魏育涛著的《潮汕灯谜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潮汕文库》丛书之一,《潮汕灯谜史》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了潮汕地区灯谜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其在海外传播和发展的情况,表现出强烈的潮汕灯谜文化特征,是一部潮汕灯谜的创业史,是中国灯谜研究的重要著作。

《潮汕灯谜史》大32开本,428页。全书32万字,除引言外,正文内容分成八章,并附有参考文献和《潮汕谜书目录》,断代至2006年。作者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在潮汕社会发展和中国灯谜发展的大背景中,以自己创造的独特写作体例,为读者较为全面地了解和研究潮汕灯谜的过去和现状,奉献了一本重要的参考著作。它的出版填补了地方灯谜史正式出版物的空白,也为潮学研究增添了新的内涵。

也许有人会问,灯谜是游戏,还写什么史?我们说写灯谜史对于保护属于民间文化的潮汕灯谜很有必要。

关于民间文化保护的争论很多。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白庚胜先生曾经总结了这些争论:“一种观点是,认为过去的文化有一个自然生长灭亡的过程,不用在意,不用抢救,对抢救、收集、整理提的太多,就会对今天的农业文明向都市文明转化形成阻碍,形成一种复古的、抵抗现代文明的力量。这是一种比较激烈的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民间文化动不得,完全应该让它保存着、传承着。还有一种观点是,我们现在要紧的不是民间文化实物的抢救,而是对现存资料的研究,对研究者的保护和抢救,研究者是最重要的,过去的研究资料是最重要的。冯骥才先生说得好,对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是第一位的”,不保护不行。保护不是简单的收藏,保护有多种内容、形式和目的。其中编写民间文化史是一项重要的保护形式和措施。

近年来,一些灯谜理论著作,特别是对潮汕灯谜艺术进行系统性研究的《潮汕谜艺》等著作正式出版,使潮汕灯谜开始成为谜人关注的对象之一。但是,却找不到一部对潮汕灯谜发展史有全面认识的著作。前辈潮汕谜人的谜作、谜论和谜事以及他们的辉煌,已经或逐渐被湮没在历史灰烬中。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魏育涛先生萌发出撰写一部潮汕灯谜史的想法,这也是一直是他的夙愿。

潮汕灯谜是传统民间文化。我们说,传统文化是先进文化的基础,先进文化是传统文化的发展。要尽可能多地将潮汕灯谜文化保留下来,只有潮汕灯谜存在,它本身才有可能改变,才有可能发展。就像建筑工人盖楼,什么地方坑挖得最深,什么地方楼就盖得最高。我们要让中华灯谜文化更有生命力,存在的时间更长、辐射力更大,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灯谜文化在没有任何法律法规保护的情况下,正在经受着全面的冲击,面临着或人为毁坏、或流失、或因老灯谜艺术家逝去而人亡艺绝等状况。正如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先生说过的那样,现在“每一分钟都有一种民间艺术在消失,再不抢救的话,就永远来不及了”。所以,可以这样讲,《潮汕灯谜史》的作者魏育涛先生为抢救潮汕灯谜,做了留住潮汕灯谜根、守住潮汕灯谜魂的工作,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大事。

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潮汕灯谜史》的出版受到了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的重视,获得了相应的荣誉。由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广东省第三届民间文艺著作评奖活动于2008年1月9日在广州市番禺区举行,《潮汕灯谜史》获得省民间文艺著作一等奖。2008年1月,“中华谜坛十件大事”揭晓,经《春灯》《中华灯谜》《中华谜艺》《文虎摘锦》《中国报刊谜汇》《全国灯谜信息》等国内主流谜刊联合评选,《潮汕灯谜史》出版入选2007年度中华谜坛十件大事。

《潮汕灯谜史》虽由魏育涛个人执笔,但实际上这本书却是历代潮汕谜人不屈不挠奋斗足迹的忠实表述,它的每一章节都凝聚着潮汕谜人的汗水、智慧和心血。这部书的顺利完成,作者感触很多,他说,要感谢养育了他的潮汕这片热土,感谢赋予他知识和思想的澄海东里中心小学、澄海苏北中学和汕头大学,感谢大力支持这本书撰写工作的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感谢无私援助和关怀这本书的所有长辈们和朋友们!当然,也感谢他的家人。

为了完成《潮汕灯谜史》,作者经常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全部家务几乎都是由家人承担,给了作者以最大的宽容与支持。作者的父亲为本书出谋献策,对初稿进行审订和修改。初稿完成之后,又建议编辑《潮汕谜书目录》做本书的附录,使这部书的编纂体例更趋完备。家人们为这部书的出版在背后默默地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潮汕灯谜史》的顺利出版,离不开当地领导、朋友、谜友的关心和帮助。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将本书列为《潮汕文库》丛书予以出版。汕头地委原副书记、汕头市政协原主席李习楷先生89高龄为本书题写书名;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所所长、《潮学研究》主编黄挺教授为本书提出修改意见并审定了全稿,还拨冗为本书作序;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灯谜信息》主编刘二安先生为本书联系出版社;汕头谜友林文通先生为本书装帧设计;黄炳华、李春明和苏少伟诸谜界行家为本书的撰写提供大量潮汕灯谜书刊作为参考;王文楷、张镇和、伍延才、许锦创和鄞镇凯等谜界行家为本书提供书面或口头潮汕灯谜史料;余泮浩、黄秦奇、陈彦钿、张红雄、古燕顺、王友宜、王文锦、施奕盛、陈挺、麦铎雄、潘洁妹、王岛、陈琳藩、余文钦等朋友在本书的资料搜集、整理和编写过程提供帮助。从某种意义上说,《潮汕灯谜史》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潮汕灯谜史编写的难度和作者艰辛的编辑劳动

关于潮汕灯谜的起源难以考证,这也和民间文化研究的其他领域一样,是一种普遍现象。国学大师顾颉刚先生在为钱南扬《谜史》一书作的序中说,民众的事实能够侥幸写上书籍的,未必有十万分之一,书籍又因日久而渐失传,我们不能起古人于九原而问之。

潮汕灯谜在中华灯谜文化中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如果将明代嘉靖(1522—1566年)年间潮州戏文《蔡伯皆(喈)》中出现的诗谜作为起始,到外地灯谜流入潮汕有400多年的历史;而将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纂修的《澄海县志》中最早出现元宵灯谜的记载作为依据,潮汕灯谜活动迄今也已有300多年历史。潮汕灯谜艺术经历了自己相对独特的发展历程。而由于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潮汕灯谜文化现象的发展轨迹当时和后来未得到充分地阐述。

感到踏实的是此书断代在明清以后至2006年,作者占有的这个时期资料还是比较丰富的。清代和民国以后,潮汕灯谜专著和灯谜刊物的相继出现,特别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以谢会心为代表的潮汕谜人开始著书立说,潮汕地区灯谜活动日益走向繁荣。这些谜人、谜事、谜书、谜刊资料,为《潮汕灯谜史》的写作,提供了相对丰富的材料。根据作者魏育涛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07年1月,关于潮汕灯谜的书刊已经超过500种,1500余部(期)。这些资料保存了近代以来潮汕灯谜活动史实,保存了大量潮汕谜作和创作经验,为当代谜坛留下了一批宝贵灯谜文化遗产,急需有人进行认真全面的整理。年轻的灯谜理论工作者魏育涛自觉地肩负起这副沉重的担子。

魏育涛喜爱灯谜已有20余年,他在上小学前就学会了猜谜。20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潮汕灯谜活动走向繁荣的时期,也是魏育涛儿时最美好的时光,那时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跟着父亲参加当地的春宵秋夕灯谜会,或者独自挤在谜台下学猜谜。到初中阶段,父亲珍藏的大量潮人灯谜专著和潮汕谜刊成为魏育涛课外主要读物。这些书刊中有《评注灯虎辨类》《韵谜三百则》《无以名我斋谜存》《灯谜知识浅谈》《澄海灯谜》《东林集》《凤城谜话》《谜潮》等。魏育涛从这些灯谜书刊中汲取了大量灯谜艺术养分,了解了潮汕灯谜发生和发展的辉煌历程。大学毕业后,魏育涛对灯谜的热情依然不减,由此而逐渐走进灯谜研究队伍的行列。

《潮汕灯谜史》的写作,从2000年3月开始收集整理灯谜资料,2004年10月开始着笔撰写,2007年4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从收集资料到正式出版,整整花费7年多时间。开始萌发撰写《潮汕灯谜史》的魏育涛才28岁,不能不说魏育涛是少年有为!

魏育涛在大学学的是电子专业,毕业后的工作又是办公室工作,这并未影响他写作《潮汕灯谜史》。他凭借坚实的文学功底和灯谜研究能力,进行了竭尽全力地潮汕灯谜史研究。他查阅了大量潮汕各时期灯谜刊物和潮人灯谜著作,翻阅了大量地方典籍文献、明清笔记小说、民国潮汕报刊,以及潮汕的戏文、歌谣、俗谚等,积累了厚厚的数本读书笔记,从中发掘出一些鲜为人知的潮汕灯谜史料,这些资料成为他撰写潮汕灯谜史的主要凭据。

史书一般是多人编纂。二十四史的编写除了《史记》外都是朝廷组织许多官员,耗时多年编写的。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来编纂一部灯谜史太吃力了,其中的酸甜苦辣和耗费的心血只有作者心知肚明。

三、《潮汕灯谜史》编写体例的创新

《潮汕灯谜史》是系统地研究和阐述一个区域灯谜发展概貌的专门著作,由于没有合适的模式可供参考,本书的撰写是一项相当吃力的工作。本书以潮汕社会发展状况和中国灯谜史为主要背景,将潮汕灯谜的发展脉络贯穿起来。

我国的史书卷帙浩繁,种类很多:正史、杂史、别史、野史、稗史等,可直接作为灯谜史写作参考的却没有。这些史书中的正史,以纪传体、编年体的体例,记载帝王政绩、王朝历史,人物传记和经济、军事、文化、地理等诸方面情况。除少数是个人著述外,大多数正史是由朝廷的官员修撰的。虽然没有直接可以借鉴的体例,但是《潮汕灯谜史》编纂者魏育涛却融会贯通,借鉴了这些史书编纂的基本方法。

在评价《潮汕灯谜史》的时候,我们觉得应该从它的科学性、真实性、系统性和可读性几个方面考察。

1.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也就是编辑方法是否合理,用什么观点、什么方式方法表现潮汕灯谜史这一主题。魏育涛在本书编纂时,用历史唯物史观,采用了编年、断代、正史加杂俎相结合的体例。编纂者按编年的顺序,根据越往后期占有灯谜资料越多的特点,越往后的年代划分越细,将整部书稿分为明清、辛亥革命后至抗日战争前、抗日战争开始至新中国成立前、新中国成立初期到“文化大革命”前、“文化大革命”期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到潮汕行政区域调整前、潮汕行政区域调整后、潮汕灯谜在海外及港澳台的发展史8个板块。其实应该看为9个板块,在引言中述及了明清时代以前的谜事。在每一章的编辑中,创立了独特“格式化”的五步法编辑体例:灯谜组织和谜人、灯谜活动述略、灯谜作品录存、灯谜著述和谜书谜刊、谜史杂俎,将占有的各种灯谜元素有机地融入其中。

2.采信资料的真实性。魏育涛在写作《潮汕灯谜史》过程中,直接利用的参考文献包括5个部分共124种。其中,主要参考(公开出版)书目30种。最早的是杨小绿编,1949年香港潮书公司出版的《潮汕俗谜(增订本)》;最晚的是2005年中国文联出版社刘二安主编的《中华灯谜年鉴》。主要参考(内部交流资料)书目24种,起于1956年复写传抄本翁松孙著的《春灯佳会记》,截至2005年编印王岛主编的《谈虎色变》。主要参考(内部交流资料)谜刊30种,起于汕头市工人文化宫灯谜组编印的油印本《灯谜》,截至于揭西县棉湖灯谜协会编印的《云湖谜苑》。主要参考文章40篇,最早的参考灯谜论文是载于1981年潮州市文联、潮州市文化馆编印的《风城谜话(创刊号)》中,黄继钊著《“凤水谜苑”的由来》;最晚参考文章是载于2006年惠来县灯谜协会编印的《惠来谜苑》的鄞镇凯的《杂说“大潮汕灯谜”》。

3.系统性的灯谜史结构。魏育涛将他的《潮汕灯谜史》构筑成一个三维系统,以章为纵轴,是时间的线索;以节——“格式化”的灯谜内涵为横轴,是谜人、谜事、谜作谜著、谜史杂俎材料展开;把谜人们的灯谜思想和灯谜理论贯穿于整个谜史纵横轴之间,是属于第三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灯谜史系统,将潮汕灯谜的发展轨迹基本上讲清楚了。

我们以横轴为例,分析一下这部灯谜史的结构。作者在引言中概要地阐述了潮汕灯谜的肇始和演变,其中一部分内容简述了明清以前的潮汕谜语。第一节潮汕灯谜组织和谜人,写潮汕灯谜艺术人物;第二节潮汕灯谜活动述略,讲述潮汕灯谜活动实践;第三节灯谜作品录存,记录潮汕灯谜艺术创作实践;第四节灯谜著述和谜书谜刊,是本书的骨干,展现出潮汕灯谜的辉煌,此节评介的潮汕灯谜艺术理论见解只是概要地评介,未做进一步展开;第五节谜史杂俎是本书作为灯谜史的特色,介绍了潮汕灯谜史中的趣闻轶事,或尚待进一步分类和研究的资料,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全书以潮汕谜人为线索,以潮汕灯谜活动为枢纽,以潮汕派谜作和著述为证据加以展开。

4.叙述方式的实用性、可读性。《潮汕灯谜史》最大意义在于它的现实意义——实用性和可读性,可以作为其他地区编写地方灯谜史作为参考,为今后有人编纂中国灯谜史作为重要参考资料,也为当代谜人了解潮汕灯谜的产生和发展脉络,学习和借鉴潮汕灯谜经验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文献。

魏育涛通过三个方法来增强本书的可读性:一是披露了一些鲜为人知的灯谜史料;二是每个章节都列举了可佐证潮汕灯谜史和潮汕谜艺的优秀灯谜作品;三是以灯谜杂俎中的逸闻趣事和需要进一步考证研究的谜事,采取开放式的著述方式,为读者留下了思考余地。这些方法和内容都成为史书枯燥资料铺陈的重要调味剂,引发了读者对本书欲罢不能的阅读欲。“灯谜杂俎”部分可以看作潮汕灯谜正史的补充、花絮,是一种新颖的写法,是著者增加这部书可读性的重要手段。

古代史书编纂体例中的稗史,通常指记载闾巷风俗,民间琐事及旧闻之类的史籍,如清代人潘永因的《宋稗类钞》,近代人徐珂的《清稗类钞》。有时也用来泛指“野史”。按照古代史书编纂体例,《潮汕灯谜史》的内容大概属于稗史一类。出于对灯谜的责任感,魏育涛将古代属于稗史概念的材料,按照现代的观点用正史的体例编写。只有“谜史杂俎”一节,才真正按稗史方式操作。

四、关于潮汕灯谜特征的讨论

潮汕灯谜艺术的积累是一个逐渐沉淀的过程。潮汕灯谜的发展,用编者的话来说,有三个重要的里程碑。

1929年,潮州著名谜家谢会心先生编著出版了我国灯谜史上的第一部灯谜类书典籍《评注灯虎辨类》,这标志着潮汕灯谜艺术的创作体系和理论体系已趋于完整,自此潮汕灯谜的发展进入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阶段,《评注灯虎辨类》对潮汕乃至整个中华谜坛的影响相当深远,它的刊行是潮汕灯谜发展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983年12月,澄海县(今为汕头市澄海区)灯谜协会宣告正式成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潮汕地区乃至广东省第一个专业的灯谜研究机构和组织,澄海县灯谜协会的成立,为潮汕各地灯谜活动有序和深入地开展提供了可贵的样板,它是潮汕灯谜发展史上的第二座里程碑。

1999年12月18日至2000年1月7日,汕头市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互联网灯谜大联赛。这次比赛是全球华人灯谜界的一次盛事,它开创了中华灯谜史网上大型竞赛的先河,灯谜的发展由此而进入一个新的旅程。首届中国互联网灯谜大联赛的成功举办,有力地推动和加快了网络灯谜的发展进程。它是潮汕灯谜发展史上的第三座里程碑。

如同其他文艺形式一样,潮汕灯谜的传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和广阔的时代背景。我们不妨对潮汕灯谜的发展做一粗略的分析,以便对其他地区的灯谜发展研究提供借鉴。

2006年1月7日至8日在惠来举行的大潮汕(惠来)迎春灯谜会,旨在希望潮汕谜界以此作为一个新的起点,加强潮汕谜界的横向交流和合作,打造“大潮汕灯谜”这一文化品牌,为潮汕灯谜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希望以此契机,形成潮汕灯谜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使潮汕灯谜界能够在中华灯谜发展史上留下更辉煌的篇章。

潮汕灯谜有一个大队伍,潮汕灯谜活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潮汕谜家注重著书立说,从灯谜大家谢会心开始,潮汕谜著频频问世,可能是全国其他地区不能比拟的。

潮汕灯谜有三个组成部分:赋体谜、外江谜和赋体谜外江谜的结合。潮汕谜人将灯谜学的基本理论和潮汕地区的具体谜语实践相结合,创造了潮汕灯谜,形成了鲜明的潮汕特色。所以,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潮汕灯谜艺术都无可辩驳地昭然于天下。只是还没有人把一张窗户纸捅破,做出潮汕灯谜现象和潮汕灯谜流派的提法而已。一个艺术流派的产生有三种方式:结社、自然形成、后人总结。显然,如果将潮汕灯谜说成是流派,那么这种流派是自然形成的结果。

笔者感觉到在潮汕灯谜的发展过程中,是否受到了陈元光的开漳文化的影响。这里就不得不说到“开漳圣王”陈元光。陈元光是唐代开拓福建漳州的辅助将军,曾率领中原十八姓族开发漳州,被漳州人尊为“圣王”。“开漳圣王”文化是漳州、石狮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和核心,也是维系海内外同胞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奕虎提出一个很有价值的意见:“闽南地区与潮汕地区文化背景接近,并且都是现代中华灯谜的繁荣地区,可否将“大潮汕谜会”发展成为“闽南语系地区谜会?”

灯谜艺术需要的是具有差异的多种艺术,灯谜只有在这种差异中存在和发展,灯谜艺术理论也要讲民主。讲灯谜流派,其实质不是为哪个地区的灯谜艺术争雄、争霸,而是这些共同存在的灯谜艺术营造出一种平等、公正的艺术研究氛围。从历史的意义上,各个地区的灯谜艺术都有其可评价、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不能容忍当代灯谜艺术的多样性,也就意味着自己不被他人所容忍。从某种视角看,不容许灯谜流派存在是一种独语的心态和意识,远没有练就一种包容的心怀。

五、潮汕谜史作者的遗憾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由于部分谜史资料的缺失,给《潮汕灯谜史》编纂工作带来难题,虽然作者千方百计地采集资料、访问前辈谜人,书成之后,作者仍然负责任地感到有“此事古难全”的遗憾。我们把这些遗憾归结为以下方面。

1.虽然清朝中叶潮汕灯谜活动开始出现繁荣迹象,但尚没发现在这个时期及以前可以直接取证的潮汕谜人、谜事情况的事实。在留存下来的潮汕谜作中,清中叶以前的作品寥若晨星,是一个很大的遗憾。这个历史的遗憾深深地体现在《潮汕灯谜史》中,造成《潮汕灯谜史》古代部分的叙述平淡,留下了遗憾。

2.《潮汕灯谜史》主要阐述了潮汕灯谜活动的演变和发展过程,潮汕谜人关于灯谜艺术理论的演变过程是潮汕灯谜发展的灵魂,然而在本书的结构处理中,这部分内容是穿插起来进行描述的,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总结。是谓第二个遗憾。

3.早期潮汕灯谜史料相当零碎,《潮汕灯谜史》在史料的取舍上,采取相对谨慎的态度,使《潮汕灯谜史》的一些问题和细节暂时难以得到妥善处理。是谓第三个遗憾。

4.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和艺术史家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指出:“所谓俗文学,就是不登大雅之堂,不为学士大夫所重视,而流传于民间成为大众所嗜好所喜悦的东西。”谜语属于俗文学的范畴,它的发展和演变过程,生动地反映了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与审美情趣。灯谜是人们智慧的集中体现,它既蕴含着丰富而独到的审美价值,同时又反映出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由于本书的编纂以潮汕灯谜为主要线索,所以出现了韩山师范学院潮学研究所所长黄挺教授在序言中指出本书的不足之处:对民间俗谜的注意不够,“怎样给我们从小就在奶奶大婶那里学到的俗谜一个位置,是值得考虑的”。“潮汕谜坛抛弃了‘白字(潮语)谜’而选择了文雅之风,造成今天的气象,这是趋势”。(黄挺还提出《潮汕灯谜史》对什么是“外江谜”并没有做阐述,对这一问题,我们下一段另议。)是谓第四个遗憾。

我们把《潮汕灯谜史》这一版的不足归结为下面几点。

1.作为当代潮汕灯谜主流源头之一的外江谜,在《潮汕灯谜史》中,其概念、实质,流入的时间、方式,以及演变和融合的具体情况,还有它在潮汕灯谜发展史中的位置、影响,没能得到足够的体现。

2.作为潮汕特色谜种的潮州赋体谜,她的演变,以及她与其他谜种关系方面资料的收集和研究尚显不足。

3.潮汕灯谜理论尚需在《潮汕灯谜史》加以展开,给予提炼,多一些点睛之笔。

4.《潮汕灯谜史》“引言”中同时出现了“潮汕灯谜文学现象”“潮汕灯谜艺术现象”“潮汕灯谜文化现象”,这些提法显得不统一,当然这些现象有些是大概念,有些是小概念,但仍感到有些混乱。

5.作为史,《潮汕灯谜史》显得断代时间有些太近,可能有人会提出,2006年的事是新闻还是历史的疑问。有人就讲过“20年内没有历史”,虽然有些过分,但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个人撰写谜史,精力确实有限,时间毕竟匆促。在发掘出来的潮谜史料中,许多有用的线索目前还无法继续追寻下去。摆在面前的这部《潮汕灯谜史》,留下的缺陷和遗憾,读者自会评价和指谬。

鉴于以上的遗憾和不足,我们认为,和灯谜艺术史需要不停地重写一样,《潮汕灯谜史》也需要不断的修订完善。我们期待着有《潮汕灯谜史》第2版、第3版的问世。

(本文2008年12月荣获雁云基金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中华谜艺》杂志社灯谜艺术奖评审委员会主办的2008年度“雁云灯谜论文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