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永久的错觉
22243100000022

第22章 有一个响亮的名字

罗马似乎许多建筑都与一个人有关。

这让我找到了进一步探寻的切入点。无论在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还是拿佛纳广场、台伯河上的圣天使桥,抑或是雕塑《恍惚》和圣安德雷·库林纳教堂的大圆顶,都时不时有一个炫目的名字飞出,像一道强光刺激着你的眼球。你不得不刮目相看。

最先被震撼的就是圣彼得广场的柱廊。那左右对称又宏伟壮观的气势着实让我暗暗吃惊,并且头皮一阵发麻。

于是我追寻出了他的名字——贝尔尼尼。一位十七世纪意大利的建筑设计师、巴洛克巨匠、雕塑艺术大师。

人们说,如果没有贝尔尼尼磅礴的柱廊,华丽的拱顶,鲜活的雕像和流畅优美的弧线,就没有细润缤纷的巴洛克时代,也没有罗马丰美华丽的今天。

柱廊曾经是古希腊巴底农神庙的骄傲。后来古罗马人感觉他更能代表强大、奢华和蓬勃向上的罗马帝国的风韵,于是,就拿来为自己所用了。当然罗马人的智慧是硕大无朋的,他们于是将这些立柱变得更加绚烂也更加罗马化了。

贝尔尼尼也是一个天才的普通人,在他汲取了许多古典艺术精华之后,又顺应了文艺复兴大潮的冲击,才弄出了一系列恢弘又精致细腻的艺术品,让后人永远为之唏嘘。

其实整个意大利在古希腊、古罗马艺术的启蒙下,又得益于拜占庭艺术、基督教艺术的熏陶,更有中世纪罗曼艺术、哥特式艺术的渲染,才孕育出了文艺复兴的辉煌,才交融出了巴洛克的热情奔放和浓郁华丽。有人曾经指责巴洛克是堕落瓦解的艺术,因为它过于追求豪华与享乐。而经过数百年的历险,巴洛克艺术正是以它的激情、浪漫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它跃动和变化阐释了它的灵魂,完成了它的杂糅和拓展。贝尔尼尼作为它的代表人物之一,的确留下了一批伟大作品。

圣彼得广场柱廊就是贝尔尼尼的千古绝唱。它环状地矗立在广场两边,像两排整齐而巨大的石柱森林,拥抱着硕大的广场,宛若上帝之手拥抱着它的子民。这柱廊均由男人般的多利克式大理石巨柱组成,气势宏大,造型美观,而面向广场的石柱顶端都是神态各异的巨大雕像。这些巨柱共有284根。广场中间有两座晶莹闪亮的美丽喷泉,它们为庄重的广场平添了一种生动而欢快的气氛。从喷泉向两侧的柱廊望去,你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这前后四排巨型石柱,居然仅仅能看见第一排石柱。这恐怕就是贝尔尼尼的耐人寻味和匠心之处了。贝尔尼尼让你感到了优美、阳刚和华丽,又让你感到了整洁、韵律和诗意。

站在这森林般的巨柱边旁,你会觉得自己异常渺小。

当然,圣彼得大教堂里自然也会有巴洛克大师贝尔尼尼的作品,不然教堂就会显得缺少灵气。在教堂中央有高达29米的青铜华盖,它由四根螺旋状的青铜巨柱支撑着,显得富丽堂皇而又充满金气。而另一件华丽的艺术品,就是镀金宝座——圣彼得大宝座。它们像一组炫目而熠熠生辉的巨大宝石,闪烁着迷人的风韵。而教皇作为当时罗马的最高权力拥有者,也深谙艺术之道,帮助贝尔尼尼完成了那些举世无双的经典作品。今天看来我们真该感谢教皇的知遇之恩,不然就不会有如此精美的大宫殿,以及大宫殿里不朽的艺术。当然,教皇想的肯定不是流芳百世的艺术,他希望在他的豪华宫殿里永远是人头攒动的虔诚朝拜者。他永远是鲜花丛中的花蕊。

台伯河是区分罗马市区与梵蒂冈国的一条小河。河上有座古老的圣天使桥,如果你不经意可能以为它是一座新桥。其实它最早建于哈得良皇帝时期。在1450年重建后,那漂亮的十二尊天使雕像,也是贝尔尼尼的作品。

我来到天使桥上,奇想着与公元十三世纪的贵族们擦肩而过的感觉,或者一位美艳的意大利天使也行。但,我错了。当我一踏上桥,就飘来一股古怪之气。一群神态诡秘的黑人,用黑脸和白眼圈盯着我,那眼神很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抢军帽青年的神情。果然,有一位比我还高出一截的瘦黑人,挡住了我的路,从身上某个角落摸出一对很精致的手表,当我并没有理会时,他又不知从哪摸出一堆小饰品。我只得站了下来。这时我看见天使桥边,还有长长一排肤色黝黑的小贩,在他们脚旁有一件或数件会活动的剪纸状的小人,那小人居然随着录音机里的音乐在踏着节奏跳舞。那舞步还颇像疯狂的迪斯科。

没碰上天使却碰上一群黑黑的小贩,这很有意思,我想。我于是停下脚步,仔细地观察起桥边耸立的十二尊天使雕像。天使们一个个神采飞扬,意态生动,有着飘逸的衣裙和飞带,更飘出一种精湛和细腻,让我倾心不已。过后,我看到一篇介绍圣天使桥贝尔尼尼的这组雕像的文章,说:那天使的裙带标志着巴洛克时代的最高水平。

领队发现我的兴趣点后,也兴致勃勃地告诉我,你可以去拿佛纳广场看看《四河喷泉》,它会让你终生满足。那才是贝尔尼尼精品中的精品。

我于是顺着领队的指点,来到了拿佛纳广场。那是一个人头攒动的广场。说是广场,看起来并不太大,在中国它只能算一个社区小广场。在它椭圆形的广场上,聚集着街头画家、卖艺者以及更多的黑人小贩。

贝尔尼尼的《四河喷泉》和《摩尔人喷泉》就兀立在广场中央。四河喷泉围着许多肤色各异的拍照者,他们拍照它,可能是想看到尼罗河、恒河、多瑙河、拉布拉多河的河神的真实面目,也许只是想在拍照中找到轻松愉快的感觉。

其实这《四河喷泉》显得很夸张,它精致而活跃,把拟人化的河神表现得活灵活现而又意趣盎然。而《摩尔人喷泉》则颇具美感,水池中央立着一尊高耸的雕像,四周有一圈生动的戏水者,它们此起彼伏,相得益彰。

贝尔尼尼就是这样一个大艺术家,他的大理石造型似乎永远透着思想,他的华丽的装饰似乎又永远透着真情。当你走过他的作品时,你肯定会听到一种摄人心魄的来自天庭里的悦耳之声。你会说,那是天籁的细润之声。

在遭遇到贝尔尼尼的《恍惚》时,我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从天顶射入的金灿灿的光芒,终于恍然大悟,光线原来是可以用手触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