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城里的兄弟
22234200000058

第58章 二贵的幸福婚姻

世界上的幸福家庭的确很多,但在秋家村,有不羡慕秋二贵的完美婚姻的人吗?这你只要一看张贴悬挂在他家大门口的大大小小新新旧旧的类似“五好家庭”“模范夫妻”的奖牌就一清二楚。这也就难怪村里人常感叹说:“看人家两口儿,一辈子和和气气的,连个脸都很少红过,哪像有些人,动不动就……”

当然,毕竟时代不一样了,若谁还想让老婆举案齐眉,你先看妇联主任愿意不愿意,不说你虐待妇女才怪。但说到相敬如宾,二贵和媳妇桃花就名副其实了。比方在田里锄地,二贵在前,桃花在后,一个中午都保持那个不变的距离,直到收工吃饭;又比方拉车送肥,总是二贵驾辕,桃花在后推着,就这样拉到天黑。当然,最让村里人羡慕的还是二贵在家里的自由。干完活,二贵要打麻将出去玩,桃花从不干预,玩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哪像他们,回去晚点,就不让进门不让吃饭还不让上炕,真是丢死人。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二贵的名字便以榜样的面目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村里人的言谈话语中。特别是在责骂教育自己子女的时候,你细听,张嘴闭嘴似乎都有秋二贵的长短:你二贵叔的媳妇是他爹用三斗半高粱换回来的,怎么不好了?不照样生了两男三女?说起现在的孩子,也真让人摇头啊!怪只怪那些男男女女搂搂抱抱的电视剧把娃娃们教坏了,动不动就恋一个爱两个,把大人们的话全当耳旁风。现在,也许有人认为用三斗半高粱换一个大闺女是件极划算的事,但在当时,你知道有多少人骂二贵他爹的脑子进水了吗?但二贵他爹就是一根筋,硬是拖着一家人从鬼门关熬过来,把桃花娶进门了。

但既是两口子过日子,又怎么少得了锅碗碰瓢盆之类的事呢。那时,二贵已到县砖瓦厂当临时工去了。说起这个临时工,就要念念村里人的好了。本来,他们的日子就过得紧巴,紧接着桃花又生了几个娃娃,那日子艰难得就更没法熬了。正好砖瓦厂招人来了,村里人便说:咱都别争了,就把这名额让给二贵吧。二贵就去了。一次回家,二贵不知怎么就从炕席下抖出一封信来。信是一个小伙儿写的。巧的是那小子二贵还认得——就是桃花家的老邻居。二贵便装起糊涂,问:“谁写的?”桃花只纳着鞋底说:“你没长眼。”二贵正想发作,却早听见他爹在猪圈里敲着猪食盆大骂开了:“你不好好一边卧着上膘去,在这里哼哼什么!”桃花这才猛然想起,还没喂猪,赶紧围上围裙出去了。回来,还委屈着,只呜呜地哭。二贵便叹口气,出门散心去了。

就慢慢熬吧。三十年的媳妇就熬成婆了。二贵就退休回家了。家里的新房也盖了。孩子的婚事也办了。两个老人的后事也都安顿了。奇怪的是,那封已经发黄的信,桃花却舍不得扔,仍小心翼翼地在箱底放着。

家里房子多,二贵睡觉爱打呼噜,两个人就分开睡了。村里人便打趣说:“还学洋人的样样哩。”

家里还是养着猪,只不过这是为了消遣散心事,不干活手痒痒哩。桃花刷锅洗碗的时候,二贵就提着空桶一边等着。也没一句话,提了刷锅水就走。把猪喂了,就去打麻将。二贵还爱上了喝酒。谁家有酒席他都去,多少次就喝醉了。醉了就毫无顾忌地又说又笑……把满村人逗得直乐,说:“这个二贵呀……”

事情就发生在村里一家人的婚宴上。二贵喝酒,从来都是用大杯,但是那天,人都说二贵还真没喝多少,就一头栽到酒桌上不省人事了。一院子人顿时慌了手脚,掐人中灌茶水均不见效,便打120送往县医院去了。

两天过去了,二贵还一直昏迷着。村里人便对桃花说:“八成事情不好,该预备后事了……”

算是最后的送别吧。那些天亲戚儿孙们都寸步不离地在身边陪着。直到第三天下午,二贵才有点动静了。人们刷地围上去急切地呼唤着:“爸(叔、爷)……醒醒……”但就在二贵告别阴界重返人间的一霎,他却突然拼尽全力,说起话来:“爹呀,你当年为什么要用三斗半高粱给儿子换下那么一个冤孽?你可害了儿一辈子……儿活得苦啊……”直等喊完,他才又像完成了一桩什么重大心愿似的安安稳稳地沉睡了。

二贵其实真是酒喝得太多了。酒一醒,自然就好了。二贵一好,自然又开始喂猪打麻将去了。但二贵在重返人间时喊的那些话,却早成为村人们磨牙扯淡时的笑谈,在村里传开了……有人说:“他那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有人说:“他那是把肚子吃饱了撑的,没事儿找事哩……”